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院频道 > 专家团队
北大医院
三甲  综合
王荫华主任医师
擅长:临床神经心理学、神经病学、老年医学和神经康复医学
简介:王荫华,女,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1942年6月出生,北京大学医学部第一医院神经病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66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医疗系,1982年北京医科大学神经病学专业研究生毕业。1987年8月至1990年7月获世界卫生组织(WHO)奖学金作为访问学者赴日本东京大学国立医院医疗中心访问。2001年荣获国家教育部国家留学基金资助的高级访问学者资格,赴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阿尔茨海默病研究中心访问半年。并多次出国到美国、日本、瑞典、瑞士、意大利、希腊、法国、德国、丹麦、挪威、马耳他、西班牙、委内瑞拉、澳大利亚、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参加国际会议进行学术交流。 学科专长为:临床神经心理学、神经病学、老年医学和神经康复医学。 主要研究方向为:脑血管病患者及老年痴呆患者的神经心理学障碍表现及其机理与康复的研究。诸如:老年痴呆、记忆障碍、失语症、失认症、失用症、忽视症、焦虑症、抑郁症的研究。 已完成多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 三个“九五”国家级攻关项目、国家十五攻关课题、北京市科委及北京大学211工程课题的研究。目前承担首发基金“韦氏智能第四版中国修订与常模”项目(第三负责人)。 已完成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脑血管病神经心理障碍康复基础研究。“九五”国家级攻关项目:老年性痴呆的早期诊断方法研究;急性脑卒中的早期康复研究;益肾化浊法治疗老年期血管性痴呆的研究。北京市科委老年期痴呆的神经心理量表规范化研究,国家十五攻关课题:急性脑血管病三级康复方案的研究。 指导研究生已完成的课题如:右大脑半球梗塞患者的汉语语言障碍;汉语失语症的听觉理解障碍;阿尔茨海默病的语言及神经心理学障碍;脑血管病患者的失认症研究;大脑病变的失用症研究;血管性痴呆的诊断和神经心理量表的应用;老年性痴呆的遗传学研究;老年期痴呆的神经心理量表应用与早期诊断;血管性痴呆的中医药诊断及治疗。 培养硕士、博士30余名。在一级核心期刊上发表论著140余篇,参与编写专著24部,主编专著2部。 在老年痴呆协会担任副主席、主席的近十年中,遵照国际阿尔茨海默病协会的宗旨,不计报酬、踏踏实实地为老年痴呆患者和他们的家属及照料者服务,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加强老年痴呆的科普宣传,以提高社会对此疾病的知晓度;向政府领导和媒体呼吁,以制定相关的政策;举办各种讲座,提高医生、技师、护士的诊断和治疗水平;讲授照顾此类患者的技巧,使家属更好地了解此病,照顾好病人、并保护好自己。工作得到国际阿尔茨海默病协会(ADI)的认可,也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大力支持。如:九三学社中央主席韩启德一直以来高度关注和重视中国阿尔茨海默病协会(ADC)工作,在ADC成立五周年及世界老年痴呆日到来之际,高瞻远瞩,特为中国阿尔茨海默病协会题词---“实行学科交叉,点燃智慧火花”,鼓励协会为痴呆患者和家人造福。并亲自参加协会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的世界老年痴呆日活动。 曾获得:1993年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0年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1年中国高校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2002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2004年中央统战部华夏英才出版基金资助出版专著 2006年九三学社北京市委员会本职工作突出贡献奖。 2009年老年保健协会老年保健先进个人奖 2010年老年保健协会成立十五周年老年保健突出贡献奖 现任社会工作: •1994年6月14日加入九三学社,1995年起任北医大一院支社副主委。 •自1998年至2005年任北医大一院支社主委兼任北医大委员会副主委。 •自1998年至2008年任北京大学第二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十余年来,遵循着“业余办社、无私奉献”的原则,在本职工作和九三学社的社务工作中默默奉献。 •国际阿尔茨海默病协会委员会(ADI Council Meeting)委员 •国际神经病学及亚太痴呆顾问委员会委员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老年痴呆与相关疾病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 •中国阿尔茨海默病协会(Alzheimer Disease Chinese, ADC)名誉主席 •中国老年学学会医药、保健、康复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理事、专家 •中国老年性痴呆科学家协会理事 •中国药理学会抗衰老与老年痴呆专业委员会理事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心理学与行为神经病专业学组顾问 •中华医学会老年病学分会神经病学专业组顾问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痴呆与认知障碍专业组委员 •中华医学会中华神经科杂志顾问 •国家、浙江省、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评审专家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药品评审专家 •首都医学科学发展基金评审专家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金评审专家 •中华神经科杂志顾问[详细]
赵桂萍主任医师
擅长:神经病学,脑血管病,眩晕
简介:赵桂萍,女,主任医师,副教授,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硕士生导师。1995-1996赴日本关东脑神经病院进修。对神经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全面,对神经科学病的诊断和治疗有丰富的经验,对眩晕、眼震电图、神经影像学等均有较深的研究,主要进行脑血管病及眩晕的诊断治疗。在国内发表多篇论文,代表作有: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眼震电图研究;CADASIL患者的中枢前庭功能损害;帕金森病的眼球跟踪运动特点等。 擅长神经病学,脑血管病,眩晕。[详细]
吴丽娟主任医师
擅长:治疗神经肌肉病,如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多发性肌炎、线粒体肌病、肌萎缩侧索硬化、多神经炎等;神经疾病疑难杂症
简介:吴丽娟,女,主任医师,教授,研究生导师,目前出诊并参加指导科内大查房会诊。国内著名临床神经病理学专家。1957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医疗系。1970年以来除临床工作外,兼做神经病理工作,临床、教学、科研三方面工作均衡发展,1990年后,对神经肌肉病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对其发病机制、病理表现等做了探讨,并对临床治疗试行了多科方法探索,其疗效取得一定成果。擅长治疗神经肌肉病,如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多发性肌炎、线粒体肌病、肌萎缩侧索硬化、多神经炎等,并对神经肌肉病的病理有深入的研究。师从于国内资深临床神经病理学专家黄克维教授。编著《临床神经病理学》2部,参加神经内科方面的专著编写6部。其科研成果曾获卫生部奖1项,北京市科技成果奖1项,获得全军科技成果奖2项。专业特长:神经疾病疑难杂症,神经肌肉病。[详细]
成虹主任医师
擅长:消化内科疾病的诊治,幽门螺杆菌相关临床疾病诊治
简介:成虹,女,主任医师,副教授,1993年7月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获临床医学本科学位。2000年9月-2003年6月攻读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消化内科在职硕士研究生,2003年6月获得硕士学位。 主要致力于幽门螺杆菌与上胃肠道疾病的研究,特别是致力于对幽门螺杆菌耐药及治疗的研究。共发表论文及综述等20余篇,并参加了《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基础与临床》;《幽门螺杆菌感染诊疗指南》;《临床思维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典型病例分析》等书的编写。现任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学组秘书。 荣获2004年度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三等奖。2006年2月-3月在日本神户大学进修学习。[详细]
刘新光主任医师
擅长: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胃肠动力性疾病(胃食管反流病等)和功能性胃肠病(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等)、慢性腹泻及... 完整擅长>>
简介:刘新光,男,主任医师,教授,现任中国医师协会理事、第一届和第二届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医师分会会长、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动力学组和炎症性肠病学组成员、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委员、卫生部临床路径技术审核专家委员会委员、“我国消化科专科医师培训标准”起草小组专家、《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调整工作咨询专家。兼任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副主编,中华内科杂志、中华消化杂志、胃肠病学、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中国实用内科杂志、中国医刊、中国综合临床杂志、中华糖尿病杂志、中国医师进修杂志等杂志的编委。在内科学领域工作40余年,从事内科学消化疾病专业的临床医疗、教学和科研等工作。主要的研究工作方向为胃肠黏膜保护、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胃肠动力性疾病(胃食管反流病等)和功能性胃肠病(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等)、慢性腹泻及便秘等胃肠疾病。曾获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师奖》。至今为止在核心杂志发表学术论著113篇,著书17部,其中主编4部,参编13部。擅长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胃肠动力性疾病(胃食管反流病等)和功能性胃肠病(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等)、慢性腹泻及便秘等。[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