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院频道 > 专家团队
上海中山医院
三甲  综合
擅长:麻醉药物的临床药理学研究;硬脊膜外阻滞合并全麻的综合研究
简介:苏子敏,男,副教授,硕士研究生,1955年10月出生。1982年毕业于原上海医科大学医学系,目前在复旦大学医学院(原上海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麻醉科工作。毕业后长期从事麻醉工作,1985年考取原上海医科大学麻醉学硕士研究生,师从吴珏、蒋豪教授,研究生期间主要从事麻醉药物的临床药理学研究,主要发表论文有“硬脊膜外注入布比卡因的临床药理学研究”等。1989年研究生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以后长期从事临床麻醉工作,主要科研方向:硬脊膜外阻滞合并全麻的综合研究。1994年晋升为副教授,1996年批准为硕士生导师。[详细]
周达新主任医师
擅长:先心病介入治疗、肺动脉高压、心律失常
简介:周达新,男,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苏灌南人。生于1964年3月。1988年毕业于徐州医学院医疗系。1993年毕业于原上海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并获心血管专业硕士学位。现为上海市药学会临床药物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心血管病分会先心肺血管病学组副组长、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心内科主任医师;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负责人,从事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肺动脉高压、临床药理、心律失常介入治疗的研究和临床工作。 是国内最先开展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的少数专家,在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房缺)、动脉导管未闭特别是大房缺的介入治疗方面在国内、外处于领先地位。擅长于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各种类型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如室上性心动过速、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室性心动过速及频发性室性早搏等),主治病例数2000余例,并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是国内能够掌握心脏三维标测治疗心律失常的少数专家之一。 目前主要从事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心律失常介入治疗、冠心病的介入治疗、高血压病、心功能不全以及临床药理的研究和科研工作。曾主持一类新药OKE154的I期临床试验,参与完成卫生部和省市级新药临床验证工作十余个,参与国际大型合作科研项目数个,是国家医疗科技“八五”攻关课题“抗快速心律失常药物的再评价”主要研究者之一。参加国家医疗科技“九五”攻关课题“心肌梗塞的二级预防”的研究。 在国家级核心专业刊物上以第一作者名义发表论文近40余篇论文,并多次获得各种专业机构与学会的奖励,1998年获得中华医学会中华内科杂志、中华医学会编委会、美国JAMA杂志中文版编委会联合征文二等奖,参与编写和主编大型教材和参考书籍12本。主译书籍1本,参加翻译的书籍二本,现任上海心血管病学会中青年学组委员,上海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学会委员,世界/中国高血压联盟盟员,是“中国临床药学杂志的编委。[详细]
樊冰主任医师
擅长:冠心病、高血压病、心脏瓣膜病、心肌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疾病的诊治
简介:樊冰,男,主任医师,江苏泰州人。1992年考取上海医科大学(现为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内科学心血管病专业硕士研究生,1994年经择优考试直接攻读博士学位,师从著名的心脏病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灏珠教授。1997年自上海医科大学(现为复旦大学)临床心血管病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1998年晋升副教授。2002年至2003年赴德国埃森(Essen)大学心脏中心留学,主攻冠心病介入治疗,师从德国著名的心脏病学家Erbel教授。2003年被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聘为硕士研究生导师。2004年晋升主任医师。现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心内科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心脏导管室副主任。    一直从事心血管病临床医疗、科研与教学工作。临床医疗技术娴熟,综合工作能力强,对冠心病、高血压病、心脏瓣膜病、心肌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的诊断、治疗及危重病人的抢救颇有研究。尤其擅长经桡动脉冠心病的介入治疗,是中山医院开展的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内支架介入治疗的主要操作者之一。近12年来独立完成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与支架术近4000多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支架术620多例,均获得成功。在国内首先采用经皮冠状动脉内脉冲染料激光及治疗性超声溶栓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参与的上海市医学发展基金重点研究课题“疑难高危冠心病诊疗优化方案”,荣获上海市医学科技成果三等奖(主要完成者);课题“核素血管腔内照射预防冠状动脉再狭窄的方法和剂量学研究”获教育部科技成果奖;课题“血管内超声及多普勒技术在冠状动脉疾病诊治中的研究与应用” 荣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在《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0篇。参与编写陈灏珠主编的《实用内科学》等著作5部。指导硕士研究生9名。[详细]
朱文青主任医师
擅长:心律失常,高血压病,心力衰竭,冠心病以及各种类型心肌病等疾病的诊疗
简介:朱文青,男,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苏东台人。生于1963年7月。1985年毕业于苏州医学院。1991年毕业于原上海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并获心血管专业硕士学位。2000年在美国Robert Wood Johnson University 医院心脏科进修。现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起搏与电生理组负责人。 最擅长于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各种类型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如室上性心动过速、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室性心动过速及频发性室性早搏等)和安装各种类型的起搏器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主治病例数近3000例,并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是国内能够掌握心脏三维标测治疗心律失常的少数专家之一。 在临床上主要从事心律失常,高血压病,心力衰竭,冠心病以及各种类型心肌病等疾病的诊疗和科研工作,尤其是疑难的心血管病。对心血管病药物的临床药理颇有研究。作为主要人员主持和参与完成卫生部和省市级新药临床验证工作十余个,参与国际大型合作科研项目数个,为国内首先将运动平板试验用于评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药物的研究者之一。在国家级核心专业刊物上以第一作者名义发表论文近50篇论文,并多次获得各种专业机构与学会的奖励,1998年获第二届中美施贵宝医学基金奖并受到吴介平副委员长的接见,同年“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房性心律失常”获上海医科大学临床医疗成果二等奖,2002年获中华起搏与电生理学会颁发的优秀青年医师奖。 参与编写和主编大型教材和参考书籍11本。现任上海心血管病学会中青年学组委员,上海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学会委员,北美起搏与电生理协会会员,世界/中国高血压联盟盟员,是“中华医药杂志”、“中华医学实践杂志”、“中国实用内科杂志”“现代医学杂志”等多种杂志的编委与特邀编委。[详细]
陈瑞珍主任医师
擅长:病毒性心肌炎和扩张型心肌病的诊治
简介:陈瑞珍,女,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1967年7月生于山西。卫生部病毒性心脏病重点实验室主任。1990年毕业于山西医科大学医学系获医学学士学位,1995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内科心血管病专业,获医学硕士学位,2002年获复旦大学内科心血管病专业博士学位。2001年作为访问学者在美国St Jude Children’s Research Hospital进修学习。 自1992年起开始从事心血管内科临床与基础研究工作,尤其对病毒性心肌炎和扩张型心肌病等病毒性心脏病的发病机理、诊断和治疗有较深入的研究。除日常的心内科临床工作外,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了卫生部青年基金课题及复旦大学青年基金课题;作为骨干成员先后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博士点基金课题1项、卫生部重点建设项目、国家“九五”攻关课题、国家973重大科研课题、上海市内科心血管病领先专业等多项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指导硕士研究生2名,作为导师组成员协助指导博士生研究生7名(已毕业5名)、硕士生10名(已毕业6名)。已在国家级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SCI收录8篇,参编专著10部。 多次参加国际、国家级的学术会议,报告科研成果。2002年获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学会第七次会议杰出论文奖、2002年获ISHR中国分会第七次学术会议青年优秀论文三等奖、2002年中华医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998年中华实用中西医学年鉴优秀论文奖、1997年上海市医药卫生白玉兰优秀论文二等奖、1995年全国心肌炎、心肌病专题研讨会优秀论文二等奖等;研究成果“自分子水平研究病毒性心脏病的诊断、发病机制及治疗”获1996年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及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第7完成人)、“应用合成肽检测柯萨奇B病毒IgM抗体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研究”获1998年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第5完成人)、“牛磺酸对病毒性心肌炎作用机理的探讨”获1998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第5完成人)、“动脉粥样硬化的介入性超声诊断和治疗及其与HCMV感染的相关性研究”获2000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第5完成人)、“病毒性心肌炎及扩张型心肌病的诊断、发病机理和治疗”获2001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及中华医学科技进步三等奖(第3完成人)、“黄芪治疗病毒性心肌炎”获2002年中国高校科学技术二等奖(推广类)(第3完成人)。已协助指导硕士研究生2名,博士研究生2名。兼任国际心脏病学会会员、上海医学会药理学会会员、中华实用中西医学编委、中华中西医杂志编委、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编委等职。[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