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院频道 > 专家团队
北大人民医院
三甲  综合
王波主任医师
擅长: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腰椎滑脱,脊柱骨折、脊柱畸形
简介:王波,男,主任医师,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知识全面,有很强的分析处理疑难病例的能力。后获得北京大学医学部的硕士和博士学位。2004年获卫生部笹川医学奖学金,师从日本整形外科学会(JOA)主席国分正一教授,学习了国际先进的脊柱外科理论知识和临床技术。回国后,在人民医院率先开展了颈椎后路双开门扩大成形术,治疗重度脊髓型颈椎病,填补了技术空白。手术适应症选择严谨,手术操作精细。于国际著名杂志发表三篇SCI论著,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著近20篇。在法国接受脊柱微创技术培训,对脊柱微创和非融合技术有全面了解。擅长脊柱退行性疾病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症等的诊治,对脊柱脊髓畸形、外伤、肿瘤等有深入研究。临床经验丰富,技术全面、工作严谨,富有爱心。[详细]
徐海林主任医师
擅长:足踝部疾病,包括踝足痛、畸形、运动损伤、创伤后遗症的诊断和处理
简介:徐海林,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骨科主任医师,副教授,社会兼职: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足踝外科学组秘书长、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足踝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骨科学分会足踝学组副组长、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骨科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兼足踝学组副组长、中国康复医学会骨关节及风湿病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专业特长:足踝外科、创伤骨科、糖尿病足。曾先后在瑞士、法国、美国著名的足踝中心担任访问学者,在足踝部骨折、畸形、运动创伤的诊断治疗上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深的造诣,多次在国内外足踝领域的学术会议上担任讲课专家和主持,是足踝外科领域的知名专家。[详细]
付中国主任医师
擅长:四肢、骨盆骨折,脊柱骨折、脱位合并截瘫,肩关节外科矫形,周围神经,脊柱损伤,肩关节痛及损伤修复,肩痛
简介:付中国,男,主任医师,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创伤骨科副主任,硕士生导师,人民医院骨科教研室党支部书记。曾赴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麻省总医院骨科研修骨与关节损伤、肩关节矫形及手外伤;多次参加瑞士国际内固定研究学会(AO组织)在欧美等国举办的创伤骨科高级研修班,并曾在上海、天津等地担任国内AO研修班主讲。在创伤救治,骨折治疗,肩关节矫形,手外科,皮瓣移植治疗及小儿脑瘫治疗具有丰富经验。 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主编或参编《创伤骨科手术学》等专著;先后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973计划”等国家大型科研项目9项,现主持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1项。担任中华骨科学会创伤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组委员,中国脑瘫外科学会理事,中华创伤杂志编委,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特约审稿人,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特约审稿人,AO国际内固定研究学会会员,北京市医疗鉴定委员会委员。[详细]
王天兵主任医师
擅长:创伤骨科,手外科,周围神经损伤
简介:王天兵,男,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博士,1993年毕业于西安医科大学,获得学士学位。2001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医学院,获硕士学位。1988年9月-1993年7月西安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本科1993年8月-1998年8月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主治医师1998年9月-2001年7月上海复旦大学医学院附属华山医院手外科硕士研究生2001年8月-2004年8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骨科主治医师2004年9月-现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骨科,副主任医师;2010年,主任医师;工作及研究经历 主要从事周围神经损伤修复,手外科,四肢、脊柱,骨盆骨折治疗;绝经后以及老年性骨质疏松;交通医学的临床及基础研究,熟练掌握了显微外科操作技术以及多种临床基础研究的实验方法。2005年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任访问学者,从事相关科学研究工作1年。主攻专业范围:1.四肢骨折2.手外科、皮瓣移植以及功能修复重建3.周围神经损伤4.显微外科师从于著名手外科学家、工程院院士顾玉东教授及陈德松教授。从事创伤骨科,手外科临床工作10余年。 在手外伤;手部畸形处理;臂丛神经等周围神经损伤及晚期功能重建;周围神经卡压性疾病;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等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参加国际内固定学会举办的手外科研修班。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著10余篇,参与国家863计划国家级科研项目。参加编辑全国新版医学专科教材《外科学》;《创伤骨科手术学》;《周围神经卡压性疾病》等4部手术专著。医学专科教材《外科学》;《创伤骨科手术学》;《周围神经卡压性疾病》等4部手术专著。[详细]
张殿英主任医师
擅长:脊柱外科,周围神经损伤与修复、四肢骨折尤其是关节内骨折的诊治、骨盆与髋臼骨折
简介:张殿英,主任医师,北京大学硕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骨科副主任,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副院长兼骨科主任。自1992年至今一直从事骨科临床及科研工作。专业特长为脊柱外科、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四肢及关节内骨折、骨盆与髋臼骨折。由其开展的内固定相关技术如LCP 、LISS、 PFNA等居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科研方面他注重解决创伤骨科临床中常见的疑难问题,密切结合临床实践、以骨折愈合模式、周围神经修复方法为主要研究方向,主持关节内骨折治疗方面国家十一五公关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基金1项,在周围神经损伤与修复机理研究等方面参与国家十一五及863计划等国家级科研项目9项。主编或参编《创伤骨科手术学》等学术专著7部,在国家核心期刊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著20余篇。目前担任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微创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骨与关节损伤学组委员兼秘书长、AO中国区讲师、北京市创伤学会委员兼秘书长、北京市骨科学会青年委员、《中华显微外科杂志》编委、《实用骨科学》编委、《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编委、《中国矫形外科》编委、《中华创伤杂志》编委等。[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