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院频道 > 专家团队
中山大学肿瘤医院
三甲  肿瘤
范卫君主任医师
擅长:各种肿瘤的影像学诊断与介入治疗,尤其对肿瘤的微波消融治疗
简介:范卫君,男,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1988年毕业于山东医科大学医疗系,于1999年7月获复旦大学华山医院影像介入专业博士学位。1999年至今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影像介入中心工作。现为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影像介入科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专业学会兼职: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 委员、秘书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消融学组副组长 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常委 专业杂志编委: 《中华放射学杂志》通讯编委 《解剖与临床》杂志编委 临床医疗经验: 主要从事肿瘤影像诊断与介入治疗,专长于各种肿瘤的影像学诊断与介入治疗,尤其对肿瘤的微波消融治疗有较深入的研究,并开展了大量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工作。已发表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论文31篇,其中SCI文章6篇,中华系列文章15篇,主编或参编学术专著5本,其中,担任《临床肿瘤学》主编,《肝癌微创治疗与多学科综合治疗》及《肿瘤介入诊疗学》副主编,参与《神经影像学》、《鼻咽癌》及《螺旋CT诊断学》的编写。现承担广东省科技厅、广东省卫生厅、广州市科技局课题多项,还参与了国家“九五”攻关、“211”工程、肿瘤重点学科建设等科研项目的工作。 科研基金: 1.门静脉高压脾肾静脉带膜支架分流术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广州市科技局项目,2008,第一负责人 2.榄香烯乳在消化道肿瘤肝转移介入治疗中的应用研究,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2005年,第一负责人 3. 多层螺旋CT灌注扫描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研究,广东省卫生厅,2007,第二负责人 4. CT灌注成像在肝硬化结节癌变过程中监测意义的研究,广东省卫生厅,2006,第二负责人 主编或编写专著: 1.《临床肿瘤学》: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1版,主编 2.《原发性肝癌中西结合诊断与治疗》: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1版,副主编, 3.《肝癌微创治疗与多学科综合治疗》: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1版,副主编 4.《肿瘤介入诊疗学》: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1版,副主编[详细]
张福君主任医师
擅长:肿瘤的导管微导管灌注化疗;栓塞化疗;宫肌瘤栓塞术;动脉药盒植入术;肿瘤射频消融术
简介:张福君,男,主任医师,教授,科秘书,介入二区区长,中山大学放射介入研究所副所长,博士导师,1963年出生,1987年毕业于内蒙古医学院医疗系,后在白求恩医科大学及上海第二军医大学攻读硕士和博士,2008年在美国贝勒医学院进修分子影像学及其在肿瘤介入微创治疗中的作用。 社会兼职: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 常委兼秘书长 (2009 -至今) 中国抗癌协会粒子治疗学会 常务副主任委员 (2010-至今) 广东省抗癌协会肿瘤影像与介入诊治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2011-至今) 广东省医师协会放射介入医师专业委员会 常务(2010-至今)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编委 (2001-至今)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编委(2008-至今) 《中华放射学杂志》 编委(2008-至今) 临床医疗: 近十多年来与介入病区其他医务人员一道,开展40余项肿瘤介入治疗新技术,如CT导向下肿瘤I125粒子植入术;肿瘤微波消融术;肿瘤射频消融术;肝癌的双介入治疗;盆腔肿瘤、鼻咽癌、肺癌等的介入治疗,另外还开展了动脉化疗药盒植入术、食管内支架植入术、气道内支架植入术、胆道内支架植入术、腔静脉内支架植入术、介入法胃造瘘术,尤其在I125粒子植入技术方面,在华南地区率先开展了这一项目,开辟了肿瘤治疗中的新途径,对肿瘤学科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地推动作用,更使我院的肿瘤微创诊疗工作得到了国内同行的一致认可。 科学研究: 张福君教授除了在临床医疗工作中尽职尽责,同时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在国内中华医学杂志、中华放射学杂志等国内顶级核心期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50余篇,主持了多项重要的临床研究项目,在多个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国际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获2008 “国内最具影响的百篇文章”,2009年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肿瘤学科高被引作者中排名第三, 2010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近3年作为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国际著名学术杂志等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包括Cancer, EJO,The Oncologist,Cancer Biology&Therapy等杂志。 科研获奖项目: 获国家专利5项 2007年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突出贡献奖。 2010年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粒子学组突出贡献奖。 科研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鼻咽癌分子靶点荧光显像与核磁共振融合模型建立的实验》(2010), 省科技厅《分子靶点荧光显像剂的筛选及荧光显像对鼻咽癌早期诊断的实验》(2010), 广东省科技厅 《抑癌基因覆膜支架的研制与临床应用》(2009), 卫生部《HIFU对无法切除胰腺癌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临床试验》第一课题负责人(2008), 广东省科技厅《生物可降解型放射性粒子、粒子链的研制及临床应用研究》第一课题负责人(2006), 广州市科技局《生物可降解放射性粒子链和匹配的TPS研制及临床前应用研究》第一课题负责人(2007), 横向联合《可降解放射性粒子、粒子链研制及临床前应用研究》第一课题负责人(2005), 广州市科技局《介入型化疗药盒系统的研制及产业化新型肿瘤药物研究》 (第三负责人) 广东省卫生厅《结直肠癌肝转移动脉时辰化疗研究》 第三负责人(2003) 主编或编写专著: 1.《肝癌微创治疗与多学科综合治疗》军事医学出版社,2003,副主编 2.《肿瘤介入诊疗学》 科学出版社,2005,编者 3.《放射性粒子组织间近距离治疗前列腺癌》,北大医出版社,2007,主编 4. 《CT介入治疗学》2009年5月,人民卫生出版社,主编[详细]
黄金华主任医师
擅长:鼻咽癌动脉灌注化疗、乳腺癌、肺癌动脉灌注化疗与射频消融治疗、肝癌及肝转移瘤动脉栓塞治疗与射频及化疗消融治疗、脾功能亢进介入栓塞治疗...
简介:黄金华,男,主任医师,教授,影像与微创介入中心副主任,1961年9月出生,1985年毕业于江西医学院医疗系(本科),1992年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硕士毕业,硕士生导师,广东省抗癌协会肿瘤影像介入专业委员会委员,从事肿瘤影像诊断与介入治疗。 擅长于各种肿瘤的影像诊断与介入治疗。在肿瘤影像诊断方面,对各种肿瘤的常规X线诊断、CT诊断、MR诊断、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有丰富的经验,擅长于胃肠双对比造影技术。在肿瘤介入治疗方面,自1989年开始从事肿瘤介入治疗的研究与临床工作,1987年参与组建中山大学肿瘤医院介入病区。在肿瘤介入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熟练应用各种介入治疗技术治疗头、颈、胸、腹、盆腔等部位肿瘤,尤其擅长鼻咽癌动脉灌注化疗、乳腺癌、肺癌动脉灌注化疗与射频消融治疗、肝癌及肝转移瘤动脉栓塞治疗与射频及化疗消融治疗、脾功能亢进介入栓塞治疗、肾癌、肾上腺肿瘤动脉栓塞与射频治疗、胰腺癌动脉灌注化疗、胃肠肿瘤动脉灌注化疗、卵巢癌动脉灌注化疗、宫颈癌动脉灌注化疗、子宫肌瘤动脉栓塞微创治疗、食道支架植入技术治疗食道狭窄及食道纵隔瘘、胆道支架植入技术治疗梗阻性黄疸、应用动脉药盒植入技术行动脉灌注化疗、血管支架植入术治疗上腔静脉及下腔静脉阻塞综合症、椎体转移瘤介入法椎体成形术,介入法胃造瘘术、介入法气胸引流术。 专业协会会员: 中华医学会(CMA)会员(1997-至今) 中国抗癌协会(CACA)会员(1997-至今) 专业学会兼职: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介入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2005至今) 广东省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常委(2008年至今) 广东省抗癌协会肿瘤影像介入专业委员会委员 (2002-至今) 广东省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专业杂志编委(审稿人): 《介入放射学》杂志编委(2005年至今) 海外留学经历: 2003年至2004年在美国M.D.Anderson肿瘤中心学习进修一年。 临床医疗经验: 从事本专业临床医疗工作20余年,已在肿瘤介入微创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能熟练应用各种微创介入治疗技术进行肿瘤治疗。采用的主要介入技术和治疗的瘤种:1肝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2.肿瘤的的经动脉灌注化疗;3.肝癌、肺癌、肾癌以及其它实体肿瘤的射频消融、微波消融治疗等;4. 妇科难治性肿瘤的介入微创综合治疗;5. 肿瘤的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6.(食道狭窄、胆道梗阻、腔静脉狭窄等)腔内支架植入治疗。 科学研究经验: 长期开展肿瘤介入治疗基础与临床研究工作,曾在美国最大的癌症中心休斯敦安德森癌症中心从事癌症治疗的研究。近3年来主持3项省级科研项目:近5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内外本专业刊物发表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十余篇,其中SCI论文4篇。主编或参编3本学术专著,其中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肿瘤介入诊疗学》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 教学工作经验: 长期坚持参加本科生、研究生教学及临床进修医生的教学工作并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2003开始担任硕士研究生导师,至今已招收研究生8人,已毕业5人。 科研基金: 主持科研项目: 1. 广东省科委自然科学基金. 一种消融新技术—同步法化学热消融增大肝癌消融灶的研究10151008901000122. 2010~2013年. 2. 广东省科委. 3-BrPA 靶向抑制糖酵解供能抗肿瘤疗效的实验研究. 2009B060700100. 2009~2012年. 3. 广东省科委. CT 引导下微创微波消融治疗门静脉高压性脾功能亢进的临床研究. 2008B030301127. 2008~2011年. 4. 广州市科技局. 介入型化疗药盒系统的研制及产业化. 2003Z2-E4101(2003~2006年,已结题) 主编或编写专著: 1.《临床肿瘤学》. 科学出版社 2010年5月第3版,参加编写 2.《肿瘤介入诊疗学》科学出版社.2005年4月第1版.主编[详细]
李立主任医师
擅长:影像学诊断与分子影像研究
简介:李立,男,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医学博士。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肝转移学组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放射学会心胸组委员。1993.9-1996.6中山医科大学医学影像与核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1999.9-2002.12中山大学肿瘤学博士研究生。1996.7起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影像介入中心任医师、主治医师、副教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2007.3-2008.7作为中央组织部第五批援疆专家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援疆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定量化影像学诊断与分子影像研究,具备深厚的医学影像学基础及分子生物学研究背景,在磁共振分子影像学研究方面,如磁共振标记基因显像研究、新型磁共振纳米造影剂研发,多模态分子成像理论与模型建立等取得了一定成绩。 承担的科研项目: 1)2006年广州市科技攻关计划(No.2006Z3-D2041):新型磁共振造影剂—钆掺杂纳米复合材料的研制 2)2007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30770629):含钆纳米材料磁共振分子影像造影剂的研制 3)2007年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No.2007B060401062):肿瘤靶向的含钆纳米造影剂的研制 4)863计划重大项目子课题(No.2006AA02A404):鼻咽癌MR分期和分子影像学研究 5)863计划重大项目子课题(No.2007AA021901):新型钆纳米磁共振造影剂的研制 获得或申报专利: 1. 发明专利:一种钆掺杂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专利号:ZL 200510033898.3 2. 发明专利:一种乳腺病变定量化影像评价系统及其应用方法,发明专利受理号:200810026678.1[详细]
谢传淼主任医师
擅长:咽癌、乳腺癌、肝癌的诊断与研究方面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及思路,对疑难病例的影像诊断有丰富的经验
简介:谢传淼,男,主任医师,科副主任,博士生导师。1988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医疗系。现任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影像与微创介入中心副主任。从事医学影像诊断20多年,全面熟练地掌握影像诊断学知识,尤其对鼻咽癌、乳腺癌、肝癌的诊断与研究方面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及思路。对疑难病例的影像诊断有丰富的经验。 主要研究方向: 1. 磁共振功能成像及能谱CT 2. 鼻咽癌的影像学诊断 3. 肝脏肿瘤、乳腺疾病的影像学诊断 省级以上学术团体任职情况: 广东省抗癌协会肿瘤影像与介入诊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放射学会磁共振学组副组长 广东省放射医师学会常委 海外学习经历: 2012年在美国Columbia University任访问学者学习交流影像诊断 主持科研项目: 1. 广东省科技厅粤财工一般项目 ,磁共振功能成像评估肝细胞癌疗效的标准探索及相关技术平台建立 2. 广东省科技厅一般项目,3.0T-MR三维快速容积扫描技术结合高分辨增强扫描在鼻咽癌三叉神经侵犯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3. 省部级广东省省计划项目面上项目,鼻咽癌放疗后放射性脑损伤机制的探讨 4. 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全国重点地区环境与健康专项技术文件编写与验证(2011)子项目名称肿瘤调查技术方法与资料收集 5.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鼻咽放疗后颅底复发的影像研究 6. 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项目,磁共振成像对鼻咽癌临床分期的作用 主编或编写专著: 1.《临床肿瘤学》科技出版社,2010年, 第三版,编委 2.《中枢神经系统疑难病例影像诊断》,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第一版,编委 3.《头颈部疑难病例影像诊断》,待出版,主编 发表论文: 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 1. MRI signal changes in the skull base bone after endoscopic nasopharyngectomy for recurrent NPC: a serial study of 9 patients. Eur J Radiol 2013, 82(2):309-315. 2. Computed tomography characterization of neuroendocrine tumors of the thymus can aid identification and treatment. Acta Radiol 2013, 54(2):175-180. 3. An experimental study on acute brain radiation injury: dynamic changes in proton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and the correlation with histopathology. Eur J Radiol 2012, 81(11):3496-3503. 4. A new, preoperative, MRI-based scoring system for diagnosing malignant axillary lymph nodes in women evaluated for breast cancer. Eur J Radiol 2012, 81(10):2602-2612. 5. Primary nasopharyngeal non-Hodgkin''s lymphoma: imaging patterns on MR imaging. Clin Imaging 2012. 6.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eatures of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and nasopharyngeal non-Hodgkin''s lymphoma: are there differences? Eur J Radiol 2012, 81(6):1146-1154. 7. Nasopharyngeal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eatures in ten cases. Chin J Cancer 2012, 31(1):19-28. 8. Diffusion-weight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or prediction of response of advanced cervical cancer to chemoradiation. J Comput Assist Tomogr 2011, 35(1):102-107. 9. Computed tomographic findings of skull base bony changes after radiotherapy for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implications for local recurrence. J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 2011, 40(4):300-310. 10. Kimura''s disease: the CT and MRI characteristics in fifteen cases. Eur J Radiol 2011, 80(2):489-497. 11. 鼻咽腺样囊性癌的MRI表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1, 27(5):921-925. 12. 弥散加权成像与PET-CT对鼻咽癌诊断效力的比较研究. 中华肿瘤杂志 2011, 33(10):791-792. 13. 全身弥散加权成像在鼻咽癌患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中国肿瘤临床 2011, 38(12):723-726. 14. 三维颅脑容积磁共振成像技术在颅脑磁共振增强检查的价值.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2011, 17(1):79-82. 15. Kimura病的CT、MRI表现.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10, 44(6):619-622. 16. 孤立性纤维瘤的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病理特征. 中华肿瘤杂志 2010, 32(5):363-367. 17. 24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螺旋CT征象与临床病理分析. 中国肿瘤临床 2009, 36(22):1281-1285. 18. 骨显像与MRI对鼻咽癌脊柱转移瘤诊断的对比观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09, 25(12):2279-2281. 19 原发性乳腺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 广东医学 2009, 30(11):1663-1665. 20. 肝癌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影像学特征及CT假阳性病灶的病理分析. 癌症 2007, 26(1):68-72. 21. 螺旋CT与MRI评价鼻咽癌颅底侵犯. 癌症 2003, 22(7):729-733. 22. MRI对鼻咽癌T、N分期的影响. 中华肿瘤杂志 2002, 24(2):181-184. 23. 鼻咽癌咽后淋巴结转移的CT与MRI对比研究. 癌症 2002, 21(3):285-288.[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