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院频道 > 专家团队
中山大学肿瘤医院
三甲  肿瘤
李宇红主任医师
擅长:肿瘤化疗,胃肠胰腺等消化道肿瘤和鼻咽癌的化疗
简介:李宇红,女,主任医师,副教授,内科二区区长,博士生导师,擅长肿瘤化疗,尤其对胃肠胰腺等消化道肿瘤和鼻咽癌的化疗有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1991年毕业于蚌埠医学院临床医疗系,1991年至1994年在安徽省立医院内科任住院医生,1994年至1997年中山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内科攻读硕士研究生并获得硕士学位,1997年分配至中山大学肿瘤医院内科工作,2003年获博士学位,2005年—2012年:在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任职内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2012年至今:在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任职内科主任医师,2007年和2009年分别赴法国Paul Brouss医院和美国Mayo Clinic短期进修消化道肿瘤治疗。从事肿瘤内科临床工作十多年,尤其在消化道肿瘤、鼻咽癌、淋巴瘤治疗方面有较丰富的经验。近年来,主要投身消化道肿瘤和鼻咽癌的临床和研究工作,主持和参加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等多项基金项目。公开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近5年来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Clinical Cancer Research》, 《Cancer》, 《J Transl Med》等杂志发表SCI论文近20篇。现任广东省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详细]
张晓实主任医师
擅长:肿瘤生物治疗的应用基础研究,如肿瘤微环境在实体瘤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干预
简介:张晓实,男,主任医师,教授,生物治疗中心副主任,博士生导师。1983年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大学医疗系(本科),1998年重庆医科大学医学博士毕业。 专业协会会员: 中国抗癌协会(CACA)会员(1997-至今) 美国抗癌协会会员(ASCO)会员(2007年-至今) 专业学会兼职: 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委员会委员(2005-至今) 中国临床肿瘤协作委员会黑色素瘤委员会委员(2008-至今) 广东省抗癌协会胃癌委员会委员(2009-至今) 广州市抗癌协会生物治疗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06-至今) 专业杂志编委(审稿人): 《癌症》杂志编委(2002-至今) 中山大学及肿瘤医院兼职: 《中山大学伦理委员会》委员(2006-至今) 海外留学经历: 2005年赴瑞典卡罗琳斯卡微生物与肿瘤中心短期进修。 临床医疗经验: 1983年到1998年在重庆医科大学外科工作,1998年7月到2000年7月为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博士后,2000年以后在中山大学肿瘤医院生物治研究中心工作,2001年4月开设生物治疗专科门诊,2002年6月开设生物治疗病区。擅长黑色素瘤的内科治疗、实体肿瘤的生物治疗和基因治疗。 科学研究经验: 主要从事肿瘤生物治疗的应用基础研究,如肿瘤微环境在实体瘤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干预,主编专著1部,发表研究论文40余篇。 教学工作经验: 承担肿瘤学研究生和进修生的教学工作 科研基金: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自噬在喜树碱诱导结肠癌细胞死亡过程中的作用(30972882 ) (2010年-2012年)负责人 2.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自噬在喜树碱诱导结肠癌细胞死亡过程中的作用 (9151008901000149) (2010年-2012年)负责人 3.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EBV特异性CTL辅助治疗鼻咽癌的基础和临床研究(2005B501007)(2005年-2007年),负责人 4.广东省科技攻关计划:鼻咽癌相关Epstein-Barr病毒功能基因组研究(2002C30314)(2003年-2005年),负责人 5.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鼻咽癌转移与DNA变异的关系(010749)(2002年-2004年),负责人 主编或编写专著: 1.《肿瘤生物治疗学》广东科技出版社,2005年年第1版,主编 2.《肿瘤分子靶向治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第1版,副主编, 3.《实用鼻咽癌放射治疗学》,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3年第1版,编写 4.《大肠癌》.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5年第1版,编写 5.《肿瘤学专题讲座》 郑州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版,编写 6.《实用肿瘤内科处方手册》广东科技出版社, 2002年第1版,编写[详细]
夏良平主任医师
擅长:肿瘤综合治疗;肠癌、肺癌、乳腺癌等常见肿瘤的内科治疗(尤其是靶向治疗);VIP病人保健和管理
简介:夏良平,男,主任医师,教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综合科副主任,博士生导师,擅长肿瘤综合治疗;肠癌、肺癌、乳腺癌等常见肿瘤的内科治疗(尤其是靶向治疗);VIP病人保健和管理。 1969年8月9日出生,安徽省怀宁县人,肿瘤学博士。主要从事肿瘤综合治疗;肠癌、肺癌、乳腺癌等常见肿瘤的内科治疗(尤其是靶向治疗);VIP病人保健和管理。至今发表科研论文90多篇,其中第一作者/通讯作者46篇(包括8篇SCI论文),主持9项科研基金,包括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另外,承担全院“静脉输液港植入术”,至今有近1000例植入术经验,并成功举办四期“静脉输液港植入术和护理技术培训班”的广东省继续教育项目和一届“海峡两岸输液港技术论坛”。 学习工作经历: 1989~1994 安徽医科大学医学系 1994~1996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外科 1996~1999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硕士生) 1999~2002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博士生) 2002~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综合科 科研经历: 一.基金 (一)第一负责人基金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272641):同步干预2,3-DPG和PKM2在提高Bevacizumab治疗肠癌疗效中的关键作用。(2012)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071872):Cetuximab通过下调SGLT1诱导肠癌细胞自噬性死亡是其抗肿瘤和增敏化疗的新机制。(2010) 3.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1B061300069):3-MA阻断肺癌H460细胞自噬而提高Cetuximab+DDP抗肿瘤效应。(2011) 4.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08B06060029):siRNA抑制eIF4E后喉癌细胞株Hep2蛋白质表达谱变化的研究。(2008年) 5.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9151008901000102):不同p53背景下VX-680联合Taxol杀伤鼻咽癌细胞的疗效差异。(2009年) 6. 广东省卫生厅项目:乳腺癌中Aurora-A表达与含Taxanes诱导化疗方案疗效关系的研究。(2008)。 7. “重大新药创新”科技重大专项基金:自噬性细胞死亡在Cetuximab联合Oxaliplatin/Irinotecan方案治疗肠癌中的作用。(2008ZX09312-002). 8. 广东省卫生厅基金:利用18FDG探测喉癌手术创面中肿瘤残留状况的研究。(B2004058) 9.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基金:利用18FDG探测喉癌手术创面中肿瘤残留状况的研究。(303041080562)。 (二)第二负责人基金 10.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0B031600317):Cetuximab 下调SGLT1诱导肠癌细胞自噬为增敏Irinotecan的新机制(2010)。 11. 广东省卫生厅基金(C2011019):结直肠癌患者标准化与个体化治疗相结合体系的建立与优化(2012)。 12.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012137-C30305):喉鳞癌手术切缘eIF4E、P53研究在喉功能保全性治疗中的应用。(2001)。 (三)第三负责人基金 13.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00305):同步高表达PFP、GrB 基因的喉癌TIL抗肿瘤作用的研究。(2000)。 社会任职: 1.《中国肿瘤》,审稿人,2007年起 2.《肿瘤学杂志》,特邀编委, 2008年起 3.《癌症》,审稿人,2009年起 4.《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版》,审稿人,2010年起 5.《Laryngoscope》, Reviewer, 2008 6.《Chinese-German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编委,2010年起 7.《Journal of Medical Case Report》, Reviewer, 2010起[详细]
张力主任医师
擅长:肿瘤化疗,肺癌、大肠癌、鼻咽癌等有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
简介:张力,男,主任医师,教授,内科副主任,中山大学肺癌研究中心副主任,博士导师,1986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获得学士学位。1991年中山医科大学临床肿瘤学硕士毕业,获得硕士学位。先后赴法国巴黎Institut Gustave Roussy肿瘤中心、美国Fox Chase肿瘤中心、美国M.D.Anderson肿瘤中心进修。现任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内科副主任,中山大学肺癌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国家新药(抗肿瘤药物)临床研究(GCP)中心主任、I期病房主任,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SFDA)药物评审咨询专家、澳门镜湖医院放射治疗中心顾问医生。并先后任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化疗专业委员、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肿瘤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化疗专业委员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位。主要研究方向:肺癌和鼻咽癌等实体瘤的化学治疗、靶向治疗、多学科综合治疗以及晚期癌症的姑息治疗。发表SCI论文40余篇,国内核心期刊论文70余篇。主编及参与编写肿瘤专业的专著9本。荣获广东省科学技术研究成果三等奖(第一完成人)和广东医药卫生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第四完成人)。 海外留学经历: 1996年赴法国巴黎Institut Gustave Roussy(IGR)肿瘤中心短期进修。 1998年赴美国费城Fox Chase肿瘤中心短期进修。 2001-2002年在美国德州大学M.D.Anderson肿瘤中心进修。 临床医疗经验: 自1986年一直在中山医科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从事肿瘤化疗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及抗癌药物的临床研究,擅长肺癌、鼻咽癌和大肠癌等实体瘤的化学治疗、靶向治疗、多学科综合治疗。同时对晚期癌症病人的对症支持治疗如:癌性贫血的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的治疗、化疗导致的恶心呕吐治疗、晚期病人的疼痛的治疗等方面也有较深入的研究。负责执笔撰写中国版《NCCN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指导原则》、《双磷酸盐治疗肺癌骨转移的专家共识》及《肿瘤相关贫血治疗专家共识》等多个临床共识,参与撰写《NCCN结肠/直肠癌临床指导原则》、《NCCN头颈癌临床指导原则》、《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导致皮疹治疗的专家共识》。在国内最早开展和应用放疗前的诱导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和大剂量醛氢叶酸+5FU持续滴注48小时(双周疗法)治疗晚期大肠癌的临床研究、非铂类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分子靶向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的维持治疗的临床研究。在国内首创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GPM)项目,并将该项目成功向全国推广。目前担任卫生部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抗肿瘤药专业组成员、卫生部癌痛规范化治疗专家组副组长、广东省干部保健专家、广州市干部保健专家。 科学研究经验: 对抗癌新药临床研究的程序、原则、组织和实施有非常丰富的实际操作经验,主持或作为主要参与者的药物临床研究包括:卡铂、长春瑞滨、多西紫杉醇、草酸铂、马蔺子素胶囊、rhG-CSF、帕米磷酸二钠、拓扑替康、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埃克替尼、阿帕替尼、法米替尼、昔妥西单抗、贝伐单抗、培美曲赛、S-1、血管内皮抑素等。直接参与一些国家创新(I类新药)药物(如:有机锗、肿瘤坏死因子、基因工程溶瘤腺病毒H101、基因工程腺病毒-TK基因治疗、埃克替尼、阿帕替尼、法米替尼、长效血管内皮抑素、氟拉哌索、Aflibercept)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和临床试验观察工作。主持(PI)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一项、国家级多中心临床研究十多项,参与30多项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担任多个国际多中心研究的独立数据管理委员会(IDMC)成员和专家委员会(SC)成员。受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SFDA)委托负责起草《抗肿瘤药物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2006年,第二版)。近年来分别承担和参与了多项国家级科技攻关的科研基金(包括九五、十一五、1035计划项目、863项目、973项目、新药创制国家重大专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重点科技攻关基金、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广州市科技局基金等研究。参与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国家级抗癌药物临床试验研究中心的论证、筹建工作。成功组织和筹备每年度的广东省抗癌协会化疗专业委员会会议,以及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GCP培训班等。在SCI杂志发表论文40篇,其中包括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的文章如:《Lancet Oncology》(SCI=22.589,第一及通讯作者)、《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SCI=11.81,第一及通讯作者)、《Annals Oncology》(SCI=6.425,通讯作者)《European Journal of Cancer》(SCI=4.47通讯作者)、《Journal of Thoracic Cancer》(SCI=4.5通讯作者)、《Lung Cancer》(SCI=3.46,第一作者)、《Cancer Gene Therapy》(SCI=3.89,通讯作者)、《Cancer Chemotherapy and Pharmacology》(SCI=2.2,第一作者)等22篇,作为作者之一的文章如:《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SCI=17.3)、《Lancet Oncology》(SCI=13.28)、《Cancer》(SCI=4.8)、《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SCI=3.5)、《Oncology》(SCI=1.9)、《Clinical Lung Cancer》等文章18篇。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90余篇。主编及参与编写肿瘤专业的专著有9本。获广东省科学技术研究成果三等奖(第一完成人)、广东医药卫生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第四完成人)各一次。 教学工作经验: 自1986年至今一直在中山医科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内科从事肿瘤化疗本科生和进修医生的临床教学工作,担任本科生临床见习带教两次、1995年兼任本科生兼职班主任一次(一年)、一年制进修医生班主任一次。从1997年担任内科副主任后一直分管教学工作至2008年。1998年开始招收临床型硕士研究生,现共培养临床型硕士生12名、科研型硕士2名、七年制硕士3名、留学生1名。2009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5名。获中山医科大学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三等奖一次。 科研获奖项目: 1.《5-氟尿嘧啶/醛氢叶酸双周疗法治疗恶性肿瘤》广东省科学技术研究成果三等奖,2006年度,排名第一 2.《晚期鼻咽癌化学治疗的研究》广东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998年度,排名第四 科研基金: 2002年以前获得获得科研基金: 1.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重组腺病毒的药代动力学及毒理学研究(A2001042)(2001-2003年)李苏、张力、王安训、廖海、何友兼 2.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5-FU靶酶及其代谢酶生物多态性与结直肠癌化疗疗效之相关性的研究(A2001222)(2001-2003年)张力、潘志忠、陈功、钱晓洲、夏忠军、李苏、廖海 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H101基因工程腺病毒的中试研究(分题)(102-1202-06)(2000-2002年)张力、徐瑞华、夏忠军、廖海、李苏 4.国家医药技术创新项目:筛选逆转肿瘤细胞对顺氯氨铂(DDP)的抗药性逆转剂(96-901-06-73)(2000-2001年)徐瑞华、符立梧、廖海、姜文奇、李苏、梁永钜、管忠震、张力 5.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粉防己碱临床逆转乳癌、骨肉瘤多药抗药性的研究(2000-Z-110-08)(2000-2003年)杨小平、姜文奇、沈靖南、符立梧、梁永钜、张力、李苏、王晋、苏秀容、汤昊 6.广东省百项工程项目:新药临床试验研究中心(GCP)(99B07902Q)(1999-2002年)姜文奇、张力、徐瑞华、刘冬耕、黄民、徐光川、黄慧强、谭悦、廖海、周中梅 7.广东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粉防已碱临床逆转肿瘤多药抗药性研究(99M04401G)(1999-2002年)符立梧、姜文奇、杨安奎、周晏、徐瑞华、张力、梁永钜、潘启超 8.广东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恶性淋巴瘤临床特征与细胞周期调节蛋白及基因变异关系的研究(99M04911G)(1999-2002年)徐瑞华、姜文奇、邵建永、张力、孙晓非、周中梅、侯景辉、管忠震 9.广东省医药科研基金: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预后与细胞周期调控蛋白的关系(A1999208)(1999-2001年)徐瑞华、姜文奇、邵建永、周中梅、张力、喻庆薇、侯景辉 2002年 1.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临床试验关键技术及平台研究(2002AA2Z34IC)姜文奇、管忠震、张力、徐瑞华、夏忠军、苏苏、黄民、刘冬耕、孙晓非、黄慧强、李志铭、李建红、曹烨、郭颖 2.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I-III期非小细胞肺癌现代治疗的新策略和多学科协作模式的建立(A2002229)王欣、张力、戎铁华、卢泰祥、陈明、吴秋良、马刚、林鹏、杨学宁、黄培钰 2004年 1.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组织微阵列方法分析NSCLC含铂方案化疗敏感性相关性研究(2004B30301006)张力、张阳、徐菲、李宁、李苏、张星、廖海、汪波、侯景辉、郭颖 2.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N2期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治疗策略的临床研究(2004B30301008)王欣、戎铁华、张力、陈明、郑列、张惠忠、马刚、王旭东、王春梅、王军业 2005年 1.“985工程”二期建设项目: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鼻咽癌中应用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张力、黄培钰、李苏、张星、廖海、汪波、侯景辉 2006年 1.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以分子标记物预测和预防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2006B36002004)张力、王欣、汪波、云径平、侯景辉、侯雪、林丽珊 2.“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常见恶性肿瘤预防、早诊及综合治疗研究项目非小细胞肺癌规范化多学科综合治疗的多中心协作研究(课题2)(主要参加人员) 2007年 1.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EGFR-TKI治疗肺癌的基因组学及蛋白质组学研究(07001532)张力、王欣、李苏、廖海、黄河、张阳、赵洪云、田莹、林立平、吴烜 2.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课题:鼻咽癌的分子分型和个体化诊疗(2006AA02A404)(molecular classification, personalized diagnosis and therapy of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子课题:鼻咽癌个体化化疗和分子靶向治疗的探索。张力、李宇红、麦海强、曹素梅、黄培玉、洪明晃、郭翔 2008年 1. 新药创制国家重大专项:临床试验评价技术平台(2008ZX09312-002)(Maj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ject of "National Significant new drug creation")。子课题:新型靶向药物临床研究的探索 2. 新药创制国家重大专项:埃克替尼子课题(2008ZX09101-11):埃克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II/III期临床研究。张力、史艳侠、陈丽昆、黄岩 2009年 1.吴阶平医学基金会(08-JC-003):比较500mg吉非替尼与250mg吉非替尼用于经吉非替尼治疗1月后疾病稳定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随机II期临床研究(2009-2011)张力、邓燕明、张为民、贾筠、董维(250万) 2010年 1. CSCO血管靶向治疗基金:肿瘤内微血管密度(MVD)预测贝伐单抗(Bev)联合化疗的疗效的研究。(2010-2012)张力、陈丽昆、黄岩、梁颖(20万) 2.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FCγR基因多态性预测爱必妥治疗NSCLC疗效价值的临床研究。(2010-2012)张力、史艳侠、陈丽昆、黄岩、田莹、赵媛媛、蒋玮、薛聪(15万) 2011年 1. 广东省卫生厅基金(A2011203):miR7与EGFR-TKI用药疗效相关性的实验研究。(2010-2012)黄岩、赵洪云、田莹、赵媛媛、薛聪、王树森、张力(2万) 2. 勃林格殷格翰:BIBF1120治疗鼻咽癌的临床前研究 3. 勃林格殷格翰:BIBW2992治疗鼻咽癌的临床前研究 4. 吴阶平医学基金会(320672010015):Notch信号对非小细胞肺癌EGFR通路的调节作用及联合靶向治疗的机制研究。(2010-2011)谢勉,张力(7万) 5. 吴阶平医学基金会(320674010012):测定晚期NSCLC患者EGFR-TKI治疗前后外周血EGFR下游通路蛋白表达变化与预测EGFR-TKI治疗疗效价值的研究。(2010-2012)黄岩、赵洪云、赵媛媛、薛聪、张力(7万) 6. 辉瑞制药有限公司:c-met抑制剂在鼻咽癌中的体内体外研究 2012年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81201718):氟尿嘧啶相关酶调控作用下5FU剂量个体化治疗模型的建立。(2013-2015)赵洪云、买世娟、赵媛媛、张剑威、黄岩、王志强、赵利平、田莹、张力(23万) 2.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2B031800280): 转录共活化因子p300在非小细胞肺癌侵袭性发展中的作用。(2013-2015)侯雪、杨浩贤、张力、孙健、吴烜、薛聪、赵媛媛、徐理华、罗容珍、侯景辉(5万) 3. 吴阶平医学基金会(?):肿瘤相关炎症因子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耐药的影响及机制探讨。(2012-2014)吴烜,张力(5万) 4.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S2012040007455):氟尿嘧啶相关酶调控作用下鼻咽癌5FU剂量个体化治疗模型的建立。(2012-2014)赵洪云、张剑威、赵媛媛、黄岩、王志强、赵利平、田莹、张力(3万) 5. “863”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重大项目:“重大疾病的分子分型与个体化诊疗技术”之“肺癌的分子分型和个体化诊疗技术”(2012AA02A502)(National High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of China 2012AA02A502)子课题。张力、吴煊、胡志皇、方文峰、黄岩、赵洪云(30万) 6. “863”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重大项目:“重大疾病基因组技术”和“分子分型与个体化诊疗技术”之“鼻咽癌的分子分型和个体化诊疗技术”(2012AA02A501)(National High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of China 2012AA02A501)子课题。张力、黄岩、吴煊、胡志皇、方文峰、赵洪云(50万) 7.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重大新药创制之“基于高通量实时细胞筛选平台和大容量化合物库的新药研发基地”(Innovative drug R&D center based on real-time high-throughput cell-based screening platformand large capacity compound library)之“分子靶点抗肿瘤新药临床研究”(2013ZX09401003-002)子课题。张力、李苏、陈丽昆、赵洪云、赵媛媛、方文峰、毕炳添(200万) 2013年   1. 吴阶平基金课题(320.6750.1316):外周血肿瘤细胞计数及耐药相关分子改变动态监测在EGFR突变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EGFR-TKI治疗疗效预测、评估及耐药机制研究中的作用。张力、黄岩、方文峰、赵媛媛、吴煊、梁文华、田莹、杨云鹏(200万)[详细]
徐国良主任医师
擅长:肿瘤超声内镜内镜诊治、消化道早期癌、癌前病变的治疗
简介:徐国良,男,主任医师,内镜激光科主任,硕士生导师,1963年1月生.1984年毕业于衡阳医学院医疗系,获学士学位.1984年7月分配到空军石家庄医院任医师.1987年考入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消化内科研究生.1990年毕业并获硕士学位.毕业后留全军消化病研究所(南方医院消化科)工作.1999年5月调中山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内镜激光科工作。2010年晋升主任医师。1999年10月起担任内镜激光科主任。 内镜的诊疗技术是本人的特长.能熟练开展胃镜,十二指肠镜,结肠镜,小肠镜,胆道镜,支气管镜,喉镜及超声内镜的检查.能熟练开展多项内镜下治疗,如食道静脉曲张的套扎术,硬化剂注射术,食道狭窄及贲门失驰缓的气囊扩张术,ERCP及乳头切开取石术,液电碎石术,食道内支架置入术,胆道内支架置入术,高频电凝电切息肉术,肠套迭内镜下复位术,各种内镜下的微波治疗,各种内镜下的激光治疗。现已完成结肠镜检查超过8000例次,电切息肉超过2000颗且无一例并发症发生. 主持1.1类新药“福大赛因”的I期临床试验,主持广州市科委重点课题“内镜下治疗粘膜内型早期食管癌的研究”,并参与多个省部级课题的研究。近年在国内外相关领域发表论著数十篇,并参加编写了《现代内科学》,《中国科技大词典》,《消化系病药理学》,《现代消化病》,《现代胃肠外科学》,《内镜护士手册》等书刊。 获奖情况: 慢性结肠炎病因研究.获中国人民解放军科技进步三等奖.1998年.第一作者. 色素内镜诊断食道局灶性病变的研究.获中国人民解放军医疗成果四等奖. 1998年.第一作者. 抗栓液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初步研究.获中国人民解放军科技进步四等奖.第三作者.1986年. 原发性肝癌序贯治疗.获第一军医大学医疗成果一等奖.1997年.第三作者. 参与编写的著作: 1.《现代内科学》 2.《中国科技大词典>> 3.《消化系病药理学》 4.《现代消化病》 5.《现代胃肠外科学》 6.《内镜护士手册》[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