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院频道 > 专家团队
安贞医院
三甲  综合
李京倖主任医师
擅长:心脏血管外科;组织工程学人工血管的研究;冠心病,瓣膜病围术期变化的综合研究;缺血心肌,重度负荷心肌的基因表达;瓣膜成形等
简介:李京倖,男,主任医师,1984.9-1989.7 南京医学院医疗系学习。获医学学士学位。 1989.8-1993.8 江苏大学附属医院胸心外科。其中轮转大外科2.5年。 1993.9-1996.8 北京心肺血管医疗研究中心心外科,师从陈英淳教授,获医学硕士学位。主要研究“瓣膜病围手术期左心功能” 。 1996.9-1999.7 中国医学科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中国协和医科大学-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外科,师从朱晓东院士,获医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心脏辅助装置的研制,体外测试,动物实验”及“重症冠心病手术后心脏辅助装置的应用” 1999.9-2001.5 首都医科大学作博士后工作。研究“冠心病围术期神经体液因子和血流动力学变化”。 2001.6-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外科工作。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医学院心脏科Lillehei Heart Institute进修。 1997年至今,在核心刊物以第一作者名义发表文章8篇,非第一作者发表文章3篇。参加编写专著1篇。 获发明专利1项(ZL 97 04137.7),正在申请1项。 作为起草人之一和主要参加者承担两项(97,98年度)国家自然基金。作为起草人和主要参加者承担一项首都医科大学基础与临床结合课题。作为负责人承担一项首都医科大学基础与临床结合课题。作为负责人承担一项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资助项目。 1995年获北京市科委“优秀研究生奖学金”。“瓣膜置换围术期左心功能变化的综合研究”一文获‘1996年度北京市卫生局科技成果二等奖’。“瓣膜病围术期左心收缩功能的研究”获2000年度吴英恺青年优秀论文三等奖。2002年度获吴英恺青年科研二等奖。 协助导师培养博士后1名(已出站)。正在培养博士生1名,硕士生2名。 目前研究:组织工程学人工血管的研究;冠心病,瓣膜病围术期变化的综合研究;缺血心肌,重度负荷心肌的基因表达;瓣膜成形等。[详细]
韦华主任医师
擅长:心血管外科,冠心病,先心病及其它心血管疾病
简介:韦华,男,主任医师,医学硕士。从医十余年,曾赴印度孟买大学医学院学习。擅长心血管外科,冠心病,先心病及其它心血管疾病。[详细]
张勤奕主任医师
擅长: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简介:张勤奕,男,主任医师,脑卒中中心主任,心脑血管外科专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教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教授,西安医科大学硕士、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医学博士,中美脑中风协作组中国区组长、中国老年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健康教育协会副会长、中国老年保健医学会常务理事、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首席专家。 1984年毕业于西安医学院,留校从事心血管外科工作十年;1994-1996年在新加坡Gleagle Hospital与亚洲心脏外科协会副主席苏发祥一起从事心血管外科工作;1998-2001年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学习,攻读博士学位;2001-2002年在美国犹他州盐湖城LDS医院,师从于美国前西部心脏协会主席、国际著名心脏外科专家Donald B Doty教授学习脑卒中外科治疗技术;2003年5月-2003年8月于美国LDS医院学习脑卒中的超声诊断、麻醉、手术、术后处理、康复、PFO封堵等技术;2003年9月-2003年10月在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接受脑卒中急性期治疗及绿色通道培训; 2005年2月-2007年3月接受美国IHC中心脑卒中国际体系的培训;2007年9月-2007年10月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医院管理培训。 张勤奕教授在美国求学期间,一份医学杂志上的文章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其中一个图表说明美国每年实施约20万例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卒中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这让他突然想起自己的母亲也是被脑卒中夺去生命的,而中国当时极少有CEA的相关报道,无论是医生还是患者,很多人都不了解CEA。如果这项技术能够在中国得以推广,将挽救多少脑卒中患者?! 一种使命感被瞬间点燃,从此张勤奕教授与CEA结缘,成就毕生为之奋斗的事业。   2002年学成回国后,张勤奕和老师屈根学教授在母校西安交大一附院创建了脑血管病防治中心,开展以CEA为主的脑卒中相关诊疗业务。期间经移民美国的老师王乃栋教授引荐,先后结识Doty教授和Douglas教授,并陆续在美国著名的医学院和医疗机构接受专业培训。CEA技术得以不断精进,手术例数也持续上升,其神奇效果吸引了国内众多媒体和公众的注意。2002年中央电视台10频道《走进科学》栏目以张勤奕团队为一位患者成功实施CEA手术前后的感人故事为题材制作了一部专题片,让国人第一次真正知道并了解了这项技术还有这个团队,CEA终于在中国生根发芽!   2003年,同卫生部国际合作交流中心李洪山主任率团赴美实地考查,一致认为“国外包括CEA等脑卒中相关先进诊疗技术的引进一定会促进中国脑卒中防治水平的提高”。由此,在王陇德副部长、王乃栋教授、张勤奕教授等人的倡议下,中美两国一批志同道合的专家在京成立了旨在引进和推广国外先进的脑卒中防治技术的民间学术组织“中美脑中风协作组”(Sino-American Stroke Group),王陇德副部长亲自担任中方主席,李洪山主任任副主席,张勤奕教授任中方组长,美方主席是美国前西部心脏协会主席Doty教授,副主席是王乃栋教授,美方组长由LDS医院的Douglas教授担任。中美脑中风协作组自成立起,建立了宣传、教育、培训、治疗、预防等全方位的脑卒中防治体系,时至今日,先后有四十多位专家陆续加盟,并同国内十多家医院建立了长期友好的协作关系,成功实施了千余例CEA手术,培训了数百名专业医生,为数十万民众普及了脑卒中的科普知识。   2009年6月21日,在中美脑中风协作组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由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共同发起成立的“脑卒中筛查与防控工程”终于在卫生部正式启动,王陇德副部长任领导小组组长,张勤奕教授任专家组组长。至同年十月,完成了“缺血性脑卒中筛查和防控指导规范(试行)”的制定和颁布,并遴选了全国58家三级甲等医院作为“脑卒中筛查及干预基地”的备选医院,审核标准也陆续出台。   2010年5月28日,北京安贞医院和宣武医院在卫生部被正式授予工程首批“全国脑卒中筛查及干预基地”称号。   2010年8月12日,“脑卒中筛查与防控工程”升级为“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卫生部部长陈竺任工程委员会主任,标志着中国政府正式向“脑卒中”这一顽疾发起总攻。   中美脑中风协作组的成员们是一群默默奋战在医疗战线最前沿的战士,他们形容同脑卒中的战斗是“海、陆、空”多兵种的联合作战,需要心脑血管内外科、神经内外科、超声影像科、康复治疗等多学科专家共同携手,转变观念、打破常规。“脑卒中防治”有着庞大的市场需求,这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宏伟事业。中国众多的中小医院正面临着缺人才、缺技术、缺设备、缺资金的尴尬境地,迫切需要核心技术的植入和有限的医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无数患者翘首企盼有效的治疗技术,更有数亿的高危人群生存在卒中发作的边缘却不知不觉。协作组正是清楚地看到这一严峻的现状和逐渐恶化的趋势,上对政府提出警示、出谋划策,下对基层教化民众、传播技术。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脑卒中防治”势必成就一场捍卫生命和健康的全民战争![详细]
陈宏主任医师
擅长:
简介:暂无 ([详细]
贺建业主任医师
擅长:乳腺,甲状腺的微创外科治疗;甲状腺和乳腺良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和综合治疗,特别是微小癌的个体化治疗。
简介:贺建业,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医学硕士,从事普外科工作20余年。 主要从事乳腺,甲状腺疾病的外科治疗,特别是在微创手术有较丰富的经验。对于甲状腺病变范围小于3cm者首选微创甲状腺手术,并致力于甲状腺癌颈淋巴结清扫术的规范化治疗和甲状腺微小癌微创治疗的研究。 乳腺良性肿物采用隐蔽小切口的腔镜辅助或非腔镜手术;在乳腺恶性肿瘤治疗中采取个体化综合治疗,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前提下,尽力改善手术切口的美观效果是我们努力方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