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院频道 > 专家团队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综合
陈淑章主任医师
擅长:胸外、普外常规疾病的治疗,尤其对食管癌、肺癌、甲状腺、乳腺肿瘤诊断及胃、肠道肿瘤的手术治疗有较丰富的经验。目前肿瘤外科可开展各类肺... 完整擅长>>
简介:陈淑章,男,主任医师,苏大附一院广慈分院肿瘤普外科主任兼业务院长,毕业于第三军医大学临床医疗系,国际肺癌学会会员,苏州心胸外科学会会员,多次在上海肿瘤医院,上海胸科医院进修,现任中华实用医学杂志常务编委,先后在国内外发表论文40余篇,“保留食管下段括约肌治疗中段食管癌”、“股薄肌人工肛门重建治疗直肠低位癌”曾获部队科技进步三等奖二项。从事外科工作30年,熟练掌握胸外、普外常规疾病的治疗,尤其对食管癌、肺癌、甲状腺、乳腺肿瘤诊断及胃、肠道肿瘤的手术治疗有较丰富的经验。目前肿瘤外科可开展各类肺叶切除、全肺切除、食管癌行全食管切除,结肠代食管、纵隔肿瘤切除、胃癌根治、全胃切除、结直肠癌根治、肝癌切除及甲状腺、乳腺肿瘤等手术。[详细]
杨惠林主任医师
擅长:脊柱外科、关节外科
简介:杨惠林,男,主任医师,教授,骨科主任,大外科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重点学科学科带头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华骨科学会常务委员,SAS中国分会副主席,PASMISS、ICHTS国际委员,江苏省骨科学会主任委员,中华骨科学会脊柱外科学组副组长,世界华裔骨科学会理事,《SAS Journal》副主编,《中华外科杂志》特邀编委、《中华骨科杂志》、《中华创伤杂志》等十多种杂志编委。现为江苏省"333工程"中青年首席科学家,江苏省医学领军人才,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获江苏省医学会突出医学成就奖。2001年1月至2002年8月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高访学习。近年来共获奖项3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三等奖6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江苏省卫生厅新技术引进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承担省级以上科研课题15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国家卫生行业专项基金1项、省创新学者攀登计划1项及其他省级科研课题12项。SCI收录论文10余篇,中华级期刊论文近50篇。主编(译)参编专著17部,获国家专利21项。[详细]
孙俊英主任医师
擅长:国内著名关节外科专家,擅长关节外科的诊断和治疗,尤其是髋、膝人工关节置换术,其中包括股骨头坏死、股骨头坏死继发髋关节炎、严重先天性... 完整擅长>>
简介:孙俊英,男,博士生导师、教授、主任医师,男、1953年9月生。1983年骨外科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原苏州医学院,1988-1990赴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和Dalhouse大学附属医院骨科进修,从事关节外科的学习和研究工作,回国至今一直从事该领域的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1992年和1997年分别晋升副主任和正主任医师,以及副教授和正教授。1996年和2000年分别担任硕士生和博士生导师。至今以第一作者发表相关论文134篇,其中中华系列核心杂志论文52篇,国外SCI杂志论文19篇。个人主编专著1部,参编专著10部。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各1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6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科研课题4项,卫生厅重大课题1项,申请技术创新专利3项,国家发明专利1项。1998年和2001年先后被苏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和苏州大学评为先进科技工作者,2003年5月获苏州大学大陆产业奖。现担任Orthopedic Surgery杂志编委,以及中华骨科杂志常务编委、中华创伤骨科杂志常务编委,江苏省骨伤科学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骨科学会委员,江苏省人工关节学组副组长,国家自然基金评审专家,江苏省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委员等职。2001年12月被江苏省卫生厅授予135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目前是江苏省重点医学中心和国家级重点学科关节外科的学术带头人。[详细]
唐天驷主任医师
擅长:脊柱骨折、肿瘤,关节四肢骨折、发育畸形以及骨关节结核和骨质疏松的诊治
简介:唐天驷,男,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脊柱外科学组组长(第三、四届)、中华外科杂志(第八、九届)编委、中华骨科杂志编委、常务编委。现任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常委,江苏省骨科学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华骨科杂志副总编,中国脊柱脊髓杂志副主编,中华创伤杂志(英文版),国外医学骨科学分册、江苏医药、苏医学报编委,中国脊柱脊髓损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华医学会及江苏省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苏大附属第一医院大外科主任,无锡市卫生局顾问,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在60-70年代对骨关节结核,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等疑难疾患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80年代在全国率先倡导应用短节段经椎弓根内固定技术复位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在对国人胸腰段脊柱进行详细测量的基础上,设计了操作简便、固定可靠的新型脊柱内固定系统APF,并完成生物力学测试在全国推广应用。近期,创造性地将椎弓根螺钉技术与椎板钩结合,研制成钩螺钉系统治疗年轻脊椎滑脱症,为这一特殊类型的滑脱治疗提供了理想的方法。另外在国内较早开展了脊柱测弯的CD矫治、靶血管栓塞后手术治疗骶骨肿瘤、椎体成形术等新技术。迄今,唐天驷教授共公开发表论文40余篇,主编(译)参编专著12部,获多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共培养了博士研究生(包括在读)28人,硕士研究生(包括在读)32人,其中的多数学生已在专业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成为各自所在医疗机构的业务骨干。唐天驷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享国务院津贴。他长期从事脊柱外科学的研究工作,为中国骨科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现任江苏省骨外科临床医学中心主任,江苏省骨科专业委员会名誉主委,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专家委员,江苏省医学杰出贡献奖和江苏省医学会终生医学成就奖获得者,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委员会评委。曾担任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脊柱外科学组组长、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损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骨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世界创伤骨科学会委员。《中华骨科杂志》、《中国脊柱脊髓杂志》、《中华外科杂志》、《中华创伤杂志(英文版)》等8种杂志的副总编、副主编、常务编委和编委。在60-70年代对骨关节结核,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等疑难疾患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80年代在全国率先倡导应用短节段经椎弓根内固定技术复位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在对国人胸腰段脊柱进行详细测量的基础上,设计了操作简便、固定可靠的新型脊柱内固定系统APF,并完成生物力学测试在全国推广应用。近期,创造性地将椎弓根螺钉技术与椎板钩结合,研制成钩螺钉系统治疗年轻脊椎滑脱症,为这一特殊类型的滑脱治疗提供了理想的方法。另外在国内较早开展了脊柱测弯的CD矫治、靶血管栓塞后手术治疗骶骨肿瘤、椎体成形术等新技术。[详细]
徐耀增主任医师
擅长:脊柱及关节疾病:包括关节置换,脊柱创伤、肿瘤及其退行性疾病和显微外科
简介:徐耀增,男,主任医师,教授,骨科副主任,博士生导师,1984年从医,师从著名骨科专家董天华教授,先后攻读并获硕士及博士学位。1994年9月被破格晋升为副主任医师。1997年6月晋升为副教授;2000年9月晋升为主任医师;2011年晋升为教授。现任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副主任,关节外科学术带头人。目前担任江苏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创伤学组委员,江苏省骨质疏松与骨矿盐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肢体残疾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损伤专业委员会委员,苏州市骨质疏松与骨矿盐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临床上具有较高的手术技能,积极引进新技术、新疗法。在国内首先开展OCM入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疾病,手术创伤小,患者术后第2天即可下床行走;采用微创方法系统性地治疗髋部骨折,并于2010年率先在国内用经皮加压钢板(PCCP)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减低了股骨颈骨折,骨不连和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2009年应邀前往香港玛丽医院研修全膝关节置换术;2010年再次应邀前往香港玛丽医院研修全膝关节翻修术,同年赴韩国三星医院研修全膝关节置换术;2011年再赴香港研修全髋关节翻修术。 在科研方面,始终致力于髋关节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迄今为止,他已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包括指导研究生发表的),其中SCI收录的论文9篇(SCI一区论文2篇)。主持国家自然基金1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江苏省卫生厅课题1项,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1项,苏州市社会发展项目1项。获得科技奖项13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6项,江苏省卫生厅新技术引进二等奖2项,苏州市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