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院频道 > 专家团队
八大处整形医院
三甲  
李森恺主任医师
擅长:尿道下裂、晚期面瘫、鼾症(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唇裂继发畸形及其美容外科的手术治疗
简介:李森恺,男,1943年06月出生。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带教硕博研究生4名。现社会兼职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儿童救助委员会医疗专家组组长。 主编著作两部〈〈埋没导引缝合技术〉〉2005年8月由广东科技出版社出版。 《尿道下裂学》 2008年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 学术特色:注重临床实践和临床思维方法的锤炼,自觉地学习哲学中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工具论,价值论,效果论,系统论以及创新学等等。自我定位较准确,做着应该做的事。 师从宋儒耀、李式瀛等著名教授,得益于恩师科学思维的传授和基本功的训练,打下了坚实的学术功底。从事整形美容外科临床工作30年来, 在学术道路的攀登中,我一直在比较忙碌的临床岗位上,并且始终得到上帝的恩赐,遇到了太多的好人,他们是肯于指点迷津、乐于相助的老师、朋友,也包括我的研究生们,他们活跃思维的火花,点燃了我睿智的火炬。 托各位的福,本人也无不良嗜好,因而还能得心应手地做手术。 擅长的特色手术: 尿道下裂及其相关疾病的治疗 微粒粘膜移植再造阴道 晚期面瘫和其他小肌肉功能障碍(肛门失禁)的手术治疗 鼾症的整形手术治疗 面部无瘢痕凹陷的无瘢痕治疗 鼻唇沟抚平手术等 瘢痕挛缩的瘢痕内松解手术 包皮的整形外科治疗 疑难病症[详细]
杨庆华主任医师
擅长:先天性小耳畸形、外伤性耳廓缺损的治疗--耳廓再造手术、重睑成形术、眼袋去除术、面部除皱术、隆鼻术、脂肪抽吸体形雕塑手术、烧伤后面颈部... 完整擅长>>
简介:杨庆华,女,整形七科(外耳整形再造中心一科)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生于1964年。现任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一病区科室副主任。擅长先天性小耳畸形、外伤性耳廓缺损的治疗--耳廓再造手术、重睑成形术、眼袋去除术、面部除皱术、隆鼻术、脂肪抽吸体形雕塑手术、烧伤后面颈部瘢痕的治疗、烧伤后手部四肢畸形的整形外科治疗。 学习经历: 1981年9月-1986年6月 毕业于山东医科大学医学系 获学士学位 1999年9月-2002年6月 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研究生院 获硕士学位 2003年9月- 2006年6月 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研究生院 获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86年-1994年:整形外科医院 住院医师 1994年-2002年:整形外科医院 主治医师 2002年-至今:整形外科医院 副主任医师,北一病区副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 自1986年毕业以来,一直从事整形外科临床与教学工作。历任住院医师、住院总医师、主治医师和副主任医师。完成了大量的整形、美容外科手术。病种包括面部除皱术、重睑成形术、下眼袋去除术、隆鼻术、脂肪抽吸体形雕塑、烧伤后瘢痕整形等。自1993年我院外耳整形与再造中心成立以来一直在该中心工作,十余年来一直专攻先天性小耳畸形、外伤性耳廓缺损的修复手术——外耳再造术,积累了治疗各种复杂耳廓畸形的丰富的临床经验,共主刀完成2000余例各种耳廓畸形的矫正及外耳再造手术。2002年被医院聘为外耳整形与再造中心副主任。 主持完成了《肋软骨移植后感染的生物学变化及转归的初步研究》、《不同年龄段肋软骨的生物力学特性及在耳廓再造手术中的意义》、《骨髓基质干细胞与成骨细胞混合培养的实验研究》;参与卫生部重点学科项目《先天性小耳无耳畸形的系统化综合治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遗传性小耳-无耳畸形的基因定位及克隆研究》、《体内构建转基因组织工程化人工耳廓软骨支架的试验研究》,由于我们在先天性小耳畸形的治疗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获得了2007年度宋庆龄儿科医学奖(第二完成人)。 发表论文(第一作者): 1.医用生物蛋白胶应用于扩张器置入时的临床研究,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2001;17(6):381 2.应用扩张的耳后瘢痕瓣行外耳再造术,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2002;18:179-180 3.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中的应用,中国医刊,2002;37(8):30 4.应用皮肤软组织廓张术治疗创伤后耳郭缺如,中国临床医生,2003:31:38 5.断层皮片游离移植治疗耳廓大面积黑色素痣,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05;11(1):20-21。[详细]
赵延勇主任医师
擅长:美容整体形象设计,面部年轻化手术,双眼皮成型,眼袋摘除,个性化隆鼻,垫下颌,眉整形,丰太阳穴等美容手术;耳廓美容整形术,包括小耳、... 完整擅长>>
简介:赵延勇,男,整形外科医院北一病区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43岁,1993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同年分配到中国医科院整形外科医院工作至今。   主要专业特长:   1.美容整体形象设计,面部年轻化手术,双眼皮成型,眼袋摘除,个性化隆鼻,垫下颌,眉整形,丰太阳穴等美容手术。   2.耳廓美容整形术,包括小耳、招风耳等耳畸形的系统治疗。   3.微创踇外翻矫正术,小切口截骨复位,根治大脚骨,近千例的临床经验。   4.脂肪抽吸,瘦身减肥;自体脂肪及假体丰胸术。   5.各种疤痕的治疗。   主要专业论著及科研课题:   任职期间发表专业文章数十篇,参与编写著作三部 ,其中《整形美容手术图谱》一书为副主编;主持研究课题一项(微创矫治踇外翻畸形的临床研究),参与课题数十项。[详细]
曹谊林主任医师
擅长:整复外科、美容外科、颅面外科、组织工程
简介:曹谊林,男,主任医师,教授,副院长,中共党员,博士生导师,全国劳动模范,上海市劳动模范。1954年5月生于上海,1978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整形外科系,1988年获得硕士学位,同年考取博士,师从我国整形外科元老,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涤生教授。1991年以优异成绩获得了美国整形外科基金会二个资助名额的其中之一,在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主攻组织工程学。 目前担任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整形外科医院整形外科研究所院所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副院长,上海整复外科研究所所长,上海市组织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组织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上海组织工程研究与开发中心主任,“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首席科学家,美国麻省大学医学院副教授,马来西亚Kebangsann大学医学分子生物学研究所特聘教授,亚洲组织工程学会副主席,中国生物材料委员会副主席,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分会前任主任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组织工程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美容与整形医师分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理事,国家生物医学材料工程技术委员会委员。任欧洲”British Journal of Plastic Surgery” 和美国”Tissue Engineering”两本刊物的编委,《中华整形外科杂志》总编,《整形再造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常务副主编,《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编辑委员会副主编,《整形美容时讯Cosmetic Surgery Times》首席医学总编,以及《中华创伤骨科杂志》,《中国颅颌面外科杂志》,《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中华实验外科杂志》,《中国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中华外科杂志》等杂志编委。 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全国杰出专业人才”称号,“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荣誉”称号,获“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 。其个人成果获得美国整形外科James Barrett Brown奖,“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会国家杰出青年”称号,国家教育部全国高校十大科技创新奖,“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青年学者”称号,“上海市科技精英”称号,其科研成果获得过高校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1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1项,上海市科学技术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上海市科技成果奖二等奖1项,上海市临床医疗成果奖三等奖1项,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创新奖1项。发表论文150余篇,主编1部,主译1部,参加编写著作3部,培养博士后6名,博士研究生35名,硕士研究生26名。[详细]
张智勇主任医师
擅长:1.颅颌面美容整形,针对个人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手术设计,综合运用颅颌面外科技术,包括颧骨整形术、下颌骨颏-体-角整体截骨整形术等,按照... 完整擅长>>
简介:张智勇,男,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颌面整形外科中心主任。亚太颅面外科协会常务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颅颌面外科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美容整形医师分会颅颌面亚专业委员会秘书。《中华整形外科杂志》、《中国美容医学杂志》及《创伤外科杂志》编委。 198 8年6月,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医学系。1982年9月-1988年7月-1993 年8月,在西安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烧伤科工作,任住院医师。1993 年9月-1998年7月,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整形外科专业读研究生,获博士 学位。1998年8月-2010年7月, 在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颅颌面 外科工作,先后任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科室行政副主任2007年11月-2008 年10月,在法国里尔大学医学中心 Hoger Salengro 医院整形重建美容外科、 法国国家罕见颅面畸形诊疗中心进修,主要学习颅颌面外科的先进技术,获 整形重建美容外科资深进修证书。2009年8月-至今,在中国医学科学院整 外科医院颌面整形外科中心工作,任科主任。 近十年来,针对各种颅颌面创伤后继发畸形的修复重建进行了系统的 临床研究,特别擅长眶颧骨折继发畸形的修复重建以及眶骨骨折后继发眼球 内陷或移位的矫正,取得了较好的手术效果,在颅颌面创伤后畸形的治疗方 面有多篇论文在核心期刊发表。 目前主要研究方向:《颅颌面双侧不对称畸形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在 颅颌面双侧不对称畸形的治疗方面,如半侧颜面短小畸形、进行性半侧颜面萎缩症,综合运用整形外科、颅颌面外科以及显微外科技术进行综合治疗,收到了良好的手术效果。 在国内外相关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副主译《现代整形外科治疗学》一部。参加《女性美容整形外科学》、《整形外科-特色治疗技术》、中华医学会《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整形外科分册》颅颌面外科相关章节的编写。 主持完成“可吸收小夹板用于内固定的动物实验研究”。.主持完成“自然珊瑚石人工骨的动物实验研究”。主持完成“幼龄猪下颌骨体部外板截除术对下颌骨生长发育的影响”院所课题一项。协助完成北京首发基金“颅骨缺损三维重建与仿生修复”,协助完成国家自然基金“山羊颅骨缺损个性化修复的快速成型与基础研究”。目前承担“半侧颜面短小畸形的早期干预治疗”院所科研课题一项。[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