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院频道 > 专家团队
大兴中医院
三甲  综合
倪青主任医师
擅长:糖尿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心脏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性功能减退、糖尿病足、糖尿病脑血管病、糖尿病高血压、糖尿病足,以及痛风... 完整擅长>>
简介:倪青,内分泌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及博士后导师。医学博士(内分泌代谢病专业),博士后(中西医结合临床)。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内分泌学学科带头人、广安门医院国家卫计委及国家中医管理局内分泌重点专科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全国中医药临床研究联盟”工作委员会秘书长、首都首届百名“学习之星”、北京市“科技新星”、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之星”、全国首届百名“郭春园式好医生”、北京市“优秀中青年中医师”、中国中医科学院“中青年名中医”。先后师从著名中医肾病专家、著名中医糖尿病专家、著名中西医结合临床专家、国医大师。1991年至1994年遍访100余位著名中医专家的临床经验,具有较为宽广的临床视野。现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常委兼秘书、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专科专病工作委员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流派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常委、中华中医药学会甲状腺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等。[详细]
刘喜明主任医师
擅长:糖尿病、甲亢、肥胖及疑难顽症、妇科内分泌
简介:刘喜明,男,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糖尿病实验室主任,第二届全国百名青年名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二批优秀人才,广安门医院青年科技标兵,著名中医学家暨“国医大师”路志正教授的入室弟子,传承博士后。先后拜国医大师朱良春、周仲英学习内科,著名妇科专家夏桂成老师学习妇科。并跟随汪受传教授学习儿科。内妇儿科接受名师指点。 现为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副会长、中国药理学会理事、北京市药理学会理事、北京市疑难病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科协科普项目与科普进步奖评委、《糖尿病天地》副主编、《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编委等。 出身于中医世家,1984年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中医系;1991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消化内科专业,获国内首届中医临床硕士学位;1998年毕业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内分泌专业,获博士学位。其间曾在河南省淮阳县人民医院内科基层一线工作达八年之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先后拜国内多名中医学家为师,五次拜师求艺,尽得真传。对糖尿病及其血管并发症,甲状腺疾病,肥胖、骨质疏松以及内科疑难顽症的中医治疗具有深刻造诣,以辨证准确,用药精当,量小力专,疗效卓著而享誉医林。 作为课题负责人,先后承担了北京市重点项目“中医药干预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化痰散结法对甲状腺细胞增殖的影响”和“化痰散结法重构甲状腺细胞动力学平衡的研究”,首都医学发展基金重点资助项目“从痰、瘀、虚构建糖尿病早期肾病治疗方案及其研究”,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胰岛素抵抗脂肪细胞模型糖脂自稳失常与中医干预研究”等七项。参加了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2型糖尿病中医综合治疗方案研究”等国家级课题2项,部局级课题2项。其中“化痰散结法对甲状腺细胞增殖的影响”于2008年获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进步三等奖,“微康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于2001年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甲亢宁治疗阴虚阳亢型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临床与实验研究”于1999年获中国中医研究院科技进步二等奖。主编了《糖尿病》、《当代难治病荟萃》、《中医防治肥胖》、《甲状腺疾病证治精要》著四部,参加编写了《实用中医老年病学》等两部。先后在国内外重要影响的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近30篇,其中有两篇被SCI收录。[详细]
陈思兰主任医师
擅长:糖尿病、甲亢、甲减
简介:陈思兰,女,主任医师,从事中西医内分泌科临床医疗、科研及教学工作16年,参加科研课题有: 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及中国中医研究院课题:“降糖通脉宁治疗成年人糖尿病血管合并症的临床实验研究”。1991年12月通过国家验收,获国家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⑵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降糖甲片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1995年1月通过国家验收。 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甲亢宁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证的临床实验研究”。1998年9月通过国家验收。⑷国家“九五”攻关中标课题:“糖维康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实验研究”。己按计划顺利完成,并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及中国中医研究院科技进步二等奖。 ⑸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糖心平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实验研究”。已按计划完成结题前准备,等待验收。 主要经历: 1985年7月毕业于广东省中医药大学 1985年7月一1991年 广安门医院内科 1988年7月一1989年7月在宣武医院进修内科 1991年一2001年 广安门医院内二科主治医师 2001年—至今广安门医院内二科副主任医师[详细]
张红主任医师
擅长:月经不调、带下病、子宫内膜异位、围绝经期综合征
简介:张红,女,主任医师,擅长月经不调、带下病、子宫内膜异位。曾任吉林省中医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吉林省科技厅、省药监局、省卫生厅、省中医局项目评审专家。为国家中医、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国家中医药中级职称通考的命审题专家,吉林省教育厅学科后备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二批优秀临床人才、曾获吉林省青年科技奖等个人奖励。多年从事中医妇科的临床、科研与教学工作。 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加强中医药妇产科理论的学习和现代研究进展的追踪,在临床上对月经不调、痛经、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围绝经期综合征等病证有较高的临床疗效,积淀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并在妇科理论方面亦提出了一定的新见解。 在《中医杂志》、《中国中医急症》等发表论文30余篇, 副主编《妇科病临床诊治》,并参与编写书著十多部, 获中国专利六项,主持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二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项目“烙铁烙法治疗宫颈糜烂诊疗技术的临床研究”为首批国家中医诊疗项目,已向全国推广。 1987年7月毕业于长春中医药大学中医系,获医学学士学位。 1988年9月—1996年1月 考取全国著名中医妇科学家马志教授中医妇科研究生,获硕士学位。后留校,在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妇科从事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 1996年1月—1999年8月第二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拜师吉林省名中医董克勤教授,已出师。 2004年9月—2007年6月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攻读王秀霞教授中医妇科博士研究生,获博士学位。 2007年6月返回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从事中医妇科临床、科研、教学等工作。 2009年7月调入北京广安门医院妇科工作[详细]
李军主任医师
擅长:冠心病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绞痛的中西医治疗;冠心病介入治疗(球囊扩张术,支架置入术),起搏器植入术,房颤射频消融根治术;心律失常... 完整擅长>>
简介:李军,山东临沂人,医学博士、博士后,主任医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血管科主任、介入中心主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7年制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重点专科心悸(室性早搏)协作组组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常委、副秘书长,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分会介入专家委员会常委等。 专业特长: 一直从事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治疗与研究,擅长冠心病心肌缺血、心肌梗塞、心绞痛的中西医治疗;冠心病介入治疗(球囊扩张术,支架置入术);高血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高脂血症、介入术后、搭桥术后的中西医治疗。 工作学习经历: 1994年7月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获医学学士学位。并工作于山东省千佛山医院,任住院医师、主治医师。 1998年9月-2001年7月就读于山东中医药大学,获医学硕士学位。 2004年9月-2007年7月就读于中国中医科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师从著名中医、中西医结合专家王阶教授,主攻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疾病防治与研究。 2007年7月-2010年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做心内科学博士后,师从著名介入心脏病学专家马长生教授,任副主任医师,从事冠脉介入治疗与研究。做博士后期间获卫生部首批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资质证书。 2013年2月被我国著名老中医薛伯寿教授收为入室弟子,作为我国首批名中医师传承博士后,全面学习并继承薛老中医临证经验和学术思想。 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心血管科主任、介入中心主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7年制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重点专科心悸(室性早搏)协作组组长。 科研: 1.主持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课题“复方龙血竭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多中心、大样本、开放性IV期临床试验”(第1位); 2.主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行业专项“基于临床科研信息共享系统的真实世界冠心病诊疗方案研究”(第1位) ; 3.主持中国中医科学院“十二五”重点领域研究专项“不能进行血运重建的冠心病应用中药干预的疗效评价研究”(第1位); 4.主持课题“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与炎性反应、内皮功能变化及预后研究”,2009年获得中国博士后基金特别资助(第1位); 5.作为主研人员参与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证候规范及其与疾病、方剂相关的基础研究”――冠心病心绞痛病证结合的诊断标准与疗效评价体系研究(2003CB517103)(第4位); 6.参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冠心病心绞痛病证结合证候诊断量表的示范研究 ”(第4位); 7.参与并完成国家自然基金课题“补肾活血中药对VaD大鼠星形细胞效应基因表达的影响”(第2位); 8.参与山东省中医管理局资助课题“首乌益智灵对血管性痴呆的干预及其机理研究”,2005年通过省级鉴定,具国际领先水平(第2位)。 获奖、论文及著作: 1.“冠心病病证结合证治体系的建立及应用”2013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第7位)。 2. 博士学位论文《冠心病心绞痛病证结合证候要素特征和应证组合规律研究》获中国中医科学院2007年优秀学位论文一等奖,获得2009年北京市优秀学位论文提名奖。 3.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项目资助课题“冠心病心绞痛病证结合证候诊断与临床特征研究” 2007年获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第4位)。 4.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项目资助课题“冠心病心绞痛病证结合证候诊断与临床特征研究” 2007年获中国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第5位)。 5 完成的省中医药管理局资助课题“首乌益智灵对血管性痴呆的干预及其机理研究”,2007年获山东省医药学会医学科技进步二等奖(第2位)。 6 省中医药管理局资助课题“首乌益智灵对血管性痴呆的干预及其机理研究” 2007年获得获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叁等奖(第2位)。 7. 先后被授予为“中国百名优秀青年志愿者”、“优秀中青年科技工作者”、“患者满意的医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8.先后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SCI3篇,著作7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