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焕新主任医师
科室:内科
擅长:牙周疑难病、少见病和罕见病的诊治方面有独到之处,对系统病患者的牙周治疗有着丰富的经验
简介:孟焕新,女,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牙周科主任,1976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学院口腔系,1984年、1987年分别在北京医科大学获医学硕士和医学博士学位。 1989.4-1989.6赴日本大阪大学齿学部任客籍研究员,19897-1992.4在伦敦医院医学院MRC牙科研究所从事博士后工作,1998.2 -1998.7在瑞士伯尔尼大学牙科学院牙周固定修复科任客籍教授。从事口腔医学的临床和教学工作32年,从事牙周病的临床基础研究27年。自1987年以来一直从事牙周病专科诊治工作,在牙周疑难病、少见病和罕见病的诊治方面有独到之处,对系统病患者的牙周治疗有着丰富的经验。曾首诊并结合外院检查确诊淋巴瘤、假性血友病、恶性肉芽肿、异样白血病、低磷酸酶血征,郎罕氏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周期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以及疣状黄瘤、鳞状细胞癌等病例,由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挽救了患者的生命;在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病情的前提下曾先后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假性血友病、安装心脏起博器的患者进行了牙周基础治疗。此外,在国内率先引进了制作强力纤维牙周夹板和牙周喷沙磨光等先进技术,最早采用生物玻璃开展牙周骨缺损的植骨术,并在全科和全国推广。
近年来开展了对牙周炎疾病相关基因的研究和牙周致病菌的研究,首次发现钙结合蛋白、维生素D受体、雌激素受体等基因多态性与侵袭性牙周炎和/或慢性牙周炎有关;对口腔与胃幽门螺杆菌的关系的研究,则发现口腔幽门螺杆菌与胃幽门螺杆菌具有同源性,牙周治疗可以有效地减少胃幽门螺杆菌的再感染率;另外,对糖尿病家系的研究则发现糖尿病患者的牙周炎患病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者,牙周破坏程度亦明显重于非糖尿病者。目前正在继续进行侵袭性牙周炎患者家系的遗传研究及牙周致病菌和EB病毒的研究;率先进行牙周炎某些易感基因多态性对宿主细胞功能影响的研究;深入观察和分析牙周炎症与体液钙结合蛋白、CRP、IL-1、IL-6、TNF-α等多种炎症标志蛋白的关系,及与血糖、血脂和胰岛素抵抗的关系,研究牙周干预治疗对上述炎症介质水平的影响;同时还开展了对牙周组织功能细胞、富血小板血浆和生物载体的研究,以期为提高牙周组织的修复和再生能力奠定基础。
迄今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其中SCI收录10余篇;两次获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优秀论文奖(1987 年、1995 年),有关牙龈病和牙周病的研究分别于1989年获卫生部科技成果3等奖,2004年获中华医学会科技成果三等奖。培养和指导博士研究生20名、硕士研究生16名,指导博士后1名。先后负责和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18项,目前负责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教育部博士点项目各一项。兼任中华口腔医学会牙周病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主编全国高等院校教材《牙周病学》第三版,参编多部学术专著,并担任牙周病国际分类专家组成员,国际牙周病学研究杂志(Journal of Periodontal Research)、牙周病学杂志(Journal of Periodontology)和中华口腔医学杂志等国内外多种学术杂志的编委,亚太地区牙周学会常务执行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