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院频道 > 医院科室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综合

核医学科

科室医生:3
专家医生:0
科室简介:  1960年2月大连医学院成立了放射医学教研室。由学校和附属一院的同志共同担负教学任务,为医疗系本科生讲授放射损伤和放射防护。自六十年代中期至八十年代中期,核医学科经历了南迁遵义,大连重建,遵义回迁等几个历史阶段的变化与调整。截至1991年,科室先后引进了扫描机、甲功仪、肾图仪、单光子骨密度仪,用以甲状腺、肾、心脏等脏器扫描检查、功能测定及骨密度测定;井型探头γ计数器用以体外分析,开展项目包括甲状腺激素系列、Mb、Fe、ACTH、HGH、Cor、HCGβ亚单位、β2-MG、降钙素、骨钙素测定。1991年,核医学科与英国皇家医学院合作成立中英放免中心,在国内率先开展神经肽Y、内皮素、肿瘤标志物CA125和CEA及小分子多肽类等一系列体外分析项目。治疗方面则继续开展甲状腺疾病的131I治疗和皮肤疾病的核素敷贴治疗。
  
  1992年科室引进当时最先进的核医学显像仪器——单探头SPECT,使脏器断层显像成为可能并大大提高平面显像的图像分辨率,以此契机新开展了心肌血流(药物及运动负荷)灌注显像、心血池显像、脑血流(药物负荷)显像、甲状腺及甲状旁腺显像、骨骼及骨髓显像、肺灌注/通气显像、肾血流及功能显像、肝胶体、肝血流显像、肝胆动态显像、消化道出血灶定位显像、胃排空功能测定等全身脏器的显像及功能评价。在体外分析方面,1994年引进的美国产12探头全自动γ计数器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在原有项目的基础上,开展了胃泌素、胃动素、内皮素、白介素系列、干扰素、生长抑素、抗利尿激素、心钠素、加压素、胆囊收缩素、β内啡肽、性腺系列、肿瘤标志物系列等多个项目的测定。在治疗方面,1998年起开展骨转移癌的核素内照射治疗,进一步丰富了治疗项目。
  
  1999年,科室购置了法国双能X线骨密度仪,在原有单光子骨密度仪基础上继续开展骨密度测定,满足了临床和科研的需求。2001年,科室引进了具有CT定位及衰减校正功能的美国产双探头SPECT,极大提高了显像效率和影像分辨率及解剖定位能力。同年购进的图文报告系统结束了多年手写报告的历史。随着工作的深入展开和效率的提高,年检患者量由1992年的1000多例次增长到2008年的3000多例次。在体外分析方面,2003年及2005年先后三次引进了Elecsys 2010型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延续开展甲状腺、性腺、骨钙代谢、心功能、肿瘤标志物等多个系列的检测,提高了检测效率,使当日、即时出报告成为现实;对体外分析中的RIA技术,科室保持并发扬了其优势项目,进一步开展了肝纤维化四项、胰高血糖素、胰多肽、脂联素、分泌性IgA、TRab、TPO、FE3等检查项目,成为大连地区检测项目最全面的医疗单位。由于检测效率的提高和检测项目的拓展,体外分析年检患者量由1988年的2万多例次增长到2008年的7万多例次。
  
   2003年始,随着新设备、新人员的不断引进,科室进一步加强了质量管理。在ISO9001质量认证管理体系中,严格制定、贯彻了每个岗位、每个层次人员、每个工作室及每个工作流程的制度;认真学习了中华医学会编著的“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核医学分册)”,做到在实际工作中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科室在省药监局等多部门多次检查中,获得好评;电发光工作中也严格执行室内质控要求,在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的室间质量评价中成绩优良。

  大连医科大医院核医学科是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之一,亦是我校积极申报博士培养点的重点专业之一。近年来,核医学发展迅速,应用广泛,PET(正电子断层影像)代表了医学影像之尖端,是功能影像及早期诊断疾病必不可少的手段。

  主要科研方向:

  ①脑功能显像及临床医用价值的研究,是探索疾病早期生理生化改变的敏感手段,能够早期发现神经系统隐匿性病变,多篇有关论文已在中华医学等杂志发表;

  ②心肌细胞活力评价方法研究及临床应用,为临床无创性评估心肌细胞状态提供了有效的手段,为冠心病的诊断、预后、疗效随访奠定了基础。

  ③核素方法诊断肺栓塞,获得成功应用,是东北地区检测最多的单位。

  近年来,美国、日本等国外知名专家前来学术交流,已成为大连核医学界核心单位。由省教委重点支持的项目"肺段感兴趣区核素分布变异指数及临床应用研究"已成功应用于临床。市科委立项的"大连市动态骨量走向及对应营养策略的研究"顺利进行,主持人张延军教授现为辽宁省核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辽宁省分会副主委,大连核医学会主任委员。

  目前还正在进行国家民政部科研课题一项。近5年来发表在国内外期刊及学术会议上学术论文30余篇,获省、市级科技进步奖各一项,主编及编写专著5部,获大连市医疗新技术奖6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