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院频道 > 医院科室
中山大学附属六院
三甲  综合

肾内科

科室医生:8
专家医生:0
科室简介: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肾内科是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由门诊、病房、腹透中心、血透中心、实验室五部分组成,科室人员主要由来自中山大学附属第一、二医院及中山一院黄埔医院等中山大学附属医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多具有博士学位及国外留学经历,年富力强,既有对事业的不懈追求以及敢想、敢干的闯劲,又有工作中面对各种复杂临床情况的“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谨慎。

  科室主任、学科带头人姜宗培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广东省医师协会肾脏医师分会常委)是享誉全国的肾脏病专家。长期从事肾脏病临床工作和基础研究,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坚实的科研能力。至今承担各级科研基金7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项,教育部留学归国人员基金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广东省中医药局基金2项,CEC(Baxter)项目1项;近年来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第一(通讯)作者论文53篇,其中SCI收录论文8篇,主编及参编学术专著5部。参与了卫生部腹膜透析SOP的制定。参与并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等。近年培养研究生14人,已毕业10人(4名博士,6名硕士),现在读4人(3名博士,1名硕士)。

  肾内科病房已经投入使用的病床有46张,设有单人、双人及三人病房,病房和院区环境整洁舒适,能开展各种原发和继发肾脏疾病的诊治工作,如: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如IgA肾病、膜性肾病、局灶阶段性肾小球硬化;各种间质性肾炎如药物性肾损害;代谢综合征及肥胖相关肾损害如糖尿病肾病、痛风性肾病;免疫风湿性疾病相关的肾损害如:狼疮性肾炎、干燥综合征、类风湿关节炎相关的肾损害;梗阻性肾病如前列腺增生、输尿管结石、腹膜后或腹腔内肿瘤、腹腔内占位压迫等导致的尿路梗阻等,以及感染相关的肾损害如乙肝病毒感染、HIV感染、流行出血热导致的肾损害的防治;肾移植术后的抗排斥反应、急慢性肾衰竭等治疗,特别是急慢性肾衰可逆因素的治疗,使很多患者摆脱终身透析的痛苦。

  目前医院与肾脏病相关的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种类齐全,肾(包括移植肾)穿刺活检病理检查的各种特殊染色、免疫组化、免疫荧光、电镜、分子病理学等均成熟开展,结果准确、及时。与中山大学各个附属医院肾内科保持着良好的协作关系,资源、信息、技术力量共享,为保持危重症的抢救成功率以及疑难病例诊断准确率提供坚实的基础。

  血液净化中心现拥有世界血液透析机一流品牌的德国费森尤斯血液透析机60台和两台CRRT机,并有两套费森尤斯的双级反渗的水处理系统,并全部使用费森尤斯公司的透析耗材,保证可靠的高质量的透析治疗,已经开展透析用深静脉插管的置入、永久性深静脉置管、透析用的动静脉内瘘的成形术、常规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血液灌流、血浆置换,透析设备具有联机尿素氮监测系统、容量监测系统、可调钠浓度的序贯透析治疗等功能。一些特殊的血液净化项目如危重症的床旁CRRT、自身免疫疾病的免疫吸附、肝衰竭的胆红素吸附治疗、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人工肝MARS)、新生儿、儿童肾衰患者的透析也已开展。

  腹膜透析中心发展迅速,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数量逐步增加,患者存活时间延长的同时腹膜炎、腹膜超滤失败的发生率显著降低,腹膜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维持时间保持国内领先地位。

  肾内科目前接收见习医师、实习医师、住院医师、进修医师多阶段培训,以及住院医师、主治医师轮转培养,同时也是中山大学肾脏病专业博士、硕士研究生科研招生及培养硕士学科 并承担具有医学专业本科生教学。

  肾内科坚持每周开展临床病理读片会、疑难病例讨论和科研工作汇报会,并不定期邀请国内外来访专家讲学,以保持科室临床、科研水平与国际及国内的接轨,并处于国际和国内的先进地位。

  发展中的肾脏病实验室拥有先进的分子生物学实验器材、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病理图象处理系统,具有各种肾脏固有细胞的细胞株、CO2培养箱、超净工作台等,为进行肾脏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提供包括实验动物学、病理、血液、尿液生化、免疫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蛋白组学、遗传学等技术支持。

  中山六院肾科的全体员工正以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饱满的工作热情,不断进取、努力创新,为广大病患者提供最优质的医疗服务。
黄妙芳主治医师
擅长:慢性肾功能不全、泌尿系感染等肾内科疾病的诊治
周家蕃主治医师
擅长:慢性肾小球肾炎,肾衰竭
苏宁主治医师
擅长:
张锐主治医师
擅长:
梁孟君住院医师
擅长:原发性、继发性肾小球肾炎,急、慢性肾衰竭
黄亚娟住院医师
擅长:原发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中、末期肾衰竭的治疗
张益民副主任医师
擅长:各种原发性肾脏病,包括血尿、蛋白尿、肾病综合征、IgA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