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院频道 > 医院科室
海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综合

高压氧科

科室医生:2
专家医生:0
科室简介:  海南省人民医院高压氧科已成为医疗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技术设备、专业队伍、医疗服务质量属省内同专业之首。高压氧科有副主任医师2名,主管护师1名,护师1名,高级技工2名。全部工作人员都经过高压氧医学的专业培训学习,持有上岗证。现有的高压氧舱可同时容纳治疗病人26名,各项设施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舱内灯光、空调、通讯等设备齐全,环境优美、舒适、安全。
  高压氧科治疗项目有: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及中毒后迟发性脑疝,其它有毒气体急性中毒,急性减压病,气性坏疽,心肺复苏后的脑复苏,脑梗塞,脑出血恢复期,帕金森氏综合症,血管性痴呆,多发性硬化,梅尼埃病,病毒性脑炎,结核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非特异性脑炎,烟雾病,放射性脑病,中毒性脑病,冠心病,血管性头痛,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支气管哮喘,急性脊髓炎,各种脑外伤术后脑功能障碍,脑外伤后综合征,脊髓或/及外周神经损伤术后,软组织挫裂伤,断指再植,植皮或皮瓣移植术后皮瓣生长不良,烧伤,突发性耳聋,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炎,视网膜血管栓塞,视乳头炎,早期视神经萎缩,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小儿脑瘫,慢性牙周炎等数十种疾病。
  高压氧科对接受治疗的病人实行会诊制度,即对治疗的病人先经高压氧专科医生会诊,凡符合治疗适应症,排除治疗禁忌症后才安排高压氧治疗。对病人反复进行安全知识的宣传及检查,对病人治疗前、中、后严密观察及做好有关记录,定期检查氧舱设备,及时排除设备故障隐患,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高压氧治疗的临床应用
一、概念
二、高压氧治疗的基本原理及生理影响
三、高压氧治疗的适应症
四、高压氧治疗的禁忌症
五、婴儿氧舱治疗的适应症及禁忌证
六、进舱人员的管理制度
七、高压氧治疗的副作用及预防措施
一、概念
高压氧疗法:让患者置身于高压氧舱内进行加压、吸氧,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这种方法称为高压氧疗法。
高压氧:呼吸超过一个绝对大气压的纯氧称为高压氧。
二、高压氧治疗的基本原理及生理影响
1、根据Henry(享利)定律:气体在液体内的溶解量与其分压成正比。高压氧治疗增加血液中的血氧含量、血氧分压。
表1 不同压力下动脉血液内氧气各项指标变化
压力mpa 呼吸
气体 肺泡氧分压mmHg 动脉血
氧分压mmHg 氧饱
和度(%) 氧含量(ml%) 结合氧(ml%) 溶解氧(ml%)
0.1 空气 100 100 97 18.5 18.2 0.3
0.1 纯氧 670 650 100 20.8 18.8 2.0
0.2 纯氧 1400 1400 100 23.0 18.8 4.2
0.25 纯氧 1810 1740 100 24.1 18.8 5.3
0.3 纯氧 2200 2160 100 25.2 18.8 6.4
2、气体的弥散是气体分子热运动的结果,弥散的方向、速度和距离取决于气体的压力差。高压氧治疗时,血氧的含量及分压增加,氧在组织中的弥散距离增加。
表2 不同氧分压与弥散距离的关系
压力mpa 气体 肺泡氧分压mmHg 肺泡氧弥散量ml/分 脑皮质毛细血管氧分压mmHg 弥散距离um(微米)
0.1 空气 103 1545~2163 55 30
0.3 氧气 2193 32895~46053 70 100
3、促进侧枝循环的建立,改善缺血半暗区的缺血缺氧。高压氧治疗刺激血管纤维母细胞的活动及分裂,促进胶原纤维组织的形成,促进新的血管生成加促侧枝循环的建立。
4、根据Boyle-mariotle(波义尔——马略特)定律:当气体的温度不变时,一定质量的气体其压强与体积成反比,也即压力越高,气体的体积越小。
表3 气体压力与体积的关系
气体压力mpa 0.05 0.1 0.2 0.4 0.8
气体体积(L) 8 4 2 1 1/2
5、抑制及杀灭厌氧菌的作用。厌氧菌体内缺乏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等,厌氧菌在厌氧条件下生长,在乏氧条件下生长缓慢,在富氧条件下不能生长,高压氧改变了厌氧菌生长的条件。
6、降低血液粘度,改善微循环,增加红细胞膜脆性,促进血肿的溶解吸收。
7、增加椎-基底动脉系统的血流量,减少正常颅内动脉系统的血流量,提高血氧含量及血氧分压,打断脑缺血缺氧→脑水肿→颅内高压→脑缺氧的恶性循环,降低颅内压,促进昏迷病人的清醒。
表4 高压氧与脑血流量、颅内压、脑组织、
脑脊液氧分压关系
压力mpa 0.1 0.1 0.2 0.3 0.4
呼吸气体 空气 氧 氧 氧 氧
脑血流量减少(%) 10-12 21 25 25
颅内压力降低(%) 15 36 40 40-50
脑组织氧分压mmHg 34 90 244 452 643
脑脊液氧分化mmHg 33 83 277 480 699
椎-基底动脉供血增加(%) 18
8、高压氧与自由基。高压氧促进机体活性氧(自由基)产生增加,体内自由基的产生与高压氧压力、时间、疗程成正相关,高压氧的压力越高,吸氧时间越长,氧气浓度越高,疗程越长,机体内自由基产生越多。
9、反盗血作用。高压氧可使正常脑血管收缩,阻力增加,脑血流减少,病灶区动脉因缺血麻痹,对高压氧不敏感,而未收缩,脑部血流经病灶脑组织要比正常脑组织多。
10、高压氧治疗提高肿瘤组织氧分。降低乏氧细胞含量,诱导肿瘤细胞同步化,与放疗、化疗联合应用提高敏感性,提高机体红细胞免疫力,降低化疗副作用。
三、高压氧治疗的适应症(按疗效分类)
1、第Ⅰ类 高压氧作为首选疗法起主要作用,临床疗效肯定。包括:(1)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及中毒后迟发性脑病;(2)其他有害气体急性中毒;(3)氧化物、亚硝酸盐、苯、苯胺、汽油等有毒物质中毒,药物急性中毒;(4)高山病;(5)急性减压病;(6)急性气体栓塞症;(7)气性坏疽及其他厌氧菌或需氧菌与厌氧菌混合感染;(8)颅脑、脊髓及周围的神经损伤;(9)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10)心肺复苏后脑功能恢复(脑复苏);(11)窒息缺氧(烟熏、溺水、缢颈、电击、麻醉意外等);(12)动脉栓塞症;(13)动脉吻合术后断端供血不良;(14)断肢再植、植皮术后断肢、皮瓣生长不良;(15)新生儿窒息缺血缺氧性脑病;(16)突发性耳聋;(17)慢性牙周病;(18)急性眼底供血障碍。
2、第Ⅱ类 高压氧作为辅助治疗方法之一,可提高疗效,包括:(1)循环系统: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恢复期、休克、周围血管病;(2)消化系统:溃疡病、溃疡性结肠炎、急性出血性坏死性小肠炎、急性胰腺炎、肠梗阻、肠壁囊样积气;(3)呼吸系统:肺栓塞、肺水肿、急性或慢性支气管炎、肺泡蛋白沉积症、肺功能不全、呼吸窘迫综合征、哮喘病;(4)神经系统:脑出血、脑梗塞及其他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病、颅内感染、神经炎、偏头痛、震颤麻痹、脱髓鞘病、脑外伤性癫痫、脑外伤后综合征; (5)外科系统: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无菌骨坏死、放射性骨坏死、慢性骨髓炎、挤压综合征、筋膜间室综合征、各种创伤、烧伤、冻伤、击电伤、慢性难愈合的溃疡、难愈合的伤口、褥疮、创伤性休克; (6)职业病:振动病、森林脑炎恢复期、职业性难听、日射病、热射病、电光性眼炎、尘肺;(7)妇产科:高危妊娠、胎儿宫内发育延缓、胎盘功能不全;(8)眼科:中浆、眼外伤、视网膜出血、视神经萎缩、视网膜震荡、急性视神经炎、急性葡萄膜炎、皮质盲。(9)五官科:神经性耳聋、美尼尔病、耳科术后颅神经损伤;(10)口腔科:口腔粘膜溃疡、面部、颌骨外伤、腮腺肿瘤手术后面神经损伤、种植牙术后;(11)其他:运动损伤、老年疾病。
3、第Ⅲ类 高压氧有一定疗效,但尚需进一步研究。包括:结缔组织病、肝炎肝硬化、尿毒症、肾炎、肺部感染、癫痫、精神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肌萎缩性侧索硬化、恶性肿瘤化疗、放疗、先兆流产、更年期综合征、神经衰弱、青光眼、中毒性耳聋、颈椎病、霉菌感染。
四、高压氧治疗的禁忌症
绝对禁忌证:未经处理的气胸、纵隔气肿、活动性出血及出血性疾病,氧敏感试验阳性及氧中毒史,结核性空洞形成并咯血。
相对禁忌症:重症上呼吸道感染,重度肺大泡、肺气肿、支气管扩张、重度鼻窦炎,未经处理的恶性肿瘤,视网膜脱离、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动过缓、化脓性中耳炎、咽鼓管阻塞、BP>160/100mmHg、高碳酸血症、脑血管瘤、畸形、Ⅱ°以上心脏传导阻滞。
五、婴儿氧舱治疗的适应证及禁忌证
适应证:心脏病孕妇产儿、妊高症孕妇产儿、糖尿病孕妇产儿、感染孕妇产儿、中毒孕妇产儿、贫血孕妇产儿、肾病孕妇产儿、胎盘功能不全孕妇产儿、过敏性疾病孕妇产儿、新生儿破伤风、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新生儿核黄疸及核黄疸后遗症、新生儿窒息复苏后、新生儿吸入综合征、新生儿产伤所致颅骨骨折、头部血肿、新生儿产伤所致皮肤及软组织损伤、新生儿术前准备及术后恢复、新生儿宫内窘迫、新生儿脓疱、新生儿脐炎、产程过长产儿、脐带先露、脱垂或绕颈产儿、胎头吸引或钳产产儿、胎儿异位产儿、胎膜早破产儿、难产产儿、病毒性脑炎及后遗症、缺血缺氧性脑病、败血症、各种中毒性疾病(白果、霉变甘蔗、药物过量、毒气等)、感染性疾病。
禁忌症:内出血未止者、气胸、肺空洞、肺大泡、严重肺部感染、原因不明高热、鼻窦炎、中耳炎、32孕周以下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
六、进舱人员的管理制度
1.患者和陪舱人员必须经高压氧科医生检诊,持卡登记后方可进舱,患者应遵守治疗时间,以免延误治疗。
2. 进舱前应排空大、小便,更衣换鞋,不得穿着任何化纤衣物进舱(纯氧舱)。
3.严禁带入火种及其他易燃、易爆物品,亦不得带入钢笔、手表、提包、BB机和移动电话等杂物。
4. 在加压过程中,不断做好耳咽管调压动作,如捏鼻子鼓气、吞咽、咀嚼等,如耳疼不能消除者,应立即报告操舱人员。
5.要熟悉吸氧面罩及通讯装置的使用方法。
6. 治疗时出现任何不适,应及时报告,听侯医生处置。
7.保持舱内整洁,不随便吐痰和乱扔果皮纸屑。
8. 不要在舱内喧闹,不要擅自搬弄舱内设备,以确保安全治疗。
9.减压过程中严禁屏气。
七、高压氧治疗的副作用及预防措施
副作用:
(一)气压伤:包括中耳气压伤、鼻窦气压伤、肺气压伤。
当耳鼓室内压与外界压差值达10~30mmHg时,鼓膜发生内陷;60mmHg时出现疼痛,达到100mmHg时出现剧烈耳痛及中耳渗液,达到120mmHg时,鼓膜穿孔。表现症状依程度出现耳痛、耳鸣、外耳道有血性渗出物,鼓膜破裂。肺泡与外界气压差大于80mmHg时可引起肺组织撕裂,造成气胸或空气栓塞。
预防措施:①上呼吸道感染,中耳炎、咽鼓管开张不良者暂停高压氧治疗;②轻度鼻塞者入舱前用1%的呋麻素滴鼻;③加压、减压时做好咽鼓管调压动作;④控制减压速度;⑤患者耳疼痛时,立即停止加压,必要时稍减压耳痛消失后再缓慢加压。⑥减压过程严禁舱内人员屏气,若剧烈咳嗽时应暂停减压。
(二)氧中毒 包括肺氧中毒、脑型氧中毒、眼型氧中毒。
原因与治疗压力与吸氧时间有关。常压下吸纯氧6-12h可发生胸骨后疼痛,24h可发生支肺炎,0.2mpa下吸氧,3h肺活量下降。10-12h可发生肺氧中毒。表现以支气管炎、胸骨后疼痛,咳嗽,0.25mpa下吸氧可发生脑型氧中毒,多发生在吸氧20′-40 ′时,主要表现为抽搐。长期连续高压氧治疗(150次以上),可引起眼型氧中毒,引起近视及白内障,早产儿、低体重儿,长期高浓度氧可影响晶状体后纤维化。
预防措施:①消除易感因素:醉酒、高热、疲劳、严重肺部感染、体质衰弱、早产儿、低体重儿易发生氧中毒。暂不做高压氧治疗。②控制高压氧治疗的压力与疗程,间歇吸氧。
魏诚文主任医师
擅长:脑动脉供血不足、头晕、头痛、脑梗塞、脑出血恢复期、病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