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院频道 > 专家团队
天津血液病医院
三甲  
擅长:
简介:王敏,女,研究员,硕士生导师。1987年毕业于山东医科大学医学系英语医学班,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从事白血病发病机制的实验研究。1995年8月至1999年7月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从事白血病发病机理及血红蛋白基因调控的实验研究。以课题负责人申请获得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资助,以及人事部留学归国人员基金资助,参加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等课题研究,其中进行了大量的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实验、白血病细胞动物体内移植等实验。发表论文53篇,其中国外SCI收录论文14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项,参编著作2部。已培养硕士研究生5名,协助指导博士研究生8名。曾获得天津市“九五”立功先进个人、协和医科大学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现为实验血液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华血液学杂志编委及中国病理生理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王敏研究员一直从事白血病的基础研究,以白血病细胞分化、凋亡异常为出发点,研究白血病的发生机理。 1)建立了微量残留白血病小鼠模型,系统的研究了白血病细胞残留的部位,复发后微量残留白血病细胞再增殖、再迁移和白血病复发过程,为如何根治白血病提供了实验依据。 2)应用mRNA差异显示方法研究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相关基因表达,证实在正常EPO依赖性和异常EPO非依赖性红系祖细胞两个细胞亚群之间,有多个转录本表达不同。 3)在血红蛋白基因调控研究中,发现低剂量羟基脲胞可以刺激红系组细胞扩增、增加总血红蛋白,上调转录因子GATA-1的表达,而高剂量羟基脲可以上调胎儿血红蛋白基因的表达。 4)研究了多种转录调节因子、癌基因、抑癌基因在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其对白血病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的影响,探索白血病的治疗靶标。针对白血病治疗靶标,进行了白血病靶向治疗的实验研究。应用RNA干扰方法,阻断白血病细胞中癌基因iASPP的表达,可以明显抑制白血病细胞集落形成的能力、提高白血病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增加细胞凋亡率,提示癌基因iASPP有望成为白血病治疗的新靶点。 5)开展了淋巴细胞白血病免疫治疗的实验研究,利用CD19表面抗原作为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细胞的表面标记,构建并表达重组蛋白B7/ anti-CD19 scFv,体外实验表明,该重组蛋白可特异性结合B-ALL细胞表面抗原CD19,使B7修饰于B-ALL细胞表面。该重组蛋白结合B-ALL细胞后,可协同刺激B-ALL细胞诱导HLA-A2匹配的淋巴细胞细胞增殖,激活CTL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特异性杀伤B-ALL白血病细胞。在严重免疫缺陷的裸鼠(NOD/SCID)白血病模型中,重组蛋白联合输注人淋巴细胞可显著延长小鼠的生存期。 承担、参加了多项天津市自然基金、国家自然基金等项目的研究工作。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论文8篇,培养硕士研究生5名,协助培养博士生8名。[详细]
擅长:
简介:庞天翔,男,教授。1985年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获医学学士学位,2001年毕业于日本大阪大学研究生院获医学博士学位。1990年任主治医师,1996年至2004年赴日本留学和工作,2003年被天津市政府赴日本代表团引进,2004年归国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实验血液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2006年任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医学部兼职教授。入选人事部高层次回国留学人才。兼任《中国药理学通报》编委、《Journal of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The Japanese Pharmacological Society)、《中华血液学杂志》和《中国肿瘤临床》审稿专家,兼任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会议评审专家和网络评审专家,兼任国家生物技术发展中心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信息咨询中心项目、卫生部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卫生部科技发展中心项目的评审专家。兼任天津市卫生局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专家。兼任天津市细胞生物学会理事,兼任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 参加包括日本国家的重大课题2项、日本国家课题2项、日本大学课题1项等国外研究项目,主持国家人事部高层次回国留学人才研究资助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侧重于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重点探索细胞内pH环境对于肿瘤细胞及肿瘤干细胞的生长、分化、转移、调亡、耐药的影响。首先证明钠氢离子交换蛋白(NHE,Na+/H+ Exchanger)的结合蛋白(CHP,Calcineurin B Homologous Protein)是维持蛋白功能活性状态不可缺少的因子,不能结合CHP的NHE没有生理活性;首先证明此两种蛋白是通过疏水键相互结合,并首先对结合部位做出了定位。之后,又首先证明了CHP2的生理活性作用,并且对这个蛋白命名(NCBI蛋白库登录号NM_022097)。得出肿瘤细胞表达的CHP能通过与NHE共同作用,增高细胞内的pH值,加快肿瘤细胞的生长速度,并且在缺少血清的条件下能使肿瘤细胞残存的时间延长的结论。还首先证明了CHP1能携带2个钙离子,并且证明了钙离子的生理功能。首先证明了CHP与肿瘤细胞的成瘤密切相关。证明了NHE、CHP1、CHP2之间的一系列与生物活性相关的结构域。发表论文38篇,包括期刊36篇、书籍2篇,其中15篇被SCI收录,累计SCI-IF 60.663点。这些文章被SCI收录文章引用251次,其中他引213次、自引38次,包括SCI-IF 31.441的Physiol Rev引用8次、SCI-IF 29.273的Nature引用2次、SCI-IF 10.01~20.00的10种期刊引用23次、SCI-IF 0.01~10.00的72种期刊引用218次。指导在学的博士研究生6人、硕士研究生4人、本科生1人。 2003年12月,以第一受奖人身份,获得“日本国兵库县知事赏”,研究题目是“在血清饥饿时CHP2抑制细胞凋亡(日文翻译)”。2008年9月被北京协和医学院授予“2008年度北京协和医学院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2009年1月被中共天津市委天津市人民政府授予“天津市优秀留学人员”荣誉称号。[详细]
擅长:
简介:熊冬生,男,研究员,1983年毕业于江西大学微生物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1991年毕业于南开大学生物化学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1998,2000和2002年先后三次在香港科技大学作访问学者,2005年晋升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社会兼职有:中国药理学会会员,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会员,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会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天津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纳米生物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血液学杂志编委等。 从事肿瘤细胞耐药机制及其逆转和基因工程抗体研究近二十年,在国内外发表论文80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5项,参加2部著作的编写和1部著作的翻译工作。先后获得天津市卫生局医学科技进步二等1项,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重大科技成果奖1项,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各一项。在十余年内作为课题负责人或主要成员参加国家科技攻关项目2项,国家863项目5项,国家攀登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其他省部级和院校级科研项目共计9项。 主要科研工作成绩如下:建立了一株具有典型MDR表型的细胞株K562/A02,阐明了其耐药机理,并通过cDNA Microarray和蛋白组学分析,发现sorcin在K562/A02细胞中高表达,证明sorcin与K562耐药密切相关,同时建立了以逆转病毒介导MDR1基因转染人脐血CD34+造血细胞的方法,证明转染的细胞具有多药耐药表型;制备了一株抗Pgp的单克隆抗体,并成功用于白血病患者耐药的临床检测;构建表达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抗CD20嵌合抗体片段Fab和F(ab’)2,首次证明单价抗CD20嵌合抗体片段Fab对B淋巴瘤细胞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其作用机理为诱导细胞凋亡,在此基础上经随机突变和筛选,获得一株产量和亲合力明显高于亲代抗体的克隆;构建了抗CD3/抗CD20微型双功能抗体,首次证明其在体内外具有介导激活的T淋巴细胞特异性杀伤B淋巴细胞的作用;率先提出用双功能抗体来靶向杀灭耐药肿瘤细胞的生物治疗新策略,并证明抗Pgp/抗CD3双功能抗体在体内外均具有激活T细胞靶向杀伤耐药肿瘤细胞的作用,对白血病患者骨髓中Pgp+表型的细胞也有特异性杀灭作用,同时克隆表达了人4-1BBL胞外区基因,并证明人4-1BBL胞外区蛋白能提高抗Pgp/抗CD3双功能抗体在体内外激活T细胞靶向杀伤耐药肿瘤细胞的作用;克隆表达了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II胞外III区(KDR III),首次建立用KDR III免疫小鼠,制备具有抑制内源性和外源性VEGF诱导的细胞增殖作用单克隆抗体的方法,并获得了具有抑制VEGF诱导细胞增殖的单克隆抗体,在此基础上构建表达了抗KDRIII单链抗体。[详细]
擅长:
简介:郑国光,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系,免试推荐入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攻读硕士学位,1993年、1999年分获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理学硕士、博士学位。1994和1995年两度获UICC资助赴澳大利亚和美国进修; 2005作为交流学者赴日本熊本大学进修1年。现任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编委,并为Leukemia Res、Leukemia Lymphoma、Molecular Cancer Therapeutics等杂志审稿。从研究生阶段开始一直从事血液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工作。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三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一项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并曾作为主要参加者承担两项“973”课题、一项“863”课题、一项“攀登计划”子课题、七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及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995年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M-CSF样膜结合因子(MAF-J6-1)的接触性调节作用”,第三作者),2002年获中华医学奖二等奖(“异型M-CSF及其受体的研究”,第二作者),2005年获天津市自然科学二等奖(“白血病细胞性质和功能的研究”,第二作者)。2008年获第九届天津青年科技奖提名奖、荣获天津市优秀留学人员称号、并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2005-2006年度所院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 主要科研工作成绩如下:研究领域涉及白血病、肿瘤细胞间异常细胞间通讯机制研究,已发表论文60篇(其中31篇发表在SCI收录杂志上,近期一篇论文发表在Cancer Res上),参编专著两本。近年科研工作中的主要发现和成果如下: 1)发现了膜结合M-CSF(mM-CSF)及其受体在白血病、肿瘤细胞中的异常表达及其肿瘤相关性,阐明了mM-CSF及其受体在白血病细胞中的接触性调节机制;发现了mM-CSF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发展中起促进作用,并初步阐明了其作用机制:它异常活化募集到恶性细胞周围的巨噬细胞,后者通过活化ERK MAPK信号途径直接刺激恶性细胞的增殖,并在发展后期通过促进血管新生间接促进肿瘤的发展;发现、并初步证明了在二者的相互作用中存在双向细胞间通讯。 2)系统研究了P2X家族受体在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规律,初步证明了P2X7受体在白血病细胞中的异常表达及与白血病治疗的相关性,发现了白血病细胞中P2X7受体功能的异常,阐明了EB病毒相关的高CD39活性对P2X7受体功能的调控机制,发现了不同刺激对P2X7受体表达的影响,提出了P2X7受体功能的多层次、多机制调控方式,发现了在白血病细胞中P2X7受体的选择性剪接体和突变体。 3)在原核、植物等体系中表达多种生物活性分子:在原核、植物体系中表达具有生物学活性的M-CSF可溶性受体、在原核体系表达具有生物学活性的重组人源抗菌肽LL-37变体GSLL-39、在植物体系表达具有生物学活性的人IL-18。[详细]
擅长:肿瘤基因治疗、免疫治疗工作
简介:马小彤,女,研究员,博士,博士生导师。1989年毕业于南开大学生物系,1999、2005年分别获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细胞生物学硕士、博士学位。2007年晋升研究员,2008年获博士生导师资格。一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实验血液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社会兼职: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常务编委,Expert Review of Vaccines审稿人,美国肿瘤协会会员,中华医学会会员,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会员,中国抗癌协会会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评审人。一直从事肿瘤基因治疗、免疫治疗工作。首次阐明了天然免疫抗菌肽小鼠β-防御素2 (MBD2)的免疫佐剂及抗肿瘤作用。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天然免疫为肿瘤免疫治疗开拓了新思路,为肿瘤免疫治疗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新的手段。研究论文发表于国际重要肿瘤及基因治疗杂志Cancer Research(影响因子7.69)、Gene Therapy(影响因子4.84)。首次证实了mda-7/IL-24基因抗造血系统恶性肿瘤作用,并通过Microarray及后续验证,阐明了新的抗肿瘤作用机制。并且,在白血病细胞单核巨噬系诱导分化中发现了一个从未报道过的mda-7/IL-24选择性剪接体,证实了其肿瘤抑制作用。上述研究揭示了mda-7/IL-24新的应用前景。论文已发表于Exp Hematol(影响因子3.4)。在所负责的863课题中,利用IL-2、IL-6生物学效应的协同性在国际上首次表达IL-6/IL-2融合蛋白,发现融合蛋白不仅加强了IL6和IL2的生物活性,而且具有潜在的免疫调控和促进造血恢复的临床应用前景。在国家级杂志及SCI收录杂志发表论文63篇,其中SCI收录杂志16篇,多篇发表于国际高水平杂志如:Cancer Research,Leukemia,Haematologica,Gene Therapy,Experimental Hematology,累计影响因子>60分。参编专著三本,译著一本。申请发明专利1项。作为课题负责人负责1项国家863课题,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天津市应用基础重点项目,1项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1项邓家栋基金。作为主要参加者参加6项国家自然基金,1项医科院基金。每年讲授博、硕士研究生基础课。指导博士生2名,硕士生10名,其中5名已获得学位。协助指导博士研究生10名,硕士研究生10名。获奖情况:2001年获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新型疱疹病毒感染与病态造血”(第二作者)。2005获年天津市自然科学二等奖“白血病细胞性质和功能的研究”(第三作者)。2007年获中国医学科学院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称号。 主要科研工作成绩如下: (1)肿瘤疫苗研究。在国际上首次发现Toll样受体-4的内源性配体:小鼠β防御素2(MBD2)转染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制备的肿瘤疫苗具有强大的抗白血病作用。从一个新的角度——天然免疫为肿瘤免疫治疗开拓了新思路,发表于SCI收录的国际高水平肿瘤杂志Cancer Research,并已申请发明专利。为了进一步提高MBD2的作用,又制备了小鼠IL-18瘤苗,发现,MBD2与IL-18联合使用,可协同增强Th1免疫反应,诱导更强大的抗白血病效应。研究结果发表于SCI收录的国际高水平基因治疗杂志Gene Therapy。 (2)mda-7/IL-24抗造血系统恶性肿瘤作用研究。mda-7/IL-24是重要的肿瘤抑制基因,但国内外对其研究多集中于实体瘤。首次发现,mda-7/IL-24基因转染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及淋巴瘤细胞系可引起肿瘤细胞增殖活力、集落形成能力及裸鼠致瘤性明显下降,细胞周期停滞,并进一步阐明了mda-7/IL-24基因引起肿瘤细胞周期停滞的作用机制,为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的基因治疗提供了新策略。论文即将发表于SCI收录杂志Exp Hematol。 (3) IL6/IL2融合蛋白治疗肿瘤的临床前研究。在863课题中利用IL-2、IL-6生物学效应的协同性在国际上首次表达IL-6/IL-2融合蛋白,旨在生产更高效的新型细胞因子,减少IL-2、IL-6的毒副作用。成功构建了IL-6/IL-2融合基因并在大肠杆菌高效表达,发现,IL6/IL2融合蛋白不仅加强了IL6和IL2的生物活性,而且表现出IL6及IL2所不具有的生物效应,具有潜在的免疫调控、抗肿瘤和促进造血恢复的临床应用前景。 (4)IL-23的表达调控模式研究。IL-12、IL-23均为具有肿瘤免疫治疗作用的重要白细胞介素。首次比较了IL-23、IL-12亚基表达的诱导剂和调控模式,为单独或同时调控这两种因子的表达提供线索。论文发表于SCI收录杂志Cell Biol Int。 (5)人类疱疹病毒6型(HHV-6)感染与造血系统疾病关系研究。率先发现HHV-6潜伏感染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关,而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受者体内HHV-6的再活化与移植受者的延迟植活无关。有关HHV-6的两项研究结果均发表于较高水平的SCI收录杂志Haematologica。[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