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院频道 > 医院科室
海南省中医院
三甲  综合

急诊科

科室医生:1
专家医生:0
科室简介:海南省中医院急诊科以突出中医特色、中西医结合为指导思想,历经几代人的艰苦努力,逐步建立了一支技术力量雄厚、治疗方法完善、抢救设备先进、应急能力较强的中医急诊队伍。医护人员均能熟练掌握中西医两套急危重症抢救治疗技术,充分运用中西医结合的优势,能够非常熟练地对心跳骤停、呼吸衰竭、各种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心脑血管急症、多种急性中毒等急危重病进行院前急救及综合救治,通过完善的急救体系,开辟了“生命绿色通道”,即急诊科为救治急诊患者的第一责任科室,全程负责急诊患者的抢救工作,为保证危重伤病员来急诊后能集中人力、物力抢救,全院各相关科室均开绿灯,优先实施检查和抢救措施,严格实行“先抢救,后办手续”制度,紧紧围绕“急症不问钱,抢救争分秒”的服务理念,确保急救生命绿色通道的畅通。拥有3辆救护车组成的车队,其中2辆重症监护型救护车,配备有进口心电监护除颤仪、呼吸机、自动体表除颤仪等先进医疗设备。
海南省中医院急诊科成立于1988年。前身是1983年组建的由门诊部所管属的急诊室,当时仅设有2张观察床位,急诊人员不固定,由门诊内科医生轮流值班,设备亦相当简陋。随着急诊病患的逐渐增加,1988年由急诊室扩大为急诊科,初设床位7张。1990年10月床位扩大到17张。1996年7月成立急诊ICU,至此海南省中医院急诊科发展到鼎盛时期。到了2000年4月,急诊科与ICU病区分开,规模又大为缩小,仅设有抢救床1张,观察床5张,输液椅15张。人员上,除科室负责人固定外,其他医务人员均实行轮换制。海南省中医院急诊科的发展逐渐走入低谷,与海口市内兄弟医院的差距愈来愈大,严重制约了医院的业务发展。
为了改变落后现状,医院党委在全国范围招聘人才,2005年从内地引进了曾任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湖北省中医药学会心脑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长期从事急诊工作的张汉洪主任医师任海南省中医院急诊科主任。他到任后,深知肩上担子的沉重,为了改变人们“中医是慢郎中,不能治疗急惊风”的偏见,制定了急诊科“院前急救—院内急诊—急诊ICU”一体化建设的发展规划,从要求固定急诊科人员入手,面对艰难,毫无畏惧,一步一个脚印地对全科医务人员进行业务知识和急救技术的培训,循序渐渐,卧薪尝胆,在较短的时间内让海南省中医院急诊科逐渐走出低谷。2007年先后派遣4名医生到省人民医院急诊培训班学习,并于2008年3月全部到岗。至此,海南省中医院急诊科历史上有了第一批经急诊专业培训的固定人员,为海南省中医院中西医结合急诊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经过近几年的艰苦奋斗,海南省中医院急诊科在技术水平、发展中医特色与优势、建设专病专科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制定了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工作流程和医疗预案,中医参与急救的治疗手段不断增多,并摸索出中医的优势病种:外感高热证、中风证、胸痹心痛证等,制定了7大急症的诊治常规,并在诊疗中不断完善诊疗方案。近年来,尤为重视急诊学术梯队的建设,采取各种培训措施以提高整体学术队伍的素质。一是重视基础培训:强化24小时住院医师培训制度,使年轻住院医师系统接受“三基三严”训练,具有扎实的临床基本功和应急能力,并加强考核制度。要求他们熟练掌握急诊诊疗常规和急诊急救技术,尤其是加强心肺复苏术和急救流程的技能培训;培养全体医务人员的急诊临床思维,并按继续教育要求完成相关培训目标。二是注重急诊专科素质培养。以培养各级医生各有所长为目标,通过继续教育和跟师方式,注重医务人员专科内涵培训,使他们专业方向明确,沿着专业方向认真学习、摸索,逐渐成为临床骨干。三是注重学术交流:每年派出多人次参加急诊技术培训班和短期的专科学习,开拓视野,了解国内外急诊学科的新动向,不断地自身评估,认清自己的地位,从而取长补短,使我们急诊水平西医跟得上,中医敢创新。2008年8月我们成为海口市首批加入120急救网络单位之一;10月,我们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中医、中西医结合急诊临床基地项目协作单位,这都是对海南省中医院急救能力的肯定,也是海南省中医院急诊科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的标志。
特色报务:开设急诊绿色通道,即急诊科为救治急诊患者的第一责任科室,全程负责急诊患者的抢救工作,为了保证危重伤病员来急诊后能集中人力、物力抢救,全院各相关科室均开绿灯,优先实施检查和抢救措施,严格实行“先抢救,后办手续”制度,紧紧围绕“急症不问钱,抢救争分秒”的服务理念,实行社会承诺服务,确保急救生命绿色通道的畅通。
我们承诺:生命绿色通道24小时保持畅通,救护车24小时全天候免费出车接诊急危重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