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简介: 山东省肿瘤医院临床检验学科于2012年11月被评为山东省临床重点专科。该学科现拥有研究员1人,副研究员(副主任技师)10人,中级职称人员16人,其中博士研究生4人,硕士研究生7人。
该学科在常规技术方面:开展了全自动生化分析、血细胞分析、凝血功能分析、尿液分析、大便有形成分分析、大便隐血胶体金分析、体液(脑脊液/胸腹水/关节液等)分析、常规细菌培养鉴定、常规细菌药敏、真菌药敏、支原体培养鉴定、细菌革兰氏染色、细菌抗酸染色、酶免分析技术等。在重点技术方面:开展了流式细胞分析术、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全自动生化分析技术、个体化分子诊断检测技术等。
在特色技术方面:(1)肿瘤标记物检测。早在1997年在省内率先采用宝灵曼ES300全自动免疫分析仪开展CEA、AFP、CA125、CA19-9、β-HCG等肿瘤标记物检测,并用于临床,1999年又在省内率先引进电化学发光技术,肿瘤标记物检测项目增加至12项,2010年增加S100检测用于恶性黑色素瘤和恶性胶质瘤,2011年开展HE4检测,并于2012年在全国率先应用ROMA指数判断卵巢癌风险。承担过国内多种肿瘤标记物检测试剂临床评价试验。2012年9月份作为组长单位,在全国领导新型广谱肿瘤标记物HSPα的临床试验。2011年全年检测达到86067例。(2)肿瘤个体化分子检测。在前期临床研究的基础上,2011年与国内著名的中南大学药物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建立了我省第一个个体化医疗检测联合实验室,采用荧光定量PCR+高分辨率溶解曲线分析和焦磷酸测序技术对相关基因进行检测分析。该实验室目前检测项目包括EGFR、KRAS等6个基因的突变和CYP2D6、UGT1A1等10个基因的SNP检测,并与国内最大的个体化用药数据库连接, 3天内给出检测报告。目前每月检测位点数在300多个,并逐步覆盖省内多医院。(3)骨标记物检测。对易发生骨转移的晚期肺癌或乳腺癌患者,连续检测患者血清中骨代谢指标如前胶原氨基端(P1NP)、骨钙素及胶原交联产物,可实现肿瘤骨转移的早期发现。而对应用双膦酸盐治疗骨转移的患者,检测其治疗前、后血清中的骨代谢物水平变化,可有效评价双膦酸盐治疗的疗效。在国内最早将骨标记物用于肿瘤骨转移事件的诊断和疗效评价,获得省自然基金项目资助。(4)流式细胞技术。拥有全省最早的流式细胞仪BD-FACS420,最早开展流式细胞仪检测肿瘤细胞DNA含量。1997年购进BD 公司Calibur流式细胞仪,开展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等工作,目前拥有流式细胞仪2台。2011年全年检测达到 2000多例。
该学科近五年承担国家级、省级以上科研课题10项,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期刊38篇。
学科带头人宋现让,为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记物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抗癌协会病因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药理学会药物基因组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抗癌协会常务理事,山东抗癌协会细胞学分会主任委员,山东省医院协会临床检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卫生部科研项目、山东省科技厅项目和山东省自然基金评审专家。在全省率先开展个体化医疗检测、骨标记物检测、肿瘤标记物检测等项目。作为学科带头人建立并实施《检验科质量体系文件》。2010年作为核心成员的研究团队被评为山东省十大创新团队,记集体一等功。近五年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12项。其中为首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山东省科技攻关项目2项,山东省自然基金重点项目1项。作为主要成员完成国家“863计划”项目1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第二位),为首获得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三等奖一项,山东省医学科学院科技成果一等奖一项。发表论文112篇,其中SCI收录论文31篇。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SCI收录17篇。主编《细胞病理学临床应用最新进展》专著1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