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院频道 > 专家团队
北大人民医院
三甲  综合
曲星珂主任医师
擅长:肾脏移植手术、膀胱癌、前列腺癌、肾癌等疾病的根治性手术和腹腔镜微创技术、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及输尿管镜等手术
简介:曲星珂,男,主任医师,教授,1963年生,汉族,山东莱州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会员、国际泌尿外科学会会员。1985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医疗系,自1985年起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从事泌尿外科临床工作,先后任住院医师、总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由于二十多年来始终不间断的在临床一线工作,对于泌尿系常见疾病,尤其泌尿系肿瘤的外科手术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被广大患者所认同。1990年,曾被公派到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修,专研于泌尿系结石腔内治疗,多年来,针对发病率高、开放手术痛苦大的泌尿系结石,已经形成自己的独特手术治疗常规。1991年,被公派到友谊医院进修,主要侧重于肾脏移植手术工作,并于1991年5月成功完成了我院第一例肾移植手术,至今已完成近500余例肾移植手术,在肾移植手术技术操作和术后长期存活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多年从事肾脏移植工作,已经在肾脏移植术后免疫抑制剂的调整及并发症的防治方面,形成了大量丰富和宝贵的经验。于2003年10月应邀请参加欧洲透析移植大会、2005年5月参加美国移植大会,与世界的著名的移植专家、教授进行了学术上的交流,对我国移植事业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逐渐的发展,在有着丰富的传统开放手术基础上,又致力于腹腔镜技术在泌尿外科的应用,并有着自己独特的技术,使许多复杂和创伤大的泌尿外科手术技术得以在腹腔镜下完成,使得更多的患者从中受益。主攻方向肾脏移植手术、膀胱癌、前列腺癌、肾癌等疾病的根治性手术开放性手术和腹腔镜微创技术、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及输尿管镜等手术。先后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十余篇,参加编写《临床外科学》、《腹部器官移植手册》、《泌尿外科学诊断与治疗》《泌尿外科精粹病例》、《尿动力学》、《肾移植手册》、《肿瘤治疗学》、《Smith泌尿外科学》等学术专著8余部、翻译著作3部。[详细]
刘士军主任医师
擅长:泌尿肿瘤、泌尿腹腔镜
简介:刘士军,男,主任医师,副教授,1983年由江苏省连云港市考入北京医科大学医疗系,学制6年,1989年毕业,被授予学士学位。1989年分配于北京医科大学人民医院泌尿科从事临床工作,1994年晋升为主治医师。1996年开始攻读医学临床博士学位,1999年被授予泌尿外科临床医学博士学位。1999年晋升为副主任医师。2000年晋升为副教授。专业特长为普通泌尿外科。治疗泌尿系肿瘤和前列腺增生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开展了腹腔镜治疗泌尿系统疾病等工作。在中华泌尿外科杂志发表了《网状尿道支架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观察》、《bFGF TGFB-1在膀胱出口梗阻患者逼尿肌细胞中的表达》、《多囊性肾瘤》等论著。[详细]
朱积川主任医师
擅长: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炎、泌尿系结石、畸形及男性不育、性功能障碍等疑难病症的诊治
简介:朱积川,男,主任医师,教授,原北京医科大学人民医院泌尿科主任,博士生导师,1939年出生于浙江宁波。1957年-1962年就读上海第一医学院医疗本科专业;1962-今北京医科大学人民医院外科泌尿科从事医疗、教学、研究工作。1981-1982年曾赴美国华盛顿州从师世界著名男科专家C.A.Panlsen教授,研究睾丸生理。1994年 赴瑞典卡罗琳斯卡医院泌尿科访问半年。80年代起与WHO合作进行男性生育调节研究。80年代末开始男性勃起功能障碍研究。 擅长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炎、泌尿系结石、畸形及男性不育、性功能障碍等疑难病症的诊治。 90年代起开始老年男性前列腺增生研究,已发表各领域论文数十篇,专著若干本。现任中华医学会男科学会主任委员,中国理事会常务理事,亚太阳痿咨询教育委员会成员等职、北京大学男科病防治中心副主任、北京医师协会理事、中国性学会常务理事、国家计生委科技司男性学专家组成员和亚太地区阳萎咨询委员会成员、《中华泌尿外科杂志》、《中国男科学杂志》编委、《中华男科学杂志》名誉主编。主编或参编著作多部,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详细]
那彦群主任医师
擅长:泌尿肿瘤,腔内泌尿外科
简介:那彦群,男,主任医师,教授,北京大学首钢医院院长、北京大学吴阶平泌尿外科医学中心主任、北京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前任所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教授。目前担任: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泌尿外科学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肿瘤学组组长、中国抗癌协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泌尿外科杂志》总编辑、《中华外科杂志》副总编辑、《中华医学杂志》常务编委。那彦群教授是我国新一代泌尿外科学科带头人之一,长期以来,致力于腔内泌尿外科学和尿路肿瘤的研究工作,注重创新。尤其是在腔内泌尿外科学方面,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多项新技术。如:80年代开展的肾动脉栓塞、经尿道手术、经皮肾镜、输尿管镜手术、软性膀胱镜和软性输尿管镜的应用等,这些新技术多在国内首先开始,并处于领先地位。90年代以来,又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应用腹腔镜诊断和治疗泌尿外科疾病的临床研究。在他的推动下,目前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在国内已得到广泛普及和发展。那彦群教授在国内多次主办腔内泌尿外科学习班,不遗余力讲授和演示腔内泌尿外科技术,并制作了大量内窥镜手术教学录像带,为推动我国腔内泌尿外科的发展做了大量工作。对于尿路和男性生殖器肿瘤的研究主要致力于肿瘤的分期诊断和肿瘤的化学治疗,在国内综合性医院率先成立了尿路肿瘤专业组,设立了拥有35床位的肿瘤病房,近年加强了对前列腺癌的研究,特别是东西方人种发生率差别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 近年来,那彦群教授著、译书籍20余部,在全国性杂志和学会上发表论文300余篇。曾多次荣获卫生部科技成果奖、卫生部中青年优秀论文奖、北京市科技成果奖、北京大学科技成果奖等奖励。目前承十一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1项,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教育部重点科技项目1项、卫生部重点临床课题1项、人类疾病相关基因合作研究1项,曾获得第二届吴阶平泌尿外科医学奖,2003年中华医学科技三等奖,2005年获北京市科技成果二等奖和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在2005年10月第十二届全国暨第七届全球华人泌尿外科学术会议上,那彦群教授荣获首届“金膀胱镜奖”。2006年10月那彦群教授荣获 “恩德思”国际内镜奖——杰出成就奖。2007年5月在美国获世界华人泌尿外科终身成就奖。另已培养博士研究生23名,硕士研究生22名,博士后1名。[详细]
刘军主任医师
擅长:胸外科常规手术,肺移植,胸腔镜手术,纵隔镜手术,肺癌,食管癌
简介:刘军,男,主任医师,教授,1990年至今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胸外科从事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练就了扎实的外科基本功。现任胸外科副主任,同时兼任中华医学会胸腔镜外科学组秘书,《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通讯编委,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全国青年委员。在肺癌、食管癌及纵隔疾病的外科手术治疗,肺癌、食管癌及纵隔肿瘤的综合治疗,以及胸部疾病的微创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以电视胸腔镜、电视纵隔镜和胸部小切口为代表的胸部微创手术,是现代胸外科一个发展方向。特别是对胸部良性病变如:气胸、胸腺瘤、畸胎瘤、食管良性肿瘤,对青少年以及脏器功能较差不能耐受常规开胸手术的患者,胸部微创手术更显示出其无比的优越性。在这一领域我们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于2002年10月-12月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Fair-View医院移植中心学习肺移植技术。使这一技术可更广泛地服务于包括肺气肿、肺纤维化、矽肺等终末期肺病患者。结合临床实践,完成和正在进行着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基金和北京市科委基金的科研工作。在总结多年临床和科研工作的基础上,多篇论著在《中华外科杂志》、《中华实验外科杂志》、《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以及《中国微创外科杂志》等,国内核心期刊发表。 1984年8月—1990年8月就读于北京医科大学医疗系,并获得学士学位。 1990年至今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胸外科从事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并分别于1995年及2000年晋升为胸外科主治医师及副主任医师,并任我科副主任。 2001年任国家医学考试中心外科专业委员会专家组成员、胸心外科学组委员兼秘书 2002年任北京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组成员 2002年10月-12月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Fair-View医院移植中心学习肺移植技术 2003年任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会胸腔镜学组秘书 2004年任《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编委,《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通讯编委 2004年任卫生部人才交流中心全国高级职称考试委员会胸心外科专业组委员兼秘书 2004年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硕士研究生导师 2005年任国际华人胸腔外科学会委员 2005年晋升为胸外科主任医师 2006年任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会青年委员[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