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院频道 > 专家团队
北大医院
三甲  综合
胡伏莲主任医师
擅长:胃肠道疾病,幽门螺杆菌及相关疾病
简介:胡伏莲,女,主任医师,教授,原消化内科副主任,历任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第五届常委及第六、第七届常委兼秘书; 北京消化分会副主委。现在为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顾问;全国幽门螺杆菌学组组长。《中华医学杂志》等10多种杂志编委或副主编。 1965年毕业于湖南医学院(原湘雅医学院),一直从事医、教、研工作。近20多年来致力于幽门螺杆菌与上胃肠道疾病研究。于1986年在国内较早分离出幽门螺杆菌,并与国内同道一起倡导成立了我国的幽门螺杆菌科研协作组(现为幽门螺杆菌学组),是我国幽门螺杆菌研究领域的学术带头人。20多年来对幽门螺杆菌与上胃肠道疾病的关系、诊断、治疗及其耐药性等方面作了系列而深入的研究。共发表论文及述评200余篇;因论文被引频次高而荣获2005年《中华医学杂志》创刊90周年“金笔奖”,其科研成果曾两次获“卫生部科技进步奖”(排名第一); 并获“北京市科技进步奖”(排名第一)和“北京医科大学科技进步奖”。2004年于亚太胃肠病周(APDW)曾获“优秀论文评比主席一等奖”。已培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16人。主编了《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基础与临床》(获“卫生部科技进步奖”,2009年又出版第三版);《中华名医谈百病》;《临床思维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典型病例分析》;《幽门螺杆菌感染诊疗指南》等。参编专著及教材10余部。擅长胃肠道疾病,幽门螺杆菌及相关疾病。[详细]
王蔚虹主任医师
擅长: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断、治疗及预防;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病,慢性腹泻,便秘,肠易激综合征,纤维胃镜及结肠镜的检... 完整擅长>>
简介:王蔚虹,女,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副主任,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伦理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消化内科专业负责人。198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获医学学士学位。1995年获医学博士学位。1998年10月至2000年4月香港大学内科学系Research Assistant;2002年12月至2003年6月香港大学内科学系Visiting Professor。现为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专家,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组织标本库及转化医学学组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消化病学专家委员会委员,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委及北京市自然基金、首都发展基金评审专家,并担任多家SCI期刊及国内核心期刊的编委及审稿人。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部委级课题2项,北京市自然基金1项,院级及其他课题多项,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参编10余部教材及专著的编写。 熟悉消化内科常见病及疑难重症疾病的诊治,熟练纤维胃镜及结肠镜的检查及部分内镜下治疗。自1992年开始从事幽门螺杆菌相关疾病的临床工作及基础研究,特别是幽门螺杆菌与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胃癌及与非甾体抗炎药合并使用关系的研究,擅长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断、治疗及预防。[详细]
邵忠福主任医师
擅长:胃、结肠镜检查技术
简介:邵忠福,男,主任医师, 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医疗系,从事内科消化专业近30年,具有较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和医教研能力,谙熟内科、消化专业理论知识,擅长胃、结肠镜检查技术,善于学习,注意总结及提高,撰写学术文章近40篇,多发表于省部级、国家级医学期刊。曾获军队科学技术进步奖四等奖2次,军队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次。[详细]
年卫东主任医师
擅长:超声内镜、各种内镜下治疗
简介:年卫东,男,主任医师,教授,1985年8月至今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外科工作,曾先后在日本独协医科大学病院第一外科、日本京都第二赤十字病院消化内镜培训中心研修、香港中文大学威尔斯亲王医院内镜中心研修、日本北里大学东病院消化内镜中心研修。开展消化内镜的各种诊断与治疗,在国内最早开展超声内镜的检查工作及FNA,并始终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多次在国际及全国的消化内镜会议上进行现场操作表演,多次赴多个省市进行超声内镜的培训工作。 曾在“Dokkyo Journal of Medical Sciences”、中华普外临床杂志、中华消化内镜杂志等发表数篇有关外科及消化内镜方面的论著。“EUS在诊断阻塞性黄疸中的应用”一文,获得第10届亚太地区胃肠病研讨会及第7届亚太地区消化内镜研讨会的青年研究者奖,受大会邀请及赞助,于1996年11月赴日本横滨参加了此次会议。1998年1月受邀参加了在日本京都召开的第11届国际超声内镜研讨会。2004年11月受邀参加了在日本东京召开的第14届国际超声内镜研讨会。擅长超声内镜、各种内镜下治疗。[详细]
陈宝雯主任医师
擅长:食管、胃肠、肝、胆、胰腺疾病
简介:陈宝雯,女,主任医师,教授,原消化科主任,卫生部医疗技术咨询专家,中央保健局会诊专家,现任北京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教学专家委员会委员。1937年1月生于广东中山县,1955年考入北京医学院,1960年毕业分配至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科。从事于内科医教研工作,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坚实的理论基础,具有高尚的医德、医风,深受患者和同行的好评。五十年长期从事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科医教研工作,精于内科,特别是消化内科的临床,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其独特的见解,擅长治疗的疾病有:食管、胃肠、肝、胆、胰腺疾病。 参与编写的专著有:《胃肠病学》、《老年医学》、《今日内科》、《消化内科词典》、《疑难病例收集》以及高教版的《内科学等》。 主要研究:1. 前列腺素(PGE1.2)、表皮生长因子(EGF)、转化生长因子(TGF)、铝制剂、锌制剂、褪黑素(melatonin)等对胃肠损伤的细胞保护机理;2. 炎性介质与胃微血管损伤的相关性及对幽门螺杆菌的影响;3. 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和细胞因子自反馈网络与消化性溃疡的中医寒热辨证,从基础到临床的研究;4. 细胞因子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相关性研究;5. 表皮生长因子与胃癌发生、发展的研究;6. 胰腺炎和胰腺癌的临床及病理分析研究;7. 肝硬化及其并发症的临床病例的诊治研究;8. 探讨锌制剂对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9. 在国内首创采用胃外在体动物模型(ex-vivo gastric chamber animal models)探讨微循环对胃的损伤及保护机理的研究,得到国内外专家的认可,1989年在“GUT”杂志上发表,受到国内外专家的关注和引用。于1993年在日本大阪举行的国际胃肠病大会上作为特邀嘉宾宣读“胃黏膜保护作用的基础血供”一文被评为优秀论文而获奖。目前共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28篇在国外杂志发表,以上成绩已被收录在“英国剑桥世界医学名人录”第二版。[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