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院频道 > 专家团队
浙江省第一医院
三甲  综合
林瑞炮主任医师
擅长:对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各种感染有独特的见解
简介:林瑞炮,男,主任医师,擅长治疗:对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各种感染有独特的见解。浙江医科大学医疗系,在浙医一院任职,在院期间除参加日常的医疗,教学,科研外 参加了全国第二届传染病进修班(一年) 援外医疗(二年),撰写了40余篇论文,参加了《感染病学》,肝脏病手册等有关肉容的编写,并主编了《人畜(兽)共患的传染病》一书。研究方向:病毒性肝炎和肝纤维化。[详细]
梁伟峰主任医师
擅长:1.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重型肝炎;2.流行性出血热;3.发热性疾病
简介:梁伟峰,男,主任医师,感染病科副主任,博士生导师,博士,擅长治疗:1.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重型肝炎;2.流行性出血热;3.发热性疾病。 1989年浙江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本科毕业 1997浙江医科大学传染病学博士毕业2004.9-2005.9月,被邀作为日本北海道大学理学部教授,日本“21世纪COE计划”,对HIV的基因结构和功能进行了系统分析,解决了单一芯片不能对所有27个病毒亚型进行分型的难题,开发分型检测的全能化芯片。 2008.3-2009.3复旦大学杭州医院管理高级研修班结业 2010.9起中国医院协会院长高级职业化管理班(中法)在读EMBA 2010 10中国高级医院管理培训项目结业 1989.8-2007.10年在浙江省第一医院、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传染病科工作,历任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及主任医师。 2007.11-2011.3 杭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杭州市第十人民医院,杭州市儿童医院 副院长 2011.4~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传染病科工作,浙医一院嵊州市新医院常务副院长 职务 感染病科副主任 第七届--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会委员会肾综合征出血热学组 委员 中华医学会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分会细菌L型学组 副组长 浙江省医学会肝病学分会 委员 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浙江省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第四届 副秘书长 浙江省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 临床学组组长 浙江省免疫学会 理事 浙江省免疫学会 感染疫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浙江省感染病医师协会委员 研究方向对发热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病毒性肝炎的转阴治疗,肝硬化腹水治疗,肝炎退黄降酶治疗,重症肝炎和流行性出血热的诊断和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医疗成果 已发表论文45篇,主持和参加课题21项。 2006年省级医院“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 先进工作者 2010年浙江省艾滋病、性病防治工作优秀志愿者 2009年下城区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先进工作者 2010浙江省高校科技成果三等奖(排名第三) 2011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三)[详细]
肖永红主任医师
擅长:抗感染,呼吸道感染,肺部感染,反复泌尿系感染,抗生素规范应用指导
简介:肖永红,男,主任医师,教授,1965年6月出生,博士。北京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副所长。1980年-1994年,重庆医科大学医学系获学士以及博士学位。1992年-1993年:日本第一制药株式会社R&D中心研修。 1985年-2001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传染科,历任医师、教授,科副主任、主任。2002年起,任北京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教授、副所长。 科研经历(基金课题):   1989年-1994年:博士研究生课题研究(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机理及临床药理研究)   1995年-1997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研究(细菌对喹诺酮类耐药机理及分子生物学研究)   1997年-1999年:卫生部青年人才基金专项基金课题(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影响研究)   1997年-1999年:卫生部国际交流中心MSD基金课题(绿脓杆菌对喹诺酮类伊米配能交叉耐药研究)   1999年-2002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伤寒沙门菌主动外排多重耐药机制研究)   2000年-2002年: 人事部回国人员基金(主动外排多重耐药机制研究)   2000年-2002年: 重庆市卫生局基金(伤寒沙门菌多重耐药机制研究)   2000年-2002年: 肺炎链球菌耐药调查、 耐药机制、分子流行病学   2002年: 溶血链球菌耐药调查、 耐大环内酯类机制、分子流行病学   2002年: 肠球菌耐药调查、 化脓链球菌耐大环内酯类机制初步研究   2002年-2005年:863课题(新抗生素临床评价平台建立)(第三主研)   2004年起: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建立(负责人)   2006年-2007年:中国科协重大政策性课题研究 抗生素类药物滥用的公共安全问题研究 负责人 主要研究方向:感染性疾病及抗生素临床与基础研究,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细菌耐药与耐药机制研究 临床药理工作经历:   1988年:柱晶白霉素Ⅱ期临床研究(分中心主研)(四川省抗菌素工业研究所)   1990年:环丙沙星临床验证(分中心主研)(太原制药厂)   1990年:培氟沙星临床验证(分中心主研)(天津药物研究所)   1992年:环丙沙星、培氟沙星、氧氟沙星、依诺沙星正常人体药代动力学 研究(主研)   1994年-1997年:参与洛美沙星、克拉霉素、氟洛沙星、斯巴沙星、罗红霉素、青霉素Ⅴ等Ⅱ期或临床验证   美洛培南临床研究(浙江海正药业有限公司)   哌拉西林/ 他唑巴坦临床验证(海力生药业有限公司)   1999年:静脉用克拉霉素临床验证(负责)(西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静脉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正常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主研)   静脉用斯巴沙星临床验证(主研)(成都倍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2000年:莫西沙星片临床研究(分中心主研)(拜耳医药)   司巴沙星胶囊临床研究(分中心主研)(浙江海正)   拉米夫定PMS(分中心主研)(GSK)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片PMS(GSK)   头孢地尼片临床研究(分中心主研)(西安杨森)   注射用阿莫西林/舒巴坦临床研究(PI)(江西南昌)   2001年: 加替沙星片临床研究(PI)(重庆莱美)   加替沙星注射液临床研究(PI)(重庆莱美)   甲磺酸加替沙星片临床研究(PI)(河南康泰)   甲磺酸加替沙星葡萄糖注射液临床研究(PI)(河南康泰)   甲磺酸加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临床研究(PI)(河南康泰)   甲磺酸加替沙星胶囊临床研究(PI)(河南康泰)   果糖注射液临床研究(PI)(成都)   DADA生物等效性研究(PI)(南昌弘益)   2002年: 任北京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 副所长,专业从事抗生素临床药理研究,年均进行5项新?Ⅰ期临床研究,4项新药Ⅱ、Ⅲ期临床研究   出版物(论文):   1. 肖永红、王其南,氟嗪酸致球后视神经炎1例,中华传染病杂志 1991;9(4):227   2. 莫兰、肖永红等,柱晶白霉素临床疗效观察,中国抗生素杂志 1991;16(5):352-357   3. 肖永红、王其南等,环丙沙星治疗肠道、呼吸道及泌尿道感染,新药与临床 1992;11(5):263-264   4. 钱元恕、肖永红等,氧氟沙星药代动力学与体外抗菌活性,新药与临床 1992;11(5):258-260   5. 钱元恕、肖永红等,依诺沙星药代动力学与体外抗菌活性,中国抗生素杂志 1992;17(3):215-218   6. 肖永红、钱元恕等,环丙沙星药代动力学与体外抗菌活性,中国抗生素杂志 1992;17(4):293-296   7. 肖永红、钱元恕等,甲氟哌酸药代动力学与体外抗菌活性,中国抗生素杂志 1992;17(4);302-305[详细]
李兰娟主任医师
擅长:病毒性肝炎;人工肝
简介:李兰娟,女,主任医师,教授,浙医一院感染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独创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抢救重型肝炎。现为国家传染病诊治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内科学(传染病)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担任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主任委员、肝衰竭与人工肝学组组长,中华预防医学会微生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人工肝培训基地主任,国际血液净化学会理事,及《中华传染病杂志》、《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副主编等学术职务。擅长病毒性肝炎;人工肝。1973.07-1993.10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住院、主治医师;1993.10-1996.10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副主任医师、硕导;1996.11-2002.06卫生部传染病重点实验室副主任;1998.03-现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一院主任医师、博导;2002.06-现在卫生部传染病重点实验室主任;2002.11-现在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一院 教授;2005.11-现在中国工程院 院士;2007.7 -现在 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成果奖(第一完成人): 1、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研究,1997年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2、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研究,1998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3、重型肝炎肠道微生态变化的研究,2001年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4、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的推广应用研究,2001年中国高校科学技术二等奖 5、革兰阴性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及AmpC酶研究,2003年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6、浙江省非典型肺炎的病原学和防治策略研究,2004年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7、生物人工肝用细胞源与混合型人工肝的研究,2006年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8、感染微生态学建立及应用研究,200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从事传染病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30余年,主要研究方向:肝衰竭与人工肝脏;感染微生态研究。创建了独特有效的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治疗重型肝炎获得重大突破,极大的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开辟了重型肝炎治疗的新途径,此成果于199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积极将ALSS技术推广至全国30个省市300余家医院,组建了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肝衰竭与人工肝学组,主持制定了《人工肝治疗指南》,使我国人工肝临床应用更加标准化和规范化;建立了我国第1株永生化人源性肝细胞系-HepLL,创建分离肝细胞的新方法,构建新型生物型及混合型人工肝,引领我国人工肝研究发展的方向;首次揭示重型肝炎病人肠道微生态变化规律,阐明了肠道微生态变化与重型肝炎发生、发展的关系,丰富了重型肝炎发病机制的理论;提出B/E值为肠道定植抗力的新指标,为肠道微生态基础和应用研究提供了客观依据;成功培育出无菌大鼠(已通过国家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鉴定),建立了无菌动物实验研究平台;注重细菌耐药研究,引领细菌耐药研究小组发现五个β-内酰胺酶新基因型,研究成果分别于2001、2004年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主编了我国首部《感染微生态学》专著,奠定了感染微生态学的基础。率领课题组成功培养分离出SARS病毒并完成全基因测序,系中国大陆第二株登录GenBank;首次发现PBMC中有复制型SARS-CoV存在,对揭示“非典”的发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成果获2004年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近年来在JournalHepatology、JournalofClinicalVirology等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收录20余篇;作为第一获奖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国家教育部高校推广应用奖二等奖1项;主编专著11部,其中《传染病学》系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医学规划教材,《人工肝脏》、《感染微生态》均为我国该领域的首部专著,参与撰写专著7部;获得授权专利3项。职务:担任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主任委员、肝衰竭与人工肝学组组长,中华预防医学会微生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人工肝培训基地主任,国际血液净化学会理事,及《中华传染病杂志》、《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副主编等学术职务。研究方向:肝衰竭与人工肝脏;感染微生态研究。[详细]
徐丽中主任医师
擅长:各类肝病的诊治,发热待查及各种疑难病的诊治和抗生素合理的临床应用;小儿发疹疾病的诊断和小儿暴发性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中毒性菌痢的抢救...
简介:徐丽中,女,主任医师,学历:大学本科,擅长治疗:擅长各类肝病的诊治,发热待查及各种疑难病的诊治和抗生素合理的临床应用。1964年毕业于浙江医科大学医学。先后在中国人民解放军302医院及本院从事传染病临床工作40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擅长各类肝病的诊治,发热待查及各种疑难病的诊治和抗生素合理的临床应用。对小儿发疹疾病的诊断和小儿暴发性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中毒性菌痢的抢救有独到之处,能掌握国内外新动向、新技术及时地应用于临床。 研究方向 各种感染性疾病 医疗成果 共发表学术论文10篇,参与撰写专编3册。 学风严谨,工作认真,对病人高度负责。[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