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院频道 > 医院科室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综合

心胸外科

科室医生:9
专家医生:0
科室简介: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胸外科是广西最早开展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的单位,心胸外科现有病床36张,医护人员25人,主任医师、教授2人,副主任医师、副教授6人,讲师4人,主管护师7人,护师4人,护士2人。目前每年进行各种心脏直视手术和肺、食管、纵隔手术800例左右,成功率在98%以上,积累了丰富的心胸外科疾病的治疗经验,在广西的临床医学、科研、教学等方面,做出了突出的成绩,是广西卫生厅重点学科单位。90年代初,该科的医生设计了一种国内乃至世界首创的新手术方式,即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跳中心内直视手术。该方法突破了传统心脏手术对心肌保护的理念,其理论基于:①不阻断主动脉,使心肌细胞始终得到血氧和营养物质的供应,避免或减少了缺血缺氧再灌注损伤;②浅低温体外循环有效地保护了体外循环的非生理性循环状态,充分地发挥了体外循环的功能,即维持机体又维持心脏的血循环,使之有更贴近正常生理的活动状态;③心脏不做"功",空跳的耗氧显著降低。该术式对心功能差、巨大病理发一心脏的手术患者有特别好的心肌保护效果,为现有大量的临床资料和实验资料所证实,具有科学、创新、简单、实用等特点,学术界反响很大,获1998年度广西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999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在全国各地包括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山东、贵州、云南、内蒙等数十家医院推广应用,达到国际领先的学术水平。该科创立的逆行灌注心脏不停跳主动脉瓣及联合瓣膜替换术,2001年度获广西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在国内同类研究中处于领先水平。2003年该科课题《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二尖瓣置换术的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获广西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胸外科拥有一支技术力量雄厚和年龄、职称、学历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全科共有教授、主任医师2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5人,讲师5人;其中博士7人(在读5人),硕士8人;到国外进修学习1人;45岁以下占90%,学科队伍年轻,朝气蓬勃,充满活力;学科带头人及主要技术骨干年富力强,学术造诣较深,在内外同行中有较大影响。能开展法洛氏四联症,三尖瓣下移畸形,大动脉转位,三尖瓣闭锁,房室管畸形等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心脏跳动中置换二尖瓣和主动脉,是该科首创的一项技术,国内外均无先例。全套购置日本奥林巴斯电视胸腔镜,运用该镜能够进行诸如:肺太泡切除、胸膜肿瘤切除、肺肿瘤切除、纵隔肿瘤切除、脓胸纤维板剥离等手术,而且手术的范围和适应症还在进一步扩大。医疗技术水平处于广西领先、国内先进地位。已在国内外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60余篇,目前承担的科研课题有4项,与国外科研合作项目1项,与国内著名大学合作项目1项。

近年开展的新技术:
1992年10月后开展常温心脏不停跳房室缺修补术,95年获广西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3年右胸切口房缺修补术,95年获广西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5年立项科研项目"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二尖瓣置换术的研究",1998年获广西科技进步一等奖,1999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1995年立项科研课题:逆灌心脏不停跳主动脉瓣及双瓣替换术的研究,2001年获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6年立项科研课题: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跳中二尖瓣替换术的基础及临床应用研究,2003年获广西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李世康主任医师
擅长:对于胸心血管外科疾病的诊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在肺癌、...
彭青云主任医师
擅长:从事心胸外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数十年,对心胸外科系统疾...
覃家锦副主任医师
擅长:心脏外科手术如心脏瓣膜置换,先天性心脏病矫治,冠状动脉挛...
陈铭伍副主任医师
擅长:在肺癌,食道癌及心脏外科方面有丰富临床经验
罗玉忠副主任医师
擅长:心胸外科疾患,尤其是在胸腔镜微创治疗各种胸部疾病方面有丰...
温仁祝副主任医师
擅长:1.全胸腔镜下或胸腔镜下微小切口外科根治性治疗早期肺癌和肺...
雷宾峰副主任医师
擅长:先天性心脏病,瓣膜病
蒋志华副主任医师
擅长:对胸心外科疾病有丰富的诊疗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