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院频道 > 医院科室
湘雅三医院
三甲  综合

消化内科

科室医生:14
专家医生:0
科室简介: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消化系病学科始建于1990年,经过20余年的学科建设,学科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不断成长壮大。1995年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点,2002年成为博士学位授权点,2003年成为博士后流动站;近年来该学科在凝练研究方向、汇集人才队伍和构筑学科基地等方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非可控性炎症与肿瘤的相关机制及防治策略研究”、“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相关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消化道疾病的内镜诊治研究”等重要研究领域独具优势和特色,成为国内有较大影响力的学科和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2008年成为“卫生部消化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2011年成为“非可控性炎症与肿瘤湖南省重点实验室”的主要建设单位,是“十二五”中南大学和湘雅三医院的重点学科。
  (一)学科医疗、教学、科研实力雄厚,人才梯队合理
  该学科是中南大学重点学科、湘雅三医院重点学科。现拥有诊疗建筑面积1858m2,拥有消化病区、消化内镜中心、消化实验室等三个功能区。消化病区有编制病床71张,环境舒适、设备先进齐全;消化内镜中心配备有价值数百万的内镜诊断和治疗设备,拥有国内一流的超声内镜、胶囊内镜、十二指肠镜、数十台胃肠镜及内镜消毒清洗中心。该学科在国内率先开展了无痛苦内镜技术、微探头超声内镜技术和胶囊内镜技术,在省内较大规模开展了门脉高压内镜下治疗、早癌及癌前病变的内镜诊断及治疗技术、镜下止血治疗、消化道狭窄支架置放、胃造瘘、EMR、息肉治疗以及ERCP等内镜技术,每年完成内镜检查和治疗约25000例次,其中省市外患者占40%,是国内较大的消化内镜中心之一,也是我国卫生部内镜培训基地之一,为湖南省消化内镜人才的培养以及湖南省人民的健康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同时,该学科是“非可控性炎症与肿瘤”湖南省重点实验室的主要成员单位,拥有近千万元的实验仪器设备,设备配置先进、齐全,具备承担“973”、“863”计划等国家重大课题的研究能力。学科人才梯队建设合理,现有医技护人员48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3人、主治医师6人、住院医师4人、主管技师2人、技师6人、护士22人。1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5人;具有博士学位8人(其中1人具有博士后证书)、硕士学位8人。45岁以下人员占83.3%,学术梯队结构合理,是一支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的高素质医疗队伍。
  (二)临床医疗技术高超,服务质量优异
  该学科学科带头人沈守荣教授系湖南省优秀教师、全国医德标兵,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为湖南省医学会消化专业学会及消化内镜学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病理生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南大学重点学科消化系病负责人,“非可控性炎症及肿瘤”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内镜专业技术考评委员会专家。该学科主任王晓艳教授系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会青年委员会委员,湖南省医学会消化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医学会内窥镜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病理生理学会理事,湖南省非可控性炎症与肿瘤重点实验室PI,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徐灿霞教授、唐五良副教授是湖南省医学会消化内镜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王芬教授、郭勤副教授为湖南省医学会消化病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该学科能规范处理各种消化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及危急重症,并多次成功诊治系统性血管炎、白塞病、坏疽性脓皮病、淋巴瘤、不同病因的晚期肝硬化、各种中毒等疑难杂症。该学科精良的医疗设施、高水平的医护队伍以及优质的医疗服务不但吸引了湖南省内各市县以及各地区的病人,同时还辐射至周边省市,病源不断拓展。既要有“一流的医疗水平”,又要有“贴心周到的服务”,一直是该科的服务宗旨。近年来在卫生行业“争先创优”工作中,该科不断实施新的便民、惠民措施,为患者提供了舒心、舒适的护理和医疗服务。近3年来消化专科住院和门诊患者大幅度增加,2012年门诊年就诊人数达40000余人次,年出院病人约2,000余人次,危重病例近30%,病房周转率达100%,平均住院日小于9.8天,连续多次被评为“医院优秀科室”,2007年获得“湖南省芙蓉标兵岗”荣誉称号。
  专科特色
  (三)不断开展临床特色技术,提升学科医疗水平
  该学科在国内率先开展了无痛内镜项目,承担了卫生部十年百项计划推广项目“无痛性(镇静性)消化道内镜术”的推广工作。多次举办全国性学习班,在国内形成较大影响。2003年该学科在省内较早地开展了胶囊内镜技术和微探头超声内镜技术,为该省小肠疾病及胃肠壁内及壁外病变的诊断提供了有效手段,提高了该省消化道疾病的内镜诊断水平,目前已经形成一定规模。该学科开展的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套扎治疗及组织胶注射、支架置放、胃造瘘、EMR以及染色内镜和各种镜下止血治疗等内镜技术,并将无痛性技术应用于上述内镜诊治,为患者提供了微创、舒适、高水平的医疗服务,奠定了该学科在省内内镜诊治领域的先进地位。
  近年胃肠道息肉的发病率逐年升高,该学科开设了胃肠息肉专科门诊,结合内镜治疗、住院、随访形成一体化管理,为消化道肿瘤的预防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年该学科还开展了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胃蛋白酶原(PG)、幽门螺杆菌检测与培养等临床特色技术,提高了该省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水平,为该省患者提供了高水平医疗服务,总体技术水平处于国内先进地位。
  研究方向
  (四)科研教学硕果累累,居省内领先地位
  该学科拥有良好的科研、临床和教学平台,为“非可控性炎症与肿瘤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主要成员单位,是“十二五”中南大学重点学科。在学科建设过程中,紧跟国家科技发展规划的需求,把握消化领域研究中重大问题,瞄准国际研究前沿,形成了“非可控性炎症及肿瘤的相关机制及防治策略研究”、“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相关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消化道疾病的内镜诊治研究”三个具有特色和专业优势的研究方向。先后承担科研课题26项,其中国家“973”计划子课题1项,国家“863”计划子课题1项(共同负责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1项,省级科研课题19项,共获纵向科研经费近700万元。近五年间发表科研论文80余篇,SCI收录16篇,CSCD或核心期刊50篇,获湖南省科技进步奖2项。该学科拥有1位省级优秀教师,近5年获湖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1项,中南大学教学成果奖2项。主编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临床技能学》1部,主编其他著作4部,副主编著作2部,参编著作4部。2004年《内科学》成为国家级精品课程,课程的主要负责人之一为该学科的学科带头人,2010年《临床技能实验学》成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其课程负责人是该学科的学科带头人沈守荣教授,2012年这门课程再次成为省级资源共享课程,在国内形成了明显的教学优势。近3年,该学科共培养博士研究生8名,硕士研究生18名, 其中1人获得湖南省优秀硕士论文奖,1人获得中南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奖,2人获得“中南大学十佳优秀研究生”称号。
  该学科与国内外学术交流广泛,先后派人到耶鲁大学、德克萨斯大学MD Anderson肿瘤中心、哈佛大学等著名大学和医院访问学习。与国家重点学科所在单位中南大学肿瘤研究所建立了长期的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学科科学研究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在国内多次举办消化疾病及消化内镜学术会议或讲座,极大推动了该省及该学科的发展。
  经过20余年的学科建设与发展,如今的中南大学湘三医院消化内科已成为集临床、教学、科研于一体的高水平专业化学科,总体综合实力居省内领先、国内先进水平。
徐灿霞主任医师
擅长:消化系统疾病如胃肠道、肝胆、胰疾病诊治、以及无痛苦胃镜、...
姜希望主任医师
擅长:各种消化系统常见病及疑难病症的诊治,尤其是肝硬化、酒精性...
王芬主任医师
擅长:消化内镜术、超声内镜术、胶囊内镜检查、各种内镜下治疗、幽...
王晓艳主任医师
擅长:消化道肿瘤、消化性溃疡、炎性肠病和肝病各种消化道疾病的诊...
陈雄主治医师
擅长:
刘少俊主治医师
擅长:
郭勤主治医师
擅长:
肖志明主治医师
擅长:
刘芬主治医师
擅长:
田力主治医师
擅长:
刘锐住院医师
擅长:
赵莲住院医师
擅长:
唐五良副主任医师
擅长:消化道肿瘤的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的选择,顽固性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