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院频道 > 医院科室
海军总医院
三甲  综合

心内科

科室医生:20
专家医生:0
科室简介:     海军总医院心脏中心
     一、简介
   1954年,心脏中心在海军总医院建院初期为心肾科,1988年独立形成心血管内科,在杨晔、石湘芸等老一辈专家带领下,科室水平不断提高,逐步跨入国内先进行列。2001年被批准为海军心血管病中心,2009年在国内知名心血管病专家李田昌教授带领下,科室各方面水平进一步提高,2010年在原心内科、心外科基础上于11月1日进行正式学科融合成为心脏中心,在医院党委的领导和支持下心脏中心在医疗、教学、科研和军事保障等多个领域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效益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目前海军总医院心脏中心融心脏内科和心脏外科于一体,全方位为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医疗服务,中心编制床位64张,展开床位最多到80张。现有工作人员98名,医生38人,其中高级职称17人,硕士学历以上人员23人,护理人员54人,技师6人;心脏中心是第二军大学、解放军总医院、安徽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研究生培养点,是博士后流动工作站,已培养研究生20余人,博士后5人。年门诊量8000余人次,住院3000余人次,介入手术量2000余人次,心脏外科手术500余例次。
   心脏中心拥有强大的医教研团队,拥有独立的心脏疾病门诊、病房、2个导管室、重症监护病房、外科手术室、体外循环室、心功能室、心电图室、实验室;拥有国内国际先进的诊疗设备:大型心血管造影机2台、中心监护系统1套、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设备2台、心脏超声2台、血管内超声1台、大型远程心电检测设备一套、遥测心电监护仪一套、体外循环机、ECMO、活动平板、动态心电图仪、动态血压检测仪及12导同步心电图机等先进的检查治疗设备100余台件,价值2000余万元。
   心脏中心医疗服务时刻围绕以患者为中心、确保患者利益最大化为服务宗旨,不断强化为患者服务意识,针对每一位心脏病患者,心脏中心内外科医生共同商定最佳个体化治疗方案,以介入诊疗技术和现代心脏外科技术为支柱,为心脏病患者提供个性化治疗方案。

     二、技术特色
   心脏中心以心脏介入和外科手术治疗心血管疾病为特色,全面开展对各种心脏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科研工作。介入治疗又分为冠脉介入治疗、先心病介入治疗,心脏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治疗,也包括心力衰竭治疗,高血脂及高血压治疗,临床药理,血栓栓塞,超声心动图检查,心脏无创检查等专业组。在学科建设和过程中,中心开展了一批新技术新业务,多项技术水平居于国内、国际领先水平,并具有显著的军事医学特色。
   
   
冠心病介入治疗
   我国正在步入老年社会,随着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等疾病的发病率升高,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冠状动脉血运重建仍然是目前治疗冠心病的经典手段。
   中心主任李田昌主任完成和指导完成的手术已达20000余例,为国内最早开展全天候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的医师之一,该项目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在“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的口号下,医护人员24小时全天候工作,常规开展绿色通道工作,所有参与绿色通道工作的急救人员,均在医院内居住,对患有急性心肌梗塞的患者在10分钟内便可召集救治人员到位,并通过导管介入方法开通闭塞血管,挽救心肌,保护心功能,绿色通道的成功开展抢救了许多患者的宝贵生命,对其他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采用择期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冠脉内支架,冠脉内斑块旋切、旋磨术等多种技术方法,解决了广大患者的病痛。

体外膜肺氧合(ECMO)+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联合支持下高危冠心病介入治疗
   心脏辅助装置目前国内开展较多的为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但IABP需要心脏本身有一定的功能,收缩压维持60 mmHg以上,才能发挥有效作用。对于部分高龄、合并慢性肺病、肾功能不全等多个系统多种疾病、心原性休克等全身状况差的高危冠心病患者,传统药物强化治疗效果不佳,不适合行CABG,常规IABP辅助下PCI风险极高,随时可能出现心脏意外。对于这部分高危冠心病患者,心脏中心采取ECMO+IABP联合辅助下行介入治疗。对于部分既不适合常规介入治疗,也不适合CABG的高危冠心病患者,IABP+ECMO联合积极血运重建提供了一条新的有效的途径。
   典型病例:患者张**,男性,57岁,因反复心绞痛伴急性左心衰发作, 2012年辗转国内多家大型综合医院、心血管专科医院,均被告知外科搭桥手术无法进行,内科介入治疗风险过高而无法进行,患者住院长达8个月,病情仍未得到有效控制。12月8日患者抱着最后一线希望来到我院,经过9天的术前药物调整治疗,17日我科在ECMO+IABP联合辅助下为其成功实施了冠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心绞痛症状消失,未在发作急性左心衰,14天后痊愈出院。
   本项目目前处于国内国际领先地位,国外仅见个案报道,在中心开展成熟,操作达熟练程度。

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复杂病变介入治疗
   
   经桡动脉途径与经股动脉途径比较具有以下优点:术后恢复快,无需卧床休息;局部血管并发症少;桡动脉相对表浅,周围无重要的神经和软组织,且容易压迫止血,出血和血肿并发症的发生率低;术后即刻拔管不需限制患者活动,避免了股动脉途径长时间卧床的痛苦和静脉血栓发生
   但是桡动脉途径PCI技术要求高,难度大 ,学习曲线长,对术者的要求更高。虽然在部分医院已开展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诊疗,但比率偏低,且在准备桡动脉途径的同时行腹股沟备皮,备用股动脉途径。
   心脏中心不再备用股动脉途径,常规以桡动脉途径作为缺省介入治疗途径。从2011年经桡动脉途径已达1224例,年均600例,比例高达99.2%,复杂病变成功率98.9%,减少了并发症,减轻了患者痛苦。本项目领先于国内国际同类医院,在中心开展成熟,操作达熟练程度。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介入治疗
   心外科手术治疗为先心病传统治疗手段,但对病人创伤大、风险高。中心充分利用心脏内外科一体化的运行模式,保证了最大限度地采用微创诊疗技术为先心病患者提供优质服务。采用介入治疗方法包括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二尖瓣狭窄、肺动脉瓣狭窄、室间隔缺损,使病人不开刀,就可得到有效的治疗,避免了手术的巨大创作和风险。
   近年来心脏中心与多家慈善机构合作,开展西藏、内蒙、云南、山西、河北等少数名族地区、贫困地区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救治,介入手术量达400余例,介入封堵成功率高,效果好,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先心病介入治疗例数居同类医院前茅。在中心开展成熟,操作达熟练程度。
    无保护左主干介入治疗:
   无保护左冠状动脉主干(左主干)病变的患者属于冠心病高危人群, 介入风险高,一旦血流被阻断,易出现严重的心肌缺血并发症,如心室颤动、心跳骤停或心源性休克等。自2010年始已完成56例,年均20例,领先于国内同类医院。无保护左主干介入成功率高,血管重建改善了患者预后 。
    血管内超声(IVUS)和压力导丝(FFR)辅助下冠状动脉介入诊疗
   血管内超声(IVUS)/压力导丝(FFR)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在冠心病的诊断与治疗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在临界病变的评估、识别易损斑块等方面有着很好的指导作用。自2011年始已完成150例,年均80例,领先于国内外同类医院。IVUS/FFR指导冠心病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进行及早干预,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主动脉夹层行SUN氏手术
   主动脉夹层是危重而凶险的心血管疾病,其死亡率高、并发症多,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 。SUN氏手术(主动脉瓣置换+升主动脉置换+主动脉弓置换+象鼻支架植入+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难度大,对技术要求高。自2010年起已完成46例,年均15例,领先于国内外同类医院,手术成功率高,安全,效果好。
    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
   传统CABG 在体外循环(CPB) 情况下进行,CPB 可引起病人全身系统的炎症样反应、缺血再灌注损伤、MODS、心律失常、低心排血量综合征等一系列并发症甚至死亡。OPCABG 避免了与体外循环有关的副作用,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和恢复快等优点。自2010年始已完成450例,年均150例,领先于国内外同类医院,手术成功率高,安全,并发症少、恢复快。
    先天性心脏病伴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手术治疗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心肺血管梗阻性病变严重,手术闭合分流通道围手术期并发症多、死亡率高,肺动脉高压危象、急性右心衰竭、急性呼吸衰竭等是围手术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一些患者因为高死亡率而失去手术机会。对这部分高危患者进行综合评估、管理,对部分患者开展手术治疗。自2011年起已完成31例,年均15例,领先于国内外同类医院,手术成功率高、死亡率低。
   
    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治疗
   其特色是创伤小、安全性好、成功率高。主要治疗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阵发性房颤以及心肌病室性心动过速。中心工作人员在该领域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其中三维电解剖标测指导下复杂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治疗经三维电解剖标测进行治疗各种心律失常如心梗后室速、特发性室速、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心脏附加旁路、房扑以及房颤等,自2010年起已完成210例,年均70例,领先于国内同类医院,成功率高,复发率低,效果佳。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植入
   恶性心律失常是缺血性心脏病、心肌病等各种心脏病患者猝死的主要原因,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安置是预防心脏性猝死最有效的方法。自2010年起实施,技术水平领先于国内同类医院,ICD有效终止室颤和室速,延长患者的生命,改善生活质量。
   
    细胞生物学治疗
   心力衰竭作为缺血性心脏病人最终阶段,发病率逐年上升,死亡率居高不下,成为世界性的热点和问题。中心把世界前沿科学干细胞修复心肌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相结合, 同时得到干细胞移植修复坏死心肌, 达到了血管与心肌的同时重建,明显改善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
   、

    心血管疾病易感基因检测
现代医学认为疾病是基因等遗传物质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几乎所有疾病的发生都与基因有关。
个体遗传检测就是采用生物技术对个体的遗传物质进行检测,通常是对血液中提取的遗传物质进行检测、分析和结果统计,通过对比分析与疾病相关的基因位点来预测和评估疾病风险
个体遗传检测的结果能够提示存在疾病风险的可能性,但并不能决定目前及未来的健康状态。疾病的发生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生活习惯、医疗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当报告中提示有低风险时,表示根据遗传特征直接导致患病的风险比较小,但是不排除得病的可能;当提示有中高风险时,表示根据遗传特征直接导致患该病的几率比正常人要高,具有较高发病的潜在可能性,但是是否发病以及什么时候发病,还与环境因素、个人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因此,一旦检测出中高风险时,也不用惊慌,依据专家的建议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避免疾病的发生: 养成好的生活习惯,依据专家建议规避不良生活方式;
定期进行有针对性的体检,以便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三、设施设备条件
   心脏中心现有专科设备60余台,包含一批本专业先进设备,具同类医院先进水平。总价值2000余万元,主要有:
   1、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用于介入治疗中的定位,2012年始已施行3600余例次,与同类医院相比居于先进水平。

   2、血管内超声(IVUS):掌握血管管壁形态及狭窄程度,介入诊疗中对病变血管管壁形态及狭窄程度的判断具有重要意义,2012年始已施行100余例次,与同类医院相比具于先进水平。
   
   3、体外膜肺氧合(ECMO):辅助危重患者体外呼吸、循环,2012年始已施行20例,与同类医院相比具于先进水平。
   4、主动脉气囊反搏(IABP):辅助循环,减少心脏做功及心肌氧耗。自2012年始已施行 119例,与同类医院相比具于先进水平。
   5、飞利浦Brilliancei256层CT,能够用较少的X射线得到优质的诊断影像,辐射剂量较以往降低80%以上,极大的减少了检查时对人体的损伤,是冠心病早期诊断和排除的有效手段,极大提高了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冠心病的诊断水平。
   6、体外循环机
     四、科研教学
  中心重视科研及教学,目前有包括国家863项目在内的多项国家军队科研课题,获得多项科研临床成果奖。
科研课题:
近年获得省部级以上课题10余项,承担课题经费500余万元,参与20余项临床实验项目,
   
2、科研成果:
   发表论文400余篇。SCI论文7篇,最高影响因子6.2分。
   主编及参编专著20余部
   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1项,
   军队医疗成果三等奖1项,
   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项
   
   
    3、培训教学
中心具有优秀的博士后指导教师、博导、硕导团队
(1)博士后指导教师:杨晔、高连如、李田昌、汤楚中
(2)博士研究生导师:李田昌
(3)硕士研究生导师:李田昌、杨晔、徐洪涛、朱智明、费宇行、陈宇、田海涛。
心脏中心培养研究生20人,出站和在站博士后5人。每年接受进修生30人。做为临床教学单位,每年代教本科生60余人。
  心脏中心是卫生部心血管介入培训基地、心血管内科培训基地,近年来重点进行师资力量建设、设施设备购置引进、 教学结构的优化整合,注重培训结果的量化考核,提高培训质量,促进培训基地建设的快速发展。
   
     五社会公益
    西藏先心病患儿免费救治工作
   为促进民族团结,奉献爱心,心脏中心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全力、主动参与西藏地区先心病患儿的免费救治工作,在科室人员极度紧张,床位显著不足的情况下,科主任带头先后派出5组人员深入西藏地区进行先心病患儿的筛查工作,各组工作人员克服高原缺氧,生活不适,连续紧张工作筛查患儿,无缝联接的护送先心病患儿回京接收治疗,科室在住院患者满员的情况下,放弃自身利益,少收收费住院患者,每次均腾空20-30张床位优先接收西藏地区的先心病患儿,免费为其治疗,全科医护人员没有休息时间,不仅要万无一失的进行先心病患儿的手术治疗,还要负责他们的生活,各种接站、送站、娱乐活动,甚至陪同初次到北京的他们进行参观活动。大家没有怨言,均以高昂的情绪做好每一项服务。
   目前已救治150名西藏地区先心病患儿,大爱的奉献为我军争得了荣誉,多家媒体对海军总医院心脏中心进行了报道,同时受到了总部首长的接见和好评。   
   
    其他社会公益活动
   中心还积极开展医疗咨询和健康课堂等社会公益活动,如利用世界心脏病日、健康大讲堂等开展医疗咨询等。中央电视台和北京电视台多次给予报道,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六科室团队

学科带头人李田昌
  海军总医院心脏中心主任兼心血管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简介:1996年研究生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在国内率先开展了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参与国内首个集心脏内、外科于一体的心脏中心组建运行,促进了我国心血管内科临床医疗模式改革;创立和完善了胸痛中心、绿色通道等急性心肌梗死新型急救医学模式;在国内较早地开展了先心病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室间隔缺损的介入治疗。获国家级、省部市级科技进步奖8项,在国内外专业杂志发表论文200余篇,主编、参编专著6部。
   专业特长:各种心血管疾病的诊疗,尤其是冠心病和先心病的介入治疗、危重患者救治、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治疗。
   出诊时间:周二上午
   
汤楚中
  心脏中心副主任兼心血管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
  擅长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冠心病以及主动脉瘤等各类心血管疾病的外科治疗。独立完成心脏外科手术5000余例,其中冠状动脉搭桥3400余例,近6年99%的搭桥手术在非体外循环下完成,先心病手术1000余例,包括大量的重症法鲁氏四联症、三尖瓣闭锁、单心室、全肺静脉异位连接、大动脉转位和肺动脉闭锁等复杂先心病手术,瓣膜手术600余例,在国内较早开展瓣膜置换合并房颤消融和微创小切口下瓣膜成型或置换手术。
   出诊时间:心脏中心病区
   
杨晔
主任医师,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军内国内著名的保健专家,心血管病专家。具有丰富的内科,特别是心血管内科的临床经验,擅长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病、心律失常、代谢综合征等心血管疑难复杂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是海军总医院心血管病学科建设的主要奠基人之一。
   出诊时间:周三下午、周五上午
  
石湘芸
主任医师,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高脂血症、肥胖和心力衰竭,心血管疑难、急危重病人的诊断与抢救。
  出诊时间:周一上午、周三上午
  
高连如
主任医师,教授
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陈旧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胸痛、扩张性心肌病,顽固性高血压,心血管疑难、危重病诊断抢救,心血管疾病介入检查治疗,心脏起搏器、射频消融、电生理、干细胞移植
出诊时间:周四上午

张载高
主任医师,教授
先心病,瓣膜病,冠状动脉搭桥术,心脏肿瘤等心血管外科手术
出诊时间:周二上午

徐洪涛
主任医师,教授,副院长
心血管疾病的诊治和心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尤其是各种复杂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诊断、鉴别诊断和临床意义探讨及心律失常的药物及非药物治疗,电生理检查、射频消融、起搏器安装等介入性检查治疗。
出诊时间:周二下午

朱智明
主任医师,教授,医务部主任
各种心血管疾病介入诊断治疗、肺栓塞及血栓栓塞性疾病的诊断治疗,介入术后患者指导,健康管理,各种浮肿症状、胸闷、胸痛的鉴别诊断,肥胖与心血管系统疾病,干细胞移植。
出诊时间:周日上午

费宇行
主任医师,心脏中心副主任,教授
冠心病介入检查及治疗,心肌梗塞、心绞痛、心力衰竭、高血压、高脂血症治疗、心律失常等诊断、急、重症心血管病抢救,心脏起搏器
出诊时间:周一下午

贝亚军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主动脉病变、瓣膜病变的治疗,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出诊时间:心脏中心病区

陈宇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冠心病的介入诊断和治疗,高血压、高脂血症、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危重病诊断、抢救,干细胞移植
 出诊时间:周四下午、周五上午
 
李贤峰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冠心病的介入诊断和治疗,急性心肌梗死,高血压、高脂血症、终末期心力衰竭的诊治、心脏病重症监护治疗
 出诊时间:周五下午
 
刘英明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冠心病,心脏起搏和心电生理、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等心血管急症
 出诊时间:周三下午
 
田海涛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冠心病的介入诊断和治疗,高血压、高脂血症、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危重病诊断、抢救、老年高血压
 出诊时间:周六上午
 
谢水本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先天性心脏病 心脏瓣膜病 冠心病以及主动脉瘤等各类心血管疾病的外科治疗
 出诊时间:心脏中心病区
 
曹毅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冠心病的介入诊断和治疗,高血压、高脂血症、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危重病诊断、抢救
出诊时间:周一上午、周二下午

殷忠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博士后
专业擅长:冠心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危重病诊断、抢救,心血管高危患者筛查与评估,猝死相关基因筛查与评估。
出诊时间:心脏中心病区

王丽华
心脏中心心电图室主任,副主任技师,
专业及业务专长为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脏电生理、动态血压,熟练掌握心电图、心脏电生理等技术的检查、诊断及鉴别,尤其在心律失常诊断方面较为特长。
朱智明主任医师
擅长:各种心血管疾病诊治、肺栓塞及血栓栓塞性疾病的诊疗,各类介...
徐洪涛主任医师
擅长:冠心病、高血压的诊治、各种心律失常诊治、先心病的介入治疗...
高连如主任医师
擅长: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陈旧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
费宇行主任医师
擅长:从事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心力衰竭、心脏起搏器的临床...
杨晔主任医师
擅长: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病、先心病、心力衰竭、心律不齐的诊断...
石湘芸主任医师
擅长: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高脂血症、肥胖和心力衰竭
王志国主治医师
擅长: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
徐争鸣主治医师
擅长: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冠心病,高血压
王兆君主治医师
擅长:常见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尤其擅长冠心病预防、高脂血症...
李东韬主治医师
擅长:各种心血管内科常见病、疑难病症的诊断治疗,危重病人的抢救...
裘毅钢主治医师
擅长:冠心病早期危险因素的筛查、风险评估、防治及介入治疗、高血...
何疆春主治医师
擅长:心血管疾病早期危险因素的筛查、风险评估及防治,冠心病、高...
潘绪主治医师
擅长:
陈宇副主任医师
擅长:冠心病,冠脉介入治疗,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心力衰竭等治疗...
刘英明副主任医师
擅长:擅长起搏器、ICD、CRT植入,心律失常的诊断、药物治疗和射频...
李贤峰副主任医师
擅长:冠状动脉的介入治疗,包括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介入治疗、心血...
田海涛副主任医师
擅长: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高血压病、心律失常等常见病及心血管...
曹毅副主任医师
擅长:各种心血管内科常见病、疑难病症的诊断治疗,冠心病介入治疗...
殷忠副主任医师
擅长:冠心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危重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