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院频道 > 专家团队
重医附一院
三甲  综合
擅长:面瘫、四肢麻木、肌肉萎缩、肢体无力、神经痛、头昏、头痛、耳鸣、耳聋等神经内科常见疾病
简介:鲁秀容,女,副教授,1969年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从医32年。并兼任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学院内专科党支部书记。32年来一直从事神经内科临床第一线工作和神经电生理工作。擅长于(1)神经科周围神经疾病如:面瘫、四肢麻木、肌肉萎缩、肢体无力、神经痛等(2)头昏、头痛、耳鸣、耳聋等神经内科常见疾病。临床工作中积极开展特色服务,拓宽临床检查项目。如:运动诱发电位、单纤维肌电图、人体肌纤维传导速度等。此为国内少有的神经科临床诊断项目,并在全国率先开展人体肌纤维传导速度研究,以提高了疑难肌病的诊断水平。还开展磁刺激诊断和治疗偏头痛,以解决病人头痛的疾苦。撰写论文有“脑脊液碱基蛋白测定对脑血管疾病的研究”、“人体肌纤维传导速度研究”、“磁刺激对偏头痛诊断、治疗的观察”等。2000年评为“院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2000年所领导的党支部被评为校和市教委优秀基层党支部。[详细]
擅长: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损伤及保护机制及临床神经电生理
简介:罗勇,男,教授,1965年生,汉族,博士生导师,医学博士,神经病学研究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审评议专家。1987年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医疗系本科并留校工作。1992年获生理学专业硕士学位。1993年晋升为讲师。1997年提前晋升为副教授。1998年获临床神经病学专业博士学位。1999年被评为硕士生导师并被遴选为“重庆医科大学中青年学术骨干”。2002年晋升为研究员。2001年受台湾国立嘉义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的邀请,赴台北三军总院作专题学术报告。2002年获法国政府奖学金,作为访问学者赴法国斯特拉斯堡路易.巴斯德大学法兰西国家神经科学研究中心神经化学中心从事“中枢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细胞凋亡及调控机制”的研究。2003年获第七届“重庆五四青年奖章”提名奖。现为现为中华医学会会员,中国神经科学会会员,中国生理学会会员,重庆市神经科学学会理事,神经病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重庆市医学会医学信息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重庆市针灸学会常务理事,临床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从事“缺血性脑血管病”研究多年。作为负责人承担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卫生部科研项目、四川省教委重点项目等7项科研课题。作为主要主研人员申报并主研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缺血性神经元死亡及其保护机制(N0.39730170)”。作为课题负责人目前承担着重庆市科委攻关项目、重庆市科委应用基础项目、重庆市卫生局科研项目及重庆市卫生局中医药科研项目共4项。参编神经病学著作5部及生理学实验教材1部,发表各类文章50多篇(其中,5篇文章被评为1995年重庆市科协优秀论文,1篇文章2000年被重庆市医学会评为优秀论文一等奖)。1999年获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北科脑电图及神经电生理学术奖”三等奖。2000年获重庆市卫生局医学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01年、2002年获重庆市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各1项。在研究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损伤及保护机制及临床神经电生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较深工作体会。[详细]
擅长:神经系统疾病和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诊治
简介:谢鹏,男,汉族,教授,博士生导师,“973”首席科学家,重庆市首批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卫生部突出贡献专家,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学科评议组成员,第二届全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 现任重庆医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兼任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副会长、中国生理学会神经科学专委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生化学组组长、中国康复医学会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委员、重庆市医学会神经病学专委会主任委员,以及《中华神经科杂志》和《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等10多种杂志编委。 1982年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医学系。1982年至1985年在重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攻读研究生,获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任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助教、住院医师、讲师、主治医师、教授,1995至1996年留学日本滨松医科大学神经精神科和日本福岛医科大学微生物教研室,担任客座研究员。历任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重庆医科大学校长助理。2004年9月起任重庆医科大学副校长。 谢鹏教授长期致力于临床神经病学,脑血管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感染性疾病,神经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研究,以及脑的高级认知功能和临床神经心理学研究。谢鹏教授现为国家重点学科(神经病学)学科带头人,重庆医科大学神经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并担任全国研究生规划教材《神经内科学》主编、全国医学院校五年制统编教材《神经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四、五、六版)编委。曾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全国第五届吴—杨奖(吴阶平医学研究奖)1项,重庆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近5年先后在国内外学术杂志发表专论文100多篇,参编专著6本。作为“973”首席科学家主持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973”)“抑郁症的蛋白质组学和多肽组学研究”(2009至2013),主持国家“863”科研项目“中枢神经系统新发病毒感染的分子生物学诊断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目标导向类,2007至2008),主持“BDV人体感染模型初探及病毒性脑炎的生物学诊断”、“活体MRI追踪脑内移植磁标记神经干细胞的实验研究”、“博尔纳病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抑郁症发病机制的功能磁共振和蛋白质组学研究”等五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已获得发明专利3项。[详细]
擅长:诊治支气管炎、哮喘、肺部感染、肺结核等呼吸内科疑难重症方面及危重症的救治
简介:梅同华,女,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从医30年,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肺癌的早期诊治,及肿瘤的侵袭转移机制研究;在诊治支气管炎、哮喘、肺部感染、肺结核等呼吸内科疑难重症方面及危重症的救治有独到见解,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介入治疗技术上有较深造诣,率先在全国开展无痛苦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新技术;系本市呼吸内科著名专家之一,中华医学会重庆呼吸专委会委员、肺癌专委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呼吸专委会委员。已培养多名研究生,发表科研论文40余篇,曾先后主持省部级和市级等多项科研项目,获省部级科研课题及科技进步奖各一项。[详细]
擅长:普内科疾病及内分泌代谢性疾病
简介:刘隆田,男,副教授,1977年10月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医疗系,1984年-1985 年在上海医科大学全国内分泌学习班学习,获结业证书,先后撰写“成人Fanconi综合症1例报告”、“低钠血症184例分析及严重低钠血症的治疗”、“甲状腺危象致死原因分析”等文章。从事临床医疗工作30多年,擅长普内科疾病及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的诊治。[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