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院频道 > 专家团队
重庆新桥医院
三甲  综合
李德志主任医师
擅长:肿瘤的放射治疗(普通放疗、适形放疗、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近距离后装治疗、全淋巴结照射、全身照射(TBI)等)及肿瘤的综合治疗:包括肿瘤放... 完整擅长>>
简介:李德志,男,主任医师,教授。新桥医院全军肿瘤研究所,硕士生导师。现任全军肿瘤放射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重庆市抗癌协会理事;重庆市抗癌协会放射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从事肿瘤放射治疗工作30年,在肿瘤放射治疗:包括普通放疗、适形放疗、调强适性放疗、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近距离后装治疗、全淋巴结照射、全身照射(TBI)等有丰富的经验,对肿瘤的综合治疗:包括肿瘤放疗、化疗、手术及生物治疗的综合应用。肺癌、食管癌、乳腺癌、鼻咽癌、直肠癌、宫颈癌及恶性淋巴瘤等常见肿瘤的治疗原则有独到的见解和成功的经验。科研成果:第一完成人获全军医疗成果二等奖2项 (1999年,2007年)获第三军医大学医疗成果2等奖1项(1996年)。共发表论文30余篇,承担多项课题科研课题(国家自然基金等)。 学术任职:现任重庆市抗癌协会理事,放疗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全军肿瘤放射治疗专委会委员,重庆市医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专业特长:肿瘤的化疗、普通放疗、适形放疗、调强放疗、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近距离后装治疗、全淋巴结照射、全身照射(TBI)等及肿瘤的综合治疗:包括肿瘤放疗、化疗、手术及生物治疗的综合应用。肺癌、食管癌、乳腺癌、鼻咽癌、直肠癌、宫颈癌、前列腺癌及恶性淋巴瘤等常见肿瘤的治疗原则和方案。[详细]
镡旭民主任医师
擅长:治疗各种鼻炎、各种中耳炎,鼓室成形术、内耳手术、喉癌及头颈部肿瘤
简介:镡旭民(Chan Xumin),教授,主任医师,1969年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医疗系本科。1975年先师从第四军医大学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知名教授科刘乾初、王锦玲学习。后于1979年师从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专家、解放军总医院姜泗长教授,攻读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硕士研究生学位。从事耳鼻咽喉科-头颈外科专业的临床、教学与科研工作已经40余年,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教学经验。发表论文40余篇,译文200余篇,获科技进步奖2项。 擅长治疗各种鼻炎、各种中耳炎,治愈率高,效果好。特别是在鼓室成形术、听力重建及内耳手术方面,有较多建树。对治疗喉癌、头颈部肿瘤及甲状腺包块,也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跻身国内先进水平。是第三军医大学专家组专家,附属第二临床学院(新桥医院)资深专家教授。[详细]
杨桦主任医师
擅长:耳鼻喉科常见疾病治疗、咽喉部肿瘤外科治疗、慢性鼻炎及鼻窦炎内窥镜的治疗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诊治
简介:杨桦,男,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原耳鼻喉头颈外科科主任,1984年7月 毕业于第三军医大学军医系,毕业后一直从事耳鼻咽喉科工作,1998年11月获医学硕士学位,1984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8年任硕士生导师。中国人民解放军耳鼻口头颈外科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耳鼻喉头颈专家重庆分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重庆耳鼻喉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学术任职: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委会委员;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专委会重庆分会专委会委员;中国光学学会重庆市激光医学专委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重庆耳鼻咽喉科专业委员会委员;重庆市抗癌协会专委会委员等。 从事耳鼻喉专业20多年,主要擅长:耳鼻喉科常见疾病治疗、咽喉部肿瘤外科治疗、慢性鼻炎及鼻窦炎内窥镜的治疗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诊治及临床研究。 在SCI、中华耳鼻喉头颈外科杂志、临床耳鼻喉杂志等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获得和参与国家、省部级、学校课题3项,获国家专利1项,获军队及校级课题3项。[详细]
张宽平主任医师
擅长:疼痛疾病的临床诊治
简介:张宽平,男,主任医师,教授,中华医学会疼痛学会第二届全国委员,重庆市疼痛学会第一届主任委员,全国针刀协会常务委员,重庆市针灸协会理事,《中国疼痛医学杂志》97-07届编委,80年代开始疼痛疾病的临床诊治工作,新桥医院疼痛科得创始人之一,具有丰富的临床造诣与经验,致力于多方法的疼痛治疗与临床研究。[详细]
吴士明主任医师
擅长:红外热像技术在疼痛诊疗的应用
简介:吴士明,男,主任医师,教授,先后毕业于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广州中医学院,重庆第三军医大学。现为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博士生导师,红外疼痛诊疗中心主任,红外疼痛专科著名专家。长期从事医用红外热像技术应用、激光医学、医用物理因子基础及临床应用研究。是中国软组织疼痛研究会副理事长,是全军科委会激光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光学会激光医学委员会全国委员, 全军科委会康复理疗专业委员会委员,重庆光学会副理事长,重庆市科委微光机电委员会唯一的医学界委员,激光杂志编委,红外热像专栏编辑,美国红外热像研究院客座教授。先后承担国家计委重点攻关课题一项,全军八五重点课题一项,全军九五重点课题分题一项,三军医大校管课题二项,2001全军重点科研成果推广项目一项。获科研经费230万,中外合作研究科研经费150万。在医用红外热像技术研究方面,圆满完成了国家课题,研制成功DH-2000型红外热像仪,M301非致冷式焦平面红外热像仪,分别通过了国家计委、市计委、市科委和总后科技成果鉴定,专家评定为:研究成果中创新点国内先进,临床研究部分为国际领先水平。实现了技术转让,转让费280万元。实现了产业化。被称为医用热像诊断领域先导者。先后被评为院85、校95科技先进个人。撰写论文51篇,其中两篇在国外杂志发表,先后出版著作四部,其中主编两部。取得国家专利1项。近十年,致力于开辟红外疼痛新领域,即利用红外热像仪对疼痛患者进行检查,以热图为主要依据,参考其它影像学等检测结果,结合临床对疼痛部位、程度、范围、性质进行诊断和评估,而后利用中西医各种有效手段,如粗银针、药刀、小针刀、经穴疗法、神经阻滞、化学溶盘术、药物注射等技术;综合治疗颈、肩、腰、腿、膝痛疗效显著,从理论到实践都有明显的特色和优势。创建实践了红外疼痛专科模式,提出了并总结了红外疼痛学概念和理论。 学术任职:中国软组织疼痛研究会副理事长,全军科委会激光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光学会激光医学委员会全国委员, 全军科委会康复理疗专业委员会委员,重庆光学会副理事长,重庆市科委微光机电委员会唯一的医学界委员,激光杂志编委,红外热像专栏编辑,美国红外热像研究院客座教授 专业特长:医用红外热像技术应用,激光医学,软组织疼痛的研究及治疗。 学术成就:撰写论文51篇,其中两篇在国外杂志发表,先后出版著作四部,其中主编两部。取得国家专利1项。[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