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院频道 > 专家团队
北大医院
三甲  综合
张齐联主任医师
擅长:胃肠消化内镜外科
简介:张齐联,男,主任医师,教授,1959年毕业于原北京医学院医疗系,历任原北京医学院第一医院外科住院医师,原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主治医师,副研究员,现任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外科主任医师及教授。1972年开始从事消化内镜专业,为我国最早开创及从事此专业的学者之一。1980年---1984年在日本国立癌中心及昭和大学专门学习消化道癌的内镜早期诊断;1993年赴美国Duke大学半年,1994年赴德国汉堡Eppendorf大学3个月专门进修各种消化内镜的治疗技术。现担任中华消化内镜学会名誉主任委员,北京市消化内镜分会副主任委员;为美国消化内镜学会会员,并担任美国消化内镜杂志国际编委,欧洲消化内镜杂志国际编委及其中文版的总编辑。亚太地区消化内镜学会代表中国的理事。近年来在消化内镜领域内开展了较多的医疗、教学及科研工作。1978年在我国首次发表了有关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的论文;1985年发表了我国第一篇有关经内镜激光胆管碎石的论文;1987年首先在我国引进及开展经内镜扇形扫描超声检查术,此后陆续发表了多篇有关应用此新技术对食管癌、贲门癌、十二指肠乳头癌、肝外胆管癌、结直肠癌及消化管黏膜下肿瘤进行诊断及手术前分期的学术论文,在此过程中为我国培养了多名研究生及一名外国留学生。在国内推广普及和提高消化内镜诊断及治疗技术的同时,尚积极参与及组织了国内及国际学术交流。迄今已与香港学术界联合举办了九届国际消化内镜学术会议;与日本消化内镜学会联合举办了六届中日消化内镜学术会议;1996(亚太地区超声研讨会)及1997年(第10届世界超声内镜研讨会)两次受邀在日本做专题学术报告。1998年应邀在维也纳世界胃肠病学术会议中做专题报告。 专业特长:胃肠消化内镜外科。[详细]
王嘉麒主任医师
擅长:门脉高压、胰腺肿瘤和肝胆系的手术治疗,疑难病的诊治和外科危重患者的救治
简介:王嘉麒,男,主任医师,教授,外科专家,1963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并留院工作。从事外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近四十年,积累了大量的实际工作经验,擅长门脉高压、胰腺肿瘤和肝胆系的手术治疗,特别是对疑难病的诊治和外科危重患者的救治均有较高的工作水平和成效,长期的教学工作深化了临 床工作的理论基础,能及时掌握现代医学发展动态及诊治方法。[详细]
刘洪主任医师
擅长:脊柱侧弯及颈椎腰椎微创手术治疗。
简介:刘洪,男,生于1969年,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199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临床医学专业,同年任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骨科住院医师,自1995年至今一直从事脊柱外科临床工作,任International Chinese Hard Tissue Society 委员。 * 中国老年协会骨质疏松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脊柱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 *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编委及审稿人。 *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编委。 *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特约编辑。曾于2000-2001年在日本富山医科药科大学脊柱外科进修学习,师从著名脊柱外科专家、国际腰椎协会委员HirakazuIshihara,于2005年四月至十月应邀到世界最大、最权威的美国Twincities脊柱中心学习脊柱外科的最新理念和手术技术,发表脊柱方面的论文30余篇,其中五篇分别发表在美国权威脊柱杂志“SPINE”,“Journal of spinal disorders and techniqus”,“THESPINEJOURNAL”及ORTHOPEDICS上。参与编书十余部,包括实用脊柱外科学,颈椎手术要点与图解等。擅长腰椎、颈椎和胸椎疾患的诊断及手术治疗,特别是在脊柱退变性疾患,如腰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腰椎滑脱及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以及脊柱侧凸和后凸等各种畸形及微创手术的治疗上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腰椎间盘切除术,腰椎管减压术,颈椎前路间盘切除椎间融合术等能做到小切口及微创,擅长腰椎及颈椎翻修手术及颈椎腰椎联合手术。 教育经历 *天津市汉沽区第一中学 1987-1993北京医科大学医学系 2005-2006北京大学医学部在职硕士 04/2005-10/2005美国TWINCITIES脊柱中心,Visitingfellow 工作经历 09/1993-09/1998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骨科, 住院医师 09/1998-12/2000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骨科, 主治医师 01/2001-03/2001 日本富山医科药科大学脊柱外科, 日本富山, visiting fellow 04/2001-07/2004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骨科, 主治医师 08/2004-03/2005 北京大学 第一医院骨科, 副主任医师 04/2005-10/2005 美国 TWIN CITIES 脊柱中心 Spine fellow 专业及擅长:脊柱外科 擅长手术包括: 1 特发性脊柱侧凸后路矫形融合术 。2 各种退变性和创伤性颈胸腰椎疾患,前后路减压及内固定术。3 颈腰椎手术翻修术等。 语言: TOEFL 613 考试日期 08/1992 ,PET 5 级 发表论文 1. Hong Liu, Ploumis A. Cervicogenic hypertension-A possible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essential hypertension. Journal of Hypothesis (under second review). 2. Hong Liu,Ploumis A,et al. Polyetheretherketone Cages Alone with Allograft for Three-Level Anterior Cervical Fusion. International Scholarly Research Network Neurology, ISRN Neurology, Volume 2012, article ID 452703, 5 pages. 3. Hong Liu,Yoshiharu Kawaguchi: 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 to treat cervical spondylosis with sympathetic symptoms. Journal of Spinal disorders and techniques, 2011 Feruary,24(1):11-14.(SCI,IF:1.689) 4. Hong Liu,Ploumis A,et al.Posterior cervical lateral mass screw fixation to treatpseudoarthrosis of anterior cervical fusion. Journal of Spinal disorders and techniques, 2012 May,vol 25(3),138-141. (SCI,IF:1.689) 5. Hong Liu,Hirokazu Ishihara,et al:Characteristics of nerve root compression caused by degenerative lumbar spinal stenosis with scoliosis. The Spine Journal,2003,6:524-529.(SCI,IF:2.89) 6. Hong Liu,Hirokazu Ishihara ,et al :A large thoracolumbar extradural arachnoid cyst. Orthopaedics,2004,2(27):225-226。(SCI,IF:0.586) 7. Chuan Mi, Hailin Lu, Hong Liu:Surgical Excision of Sacral Tumors Assisted by Occluding the Abdominal Aorta with a Ballon Dilatation Catheter: A Report of Three Cases. Spine,2005,30(20):E614-616.(SCI,IF:2.761) 8. Ploumis A, Hong Liu, et al: A correlation of radiographic and functional measurements in adult degenerative scoliosis.Spine,2009,34(15):1581-4.(SCI,IF:2.761) 9. 刘洪,Hirokazu Ishihara等:伴有侧弯的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中神经根压迫的特点。中华骨科杂志,2004,24(5):286-289。 10. 刘洪,Hirokazu Ishihara,马忠泰. 一期前路病灶清除加植骨术治疗化脓性脊椎炎。中华骨科杂志,2005,25(9):700-701. 11. 刘洪,Masahiko Kanamori等:CT引导下经椎弓根注入钙磷骨水泥行椎体成形术。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3,5:310-311。 12. 刘洪,Hirokazu Ishihara等:小关节不对称-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放射学特征。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3,24:1676-1679。 13. 刘洪,Hirokazu Ishihara 等:16岁以下少年儿童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远期随访。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5,13(5):330-333。 14. 刘洪,HirokazuIshihara等:伊藤法“单开门”颈椎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及其临床应用。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5,15(9):517-520。 15. 刘洪, Hirokazu Ishihara等:颈椎前路椎间融合术后邻近节段病变。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6,14(9):649-652。 16. 刘洪, Hirokazu Ishihara等:伊藤法“单开门”颈椎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的并发症及其原因分析。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6,16(5):332-335。 14. 刘洪等:脊柱化脓性骨髓炎的诊断及现代外科治疗。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7,15(3):161-163。 15. 刘洪,王德等: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中病椎的选择及常见的误区和预防策略。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8,9:1370-1372. 16. 刘洪,米川等:成人退变性腰椎侧凸的分型及手术方法选择。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0,18(1):22-25. 17. 刘洪,李淳德 等:椎间盘造影与椎间盘源性下腰痛。国外医学,2003,6:343-344。 18. 刘洪等:胸腰椎安全带骨折的研究进展。美中国际创伤杂志,2004,3(1):49-50。 19. 李淳德,刘洪等:颈椎和胸椎骨软骨瘤两例报告。美中国际创伤杂志,2004,3(1):60-61。 20. Ohmori K,刘洪等:极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与神经节位置的相关性研究。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4,14(10):587-590。 21. 李淳德,马忠泰,吴常德,刘洪等:可吸收螺钉及固定棒临床应用的初步报告。中华骨科杂志,1995,15(11):755-757。 22. 汪金荣,刘洪等:“摘帽再戴帽”术式治疗胸腰段巨大硬膜外蛛网膜囊肿,中华脊柱医学杂志,2005,2(1)。 23. 汪金荣,刘洪等:胫骨平台骨骺损伤两例报告,实用医学杂志,2005,21(6)。 24. 李淳德,孙浩林,刘洪等:前路减压多节段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术治疗颈椎退变性疾患的临床观察,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8,18(1):18-23。 25. 于峥嵘,刘洪等:腰椎内固定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原因,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7,17(2):149-151. 26. 于峥嵘,刘洪等:脊柱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的风险与预防,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8,18(6):434-437. 27. 刘洪:新探索:手术治疗交感型颈椎病,健康报,2008,3,31,第四版。 28. 刘宪义,刘洪等:腰椎爆裂骨折采用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与椎弓根钉内固定的对比。中国骨科,2009,4(2):22-23. 29. 李宏,刘洪等:伴髓内MRI T2WI 高信号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效果。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9,4:250-254. 30. 张伟,刘洪等:AO锁定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不稳定骨折17例。中国乡村医药,2009,10。 31. 汪金荣,刘洪等:借助自制导丝器和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多段骨折。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09,4. 32. 李淳德,刘洪等:老年脊柱矢状位失衡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分型及治疗策略。中华骨科杂志,2010,3. 33. 樊征夫,刘洪等:脊柱转移瘤手术治疗的进展。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9,12。 34. Sun HL, Hong Liu,et al. Retrospective study of combined application of interspinous process fixation system and rigid fixation system for degenerative lumbar diseases. Zhonghua Wai Ke Za Zhi, 2010 Mar 1;48(5):363-7. 35. Li CD,Hong Liu, et al. Retrospective study of application of interspinous implants for degenerative lumbar diseases. Zhonghua Gu Ke Za Zhi, 2009 Dec 8;89(45):3196-200.[详细]
刘宪义主任医师
擅长:脊柱、骨折、创伤骨科
简介:刘宪义,男,主任医师,博士。中华医学会骨科学会会员,国际创伤学会AO会员。于2004年在德国创伤中心进修学习四肢创伤和脊柱创伤,师从于国际创伤学会委员、著名创伤专家Oestern教授,并获得AO International Fellowship 的证书。后又赴欧洲学习脊柱外科的理念和技能,包括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症、腰椎骨折脱位、脊柱畸形、颈椎病、颈椎外伤、胸椎间盘突出症、胸椎黄韧带骨化症、胸椎骨折脱位等。多次赴国外及全国各地学术交流,发表论文11篇。 专业特色、研究方向: 脊柱外科:开展了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症、腰椎骨折脱位、脊柱畸形、颈椎病、颈椎外伤、胸椎间盘突出症、胸椎黄韧带骨化症、胸椎骨折脱位等手术治疗。 创伤骨科:开展了大量的骨折创伤手术,病人最高年龄93岁,大部分下肢骨折书后一周内下场活动,上肢骨折术后第二天即可下床活动。开展了骨创伤方面的一系列新手术:肩锁关节脱位的肩锁钢板钩固定,复杂骨盆骨折的前后路联合手术,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异形钢板内固定,肱骨外科颈骨折MIPPO(微侵入)技术结合LCP(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肱骨干骨折髓内钉倒打技术,Pilon骨折(复杂小腿远端古者)的内固定治疗。 发表论文: 1、刘宪义,李淳德,邑晓东,马忠泰。颈腰椎退行性变同时存在的临床特点及处理。中华医学杂志,2006,86(11):763-765 2、刘宪义,李淳德,李宏,孙浩林。退行性腰椎侧凸的手术治疗。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6,16(3):192-195 3、刘宪义,李淳德,朱天岳,卢宏章,李军。骨科术后伤口渗血回输的时间选择。中国临床医学。2001,8(4):350-354 4、刘宪义,李淳德,邑晓东。大块脱出腰椎间盘的组织学研究。临床外科杂志。2006,14(3):176-177 5、刘宪义,朱天岳。明矾溶液对椎间盘髓核凝固作用的实验研究。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6,14(1):53-55 6、刘宪义,李淳德,朱天岳,卢宏章,李军。骨科术后伤口渗血回吸收的临床研究。美中国际创伤杂志,2003,2(3):16-18 7、李淳德,刘宪义,马忠泰,邑晓东。颈椎节段不稳在交感型颈椎病中的作用。中华外科杂志,2002,40(10):730-732。 8、李淳德,刘宪义,马忠泰,李宏。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后颈椎后凸畸形的原因分析。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5,15(5):284-287。 9、李淳德,刘宪义,柴卫兵,邑晓东,米川,栗怀广,朱天岳。宁红欣对骨科择期手术贫血的防治效果。中华外科杂志,2002,40(8):638。 10、李淳德,于峥嵘,刘宪义,李宏。腰椎内固定融合术后临近关节退变的影响因素。中华外科杂志,2006,44(4):246-248。 11、李淳德,刘岩,邑晓东,刘宪义,林景荣。Syncage 在颈椎融合术中的应用。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03,13(12):718-720。[详细]
文立成主任医师
擅长:关节外科,髋、膝人工关节置换
简介:  文立成,男,主任医师,教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骨科副主任,关节外科专业学组组长,研究生导师,中华骨科学会全国关节学组委员,北京骨科学会关节学组委员。1990年曾赴日本昭和大学整形外科从事临床关节外科学习。在学习期间参加了大量的人工髋、膝关节手术和诊疗工作,回国后开始从事关节外科专业工作, 在十余年的关节外科工作中独立完成了大量的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手术,以及髋膝关节的翻修手术和其它关节手术,在临床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在十余年的关节外科工作中,除完成临床工作外还进行了临床科研工作,分别在《中华外科杂志》、《中华骨科杂志》等国内主要杂志上发表了多篇专业论文,同时每年还数次参加国内及国外学术会议进行专业交流。[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