您的位置:医院频道 > 专家团队
广安门中医院
三甲  
花宝金主任医师
擅长:肺癌、消化道肿瘤;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重点诊治肺癌、消化系统肿瘤
简介:花宝金,男,主任医师,教授,副院长。汉族,1964年出生,中共党员,医学博士,博士后。研究生毕业后从事中医肿瘤临床科研工作20余年,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副院长,中国中医科学院肿瘤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后,中医内科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卫生部优秀共产党员。国家中医肿瘤临床重点专科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肿瘤重点学科带头人。 兼任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分会副会长,中国老年学学会肿瘤分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继续教育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传统医学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 研究方向与重点领域:中医药治疗肿瘤术后复发转移的临床研究;中医药防治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经方在肿瘤治疗中应用的研究。 目前作为第一负责人承担的科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整合素αⅤβ3靶向性人参皂甙Rg3纳米微粒抑制肺癌血管新生及增殖的作用及机制研究”(30973839) 2. 国家十一五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肺瘤平固体制剂的中药新药研发”(2010ZX09102-216) 已发表研究论文60余篇,主编著作10部,参编著作5部。目前已培养博士后3名,博士生2名,硕士研究生8名,在读博士后3名,博士研究生4名。[详细]
孙桂芝主任医师
擅长:胃癌、肝癌、肠癌、乳腺癌
简介:孙桂芝,女,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广安门医院中医肿瘤医疗中心副主任,1937年生,籍贯山东。1964年山东医科大学毕业后又参加了全国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学习,嗣后一直在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肿瘤科从事中医临床及实验研究工作。 社会兼职: 国际癌病康复会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北京分会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肿瘤专业学会北京分会委员、全国中医药中医康复学会理事等兼职。 主要业绩:30多年来一直从事中医及中西医结合肿瘤临床和实验研究工作,在采用中西医两法治疗常见恶性肿瘤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对胃癌、肠癌、肝癌、肺癌、乳癌、鼻咽癌等探索出一套疗效较好的抗转移防复发的治疗方案及中成药制剂。先后参加主持了国家“六五”、“七五”、“八五”中医肿瘤攻关课题及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课题,研制出减轻化疗药物毒副反应的健脾益肾冲剂、防复发防转移的扶正防癌口服液、减毒增效的养胃抗瘤冲剂以及抗癌Ⅰ号、抗癌Ⅱ号、益髓胶囊、软肝煎等。先后获得研究院级、部级、国家级科研成果奖9项,培养硕士研究生7名,博士生2名。 主要著作: 主编《常见肿瘤诊治指南》、合编《中西医结合治疗癌症有效病历选》、《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等。撰写了健脾益肾冲剂治疗晚期胃癌扶正作用的临床与实验研究、扶正防癌口服液合并化疗治疗中晚期胃肠癌临床及实验研究、养胃抗瘤冲剂治疗晚期带瘤胃癌疗效观察等40余篇论文。业务专长:中医、中西医结合诊治常见肿瘤及癌前病变。[详细]
董海涛主任医师
擅长:肺癌、肝癌、胃癌、胰腺癌
简介:董海涛,男,主任医师,1962年出生,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主治肺癌、肝癌、胃癌、胰腺癌。1979—1984 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毕业;1984—今 广安门医院肿瘤科;1991、2—8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呼吸科进修;1997、5—11 北京市急救中心放射科进修、肿瘤的血管介入治疗。 1979—1984 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毕业 1984—今 广安门医院肿瘤科 1991、2—8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呼吸科进修 1997、5—11 北京市急救中心放射科进修、肿瘤的血管介入治疗。 发表论文及刊物 《原发性肝癌74例中医辨证治疗》 1992 中医杂志第九期 《内服中药配合肝动脉插管治疗原发性肝癌137例》 1997、10 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晚期胃癌的综合治疗》 1999 中国肿瘤临床 《华蟾素并肝动脉插管化疗胰腺癌130例临床观察》 2007中国新药杂志 《金龙胶囊肝动脉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133例临床观察》 2008中国肿瘤临床杂志 《健脾益肾颗粒减轻528例肿瘤化疗毒副作用的临床观察》2008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老年恶性肿瘤》2010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详细]
李杰主任医师
擅长:主要咨询和治疗范畴: 1.消化系统恶性肿瘤(食道癌、胃癌、大肠癌、胰腺癌、胆囊癌、肝癌等)、肺癌、乳腺癌、妇科恶性肿瘤、恶性淋巴瘤等... 完整擅长>>
简介:李杰,男,广安门医院肿瘤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南区科主任,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中青年名中医”,医学博士,留美博士后, 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市科技新星。 2002年荣获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最满意的医务人员奖”,2007年被评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第一届十大中青年科技标兵,2010年入选第二届十佳临床中青年医师,2011年获得全国首届中西医结合优秀青年贡献奖,2012年10月入选中国中医科学院“中青年名中医”。兼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执行委员会常委、副秘书长,中国癌症基金会鲜药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分会肿瘤病学专家委员会常委,北京中医药学会第二届中医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抗癌协会传统医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秘书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人,北京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人,《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执行编委,《肿瘤防治研究》的特约审稿人,《肿瘤防治研究》、《中华医学会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特邀编辑。 1994-1997年师从我国著名的中西医结合肿瘤专家朴炳奎、孙桂芝主任医师攻读中西医结合肿瘤硕士研究生,获硕士学位 1999-2002年师从孙桂芝主任医师攻读中西医结合肿瘤博士研究生,获博士学位 2007-2008年赴美,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NCI)与广安门医院中医药治疗肿瘤联合培养博士后 从1997年研究生毕业至今,一直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临床和科研工作,在认真学习和领会导师中西医结合治疗常见恶性肿瘤临床经验的基础上, 善于汲取现代医学最新研究进展,在中西医结合诊治消化系统恶性肿瘤, 肺癌, 乳腺癌、妇科肿瘤、恶性淋巴瘤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尤其对于减轻放化疗后的毒副作用和术后防治肿瘤的复发和转移,提高生存质量,最大程度延长生存期具有一定心得,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疗效。 科研工作: 注重中医药基础理论与现代科学研究发展成果相结合,选择机体淋巴细胞和肿瘤细胞凋亡为切入点,较早提出了中医药防治肿瘤的优势在于多靶点。针对防治肿瘤转移这一临床难题,率先开展了益气活血不同配伍的中医治则对肿瘤转移的干预作用和分子机制研究,自2002年作为课题副组长协助导师孙桂芝主任医师申报并中标三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保健专项资金科研课题一项,并作为主要人员参与完成了国家十五中医肿瘤科技攻关课题和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大疾病中医综合治疗方案示范研究课题的申报并中标。 2004年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培养A类计划。 2006年担任课题负责人中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两项, 2007年1月-2008年12月获得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和我国科技部的资助,作为中美两国联合培养的第一个专门进行中医药防治肿瘤研究的博士后被广安门医院派往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NCI)的分子免疫调节实验室进行联合培养。在美国著名分子免疫学专家Dr. Joost J Oppenheim的指导下开展了中药对乳腺癌荷瘤机体免疫调节作用及细胞分子机制研究,研究论文荣获美国癌症研究所2008年度博士后论文优胜奖。 2008年底学成回国,除了开展常见恶性肿瘤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每周二上午还开展了胃癌癌前病变的胃镜诊断及中医干预治疗,把中医“治未病”的理论运用到消化系统肿瘤癌前病变的诊治上。 目前坚持肿瘤中医治疗以 “扶正培本”为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学术思想,从来源机体的免疫抑制细胞作为切入点,深入开展扶正中药防治肿瘤复发转移,配合放化疗减毒增效的循证医学和细胞分子免疫调节的机制研究。 作为主要完成人,荣获2007-2008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各一项。 近年来先后在“中国肿瘤临床、中国肿瘤生物治疗学杂志、中国肿瘤、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International Immunopharmacology ”等杂志发表文章40余篇,在“健康时报” 发表肿瘤相关的科普文章20篇。主编《肿瘤科常见病的诊断与治疗》、《中医防治肿瘤丛书—中医防治头颈及骨软组织肿瘤》等丛书。 以人为本,最大程度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使更多的肿瘤患者受益于传统中医药的诊治,是我作为一名肿瘤科医生多年来的最大追求。[详细]
侯炜主任医师
擅长:肺癌、头颈部肿瘤、消化道肿瘤、乳腺癌及骨转移脑转移瘤
简介:侯炜,男,汉,主任医师,教授,甘肃人,硕士研究生导师,主治肿瘤放射治疗及中医药治疗,擅长于头颈部肿瘤、肺癌、消化道肿瘤、乳腺癌及骨转移脑转移瘤。 学会任职情况: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 常委 秘书 中华中医药学会北京中医肿瘤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传统医学专业委员会 委员 秘书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北京分会肿瘤专业委员会 委员 北京抗癌协会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 委员 北京医学会放射肿瘤专业委员会 青年委员 学习工作简历: 1982-1988 北京中医药大学 ; 1991、8 在河北秦皇岛市参加全国肿瘤化疗学习班; 1992、10 在协和医科大学参加消化道内窥镜诊断和治疗学习班; 1997、11 在军事医学科学院参加全军肿瘤放射治疗学习班; 1998、1-1998、7在北京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放疗科学习肿瘤放射治疗; 2001、9 在上海市参加全国消化道肿瘤治疗进展学习班; 1999、4-至今 担任肿瘤科副主任。[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