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简介: 衢州市人民医院骨科成立于1958年,是院二级科室中最早成立的学科,也是衢州市首批重点学科之一。科室自成立之日起,就坚持走临床与科研并重,以科研带动临床、以临床促进教学之路。 科室拥有多位经验丰富的专家教授,其中占蓓蕾主任作为市拔尖人才,市级名医在创伤骨科、脊柱外科,对脊柱肿瘤、结核、退行性疾病、髋、膝关节置换及翻修等疑难疾病的诊治具有较高的造诣。学科现有医生14名,高级职称5名,硕士生导师1人。我们一贯秉持谨慎、务实的行医作风,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力量不断壮大,在医、教、研等方面均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
临床方面,衢州市人民医院骨科从初期收治四肢创伤为主,到目前几乎覆盖骨科诊治的所有范围。如骨肿瘤,颈腰椎病等脊柱退行性疾病,先天性骨骼畸形矫正,四肢关节、脊柱的复杂骨折复位内固定;关节置换翻修;以及关节镜下半月板切除、修复术,前后交叉韧带重建。自80年代初断指再植获成功以来已再植断指(肢)500多例,成活率达89.7%,是科室的传统治疗项目。为了进一步提高诊疗水平,科室现在已经形成以骨关节专业组、脊柱外科专业组、创伤骨科专业组、手显微外科专业组为特色的诊疗组,为患者提供更精确更专业的医疗服务。除了大量开展的成熟诊疗的项目,衢州市人民医院骨科也在临床前沿技术不断探索。科室开展最新改良棘突重建颈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无骨折脱位脊髓损伤。该新式手术与传统单开门棘突重建颈椎管扩大成形术相比,即维持了颈椎后方的稳定,又有利于重建棘突的骨性融合,防止颈椎前曲畸形的发生,使手术操作更简单,疗效可靠、减少并发症,达到同类研究的国内先进水平。
近年来的发展重点:
一、脊柱外科
临床方面,脊柱外科的发展有以下重要特征:(1)高难技术的开展,尤其是脊柱内固定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原先认为难以手术治疗的疾患,如上颈椎手术或枕颈部手术、脊柱转移癌等,都积极地采用外科治疗的方法;这与手术器械的发展、影像学技术和监护技术、导航技术等应用有密切关系。(2)微侵入技术的应用,符合有限化手术的趋势,包括椎间盘髓核溶解术、经皮穿刺椎间盘髓核摘除或切除术、椎间盘镜下手术及激光髓核成形术,以及胸腹腔镜下胸椎前路松解、病灶清除及内固定置入等。(3)脊柱内植入物的广泛应用,重建脊柱的稳定性,促进脊柱植骨融合、骨愈合及矫正畸形。我们瞄准国际脊柱外科的发展趋势,开展相应的手术,如经前路单枚中空螺钉内固定治疗齿突骨折、颈椎前路Orion锁定型钢板内固定术、颈椎前路椎体间螺纹融合器(TFC)内固定术、颈椎后路Apofix系统内固定术、颈椎后路侧块钢板内固定术、枕颈固定术以及胸腰椎前路Z-plate内固定术等新技术。
二、关节外科
在美国,骨关节病患者在患病总数中占第3位,估计有400~600万人患有致残率很高的类风湿关节炎,每年新发病例为10~20万;而老年人群中,60岁以上的人口中,超过90%的人有退变性关节炎。由于人口的老龄化,其患者总数将会显著增加。对这类患者唯有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才能重建关节的功能,减少患者的痛苦。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目前全髋关节置换的手术技术已普遍被掌握,随着全髋置换术的广泛应用,需翻修的病人也逐年上升,究其原因主要是因假体松动,高分子塑料(聚乙烯) 假体出现磨损、骨溶解、骨折、关节脱位等。另外,复杂髋关节发育不良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髋膝关节返修手术中骨缺损的处理和假体的选择,内外翻、僵硬等复杂膝关节的置换,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诊治等内容成为关注和讨论的热点。我科在这两方面也做了一些工作,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治疗经验。
关节镜下软组织修复、软骨移植等发展迅速,一些原来需要开放性关节的手术目前绝大部分可以在关节镜下完成。我们在这方面的工作已迎头赶上,尤其开展了关节镜下前后叉韧带重建术等。
三、骨科肿瘤
对于恶性四肢骨肿瘤,截肢并不能提高生存时间,因此目前对于肿瘤没有突破肌间隔的恶性骨肿瘤,普遍倾向于采用综合保肢治疗趋势,即在有效化(放)疗基础上,通过瘤段切除、微波灭活及功能重建等,以去除肿瘤组织、保存肢体及其功能。世界上已成立了骨肿瘤保肢学会,每二年召开一次全球性的大会,进行探讨和交流,目前保肢治疗的主要存在问题就是适应证掌握以及有效化(放)疗方案的制定。我们主要采用瘤段切除、人工关节重建关节功能等,目前我科已经开展相关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四、创伤骨科
主要表现在骨折的内固定领域—带锁髓内钉闭合穿针术、微创钢板内固定术。随着基础医学的发展,人们对骨折治疗的认识已从强调坚强内固定,绝对稳定和解剖复位上升为—强调保留局部软组织血运,相对稳定的生物学内固定和解剖排列。带锁髓内钉闭合穿针术主要运用于长管状骨干骨折,主要优点就是不扩髓,靠与髓腔内点状接触固定骨折;小切口软组织损伤小,不破坏血运。微创钢板内固定术主要体现在—点状接触钢板,它与骨的接触不是过去的面接触,而是点状接触,这样就大大地减少了内固定物—骨之间的接触面积,而且其螺钉固定只是穿过一侧骨皮质而不穿过另一侧骨皮质。上述两种设计减少了内固定对骨内膜和骨外膜血运的破坏,增加了局部组织抗感染和抗再骨折的能力。目前点状接触钢板已进入临床应用阶段,其效果满意。将来伴随着生物型内固定器材的发展,主要是生物型内固定手术技巧和手术程序的发展,表现为间接复位、远离骨折端的小切口,通过皮下或肌肉下的管道放置内固定器材。
五、生物材料的应用
生物材料包括骨移植替代物、异体移植骨以及软组织替代材料等。尤其是小牛骨制品(Kiel骨)已经FDA批准进入市场。
(1)生物可降解材料:如聚丙交酯等,已制备成骨栓和骨螺钉,可以用于一些松质骨骨折的治疗,可以避免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但是强度要求、降解速度以及局部出现的无菌性炎症等均是目前需要研究的问题。
(2) 人工骨:主要有羟基磷灰石、钙磷复合物等,国外在此基础上研制的可注射性骨水泥,已应用于临床治疗桡骨骨折或进行脊椎骨折的固化增强,临床应用前景广阔。人工骨材料,临床可以用于骨缺损的修复和颈椎前路减压后作为植骨材料。目前我科临床应用已达上百例,并取得了显着的治疗效果。
擅长:创伤骨科复杂骨折及严重创伤,骨肿瘤、骨病的诊治
擅长:创伤骨科、脊柱骨折、脊髓损伤、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