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院频道 > 专家团队
上海长海医院
三甲  综合
李兆基主任医师
擅长:耳鼻咽喉头颈肿瘤外科、耳鼻咽喉、功能外科、急症及疑难杂症诊治
简介:李兆基,男,主任医师,教授,1954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军医大学,从事耳鼻咽喉科工作至今已50余年,博士生导师兼任全军耳鼻咽喉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及上海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会委员、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中华新医学、解放军医学杂志、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等8本专业期刊的编委,擅长耳鼻咽喉头颈肿瘤外科、耳鼻咽喉、功能外科、急症及疑难杂症诊治,曾发表论文100余篇,主、参编专业书廿余部,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三等奖6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培养研究生30余名,进修生约200名,获上海市及总后勤部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领国务院特殊津贴。[详细]
江德胜主任医师
擅长:耳鼻咽喉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嗓音病、耳部疾病、及眩晕病的诊断与治疗 
简介:江德胜,男,主任医师,教授,擅长耳鼻咽喉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嗓音病、耳部疾病、及眩晕病的诊断与治疗。1962年8月,上海第一医学院医疗系毕业。任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上海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常务编委。[详细]
邹静主任医师
擅长:耳聋、耳鸣、眩晕(梅尼埃病)的诊治及新疗法;重度聋患者的人工耳蜗植入
简介:邹静,男,主任医师,教授,博导。解放军总医院博士。瑞典卡罗林斯卡皇家医学院博士后。芬兰坦佩雷大学兼职。曾为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全军耳鼻咽喉病中心创始人之一。 1986年毕业于第三军医大学获得医学学士学位,1989年在该校获得耳鼻咽喉科硕士学位,1994年毕业于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科获得博士学位,1999年-2003年在瑞典卡罗林斯卡皇家医学院耳鼻咽喉科进行博士后研究。1995年起先后任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全军耳鼻咽喉病中心行政副主任、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1996年起任中华医学会河北省耳鼻咽喉科专业委员会常委。后调至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现为全军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心)工作。目前还兼任芬兰坦佩雷大学医学院耳鼻咽喉科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一直从事耳科学基础与临床研究,在梅尼埃病、神经性耳聋、以及纳米医学方面造诣很深。于1999年-2003年在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研究院做博士后研究期间在动物模型中发现了内淋巴积水的MRI特征性表现,从此改变了梅尼埃病的临床实践,为该病的诊疗工作提供了最可靠的循证医学工具,人们已经开始重新认识该病的发病机理。首次在体证实了外淋巴液的血管分泌来源,在耳科届首次提出了耳蜗的剪切应激反应。2003年以后在芬兰坦佩雷大学工作期间,首次用MRI将人类内耳的各内、外淋巴间隙分别显影,使得前期在动物模型中的关于内淋巴积水的MRI发现在临床上应用成为可能。近期开展了锥形束CT的内耳影像研究,期望取代目前的螺旋CT在耳鼻喉科的应用,提高成像分辨率,缩短成像时间,减少设备占用空间,增加设备的可移动性,降低医疗成本。 在纳米医学方面,先后体证实了从中耳到内耳的高效卵圆窗通路,通过中耳途径靶向性向内耳投放各种纳米载体,进行在体分子影像诊断及超选择治疗。经中耳投放后,纳米脂质体的尺度依赖性内耳摄取规律,以及持续性自动投放。 过去和现在共负责3项欧盟纳米医学课题子项目研究、牵头1项中欧联合研究课题、中国5项国家及省部级课题研究,发表论文篇82(SCI论文50篇),获省部级二等奖1项、三等2项、国家专利3项。 专业特长:耳聋、耳鸣、眩晕(梅尼埃病)的诊治;中耳炎、耳硬化症的诊治;重度聋患者的人工耳蜗植入治疗。[详细]
惠宁主任医师
擅长:妇科肿瘤诊治、内窥镜在妇科的应用、不孕不育诊治。擅长各种妇科恶性肿瘤根治手术、宫腹腔镜手术及机器人手术
简介:惠宁,女,主任医师,教授,生殖中心副主任,全军妇产科学专业委员副主任委员,全军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研究所所长,上海市计划生育与生殖健康学会理事会理事、上海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腹腔镜外科杂志》、《中华现代妇产科学杂志》、《解放军医学杂志》等编委; 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30余年,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医疗特长:妇科肿瘤诊治、内窥镜在妇科的应用、不孕不育诊治。擅长各种妇科恶性肿瘤根治手术、宫腹腔镜手术及机器人手术。 曾获全军医疗成果二、三等奖;全军科技进步三等奖及上海市医疗成果一等奖等多项奖项。获国家自然基金、上海市科委基金及军队科研基金多项,为军内外培养妇产科学科带头人及业务骨干20余名,培养博士、硕士20余名。 每年诊治疑难杂症,抢救重危病人数百例。发表论文40余篇,SCIE收录5 篇,参编著作6部,主编3部,副主编3部。[详细]
郑菊芬主任医师
擅长:难治性男性不育症如无精子症、死精子症和严重少弱精子症等
简介:郑菊芬,女,主任医师,副教授,原上海仁济医院生殖中心实验室主任,1990年临床医学系毕业后从事泌尿外科工作,1997年转为从事生殖医学男性不育工作,是目前国内少数专职从事男性不育临床工作又同时能兼做胚胎实验室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之一。对男性不育症的诊治提出较多创新思路,特别针对难治性男性不育症如无精子症、严重的少弱精症和死精子症等建立一套标准的诊断和治疗程序;自创多种简单便捷、损伤少的外科取精手术;熟练操作各种试管婴儿实验室技术(IVF、ICSI、胚胎和精子的冻融技术)。 熟悉男科常规实验室检查和超声技术;了解女性不育的评委诊治情况和超排卵方案;提出特别在严重男性不育如无精子症严重少弱精子症等诊治最早方面多例有丰富目前的已经临床和实验室经验副主任毕业发表论文诊断篇其中第一作者篇参加最后的课题医术中获浙江编委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造诣项温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专业1项1999年赴香港Queen Mary Hospital 进修辅助生育技术以第一承担人获交流上海交通应用大学医学有着院科技基金论文一项以第二承担人获上海基础市科委著名课题通过一项第三承担人获上海一项市浦江现任人才计划广州课题一项国家同时能对相关疾病作遗传学咨询和诊断。近三年在国家级核心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诊治专长:难治性男性不育症如无精子症、死精子症和严重少弱精子症等。[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