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院频道 > 专家团队
安贞医院
三甲  综合
孙立忠主任医师
擅长:疑难复杂的心脏病手术,主动脉瘤及主动脉夹层的外科治疗,手术治疗复杂先心病、瓣膜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重症瓣膜病,严重的... 完整擅长>>
简介:孙立忠,男,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心血管外科30年,现任北京安贞医院院长助理,心脏外科中心主任,北京市大血管疾病诊疗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分会会长兼全国大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和介入治疗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亚洲胸心血管外科学会执行理事,北京医学会心脏外科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北京医师协会外科专科分会常务理事,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总编辑,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担任中央保健会诊专家,北京市卫生系统领军人才,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北京市“十百千”卫生人才“十”层次人才,卫生部第十二届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药学奖,2012年当选全国卫生系统先进个人,2013年被评为第四届首都十佳健康卫士,2013年吴阶平医药创新奖,当选“北京学者”,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中华医学科技奖评审专家,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优秀医师奖(金刀奖)等,建立主动脉夹层细化分型和治疗策略,自行研制术中支架系统开发,首创主动脉弓替换加支架象鼻手术(孙氏手术)在国内外推广应用达7900余例,发表论文161篇,主编主动脉外科学一部,参编著作12部,承担主动脉外科方面的研究课题19项,获专利12项,其中发明专项6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省部级奖7项。孙氏手术已被写入3部专著,手术录像在《心胸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和《AORTA》杂志电子版发表,列入《当代名家经典手术》,成为A型主动脉夹层的标准术式。 教育背景: 1978.10-1983.8 白求恩医科大学 学士 1999.9-2001.9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硕士 2002.9-2005.9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博士   从事心血管外科临床工作近27年,独立完成和指导下级医师完成心血管外科手术6000余例。其中先天性心脏病手术2000余例,心脏瓣膜替换手术、冠心病搭桥手术和主动脉手术各1200余例,心脏肿瘤等其他心血管手术200余例。是我国心血管外科完成手术例数最多、病种最全的专家之一。在各种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瓣膜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和主动脉瘤及主动脉夹层的外科治疗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是主动脉外科方面在国内和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是我国大血管外科的领军人才。   在主动脉瘤和主动脉夹层临床治疗方面,率先应用了许多领先的对于提高手术效果非常关键的临床技术,明显降低了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并减轻患者创伤和经济负担。应用选择性脑灌注明显降低主动脉手术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应用自体血液回收股动脉输入技术减少手术输血量;开展小切口手术减轻患者疼痛,缩短住院时间;主动脉腔内支撑型支架治疗主动脉夹层使得介入治疗主动脉疾病取得良好效果。基于以上各项技术的应用,主动脉手术效果已经达到或超过国际水平。孙立忠还在国内率先开展“象鼻手术”手术治疗 DeBakey I型主动脉夹层及保留主动脉瓣膜的根部替换术(David手术)并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成功推广应用孙氏手术(新法主动脉弓替换+支架象鼻手术)使夹层术后假腔闭合率由30-40%提高到95%以上,再手术率由30%下降到10%以下,得到国际同行认可,多次到欧美讲学并被邀请到巴西进行手术演示,南美的医生也多次组团来华学习。   完成大型研究课题8项。在研课题4项。   在冠心病的临床治疗、基础研究和技术推广方面业绩突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第4完成人)和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2项(分别是第四和第十完成人)。完成国内最大一组胸主动脉瘤及主动脉夹层外科治疗的临床研究,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1项,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作为第二完成人获: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   完成了国人主动脉夹层诊疗新策略研究,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项。   积极进行主动脉外科的学术交流和技术推广工作,发表文章100余篇,每年参加国际学术会议1-2次,举办国内主动脉外科学术研讨会3次,从1998年开始每年举办主动脉外科继续教育班1-2期,为我国主动脉外科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详细]
刘迎龙主任医师
擅长:各类先天性心脏病,包括儿童和成人,如房缺,室缺,四联症以及二尖瓣成形的患者想做右腋下小切口的来看看,别的地方难以医治的复杂先天性心... 完整擅长>>
简介:刘迎龙,男,主任医师,教授,博士导师,原北京阜外医院小儿心脏病中心主任,小儿心脏外科权威专家,现在北京安贞医院工作,目前任小儿心脏中心主任。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北京市副主委。中华胸心外科杂志、中国循环杂志、解剖与临床杂志、临床综合杂志等多家杂志编委。国家科委科技成果、中华医学会科技成果评审和卫生部高级职称评定委员会委员。   从事心脏外科医、教、研工作30余年,在心脏瓣膜及先心病外科作出突出贡献。近十六年主要从事婴幼儿重症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研究,创新技术10余项:扩大了法洛四联症根治术适应证、使手术死亡率降至1.1%;首创术中灌注低温肺保护液实施肺保护技术;对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先心病患者的进行了深入研究;对改良房坦、肺静脉异位引流等手术进行了术式创新;根据我国大动脉转位患者就诊晚、病情重的特点,优化了大月龄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复杂大动脉转位的手术适应证,推动了我国大龄危重大动脉转位诊疗水平的提高,对国际认为手术晋级超龄大动脉转位合并重度高压手术根治一到十二岁近七十例无死亡。刘迎龙教授强调先心病的个体化、人性化治疗,首创右腋下小切口等多种微创术式,以减少患儿身心创伤;率先经右外侧小切口开胸行包括四联症根治等多种先心病微创手术近万例例。近年来,针对我国肺动脉闭锁诊疗水平相对较低的状况,刘迎龙教授在我国率先开展了肺动脉融合术治疗肺动脉闭锁的研究,并于2007年国际心血管论坛上发布了我国肺动脉融合手术治疗肺动脉闭锁最大病例数的病例研究报告,获得国内外专家的一致好评!积极推行联合介入操作治疗肺动脉闭锁的相关技术的研究,到目前为止,已行肺动脉闭锁手术(数据仅统计到1996-2007年)138例,随访效果较佳,总体死亡率为10.9%(国外同种病例中期死亡率约为27%)。   刘迎龙负责和指导“九五”、“十五”、“十一五”等国家级重大科研课题20余项。发表论文200余篇,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20余篇,著书3部,参加著书6部,培养硕士10名,博士50名,博士后7名。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   刘迎龙个人曾被授予有突出贡献的硕士研究生、跨世纪优秀人才、杰出青年、“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级人选、北京市建功立业劳动模范、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以及北京市领军人才等荣誉称号。   刘迎龙教授前往国内百余家医院学术指导,带动了我国心脏外科的发展。多次赴海外技术交流,扩大了我国心脏外科的国际影响。 简单的先心病手术费用大约3万元,风险1/300-500。复杂先心病手术费用3-6万元,手术风险通常在2%左右。如手术可走绿色通道入院。工作日早7点到小儿心脏中心联系。经济困难的患儿可申请爱幼基金资助。[详细]
黄方炯主任医师
擅长:心血管外科,冠心病,大血管,瓣膜病及其它心血管疾病
简介:黄方炯,男,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1978年至1982年就读于三峡大学医学院,1986年至1989年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医学院,获得心血管外科医学硕士学位,1992年至1997年于意大利米兰大学医学院进修,经过严格系统的心脏,血管外科训练.1997年至今在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工作。自2003年10月起,担任心脏外科七病房主任。多年从事心脏外科临床医疗及研究工作,专长于各种心脏疾病的外科治疗,特别擅长冠脉外科及大血管手术。实施了国内首例BATISTA手术,国内首例冠脉搭桥加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率先在国内与心内科合作实施了冠脉搭桥与支架植入的杂交手术,在安贞医院率先开展了双侧乳内动脉搭桥术,桡动脉搭桥术,胃网膜右动脉搭桥术,搭桥加二尖瓣双孔成形术,全动脉化搭桥术及Bentall+主动脉弓全弓置换+降主动脉支架型血管植入术,每年完成全弓置换数十例,至2013年11月已主刀完成冠脉搭桥手术9000余例,大动脉手术数百例。是目前世界上心脏外科手术最多的,经验最丰富的,技术最好的外科医生之一.多次参加国际会议并在会上演讲及主持会议(见文章中诊前须知个人介绍图片2).不仅获得国内心外科医生金刀奖(图片5),也上过意大利日报的头版(图片6),不仅是中央保健局的会诊专家及冠脉搭桥手术的顶尖医生,更是该项手术的传播者,主编了国内第一部冠脉外科专著(冠心病外科治疗学),并已在全国近二百家医院做过手术和讲学,是目前国内首屈一指的,最繁忙的心外科医生之一,其病友不仅来自祖国各地,也有来自海外的华侨同胞及国外政要和友人(图片1,3,4)。[详细]
朱俊明主任医师
擅长:心脏血管外科(包括先心病、瓣膜病、冠心病、主动脉疾病)
简介:朱俊明,男,主任医师,教授,湖南新田人,1987年毕业于湖南医科大学医疗系,曾师从我国著名心外科专家朱晓东院士,分别于1993年和1996年获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外科硕士与博士学位,2000年曾赴德国心脏中心(柏林)学习。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医师分会常委、副总干事,全国大血管外科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编委,《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编委,《疑难病杂志》编委,《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编委。 1987年起在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从事心血管外科的临床和科研工作,2009年调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外科,至今已参加各种心脏手术9000余例,独立完成心血管手术5000余例,病种包括先天性心脏病、人工瓣膜置换术、冠状动脉搭桥术和主动脉瘤的外科治疗。长期从事主动脉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在主动脉疾病的外科治疗和介入治疗上具有丰富的经验,目前所在的北京主动脉疾病诊疗研究中心是国际上最大的中心之一,该中心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作为主要负责人完成了国家“八五”攻关项目《人工生物心脏瓣膜的研制和临床应用》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人工生物心脏瓣膜钙化机制和抗钙化的研究》,为此获得1997年度国家发明奖和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胸主动脉瘤外科治疗的系列研究》获得2002年度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胸主动脉瘤外科治疗新技术的临床应用研究》获得2003年度中华医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提高主动脉外科手术疗效的临床研究和应用》获2004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主动脉夹层治疗新策略研究和应用》获200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2年获得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医师金刀奖。目前负责和参加的在研项目9项。参加《心脏外科护理学》、《先天性心脏病》、《主动脉外科学》、《外科学》八年制教材等的编写和翻译工作,发表论文70余篇。[详细]
来永强主任医师
擅长:瓣膜病,先心病,冠心病,大血管疾病,肥厚性心肌病及其它心血管疾病
简介:来永强,男,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1965年出生,籍贯:山东省莒县。 从事心血管外科专业二十年,完成各类心血管外科手术近3000例,在先心病外科、瓣膜外科、冠心病外科和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的外科治疗均有较高学术造诣。 1989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并开始在北京安贞医院从事心血管外科工作。2004年~2005年作为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公派访问学者赴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附属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Children Hospital Boston,Brigham & Women’s Hospital 以及Mount Sinai医学院附属 Mount Sinai Hospital参观访问学习。2006年晋升为主任医师。北京市卫生局“十百千” 人才计划--百层次人选。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学科带头人。2013年获第七届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优秀医师奖(“金刀奖”)。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胸心外科分会瓣膜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胸心外科分会冠状动脉外科学术委员会委员。美国胸心外科杂志《The Annuals of Thoracic Surgery》审稿人。《中华创伤与修复杂志》《心肺血管病杂志》编委。参与5部心胸血管外科专著的撰写.50余篇论文发表在国内各种心胸外科杂志.国外发表学术论文18篇. 专业特色: 先心病外科:能够完成各种常见及复杂先心病的外科矫治手术。对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外科治疗有较深的研究。在国际上率先采用单向活瓣补片矫治先心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外科治疗策略。于2005年荣获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瓣膜外科:在巨大心脏瓣膜置换,二次瓣膜置换,瓣膜置换同期冠状动脉搭桥术等重症复杂瓣膜手术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在瓣膜成形方面有较深的研究,针对不同病因所致的瓣膜关闭不全,采用不同的成形方法进行治疗。对于二尖瓣前叶脱垂的患者,近年来采用人工腱索及腱索移植的方法进行治疗,避免瓣膜替换,手术效果极为满意。人工瓣环成形术联合"缘对缘"瓣膜成形术治疗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于2011年获得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对合并心房纤颤的瓣膜病患者,采用同期射频消融治疗 ,从而大大提高了患者的远期疗效。 冠心病外科:非体外循环下及体外循环下进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具有极高的手术成功率。对冠心病合并瓣膜关闭不全及室壁瘤的外科治疗也有独到的见解。对冠心病所致室间隔穿孔的患者有独特的治疗方法。 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近年来采用室间隔切除及瓣膜成形的方法为大批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患者进行外科治疗,取得极其满意的治疗效果,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是国内目前开展这类工作最多的大夫之一。 联系方式: 单位电话:(010)64456876 E-mail: yongqianglai@yahoo.com[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