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简介: 新生儿科始建于1982年,是我市最早建立的新生儿科,1996年成为市一级重点学科至今。一直是大连市危重新生儿抢救治疗中心,专业骨干培训基地。
现有床位24张,重症监护病房床位10张。母婴同室14张。医疗高峰期总病人数近40余人。危重患儿逐年增多,现危重患儿占57% ,病人来自市内、北三市以及朝阳、吉林、山东等地。平均床位使用率94.8%,抢救成功率95.12%,平均住院日6.9天。
新生儿科现有专业医生8名,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4名,主治医师1名,住院医师1名。博士1名,硕士2名。主治医师以上人员均经过半年以上国内一流新生儿科专业培训,胜任急重症抢救、转运以及教学科研工作。学科拥有技术精、素质高的专业化护理队伍,在学科带头人黄玉春博士的带领下,团结协作,锐意进取,使学科的医疗技术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在领导的关怀支持下新生儿科建成了国内一流的标准化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监护仪等抢救设备齐全,学科实验室拥有血气仪、胆红素测定仪等各种急救检验设备,并可随时完成床旁摄片、超声等检查,保证抢救治疗准确、高效完成,为提高抢救成功率提供必要保障。
新生儿科始终坚持以科研、新技术带动医疗水平全面提高的发展思路,努力开展以临床研究为主的科研工作,针对抢救治疗的难点进行立题研究。共完成局立项课题两项,新立项课题一项,开展新技术几乎与国内领先水平同步,近五年发表国家级论文30余篇。在医疗方面各种抢救治疗技术不断提高,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低出生体重儿(体重1500克以下)抢救成功率80.65%、超低出生体重儿救治有新突破,成功救治26+5周超未成熟儿,标志学科总体实力处于国内先进水平。早产儿呼吸管理达国内先进水平:常规开展表面活性物质替代治疗,采用先进的肺保护通气策略以及综合措施防治慢性肺疾病。成功救治2例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患儿,积累了一定经验。严重低氧血症呼吸衰竭及肺动脉高压的诊治及抢救经验进一步丰富,成功率不断提高。近3年共进行机械通气治疗150例,死亡21例,放弃32例,抢救成功率82.2%。常规开展经外周动静脉换血技术,成功抢救各种溶血患儿及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率先在东三省开展先天性遗传代谢疾病早期诊断工作,积累了丰富经验。在此基础上对早产儿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甲状腺功能低下的诊治有新的突破,疑难杂症的诊治能力进一步提高。对新生儿感染、败血症、黄疸等常见病诊治经验丰富。开展危重新生儿转运工作,院前转运系统及网络不断完善。近三年共转运721例,较三年前增长近1倍。尝试危重症的长途转运5次,成功转运肠闭锁术后顽固休克肝功衰竭危重病例至日本一例,各种危重儿至沈阳4例,无意外发生。填补市内空白,为挽救危重新生儿、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做出了重要贡献。
新生儿科建立了高危儿随访门诊,对早产儿、脑损伤等高危儿进行出院后跟踪随访,随时发现异常及时干预,共随访患儿450余人次。对高危儿的预后改善起到了重要作用,进一步提高了高危儿的成活质量,深受患属欢迎。
新生儿科还积极开展院外合作,充分利用我市先进的医疗设备,开展了脑损伤及脑发育异常的核磁影像诊断工作,使诊治能力及水平有更大的提高。常规开展了床旁颅脑超声检查,提高了早产儿、危重儿颅内病变的早期诊断与预后评估水平。
学科注重医疗质量管理,在不断提高医疗水平的同时更注重规范化管理。及时掌握本学科新进展,不断调整诊疗常规使之与国内先进水平同步。学科积极参与国内新生儿及相关学科的学术交流活动,举办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与协作,每年举办省级或市级继教班1-2次,并成功举办东三省新生儿学术研讨会一次,推动了大连地区新生儿学科发展,真正成为大连市新生儿学科发展的领头雁,学科影响力不断扩大。学科与国内多个一流新生儿科建立了密切的学术协作关系,参与国内多中心研究。常年培训我市新生儿专业人员,承担大连医科大学留学生英文教学及本科临床带教任务。学科综合实力处于市内领先水平。
新生儿科秉承“用爱托起明天的希望”的服务宗旨,扎实工作,不断进取,希望用一流的技术,一流的服务满足广大患儿及家属的救治需要,为降低大连市新生儿死亡率,提高新生儿成活质量做出应有的贡献。
擅长:新生儿急救,特别是抢救呼吸衰竭、胎粪吸入综合症、缺血缺氧...
擅长:新生儿疾病的诊治;新生儿黄疸、新生儿呕吐及新生儿缺血缺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