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院频道 > 专家团队
广安门中医院
三甲  
韩碧英主任医师
擅长:中风、面肌痉挛、面瘫、三叉神经痛、视神经萎缩、带状疱疹
简介:韩碧英,女,中医针灸主任医师,教授。汉族,1940年出生,吉林省辽源市人,专治中风、面肌痉挛、面瘫、三叉神经痛、视神经萎缩、带状疱疹。 工作简历: 1967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医疗系,一直从事针灸临床工作。曾任北京矿务局职工医院针灸科、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针灸科副主任,北京矿务局职工医院护士学校教师,燕山函授中医大学教授,北京全国针灸高级进修学校教师,北京针灸学会临床委员会委员,中国针灸学会耳针专业委员会委员,美国国际针灸学院医学教授、南美洲中医研究学会顾问。现任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师。 技术特长: 在近30年的临床工作中,对面神经麻痹、中风后遗症、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骨原性关节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先后撰写医学论文及著作有“针板上插艾条段灸治疗面神经麻痹临床疗效观察”、“远道刺以人中穴为主治疗急性腰扭伤”、“耳穴割治敷药法治疗痤疮临床疗效观察”、“挥棒按压耳部阳性反应点治疗牙痛疗效观察”、“磁极针与不锈钢毫针对痛症的临床对比观察”、“叶成鹄教授临床经验”、“灸法的临床讲座”( 共十二讲 )。《实用灸疗》、《耳穴诊治法》、《神志病的针灸疗法》、参加编写的有《单穴治病选萃》、《中医诊疗常规》、《中国磁极针》、《脉冲调制中频电疗法》等。 除接受家传的治疗经验 ( 叶心清老大夫遣留病案及读书笔记;叶成鹄教授临床经验 ) 外,勤求古训,广涉医籍,熟读经典。在临床治疗中,以辨证施治 ( 选穴、用方 ) 为终始,对脏腑病症,宗东垣脾胃学说“脾胃之气即伤,元气不能充,而诸病所由生也”。临床中但见脾胃脉症,必先调理脾胃、生化气血,补益元气。常取上中下三脘、天枢,曲池;再根据脾虚生痰,痰瘀互结的理论,配活血祛痰穴如 尺泽、曲池、血海、委中、膈俞、丰隆、至阴,治疗经络病症,根据邪气侵袭经络致使阴阳相移,气血偏盛偏衰的病理特征及气滞血阻不通则痛的病机,采用调整阴阳使其阴平阳秘,疏通气、血、瘀、痰,达到通则不痛。 治疗面瘫后遗症,采用泻患侧,补健侧的手法;对热邪所致面瘫出现患侧肌肉萎缩症状,根据治痿独取阳明及肺热叶焦的理论,先泻太阴鱼际,阳明二间,再补阳明合谷,足三里。在治疗痛症时,应先辨何邪所致经脉不通,气滞当以理气、舒气;血瘀痰阻则以活血祛痰运经络;寒凝致患必在局部施重灸以温经散寒通络。筋病的治疗,更应审其是因寒或因精血亏虚。筋脉拘急多因寒,精血亏虚;筋脉驰纵多为气血不足,常以泻承山补足三里、绝骨治筋脉拘急;补伏兔、血海、足三里、三阴交、阳陵泉,相应夹脊穴治筋脉弛缓。[详细]
钟梅泉主任医师
擅长:斜视、远近视、弱视
简介:钟梅泉,男,中医针灸主任医师,汉族,1932年生于广东省五华县,专治斜视、远近视、弱视。 工作简历: 1955年毕业于河南医学院;1958年毕业于全国第一期西医学习中医研究班;毕业后,先后在南京、北京等地向名老中医沙星垣、叶心清、孙惠卿学习,继承师辈中医内科、针法、灸法、针药并用和梅花针等临床经验。;1958年至今,一直在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针刺疗法(梅花针)研究所和广安门医院,从事医疗、科研和对国内国外学员的培训教学工作,他还担任中国针灸学会针法灸法研究会理事,北京针灸学会刺灸委员会理事,中国民间特种针法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南美洲中医研究学会顾问。;1987年先后出席了第一届世界针灸学术会议和自然医学国际会议;;1990年出席第26届国际眼科学术会议;1991年出席国际针法灸法现场技术交流会;分别在四个会议上作了论文报告和技术表演。应日本国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祳邀请,赴该国进行讲学、医疗和考察,受到热烈欢迎,增进了友谊,扩大了中医在国外的影响。 负责的科研题"梅花针治疗青少年近视眼临床研究及正光穴对视力影响实验观察",荣获中国中医研究院科学大会成果奖;"辨证分型梅花针治疗共同性斜视临床研究"课题,获中国中医研究院科研成果二等奖。 擅长梅花针、内科和针灸,临证强调辨证施治。常采用针药并用,或只针不药,或只药不针。采用十枣汤治疗胸水、腹水临床研究;采用梅花针治疗哮喘、闭经、高血压病、神经衰弱、斑秃、遗尿、阳萎、青少年近视眼、远视眼、共同性斜视、儿童弱视等研究,均收到满意结果。 专著及发表文章 撰著出版了《梅花针疗法》和《中国梅花针》两本书,其中《梅花针疗法》曾3次再印发行,该书被日本国长野县柬洋医学会翻译[详细]
蔡玉颖主任医师
擅长:脑血管病、头痛、眩晕、颈腰腿痛、面瘫、妇科内分泌疾病、眼底病等
简介:蔡玉颖,女,针灸临床博士,擅长针灸治疗脑血管病、头痛、眩晕、颈腰腿痛、面瘫、妇科内分泌疾病、眼底病等。现任中国针灸学会针法灸法分会委员,2008年9月晋升主任医师。一直从事针灸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主持或参加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1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多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近年专注针刺手法临床应用的研究工作,作为主笔参与国家标准:针灸技术操作规范 第20部分:毫针基本刺法和第21部分:毫针针刺手法的编写工作。[详细]
薛立功主任医师
擅长:长圆针止痛
简介:薛立功,男,主任医师,擅长长圆针止痛。 [详细]
华华主任医师
擅长:常见皮肤病、湿疹、银屑病、痤疮、荨麻疹
简介:华华,中国中医科学研究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擅长治疗:各类皮肤病、内科常见病。 现为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委员、北京市中医药学会仲景专业委员会常委、北京市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常委。广安门医院十佳中青年医师。获2012年北京地区优秀中青年医师提名奖。 履历: 1989年毕业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系,获医学学士学位。广安门医院住院医师。曾跟随朱仁康、张作舟、庄国康、许铣、李林、李博鉴、刘瓦利等专家学习,总结皮肤病中医治疗经验。 1996-1997在协和医院皮肤科进修。跟随周光霁等专家学习皮肤病诊断治疗知识。 1999-2002 获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外科专业硕士学位。跟随裴永清、鲁兆麟、王洪图、孔光一、钱超尘等温习四大经典。硕士研究生论文题目“活血化瘀法治疗急性湿热型湿疹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2003-2006第三批全国名老中医师带徒薛伯寿教授学术继承人,跟随内科专家薛伯寿学习整理蒲辅周先生经验,总结薛伯寿教授中医辨治内、外、妇、儿各科疾病经验。发表论文2篇,完成50余篇跟师心得及毕业论文。参与国家及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项目 “蒲辅周名家研究室” 及“薛伯寿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的建设。 2008-2011年做为北京市3+3薪火传承工程冉雪峰名家研究室临床型学术继承人,跟随第七代冉氏医学传人冉先德、冉小峰先生整理冉雪峰医学经验。跟师学习研讨中医治疗各种杂病。后期作为室站负责人,负责研究室建设,完成室站评审验收。出版《中华药海精华本》《冉氏释名本草》2部。弘扬冉氏医学,积极参与“先德堂”建设。传播中医知识。正在编撰多部冉氏医学书籍。 学术活动: 2003年特邀参加在北京举办的第八届世界皮肤科大会,做“中医是如何治疗皮肤病的”大会发言。多次参加美国大使馆举办的people to people的活动,为境外朋友进行中医的科普宣传。 2011年圆满完成卫生部保健局及解放军总后卫生部境外会诊任务,并获得广安门医院特殊医疗服务奖。 2012年出色完成为巴西、厄瓜多尔、荷兰华侨进行义诊的任务,受到国务院侨办表扬。 2013年应欧洲中医药联盟邀请,在西班牙为欧洲同行做境外讲座。并应欧洲出版的中医杂志约稿发表文章。参加在纽约举办的美国皮肤病协会夏季年会,与美国同道交流,并达成合作意向。 多次参加中华医学会学术会议并做大会发言,多次受邀参加河北、山东、湖北等省及市级中医药学会的学术会议,做大会发言。受国内各地多家医院邀请做专题讲座。多次参加中央电视台、及中央广播电台广播电台有关中医药科普宣传节目。 指导北京中医药大学七年制研究生12名,进行了12项临床探索课题的研究,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皮肤病学主讲老师,带教进修生、实习生及境外学生每年百余名。 主持完成所级课题1项。借鉴刘完素重用苦寒之中加入辛热药的经验,采用温通法外用治疗湿疹,突破清热利湿思路,止痒效果明显。参与其他各级课题6项。发表“皮肤病中医辨证中的几个问题”、“经方拾零”等论文论著文章20篇,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14篇。 毕业后在广安门医院皮肤科一直从事临床工作,年均门诊量1.2万人,深入学习中医经典,挖掘传统经验,积极整理西医病因学说,明确认识中西医各自的优势,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形成了重视中医经典、重视西医病因分析,善于西为中用的临床风格。临床用药追求“量小效高”。 提出将皮肤病分为外感与内伤两类加以辨证施治的新理念。用六经理论辨治外感类皮肤病。观察总结经方治疗皮肤病的疗效及其方证;衷中参西,对常见病中医治疗提出新思路,如湿疹借鉴西医思路,从肝脏有解毒功能及免疫调节功能的角度,提出“从肝论治”的新思路,慢性荨麻疹从六经欲解时及脏气法时论等时间医学角度进行辨证论治;与感染有关的银屑病,采取分经辩证治疗扁桃体炎从而治疗银屑病;小儿多动症从髓论治等新观点。积极探索各种难治病的中医治疗途径。 对临床常见病如银屑病、湿疹、慢性荨麻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痤疮、黄褐斑及常见内科杂症,进行了大量的中药治疗的临床观察,积累了大量的经验。[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