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院频道 > 专家团队
上海长海医院
三甲  综合
擅长:红细胞疾病(溶血性贫血鉴别诊断)
简介:李津婴,女,研究员,现任职于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血液科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0年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1986年获本校生物化学专业硕士学位,1996年获预防医学专业博士学位,中华血液学会贫血组委员。对实验血液学、生物膜学、酶学、微量元素铁代谢有较多研究,擅长溶血性贫血鉴别诊断,重点:遗传性红细胞酶病和红细胞膜病。1988年筹建国内临床溶血性贫血红细胞酶病检测中心,开展先天性溶血性贫血三大病因(血红蛋白病、红细胞酶病、红细胞膜病)系统分析,提高溶血性贫血确诊率和双重遗传缺陷杂合子检出率。国际首报三种先天性溶贫新变异型(电泳快迁变异P5'N-Shanghai型、膜蛋白4.1a0筛网状红细胞溶血性贫血、非显性遗传GPA变异椭圆红细胞增多症),国内首报两种溶贫(HEMPAS、不伴肌症PFK-M缺陷),鉴定出三种目前仅见于中国人的丙酮酸激酶新突变位点(809G→C、1330G→T、1339C→A)。 已举办两届全国溶血性贫血学习班(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旨在提高国内对溶血性贫血红细胞膜病与酶病诊断学、治疗学、病因学研究的整体水平,已获军队科技成果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上海市科技成果三等奖1项。发表论文40余篇,参编专著3部。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3项。[详细]
擅长:重组腺病毒构建、单抗制备、RNA干扰、差异基因筛选等
简介:黄盛东,男,研究员,胸心外科副主任,博士生导师,1997年第二军医大学研究生队获医学博士学位,期间在复旦大学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开放实验室从事分子生物学相关课题研究,毕业后工作于长海医院胸心外科。医疗特长:重组腺病毒构建、单抗制备、RNA干扰、差异基因筛选等。从事胸心外科学基础研究,有扎实的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理论基础;指导院内外研究生开展了多项以重组腺病毒构建、单抗制备、RNA干扰、差异基因筛选等技术为基础的课题研究。主要研究方向:缺血性心脏病生物治疗、组织工程瓣膜及肿瘤干细胞等基础研究。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曾获全军科技进步二、三等奖3项。近年申请获得国家及上海市科研基金资助5项。[详细]
擅长:1晶体蛋白功能;2脂代谢调控 
简介:李闻捷,男,研究员,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放射化学专业,获学士学位。毕业后到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实验诊断科工作。1990年获第二军医大学生物化学硕士学位,现在职攻读第二军医大学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1995.11-1998.11及1999.11-2000.02赴美国新泽西医科大学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系作访问学者。1990年任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实验诊断科助理研究员,1999年起任副研究员,2000年起任该院中心实验室副主任,2001年起任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1。白内障生成影响因素及相关晶状体蛋白功能研究;2。异常胆固醇代谢调节作用与老年病。 科研成果:获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两项(“脂蛋白放射免疫测定及临床应用”1993年;“儿童单纯性肥胖及对生长的影响”,1994年)。 科研基金:先后参与国家、军队及上海市各科研项目10余项。 现在研项目: 1.“晶体蛋白功能及其基因敲除的影响” (国家自然基金30470681,8万,课题负责人); 2.“结直肠癌相关基因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全军“十五”科研规划面上项目01MB106,5万,课题负责人); 3.“可诱导共剌激分子生物拮抗剂的研制和应用”,(国家科技部重大科研基金课题2002AA214091,200万,上海市追加20万,副组长)。 论文及专著:参加两篇专著编写(《实验诊断学》2000年,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示范教案》2002年,人民军医出版社);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国际会议摘要14篇及申报国家专利5项。[详细]
秦永文主任医师
擅长:疑难和危重心血管疾病的诊治和心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
简介:秦永文,男,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华医学会上海心血管内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军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心血管内科专业委员会常委,全军先心病专业组组长。担任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介入放射学杂志编委。1952年出生,1977年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军医系,1986年和1994年分别获医学硕士和博士学位。从医30余年,从事心内科专业近30年,擅长疑难和危重心血管疾病的诊治和心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 长期在临床一线工作,曾先后成功抢救心脏骤停患者数十例。安置各种类型的人工心脏起搏器、自动复律除颤器和三腔起搏1000余例;皮球囊二尖瓣和三尖瓣成型术500余例;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型术、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2000余例;快速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治疗1000余例,成功率达99%;经皮穿刺封堵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和室间隔缺损2000余例,曾在国内数十家医院和印度、哥伦比亚多家医院进行先心病介入治疗操作演示。 近年来探索了废弃起搏电极导线的拔除术,已经成功为50余例患者成功拔除了80余根电极导线,包括心房,心室,冠状窦电极,最长植入时间为23年。并成功拔除1例ICD电极。 1995年在国内首先开展经胸腔镜下行颈、胸交感神经节切除术治疗特发性QT延长综合征。2001年在国际上率先开展应用镍钛合金封堵器经导管封堵膜部室间隔缺损,近几年成功应用封堵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穿孔30余例。 以第一申请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两项,上海市科委课题2项,国家科委课题1项,国家863、973课题各一项,获科研经费800余万元。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各一项,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上海市医学科学一等奖各一项。 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三等奖4项。201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受到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擅长心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包括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型术,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各种快速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治疗以及植入自动复律除颤器,缓慢心律失常的起搏治疗和心衰患者的三腔起搏治疗,二尖瓣和三尖瓣狭窄的经皮球囊成型术,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室间隔缺损的经皮穿刺封堵术)。[详细]
郑兴主任医师
擅长:心血管疾病的诊治、冠心病的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介入治疗、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的化学消融术、人工心脏起搏器安置术
简介:郑兴,男,主任医师,教授,现任心内科副主任、1983年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军医系,博士生导师。1998-2000年在澳大利亚皇家北岸医院心内科研修。曾任或现任上海市内科学会委员兼秘书,中华医学会危重病学会上海分会委员,华东地区危重病急救医学专业协作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心血管病学会心力衰竭学组副组长,上海市心血管病学会动脉硬化学组委员,中国内科年鉴编辑委员会专业编辑,中华医学实践杂志专家编辑委员会编委,复旦大学学报、中华医学杂志、第二军医大学学报英文版特约审稿专家。获军队科技进步叁等奖4项,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1项,上海市医学科技一等奖1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上海市科委基金2项。共获得各类基金60余万元。获得各类基金60余万元。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0余篇。主编专著2部,副主编专著1部,参加专著编写12部,参编教材3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