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院频道 > 专家团队
广州南方医院
三甲  综合
擅长:皮肤病理,炎症性疾病和特殊感染性疾病的病理诊断,无精子症睾丸活检生精状态的病理学评价。
简介:邓永键,1993年第一军医大学临床医学六年制本科毕业,1996年第一军医大学病理学硕士研究生毕业,2004年第三军医大学皮肤病和性病学博士研究生毕业。从事病理学诊断、科研和教学工作。建立了无精子症睾丸活检生精状态病理学评价的分类体系,洽合于生殖医学医生对无精子症患者进行治疗决策。 现为中国医师协会病理学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乳腺病理专业组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病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病理学分会委员。 特殊炎症性疾病是病理诊断中的难点,许多长期发热的病人、慢性渐进性病变的病人,往往疑为恶性肿瘤,如淋巴瘤、白血病等,患者在机体出现的皮疹、皮肤粘膜溃疡、多器官结节性损害、溶解性损害,病理活检与淋巴细胞增生性病变、其他肿瘤难以鉴别,不便于确诊,甚至可被误诊为肿瘤。实质上,在我会诊的一些被误诊为其他病变的患者中,他们往往是特殊感染、血管炎性疾病、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等,经治疗后很快缓解或完全治愈。携带详细病史资料、会诊病理切片,可到南方医院病理科会诊;南方医科大学·广州华银病理诊断中心在全国各地均有远程病理切片扫描仪,患者及其家属可到我们设在当地的工作站内上传切片,进行远程诊断,免去舟车劳顿之苦,减少交通费用。当然,需根据具体疾病与具体资料而定。[详细]
擅长:临床微生物学检验
简介:芮勇宇,男,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临床微生物学与检验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临床细菌新类型多重耐药机制。1970年4月出生,籍贯江苏省常州市。参加南方医院检验医学科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临床工作,负责编写标准操作程序及修订,每年均负责多名实习生、进修生带教工作,实习生毕业论文指导工作,结合临床开展细菌耐药监测研究、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调查,结合临床急需,不断开展新项目。负责检验医学系《临床微生物学与检验》专业的教学工作,参加《实验诊断学》教学。2004年以来,每年教学评估均为优秀,均为90分以上。获校2007年度优秀教学一等奖。第一作者发表教学论文9篇。现负责卫生部视听教材制作课题(共4部教材)。 第一作者申请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批准号30070041,15万,2001-03年;批准号30170821,18万,2002-04年;批准号30470099,20万,2005-至今)。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核心期刊已发表20多篇科研论著。2004年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第一作者。现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函评专家;教育部、卫生部和广州市卫生局项目及成果评审专家;广东医学会检验分会中青年委员;广东省临床检验质量控制专家库专家;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第四批校级培养对象。[详细]
张亚历主任医师
擅长:萎缩性胃炎、胃肠癌及癌前病变、炎症性肠病(克罗恩病及溃疡性结肠炎)、胃肠道出血病变
简介:张亚历,男,1961年出生。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津专家,广东省高干保健专家。现为南方医科大学消化内科研究所副所长,南方医院消化科副主任。广东省医师协会消化内镜分会主委、广东省医师协会消化分会副主委,广东省医学会消化学会副主委,广东省医学会肝病学会副主委、广东省药学会抗感染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广东省大肠癌协会顾问。1995年获国家人事部中国青年科技奖、卫生部吴阶平医学研究奖、广东省第四届丁颖科技奖。担任《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副主编,及《世界胃肠病学杂志》、《实用医学杂志》、《广东医学杂志》《现代消化与介入杂志》、《军医大学学报英文版》等杂志编委。主编出版了《实用消化病学》、《图解消化病学》、《胃肠疾病内镜、病理与超声内镜诊断彩色对照图谱》、《大肠癌的基础与临床》、《现代小肠病学》、《医学英语结构分解词典》、《分子生物学常用实验方法》等专著,并参与了编写《现代内科学》、《幽门螺杆菌与胃十二指肠疾病》、《实用中草药宝典》、《消化内镜学》、《中国肛肠病学》、《现代消化病学》、《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内科学》、《细胞凋亡的基础与临床》、《免疫学常用实验方法》、《中西医结合?消化病学》、《胃肠病学和肝病学》、《Barrett食管》、《消化道疾病诊断病理学》、《中华胃肠病学》、《超声内镜》等专著。长期从事胃肠疾病的临床诊疗、内镜和病理诊断工作,曾在日本医科大学研修。是国内极少数既从事临床,又从事病理和内镜诊疗的专家。专长于胃肠早期癌、胃肠炎症性疾病和出血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擅长对疑难疾病的诊疗分析和治疗。[详细]
刘思德主任医师
擅长:肝病治疗及结肠镜诊疗
简介:刘思德,男,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政协委员,目前担任南方医院消化科副主任。长期从事结肠镜诊疗及早期大肠癌内镜诊治研究,2001年起先后多次赴日本及欧洲研习结肠镜诊疗新技术及早期大肠癌内镜切除术,结肠镜技术精湛,尤其对大肠病变内镜下微创切除方面的复杂电外科手术有丰富经验,每年数十次在国际及全国性内镜微创治疗学术大会上受邀进行手术表演及学术专题讲座。2001年率先在国内报道平坦型早期大肠癌并建立内镜下成功切除此类肿瘤的微创术式。同期在国内最先报道大肠锯齿状腺瘤及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并成功建立切除此类病变的内镜粘膜切除术,其改良的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及内镜下分片粘膜切除术(EPMR)的临床效果居国内领先水平,受到同行们的高度认可。2006年在国内首先建立了超低位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内镜反转粘膜切除术(REMR),可完美保全肛门功能,解决了极低位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的保肛难题,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2007年受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委托担任《中国早期大肠癌内镜诊治指南》起草人,并于2007年11月当选为中华消化内镜学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01年开始连续举办8届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早期大肠癌内镜诊疗及结肠镜单人操作高级研修班》,在国内甚有影响。2006年以来获军队及省级科技成果奖6项,获国家专利授权2项,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52篇,获国家863计划重点基金项目2项,主持国家及省部级科研基金项目6项,目前总科研经费为1165万元。2009年由国家人事部、科技部、教育部、财政部、原国家计委、中国科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七个部门联合批准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10年受聘为广东省高等学校珠江学者特聘教授,目前是国内大肠镜方面的杰出专家。[详细]
智发朝主任医师
擅长:胆胰疾病和小肠疾病微创治疗(特别是胆结石、胆道肿瘤、急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胰腺肿瘤、小肠出血、小肠肿瘤、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 完整擅长>>
简介:智发朝,男,主任医师,教授,科副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学术带头人,1962年8月出生。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博士毕业。师从周殿元教授和香港中文大学威尔斯亲王医院钟尚志教授,曾到香港中文大学威尔斯亲王医院和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亚历山大亲王医院、悉尼Westmead Hospitall、日本自治医科大学进修学习。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胃病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委员、副秘书长,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学组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消化内镜学医师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消化内镜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脾胰消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消化内镜杂志》、《中华胰腺病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现代消化病及介入诊疗》等多家杂志编委。主攻胆胰疾病和小肠疾病微创治疗,在胆结石、胆道肿瘤、急(慢)性胰腺炎、胰腺肿瘤、小肠出血、小肠肿瘤、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方面有非常丰富的临床诊治经验,同时在这些疾病的基础研究方面也很有造诣。全国中西医结合中青年优秀科技工作者。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发表论文150篇,主编《双气囊内镜学》一部。是国内著名的消化病及消化内镜专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