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院频道 > 专家团队
广安门中医院
三甲  
张宗岐主任医师
擅长:乳腺癌、肺癌、胸腹水
简介:张宗岐,男,中医肿瘤主任医师,汉族,1945年出生于河南,1976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主治乳腺癌、恶性胸水、肺癌。 工作简历: 1973年 北京中医药大学 1976年;1976年 广安门医院 2002年 ;曾获奖励及荣誉称号情况:1991年获中国中医研究科技进步三等奖;1999年获中国中医研究院科研荣誉奖章。 创造性贡献: 1 潜心攻读历代中医名家著作400余部,全面分析我国古代名医治疗良恶性肿瘤的理论依据和临床经验,联合科内医生共同编写《历代中医肿瘤案论选粹》,该书是我国第一部系统介绍中医肿瘤形成和发展的专著。 2 主编出版了恶性肿瘤治疗大全一书,该书全面介绍了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肿瘤科建科30年的经验,并首次以专著的形式提出癌症中西医治疗的思想。 3 作为科研课题的主要成员参加了国家中医肿瘤“六五”“七五”“八五”“九五”攻关课题研究,担任“八五”攻关副组长,担任研究该课题组长和副组长。上述课题曾获研究院成果五项,部颁成果一项。[详细]
熊露主任医师
擅长:肺癌、泌尿系统肿瘤、各种中晚期肿瘤癌性发热、疼痛及恶性胸腹水
简介:熊露,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医学博士、博士后。北京中医药大学内科专业博士学位,博士后出站留本院肿瘤科工作至今。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肿瘤专业委员会执行委员。先后参与或承担国家级课题6项,省部级课题3项,院级课题1项。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近30篇,合作出版学术专著6部,主编3部。论文先后获得亚太地区肿瘤临床大会与中国临床肿瘤学大会(CSCO)中医药优秀论文奖、中国CSCO-丽珠中医药基金奖各1项、中国中西医结合肿瘤大会优秀论文2等奖1项。科研成果获省政府科技进步2等奖1项,中国抗癌协会科技进步3等奖1项,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成果2等奖1项。先后师从国医大师张学文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朴炳奎、林洪生教授。 余幼承庭训,拜读《内》、《难》、《伤寒》、《金匮》,学术主张《周易》、《黄帝内经》中“阳主阴从”观。长期从事扶正培本治则方药调节肿瘤微环境免疫作用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扶正培本治则方药调节恶性肿瘤微环境免疫与血管正常化临床与基础研究。提出中晚期肺癌的中医“络病学”机制,重视“肿瘤阴证”的辨治。在中晚期各种恶性肿瘤癌性发热、癌性胸腹水,癌性疼痛的中医辨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 擅长治疗:肺癌、泌尿系统肿瘤、各种中晚期肿瘤癌性发热、疼痛及恶性胸腹水[详细]
赵田雍主任医师
擅长:呼吸系统、淋巴系统、中晚期恶性肿瘤,胃肠癌、肺癌、前列腺癌、淋巴癌
简介:赵田雍,男,主任医师,1976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原北京中医学院)中医系。毕业后一直工作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肿瘤科,1979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进修,1985年晋升主治医师,1992年晋升为副主任医师,1998年晋升为主任医师。[详细]
陈长怀主任医师
擅长:肠癌、胃癌、肝癌
简介:陈长怀,男,主任医师,主治胃癌、肝癌、肠癌。 简历: 1972年-1976年 北京中医学院; 1977年-至今 广安门医院肿瘤科 工作期间: 1980年-1981年在北京肿瘤医院进修; 1981年-1982年在北京中医学院进修; 1990年-1991年在意大利德拉法尔癌症中心学习。 主要成就: 从事中西医肿瘤专业二十余年,参加过三项全国中医肿瘤攻关课题研究工作,担任科内肝症研究小组组长,初步研究肝康冲剂的临床研究工作,先后在全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中医杂志、癌症等杂志上发表8篇文章。作为副主编、编辑出版了“历代中医肿瘤案论先择”[详细]
唐文秀主任医师
擅长:肺癌、中西医结合治疗常见肿瘤;脾胃病、消化不良、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和妇女痛经、带下等疾病
简介:唐文秀,女,主任医师,汉族,1940年出生于江苏泰兴市,主治肺癌、中西医结合治疗常见肿瘤;脾胃病、消化不良、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和妇女痛经、带下等疾病。 近四十年来,跟随著著名中医专家段风舞、桂清长期一起 临床与研究,对治疗各种肿瘤及其放、化疗毒副反应积累了丰富、确有疗效的科研、临床经验。并善于运用中医辨证论治治疗内科常见疾病,对脾胃病疾(消化系统疾病)尤为擅长。对小儿疳积(消化不良),弱智;妇女带下、痛经、月经不调等疾病疗效。亦佳。与老一辈一起承担多项国家攻关课题,曾数次获奖。 1961年9月至1966年7月在南京医学院医疗系学习;1970年12月调入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肿瘤科工作;1981年10月晋升为主治医师,1994年11月晋升为主任医师;参加了攻关课题“益气养阴清热解毒之剂治疗肺癌的临床与实验研究”、“中药系列方治疗肺癌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健脾益肾冲剂合并化疗治疗胃癌的临床及实验研究”“复方天仙丸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肺瘤平膏在肺癌化疗中的作用之临床与实验研究”;“猪苓多糖治疗肺癌的临床研究”等课题。参加编写《实用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学》,《常见肿瘤诊治指南》,《中医诊疗常规》等书。 经过多年的肿瘤临床、科研、教学工作,她认为正气虚损是肿瘤发病的内在因素,“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积之成也,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因此,治疗时运用中医的辨证论治,以扶正为主,祛邪为辅;重视整体性,加强内环境的调节,对晚期肿瘤患者均能起到减轻生存期间的痛苦,减轻化疗毒副反应,改善、调节和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提高生存质量的作用,并对晚期肿瘤患者的病灶有缓解和延缓发展的作用,使生存期得到不同程度的延长。配合适当的放、化疗,其中部分晚期肿瘤患者能达到临床治愈。中医药对晚期肿瘤,尤其是失去手术、放疗、化疗机会的患者是一种较好且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