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院频道 > 医院科室
北京医院
三甲  综合

放射科

科室医生:14
专家医生:0
科室简介:  放射科是卫生部北京医院的重点学科之一,为博士学位培养学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临床药理试验基地。科室承担着大量临床影像检查和高干医疗保健任务,技术力量雄厚,人员梯队合理。医师组分为神经骨骼、胸部心脏、腹部盆腔及介入放射四个专业组,技术组分为X线、CT、MR、介入四个专项检查设备组和包括南北楼门诊、住院部、急诊及查体中心在内的12个岗位。全科共有32名医师,36名技师,6名护士,2名登记员。医师中教授或主任医师13名,副教授或副主任医师8名,具有博士学位人员8名,硕士学位人员11名,博士生导师3名,硕士生导师4名,是一个专业技术和科研教学能力均较强的的医教研团队。
  技术特色及创新能力
  大型仪器设备:北京医院放射科于1979年率先引进全国第一台CT机,1992年又成为全 国最早引进高场强MR的医院之一。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放射科设备不断更新换代,放射科现拥有大型设备包括:CT 4台(GE宝石CT、东芝640排 CT、GE64排螺旋CT和GE16排CT各一台),MR 4台(全国第一台车载移动核磁Philips Mobile MR 3.0T、Philips 3.0T、GE 1.5T和Siemens 1.5T各一台),双C形臂血管造影机1台,岛津数字化摇篮床胃肠机2台、具有断层融合的多功能平板胃肠检查机1台,全数字化X线检查机(DR)14台,移动CR 1台。
  医学影像存储及传输系统(PACS):北京医院放射科是国内最早使用数据传输与归档系统(PACS)的科室之一,现所有的影像设备都在Dicom 3.0标准下连入Neusoft PACS/RIS系统,实现了医学影像的采集、传输、存储、查询、诊断、报告、综合信息管理等于一体的综合应用,可以方便快捷地调阅相关影像资料,同时支持海量数据存储。
  技术特色:
  1.医生诊断组:从2000 年起,按照国际上影像学发展的方向和做法,从系统综合影像出发,把医生诊断组分为神经骨肌组、胸部心脏组、腹部盆腔组和介入放射组,X线、CT、MRI多 种影像检查进入相应的诊断组,实现多种影像检查信息互补、综合诊断。10多年来,系统化分组使全科医生有更多的机会学习CT、MRI新技术,加深对基础X 线检查的认识和理解,在疾病的平台上进行比较影像学研究,带动了教学,极大地提高了全科医生综合影像诊断的能力,多次在全国疑难病例读片会上崭露头角,提 升了北京医院放射科的整体形象。
  2.CT检查
  ⑴ 肺部高分辨CT和腹部脏器的快速动态增强检查:提高对病变的检出和诊断能力;
  ⑵ 心脏和冠状动脉CT成像:包括冠状动脉钙化积分测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判断冠脉管腔的狭窄程度,观察心脏的形态和功能;
  ⑶ CT血管造影检查:三维血管图像 从多个角度立体观察血管异常扩张或狭窄的部位和程度;
  ⑷ 胃及结肠仿真内窥镜检查:通过重建三维立体图像 直接观察腔内病变;
  ⑸ CT灌注成像:得到多组功能图像和灌注参数,可用于早期诊断脑缺血、腹部脏器病变、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和治疗后随访;
  ⑹ CT能谱成像:突破传统CT成像模式,实现连续单能量参数成像,一次扫描获得更多信息,有助于肿瘤早期检出、定位和定性诊断,可有效减低金属伪影;
  3.MR检查
  ⑴功能磁共振成像:包括扩散成像 灌注成像及血氧水平依赖性成像,可早期发现病变、诊断脑缺血 进行功能定位等;
  ⑵磁共振水成像:包括磁共振脊髓造影(MRM)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以及磁共振泌尿系统造影(MRU)等,代替有创的ERCP等诊断性检查;
  ⑶磁共振血管成像:应用或不用对比剂进行全身各部位无创性血管成像;
  ⑷磁共振波谱成像:观察病变部位内的不同代谢产物 有助于脑代谢性疾病 痴呆、全身肿瘤性病变等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4.介入诊断和治疗
  ⑴血管性病变:各级血管病变的造影诊断,出血及咯血的诊断和栓塞治疗;
  ⑵肿瘤性病变:发现肿瘤异常供血,早期诊断小肿瘤,选择性阻断恶性肿瘤的血供并进行药物治疗;
  ⑶非血管的金属支架置入术:适用于食道 气管狭窄 胆道梗阻性病变;
  ⑷其它,如肿瘤性病变的CT下定位穿刺活检、囊肿性病变的硬化治疗等;
  创新能力:
  1. 功能磁共振成像:卫生部北京医院于1995 年与中国科学院共同成立脑功能磁共振研究中心,在全国最早开始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的研究和临床应用工作。16年来和中科院脑认知国家重点实验室合作,进行了 多方面的脑功能成像研究,合作撰写的视知觉脑功能研究的论文发表在国际著名的《Science》杂志上;近5年来不断扩大功能磁共振成像的临床应用,在全 国处于领先。2006年获评北京医院成果一等奖。
  2. 肺部高分辨率CT(HRCT):能清晰地显示肺组织的细微结构,在弥漫性肺部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起不可替代的作用。上世纪九十年代卫生部北京医院率先在国内开始HRCT相关研究和临床运用,出版国内第一部肺部HRCT专著。
  3. 低剂量冠状动脉CT成像: 2008年在国内最先开展前瞻性门控轴位扫描的心脏扫描模式,只在舒张期做瞬间扫描,能够较原螺旋扫描技术降低射线剂量约50-80%。获评2008年北京医院新技术一等奖。
  4.腹部MRI检查技术规范化:在中华放射学会的支持和委托下,卫生部北京医院杨正汉教授编写了《磁共振成像技术指南》一书,同时组织专家撰写了《临床MRI检查推荐方案》作为全国临床检查的指导性文件;申请了北京市科委“首都临床医学特色”基金项目《肝脏高场MRI检查序列优选及技术规范化》。
  5. 前列腺高场磁共振综合成像:卫生部北京医院自上世纪90年代初在全国最早开展对前列腺的磁共振检查,近年来,更是将MR功能成像,包括弥散加权成像(DWI)、动态对比度增强MRI(DCE-MRI) 综合应用于前列腺肿瘤的诊断、分期和疗效监测等,进一步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获得北京医院新技术一等奖。
  6. 磁共振颈动脉斑块成像:和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北京清华大学合作开展,检测粥样硬化斑块的成分,分析不同成分对脑卒中发生的影响因素,为临床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提供更多信息。该研究同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的资助。
杨正汉主任医师
擅长:在肝胆胰脾疾病的影像诊断方面有较高的造诣
周诚主任医师
擅长:腹部消化、泌尿系统的综合影像诊断,对胰腺、肝脏、肾脏等疾...
陈起航主任医师
擅长:各系统疾病的影像诊断,以胸部综合影像诊断为专长
王文超主任医师
擅长:腹部影像学诊断
李惠章主任医师
擅长:腹部疾病和腹部少见、疑难病综合影像诊断,尤以消化道疾病和...
李威主任医师
擅长:骨骼肌肉系统、神经系统影像诊断
于经瀛主任医师
擅长:介入诊断及治疗,腹部影象诊断及介入诊断及治疗
胡荣剑主任医师
擅长:消化系统的综合影像诊断(包括常规X线, CT及MRI)多有研究,...
陈涓主任医师
擅长:
李飒英副主任医师
擅长:骨骼、神经系统的影像诊断;磁共振成像及磁共振波谱成像的临...
赵伟峰副主任医师
擅长:腹部CT、MRI影象诊断
叶晓华副主任医师
擅长:擅长腹部消化、泌尿系统的综合影像诊断.
宋焱副主任医师
擅长:神经影像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