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简介: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血液内科成立于1995年5月,成立之初只有2名专科医师、3名定编护士,6张专科病床,与消化内科、肾病内科合组一个病房,刘竞为专科负责人。1999年扩充到17张专科病床,专科医师增至4名、专科护士增至6人,与心血管内科合组一个病房。2000年血液内科配备1名检验技术员从事骨髓形态学工作。2004年专科医师增至7名、技术员增至2名、专科护士增至8人,血液内科实际住院病人30人次/日以上,血液内科增设了层流病房。
2005年开展了该院首例造血干细胞移植并获得成功,血液内科也成功申请为中华骨髓库造血干细胞采集医院。自此,造血干细胞移植成为血液内科重要的治疗手段和学科特色及研究方向。
2008年10月血液内科病房独立开设,规模扩大为开设53张病床的普通病区和2张层流病床的层流病房,专科医师增至9名、技术员增至3名、专科护士增至13人。
2009年成功实施了该院首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2010年我国著名血液病专家、中南大学首批“湘雅名医” 陈方平教授转任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院长,在陈方平院长的指导下,血液内科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2012年成功实施了该院首例无关供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2013年,血液内科开设了2个病房,包括普通病房(开放专科病床53张)和造血干细胞移植病房(层流病床14张、专科病床10张),拥有配置齐全的血液内科专科实验室(可开展骨髓形态学、细胞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细胞遗传学、血栓止血、溶血性贫血检测及血液病相关生化检测等项目),现有专科医师13名、技术员6名、专科护士18人,刘竞教授任血液内科主任、李昕副教授任血液内科副主任,阮春红主管护师任血液内科科护士长。血液内科现已成为一个技术力量雄厚、学术梯队合理、学科特色明显、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临床学科,是中南大学“十一五”重点学科、医院重点培育学科,是中华骨髓库造血干细胞采集医院和移植医院。血液内科对各种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治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风格,特别是对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殖性疾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出血与血栓性疾病的诊断治疗特色突出;而造血干细胞移植、血栓与止血、多发性骨髓瘤发病机制研究、细胞免疫治疗是血液内科的研究方向和学科发展的重点领域。
该学科现有医护技人员37名,其中教授3 名、副教授4名、主治医师3名、医师3名、医技人员6 名、主管护师 2人,护师及护士16 名,所有临床医师均有硕士以上学位,其中博士生11人。研究生导师7人,是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已毕业研究生30余人,在读12人。血液内科先后获各级各类科研课题50余项,在国内外期刊杂志发表论文400余篇,主编或参编专著、习题集40余部,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等奖项15项。该科医疗、护理、技术人员在各学术团体及学术刊物先后担任各项任职共计20余人次。
学科带头人陈方平教授,为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导师,现任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院长,教授/主任医师,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湖南省血液学会主任委员、中华血液学会常委,中国实验血液学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血液内科医师分会常委、8种国家级杂志副主编、常务编委和编委。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临床检验血液学》主编。国内知名的血液病专家,中南大学首届“湘雅名医”,稳定的研究方向为血栓与止血,造血干细胞细胞移植与基因治疗。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863项目(副组长)、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美国CMB课题、湖南省生命科学重点项目等课题20余项,总经费约300万元,先后获湖南省、卫生部成果和奖励9项/次。在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180余篇,其中SCI论文16篇(2007年至今)。主编、副主编和参编专著18本。
学科带头人刘竞教授,医学博士,内科学教授,主任医师,八年制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血液科主任,中华骨髓库湘雅三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中心负责人。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红细胞疾病学组委员,湖南省血液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输血科医师分会委员,湖南省输血理事会常务理事,湖南省输血协会临床输血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科医师》等杂志编委、特约审稿专家。研究方向:多发性骨髓瘤发病机制及诊疗、临床输血治疗。发表科研论文50余篇,主持/参与科研课题16项,主编/参编专著及教材10部,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项、科技成果奖2项。
擅长:白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
擅长:白血病、淋巴瘤、贫血及出血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擅长:出血性疾病(含血小板减少紫癜、过敏性紫癜、血友病)、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