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院频道 > 医院科室
桐庐中医院
二甲  综合

骨伤科

科室医生:5
专家医生:0
科室简介:  桐庐县中医院正式成立于1981年元旦,1982年创建中医骨伤科,经过30多年的努力,已使本科成为我院实力强劲的科室。骨伤科现有副主任中医师5名,主治医师5名,医师6名,是一支中医特色鲜明、专科特点较强,人员结构较为合理的专业队伍,在本地享有一定声望,慕名前来诊治的患者日益增多,收治病种逐渐增加,医疗范围渐渐扩大,年门诊量达3万余人次,开设病床72张,年收治住院病人1500余例。通过病区规模扩大、人才培养、设备购置、中药制剂的开发等方面的建设,2007年,成为桐庐县中医骨伤创伤治疗中心,同年,我科申报省中医药重点专科,被纳入省重点专科建设范围,成为我县首个进入省重点专科建设的科室。科室每周有四个半天专科、专家门诊,治疗关节病,颈椎病,腰腿痛,脊柱疾病,科室人员知识结构、人才梯队合理,科室周一至日开设门诊,全年每天24小时急诊。

  随着科室业务的发展,科室医生勤奋学习,先后选派医生到上海市六,上海长海,北京协和,浙医二院,浙江省中,杭州市中等医院进修学习,并与部分医院建立横向联系,吸取知名医院一流的医疗技术,,学习创伤、关节病和脊柱病变的治疗,成为科室特色,为提高科室的整体实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每年引进了新技术、新项目3-4项,共发表论文23篇,课题1项,科室医生的年平均业务量从门诊量,手术人次,出院人次等统计,均高于全院医生的平均水平,专科设备有蛇牌关节镜、CPM关节功能治疗仪、飞利浦C臂X线机、西门子床边X光机、骨科手术牵引床、骨折治疗仪、多参数监护仪、脊柱手术托架、骨科专用病床、多功能牵引车、骨科手术电动工具、骨科手术显微镜,能够满足临床需要。探索中医理论的现代化应用,发掘中药的特长,具有较强的中医药临床优势,住院病人接受中医(中西医结合)服务达到90%以上.开发了本院的中药制剂如透海散、膏内药,临床应用疗效很好。

  骨伤科建设以来,以中医为特长,以中西医结合为特色,注重人才培养,探索中医理论的现代化应用,发掘中药的优势,引进国内高新技术,目前已经成为治疗方法多样化,专科特色突出的科室。对骨伤科病人,采用保守治疗,对骨折病人,采用手法复位,夹板固定,内服中药,对骨性关节炎、风湿,、类风湿病,腰腿痛,伤筋等病人,采用中药,拔罐推拿和牵引,理疗等方法,自制了中药外洗剂透海散,治疗软组织损伤后期,促进了患者功能的恢复,。1989年起,骨科对需要手术的病人,采用开放手术内固定,近年来,已经开展了骨科大部分Ⅲ类手术和部分Ⅳ类手术,现每年开展1500多例骨科手术。,如人工肩、髋、膝关节置换,颈、腰椎骨折前、后路内固定,腰椎滑移手术内固定,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股骨近端骨折DHS、DCS、GAMMA钉内固定手术,股骨、胫骨骨折交锁髓内钉固定术,关节镜手术,部分手术县内领先,扩大了治疗范围,提高了诊治水平.

  2010年引进的骨密度检测仪,该仪器具有无创、无辐射、精度高、应用方便等优势,为骨骼健康普查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特别是对骨质疏松患者的普查,以及对骨质疏松患者治疗效果的观察提供了方法。

  科室中西医骨伤科医生16人,其中副主任中医师5人,主治中医师6人,医师人(其中本科8人,大专8),具有高级中医药职称,拥有县级名中医,专科队伍中中医,中西医结合医生占77%,中级以上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达到53%。专科学术带头人是杭州市第二批新世纪“131”中青年人才和县511第三层次培养人选,县级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县第四届“十佳”青年,县级名医,杭州市基层名中医。

  科室是桐庐县骨科质控中心,配合市骨科质控工作,负责县骨科质量管理,作为县中医学会的举办单位,骨科每年均作为主要科室参加,我院骨科也承担中医学会骨伤分组的年会, 2008、2009年我科室举办了浙江省级继续教育项目“颈腰痛治疗新进展”请国内知名专家到我们院讲课,桐庐县中医院骨干医生也在场讲课交流,取得很好的社会效益。科室接受学校学生和县内医院医生业务学习,科室每年接受学习进修人员平均6人,有市中医院和浙医二院二个技术协作单位。
潘永苗副主任医师
擅长:各类骨折、脱位及软组织损伤等顽固性疾患
程水明副主任医师
擅长:关节病变及骨折、伤筋、颈椎病、腰突症、骨质增生等
叶承锋副主任医师
擅长:腰痛、腰突症、骨质疏松、创伤骨折、各种骨折脱位及关节病等
李建副主任医师
擅长:腰腿痛、创伤骨折、脱位、软组织挫伤、风湿性关节炎、骨质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