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院频道 > 专家介绍
阜外医院
三甲  

专家团队

陈纪林主任医师
科室:内科
擅长:冠心病的诊断、治疗和介入治疗
简介:陈纪林,男,冠心病诊断治疗中心主任医师,教授,冠心病诊断治疗中心主任,1976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1981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研究生院,获医学硕士学位,先后赴意大利、荷兰等国家进修,1995年晋升为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6年至2002年担任冠心病研究室主任,2003年担任冠心病诊断治疗中心主任至今,社会兼职有:中华医学会介入培训中心副主任委员,中国循环杂志常务编委、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中华医学杂志、中华老年医学杂志、国际心血管病杂志和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编委等。
从事冠心病领域的研究近三十年,在国家级杂志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论文140余篇,主编医学著作1部,参加9部医学著作的编写工作。先后荣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北京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荣获中国医学科学院医疗成就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中美施贵宝医学发展基金心血管病学一等奖1项,2002年度获卫生部颁发的优秀医师二等奖(吴杨奖)。在近十年内作为课题负责人或主要负责人参加国家攻关项目4项,其它院校级和国际横向联合科研项目共计12项。自主研发课题5项。
主要临床和科研工作成绩如下:(1)1983年提出混合型心绞痛的一些临床类型早于国外文献(1985,Maseri)。(2)发现和率先提出(1986年)变异型心绞痛发作后出现T波倒置是较常见的心电图表现,可作为该型心绞痛的重要诊断线索。(3)1992年提出缺血叠加效应是导致劳力型心绞痛患者心绞痛阈值降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国外无此类报道。(4)发现和提出(1992年)90%左右的冠状动脉固定性狭窄是劳力型心绞痛患者产生自发型心绞痛发作的临界性狭窄,对临床医师判断此类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有重要的提示作用。(5)对卧位型心绞痛发病机理和治疗提出不同于国际传统认识的新观点,①卧位型心绞痛应属于劳力型心绞痛,不应归入自发型心绞痛(1983年)。②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是其发病的主要因素而不是传统上认为的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1992年)。③采用-受体阻滞剂联合血管扩张剂作为该型心绞痛的首选治疗药物,取代传统的强心、利尿治疗产生满意的治疗效果(1992年)。(6)采用小剂量尿激酶与充分抗血小板和抗凝血酶药物相结合治疗发病急骤的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可明显降低其急性心肌梗死和频发心绞痛的发生率(2000年),论文在美国2001年ACC会议上发言,国外无类似方案的临床研究。(7)提出无ST段抬高的AMI也存在再灌注治疗的问题,急诊介入治疗应是首选治疗(2001年)。(8)国际上首次提出(2002年)下间壁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诊断标准。(9)提出加强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是有效防止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和稳定斑块的重要措施,并建立了相关的动物模型(2002年)。(10)在无国外相关报道的情况下,采用切割球囊+金属裸支架治疗冠状动脉开口病变取得满意的疗效。既使在药物支架广泛应用的时代,对于不能长期耐受双抗血小板药物,或对于大于75岁的老年患者上述治疗方法仍然是不错的选择。(11)采用自行设计的随机对照方法(国际首次报道)证明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入院后已给予足量低分子肝素(克赛,1mg/kg)皮下注射至少2次以上者,介入治疗时不需要给予静脉普通肝素,并且介入术后可即刻拔鞘管的新观点,该项研究的临床意义在于可减少肝素制剂的不必要的重复使用所导致的出血并发症的增加。(2004年)。(12)提出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新的分型(2003-2005),与国外分型相比该分型不仅好记,思路清晰并且对冠心病分叉病变的介入治疗有明确的指导意义,该分型已被国内外专家所引用。目前正在研究主支不同类型的斑块对分支开口的挤压作用,进一步梳理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是选择单药物支架还是双药物支架治疗的思路。(13)在冠心病介入治疗的临床实践中,对于一些特殊的前降支开口病变提出了两种支架置入的方法,分别命名为“接力”式支架置入方法(implanting stents with relay method)和支架与球囊对吻的支架置入方法(SKB),其远期疗效有待临床长期随访证实。
1990年开始从事冠心病介入治疗,截至目前已独立和指导完成介入治疗5200余例,是目前国内本单位完成例数最多的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