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院频道 > 医院科室
上海第九人民医院
三甲  综合

肾病内科

科室医生:12
专家医生:0
科室简介:  建科历史: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以下简称九院)肾脏科原属于九院大内科,1976年成立肾脏专业组,成立之初即开展血液透析(是上海最早开展血液透析的四家医院之一),同时还开展腹膜透析,抢救治疗了许多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和药物(包括青鱼胆、安眠药、有机磷)中毒患者,80年代初曾与仁济医院及本院泌尿科合作进行肾移植6例全部获得成功。1984年开展肾穿刺病理检查,是上海市较早开展该项技术的医院之一。2003年起开展CRRT,分别配合麻醉科、口腔科、急诊科、心内科、血管外科、消化科等其他科室成功抢救 “恶性高热”、重症格林巴利、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急性溶血尿毒综合征、血栓再通术后急性肾衰、急性造影剂肾损伤等病例,大大提高了九院重危病人的抢救成功率。
  医疗特色:
  肾脏科现有床位34张,可加床至40张左右,包括普通病床、特需病床以及肾脏病重症病床(K-ICU),年出院病人数1400人次左右。肾脏病专科门诊包括普通门诊、专家门诊,逐步开始针对特定病种的专病门诊,包括CKD、尿路感染、蛋白尿、痛风性肾病、自身免疫性肾病、腹膜透析等,2013年门诊量在5万人次左右。近年来,九院肾脏科逐步在以下亚专业方向形成特色:维持性血液透析亚专业致力于血透患者急慢性并发症的防治,包括钙磷代谢紊乱和继发性甲旁亢的综合治疗、透析营养研究、透析相关淀粉样变等。与血管外科合作,擅长各种复杂性永久性和临时性血管通路的建立,逐步成为上海市疑难血管通路诊治中心之一。危重病的肾脏支持及新型血液净化技术亚方向有较好的基础,在国内有一定知名度,有稳定的科研经费资助和较完善的学术梯队,先后发表一系列SCI文章,并获得多项国家发明专利。拟进一步在以下方向深入研究:合并急性肾损伤的多脏器功能衰竭;新型血液净化技术的研发及临床应用;生物人工肾脏;急性肾损伤的发病机制,等。腹膜透析亚方向是近年来肾脏科重点发展的亚专业,目前已组建包括肾脏专科医师、专职腹透护士和营养师在内的队伍,正在建立布局合理、符合国家和上海质控要求的腹膜透析室,维持性腹透患者人数稳步增长。慢性肾脏病一体化诊疗亚方向包括专职医师和营养师,目前正从营养干预、危险因素干预等手段着手,提高CKD的诊疗水平,延缓肾功能的恶化速率。自身免疫性肾病方向能独立诊治各种常见及疑难的风湿性疾病,建立了炎症全套、ANCA等大部分免疫相关的检查,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的免疫治疗和生物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教学科研:
  九院肾脏科是院重点培育学科,现有医生16名,其中正高职称2名,副高职称3名,绝大多数医生均有研究生学历。本学科是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点,目前拥有博导1名,硕导3名。近年来,本学科先后承担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基金、上海市科委重点项目、面上项目、国际合作项目等省部级课题十余项,获得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在核心刊物以上杂志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近30篇。本学科目前重点开展危重病血液净化、急性肾损伤、生物反应器体外细胞治疗、CKD人群综合一体化治疗等研究。教学方面,肾内科承担了九院临床医学院和口腔医学院本科生以及七年制学生的内科学、诊断学和临床实训等教学任务,其中慢性肾衰竭为双语教学,多名教师先后获得实习带教优胜奖、理论授课优胜奖、双语教学骨干教师等荣誉。
  九院肾脏科全体人员正团结一致,奋发图强,力争在不久的将来将科室建设成为国内知名、上海一流的肾脏病学科,向建院一百周年献礼。
张薇主任医师
擅长:原发性肾脏疾病(血尿、蛋白尿)、继发性肾脏病(糖尿病肾病...
田树敏主任医师
擅长:普内科疾病诊治、慢性肾炎、难治性尿路感染、肾功能不全的诊...
吴胜斌主治医师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病
庄峰主治医师
擅长:原发和继发性肾脏疾病等肾脏内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br /> 急...
李艳主治医师
擅长:各种原发性、继发性肾小球、肾小管间质疾病、尿毒症急慢性并...
王文姬主治医师
擅长:慢性肾脏病及其相关合并症的处理和慢性肾脏病的营养治疗
卢建新主治医师
擅长:血尿、蛋白尿、慢性肾衰替代治疗等
刘英莉主治医师
擅长: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综合治疗。在急、慢肾损伤的一体化治疗,...
王应灯副主任医师
擅长:慢性肾脏疾病、急慢性肾衰竭、痛风、血液透析治疗、长期透析...
沈波副主任医师
擅长:肾小球疾病、难治性尿感、风湿性疾病的诊治,经皮穿刺肾活检...
王丽副主任医师
擅长:腹膜透析、各种血液净化治疗方式、原发性、继发性肾小球、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