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院频道 > 专家团队
重医附一院
三甲  综合
擅长:神经系统、头颅、五管疾病的诊断
简介:彭玉兰,女,副教授,重庆法医验伤所法医学技术顾问,1969年重庆医科大学毕业,本科。从事医学影像诊断医疗、教学、科研工作32年,具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能解决各种疑难病例的诊断及进熟悉地进行各种特殊检查,全心全意为伤病员服务,医风医德好。具备医学影像系统教学的能力,教学效果好,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为培养医学影像坐标作出了贡献。具有独立科研及指导年青师资进行科研的能力,撰写论文多篇,指导年青技术员完成新技术一项,本科研已载入“中国科技大辞典”,指导青年医师及进修医师完成论文多篇,在市影像学会医学术报告多次。 擅长神经系统、头颅、五管疾病的诊断,遵纪守法,实事求是,以严谨的态度作怀法鉴定,维护了法律的尊严。[详细]
擅长:多种病变的介入治疗
简介:黄永火,男,教授。硕士导师。1948年12月生。重医大附一院放射科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影像诊断,介入治疗和教学工作37年,具有较高的影像诊断水平和较丰富的教学经验,擅长于多种病变的介入治疗。曾任重庆市放射专委会介入组常委,重庆市抗癌协会介入治疗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介入影像及治疗学杂志》编委,《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专家编辑委员会常务编委,《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专家编辑委员会常务编委,《中华医学实验杂志》专家编辑委员会常务编委和《中华临床医学荟萃杂志》编委。在医疗实践中参与多项科研工作,有较强的科研能力。撰写并发表论文57篇(其中第一作者45篇)。[详细]
周冀英主任医师
擅长:头痛、眩晕、脑血管病等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治
简介:周冀英,女,主任医师,教授,博士后、1987年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2000年获重庆医科大学神经病学博士学位,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病学博士后。2006年始先后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明尼苏达大学、巴黎头痛中心及梅奥诊所头痛中心研修。   现任中国医师协会神经病学医师分会常务委员及老年医学医师分会常务委员,重庆医学会头痛学组组长。与美国梅奥头痛中心、台湾荣总医院头痛中心及国内各头痛中心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现为全国知名头痛诊疗专家,擅长头痛眩晕等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治。所主持的重医大附一院头痛门诊已成为中华医学会头痛诊治中心之一,居全国领先地位,病员已辐射全国。   以项目负责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重庆市科委重点及攻关等项目;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重庆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及重庆市医学成果一等奖。仅在头痛及眩晕领域发表SCI等论文30余篇。   目前主要从事原发性头痛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研究成果受邀在国际头痛会议上做大会发言。有关药物过度使用性头痛与高血压的研究被美国医生网(MDLinx)评为世界头痛治疗领域影响力排位第三,在国际上已具一定影响力。[详细]
李光勤主任医师
擅长:脑血管病、周围神经病、肌肉疾病及脑血管造影、脑动脉狭窄支架和颅内血肿穿刺术
简介:李光勤,男,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重庆市康复学会理事,重庆市神经病学学会脑血管介入学组委员。1986年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医学系,2002年在北京协和医院从事神经病理学习。一直从事神经病学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对各种神经内科疾病具有丰富的临床诊治经验,尤其在脑血管病、周围神经病、肌肉疾病及脑血管造影、脑动脉狭窄支架和颅内血肿穿刺术方面。获得2006年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7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2010年重庆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参编学术专著5本;已培养硕士研究生近20名。[详细]
秦新月主任医师
擅长:脑血管疾病和脱髓鞘疾病
简介:秦新月,女,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主持工作)。1985年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2002-2004 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作博士后研究。在脑血管疾病和脱髓鞘疾病的临床和科研方面有一定造诣。曾任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青年委员,现任中华医学会老年分会老年神经病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免疫学组委员,中国免疫学会神经免疫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重庆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重庆市神经内科分会副会长,人卫版专升本神经病学教材副主编(第三版)。《中国神经免疫与神经疾病》、《中华脑血管病》、《临床神经科学》、《重庆医科大学学报》、《西部医学》等杂志编委,《Neurology》、《Journal of Neurochemistry》、《Neuroscience letter》、《中国神经精神疾病》、《中国免疫学杂志》等杂志审稿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项、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研究,发表SCI论文35篇,及其他论文共80余篇。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2010年度重庆市科技进步二等奖、获2011年度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获2012年度中华医学奖三等奖。招收和培养博士10名,硕士37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