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院频道 > 专家团队
301医院
三甲  综合
肖苍松副主任医师
擅长:冠心病的外科手术治疗,在重症瓣膜病、先心病和大血管病的外科治疗方面有丰富的理论基础和临床经验
简介:肖苍松,男,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科室行政主任。医学博士, 毕业于第三军医大学(六年制本科),医学博士。师从朱郎标教授和高长青教授。 在冠心病和大血管疾病的外科治疗方面有较深厚的造诣。 长期从事冠心病外科治疗的临床和基础研究,除常规冠脉外科手术外,还成功救治大量危重患者,主刀完成了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后心源性休克、肾移植术后并发严重冠心病、肾功能衰竭的冠心病患者、心脏骤停冠脉支架失败后休克、极重度左主干狭窄等生命垂危患者的急诊手术以及其它常规冠脉搭桥手术数百例,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近百例军级(省部级)以上首长的冠脉搭桥等手术中发挥了骨干作用,养成了严谨缜密的治学态度和工作作风,为圆满完成我军高级首长的保健工作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在急性主动脉夹层和主动脉弓部动脉瘤的救治方面有丰富经验,主刀完成了各种择期和急诊急性主动脉夹层的主动脉根部替换+半弓替换、升主动脉+半弓替换、升主动脉替换+全弓替换+术中降主动脉支架置入、升主动脉替换+全弓替换+胸降主动脉替换等危急、高难、救命手术。 主刀完成了近百例缩窄性心包炎手术,有丰富的手术和围术期处理经验。 目前是机器人不开胸微创心脏手术组组长,同时是大血管病(主动脉瘤和夹层)、慢性肺动脉血栓、心脏肿瘤和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等疾病组组长。作为机器人心脏手术组组长,参与完成了中国首例不开胸机器人微创心脏手术,至今已完成近700例,全部获得成功。 在重症瓣膜病和先天性心脏病等方面也积累了丰富临床经验。完成瓣膜病合并冠心病、先心病合并冠心病等复杂手术。 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养成了绝不轻言放弃的作风,曾对一例心脏停跳患者进行长达5小时的心脏按压,最终成功挽救了患者生命。这让我也深深体会到,人的生命力非常顽强,作为治病救人的白衣战士,患者只要还有一线生机,就一定要坚持到底!只要坚持,就有可能创造生命的奇迹。曾成功手术救治一例急性主动脉夹层、昏迷、升主动脉破裂大出血导致血压为零的病人,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担任科室行政副主任期间,分工负责科室培训和教学任务,是解放军总医院机器人心脏外科技术国际培训中心副主任,在科主任的领导下,已为15支国际团队完成了培训,扩大了解放军总医院的国际影响力,为心血管外科成为国际化的医疗、培训和交流平台做出了贡献。是解放军医学院心脏外科教学组组长。 是亚洲胸心血管外科学会会员,《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中国体外循环杂志》和《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审稿专家。 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排名第四)、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三项(排名分别为第二、第三和第四)、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五)和二等奖(排名第三)以及军队医疗成果三等奖(排名第一)等多项成果奖励。 作为第一完成人,承担国家“863”项目分课题及国家科技部支撑课题分课题各一项、解放军总医院科研扶持基金两项。作为主要成员,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军队科技攻关和军队面上项目等七项。 参编《Robotic Cardiac Surgery》、《机器人外科学》、《成人心脏外科围术期处理手册》、《室壁瘤外科治疗学》、《心血管疾病临床诊疗分析》、《老年医学与保健外科卷》、中华医学会《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心血管外科学分册》和《临床诊疗指南—心血管外科学分册》和《地震伤急救手册》等专著。 因有良好口碑,获得解放军总医院首届“优秀临床医师”称号。[详细]
叶卫华副主任医师
擅长:先天性心脏病、冠心病的诊断及治疗,在冠心病的治疗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小年龄低体重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及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围手术期处理... 完整擅长>>
简介:叶卫华,男,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1994年7月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昆明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2002年7月获昆明医学院心胸外科硕士学位,2007年7月获解放军医学院胸心血管外科博士学位,现任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参加临床工作近20年,擅长于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及治疗,在低龄、低体重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及先天性心脏病相关肺动脉高压的治疗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在危重症心脏病围手术期处理、婴幼儿急性肾损害肾替代治疗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发表论文10余篇,在导师高长青教授的带领下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心脏心肌带结构及功能的实验研究,为临床上开展室壁瘤的外科治疗提供了一定的病理学及病理生理学的研究基础,2013年11月作为课题《室壁瘤的外科治疗》主要参与人获得了全军科技进步一等奖。 近3年来在各级领导的直接关心下,解放军总医院先后与中华慈善总会、神华集团、及爱幼基金会签订了爱心协议,作为爱心医院贫困先天性心脏病救助项目的具体联络人,曾先后4次到西藏、多次到云南、贵州、河北和山东的贫困地区进行先心病的义诊和筛查,行程2万多公里,筛查了10200多名儿童,约350余名贫困先心病患儿最终在解放军总医院获得了免费救治。救助先心病患儿的公益活动使我的心灵获得了一次又一次的洗涤,多年来临床工作的磨砺,磨去的是我的自私、傲慢与虚荣,磨出来的是爱心、谦逊与真诚,以一颗善良的心,运用自己所学的专业技术实实在在地为患者解除身心疾痛,是我毕生所追求的人生价值。[详细]
王嵘副主任医师
擅长:冠脉搭桥、单瓣及双瓣置换、换瓣同期搭桥、换瓣同期行左侧迷宫手术治疗房颤、换瓣同期行射频改良迷宫术治疗房颤、主动脉根部加宽置换主动脉... 完整擅长>>
简介:王嵘,男,副主任医师,科室行政副主任,医学硕士,从事心血管外科工作14年,现为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医师分会大血管学术委员会委员。 医学硕士学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军医进修学院)心血管外科 北京 1997-2000 医学学士学位 第二军医大学军医系 上海 1990-1995 工作及受训经历 副主任医师 全军心脏外科研究所、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外科 北京 2009.3- 副主任医师 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心胸外科石家庄 2005.8-2009.2 作为术者独立完成各种心胸外科大手术300余例,包括冠脉搭桥、单瓣及双瓣置换、换瓣同期搭桥、换瓣同期行左侧迷宫手术治疗房颤、换瓣同期行射频改良迷宫术治疗房颤、主动脉根部加宽置换主动脉瓣、法四根治、10公斤以下婴儿室缺修补、食管癌根治切除、肺叶及全肺切除、纵隔肿瘤切除等难度较高的手术,手术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分别在2%及5%以内。 访问学者 查尔斯王子医院 澳大利亚布里斯班 2005.6-2005.8 作为助手参加各类复杂先心病手术约40例,包括大动脉调转、完全房室通道矫治、分期Fontan手术、分期Norwood手术等,学习了解了婴幼儿复杂先心病的ICU监护及管理。 访问学者 澳大利亚悉尼圣文森医院心胸外科及心肺移植中心 2003.7-2005.5 参加各类成人心脏外科手术600余例,包括初次冠脉搭桥、二次或三次搭桥、瓣膜置换、David手术、Ross手术、Bentall手术、迷宫手术等,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外科手术经验。参加心肺移植手术约70例,除熟练掌握手术技巧外,还掌握了心肺移植手术供体的选择、获取及保存,移植病人的选择及围术期管理等。 主治医师 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心胸外科 石家庄 2000.8-2003.6 作为术者完成常见先心病手术及胸外科手术约150例,作为助手参加各类心胸外科手术约300例,全面了解并掌握了心胸外科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围术期管理,并系统学习了相关领域的知识。 住院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外科 北京 1997.9-2000.7 接受心血管外科理论及实践方面的基础训练,作为助手参加手术300多例,管理并随访病人250多例,接受ICU工作的培训,参加危重病人抢救10余次,从事体外循环炎性反应方面的研究。 住院医师 北京军区282医院普外科 山西忻州 1995.7-1997.8 完成相关科室的轮转,重点学习普通外科方面的知识。 发表文章 1、Mid-term results of Ross procedure: our limited experience;Asian Cardiovascular and Thoracic Annals 2006.07 2、 体外循环炎性反应防治措施的研究进展; 中华外科杂志 3、 磷酸二脂酶Ⅲ型抑制剂抑制体外循环炎性反应的临床观察; 中华外科杂志 4、 小切口三尖瓣置换治疗二尖瓣替换术后三尖瓣重度关闭不全;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5、 抑肽酶致体外循环重度过敏反应一例;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6、 自体输血对心脏直视手术围术早期的影响; 解放军医学杂志 7、 非体外循环下有搏动性双向腔肺分流术的临床应用; 华北国防医药 8、 右前外侧切口非体外循环下行双向腔肺分流术;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科研奖项 1、微创心脏外科的临床研究 军队医疗成果三等奖 2004 2、抑制和减轻体外循环炎性反应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军队医疗成果三等奖 2007 获得奖励 1993.9 抢救落水群众获三等功 第二军医大学 1995.7 毕业成绩优秀获三等功 第二军医大学 1995.7 毕业成绩优秀获“李瑞麟奖学金” 第二军医大学 1997.12 三好学员 解放军总医院 1998.12 嘉奖 解放军总医院 2001年12月 嘉奖 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 2005年12月 优秀医务工作者 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 2006年7月 优秀党员 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 2006年12月 优秀医务工作者、嘉奖 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 一、临床工作 针对我院心血管病人特点,即病种复杂、老年病人多、首长保健任务重、冠脉搭桥病人多,摸索出我院独特的心脏不停跳冠脉搭桥术的麻醉方法,本人完成该类麻醉近千例,年龄32~86岁,其中70岁以上占1/3以上,无一例麻醉死亡,达到非常满意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国内外同类报道。 2007年我院引进国内第一台da Vinci机器人系统,现已完成各类心脏手术210例,该手术对麻醉要求极高,是现代麻醉技术面临的最大挑战,作为心脏麻醉负责人,投入了大量精力进行学习和研究,为机器人手术的成功实施作出很大贡献。最近5年心外科开展了心脏移植手术、心梗并室间隔穿孔、并乳头肌断裂二尖瓣大量反流心衰、深低温停循环主动脉弓手术、肺动脉内膜剥脱手术等等死亡率极高的手术,由于麻醉加强了血流动力学的调控,以及重要脏器的保护,特别是脑保护,均使手术获得了成功。 二、保健工作 长期参与军队高级首长的医疗保健工作,近5年已完成军级以上首长心脏手术的麻醉60余例,师级首长的麻醉300余例。由于病人身份特殊,年龄很大,病情危重,所以对麻醉要求非常高。经过周密细致的准备工作,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发挥出精湛的麻醉技术,非常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三、科研教学 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及完成课题3 项 1996年获全军“九五”攻关青年基金课题(经费5万),课题为创伤病人麻醉深度的研究。 2001年进入解放军总医院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工程(经费10万),课题为创伤麻醉与免疫机能调控。 2006年获全军“十一五”面上基金课题(经费7万),课题为麻醉药物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效应和机理研究。 学术兼职 1996年开始担任中华医学会《麻醉与监护论坛》杂志的编委。 2004年担任《中国体外循环杂志》编委。 1999年被批准为硕士研究生导师。现已培养硕士研究生8人。 参加编写著作 11部 1 《儿童麻醉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7 2 《儿童口腔学》 人民军医出版社 1997 3 《现代麻醉学技术》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9 4 《新编麻醉学》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0 5 《现代麻醉学多选题》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 6 《婴幼儿麻醉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 7 《麻醉科特色治疗技术》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3 8 《妇女心脏病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9 《临床病案分析丛书》 科学出版社 2005 10 《室壁瘤外科治疗学》 科学出版社 2006 11 《成人心脏外科围术期处理手册》科学出版社 2007 发表论文 作为第一作者已发表论文31篇,以及通讯作者8篇。 近五年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0篇 1.乌司他丁对创伤失血性休克兔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5,17:36 2.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术543例的麻醉经验 解放军医学杂志 2005,30:675 3.非心肺转流冠状动脉搭桥术中的循环控制 临床麻醉学杂志 2005,21:844 4.心肺转流中深度血液稀释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临床麻醉学杂志 2005,21:567 5.安置永久起搏器患者心脏手术中的麻醉管理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06,4:213 6.吸入麻醉和静脉麻醉下非体外循环冠脉搭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2006,27:384-386 桥术血流动力学和心肌缺血研究 7.舒芬太尼和芬太尼用于非体外循环冠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2007,(5)3:150 脉搭桥手术的血流动力学比较 8.机器人心脏手术对麻醉的新挑战 麻醉与监护论坛 2007,14(6):369 9.62例机器人心脏手术的麻醉管理 临床麻醉学杂志 2008,24:568-570 10.机器人冠脉搭桥手术的麻醉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2008,29(5):355-357 通讯作者 丙泊酚对内毒素刺激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促炎细胞因子mRNA的影响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2004,6(3):260-263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中“快通道”麻醉方法的应用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2004,6(3):283-285 体外循环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麻醉方法及术后恢复的对比研究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06,4(3):148-151 机器人辅助心脏手术的麻醉管理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08,6(1):29-31 硬膜外注射吗啡对兔急性缺血再灌注后左心功能的影响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2007,05 硬膜外注射吗啡对兔急性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武警医学2007,18:329-332 依托咪酯和咪达唑仑在冠脉搭桥手术麻醉诱导期对脑电双频指数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08,6(3):162-164 乌司它丁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09,7:12-15 四、获奖情况 获科研成果奖7项 1 微创冠状动脉搭桥术的麻醉技术及实践 军队医疗成果 二等 2004 1 2 严重创伤和失血性休克及其麻醉深度变异性的研究 军队科技进步 三等 2000 1 3 严重创伤及失血性休克麻醉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军队科技进步 三等 1998 2 4 吸入麻醉药的临床研究 军队科技进步 三等 2003 2 5 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冠状动脉旁路术的临床系列研究 军队医疗成果 一等 2003 4 6 体外循环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对比研究北京市科学进步奖二等 2005 4 7 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急性左心衰 军队医疗成果 三等 2004 4 2004年被总后评为“科技新星”。多次获得嘉奖并荣立三等功1次,2000年、2004年和2009年三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06年评为“优秀硕士研究生导师”,2007年获“医院建设贡献奖”。[详细]
任崇雷副主任医师
擅长:瓣膜病、冠心病、先心病外科手术及心脏起博器手术
简介:任崇雷,山东鄄城人,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现任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外科行政副主任。 1992年7月毕业于山东医科大学医疗系临床医学专业(本科),1999年在第四军医大学获心胸外科硕士学位,2007年在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获心胸外科博士学位。 作为主要完成人之一,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风心病心肌细胞参与合成胶原的基础研究(项目编号39870790),成果获陕西省科技成果二等奖。作为分课题负责人之一,负责全军十一五重点课题“干细胞移植结合冠脉搭桥治疗冠心病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和国家863重大项目“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联合骨髓单个核细胞治疗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等课题的研究。在科技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目前任职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具有10余年心胸外科临床经验,擅长先心病、风湿性瓣膜病的诊断及治疗,对于包括心功能低下、小左室、大左室、心内膜炎等危重心脏瓣膜病的处理有独到的经验;作为心血管外科起搏器专业负责人,负责临时及永久心脏起搏器的安装、调控及随访工作,能够治疗病窦综合征、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疾病;近年来开展干细胞结合外科手术治疗危重冠心病的临床研究,初步效果明显,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办公室或病房电话:010-66938336,010-66875536 联系地址:北京市复兴路28号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外科二病区 100853 主要成果: 1.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早期诊断及治疗,1997年军队医疗成果三等奖 2.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7例临床分析,1997年军队医疗成果四等奖 3.降低瓣膜替换手术死亡率临床分析,1998年军队医疗成果四等奖 4.右腋下小切口心脏直视手术,2000年军队医疗成果三等奖 5.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003年军队医疗成果三等奖 6.风心病心肌细胞合成胶原实验与临床研究,2004年陕西省科技成果二等奖 近5年内代表学术论文: 1.任崇雷, 刘维永, 张近宝. 风湿性心脏病心肌中核转录因子的表达及其意义。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5;9(9):534-536. 2.任崇雷,高长青,肖苍松.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出入液量的对比分析。中国体外循环杂志2006,4(4);237-240. 3.任崇雷,高长青,肖苍松,吴扬,邓学峰. 非体外循环与常规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肝肾功能的变化。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7,7(2):183-185. 4.任崇雷,高长青,李力兵. 细胞心肌成形术对梗死后心室重构的影响。中华外科杂志,2007,45(22):1578-1580. 5.高长青,任崇雷,李力兵,刘志勇,叶卫华. 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对梗死后心脏形态、结构及功能的影响.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08;15(1):32-37 6.任崇雷,高长青,肖苍松,吴扬,邓学峰. Changes in liver and renal function following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off-pump versus on-pump.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12(40):7939-7942. (英文) 7.任崇雷,高长青,赵兴卉,李力兵,叶卫华,刘志勇. NF-kB与基质金属蛋白酶在骨髓单个核细胞心肌移植后的变化。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13(6): 1113-1117. 8.任崇雷,高长青,李力兵,刘志勇,叶卫华. 犬梗死后心室重构模型的建立及观察。医学研究杂志。2009;38(7):37-40. 9.Gao C, Ren C, Li D, Li L. Clopidogrel and aspirin versus clopidogrel alone on graft patency after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Ann Thorac Surg. 2009 Jul;88(1):59-62.[详细]
杨明副主任医师
擅长:心脏微创手术
简介:杨明,心胸外科学博士,为中国机器人微创心脏手术团队的重要成员。 个人网站: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