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院频道 > 专家团队
重庆儿童医院
三甲  
苏庸春主任医师
擅长:各种贫血(如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蚕豆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出血性疾病(如血友病、血小板减少症等)及肿瘤性疾病(如白血病、淋巴... 完整擅长>>
简介:苏庸春,男,主任医师,副教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副主任。先后于重庆医科大学获得医学学士(1995)、硕士学位(2003)及医学博士学位;曾于2004年又于香港文大儿童癌症中心学习儿童肿瘤性疾病的治疗管理。自参加工作十多年来,热爱临床工作,尽职尽责;以病人为中心,对病人耐心、细心,并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不断深入学习临床技能,具有丰富的儿科临床经验;对儿童常见病多发病能熟练诊治,擅长各种血液病及肿瘤性疾病的诊治;积极参与所在病房多项新技术的开展以及多种疾病的标准化诊疗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并多次承担重庆医科大学多个专业的儿内科教学任务,获得学校2009年度教改课题成果奖。 已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0余篇,参编学术著作3部,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白血病细胞周期调控及发病机制、儿童淋巴瘤的规范化治疗等;目前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已先后主持完成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及卫生局及院、校科研课题各1项。[详细]
戴碧涛主任医师
擅长:儿童血液及肿瘤疾病的诊断、治疗,儿童白血病,淋巴瘤的治疗,骨髓衰竭性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造血紊乱的诊断和治疗
简介:戴碧涛,女,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内八病房主任,从事医疗、教学、科研工作28年。曾到香港威尔士亲王医院癌病中心和美国辛辛拉提儿童医学中心血液免疫科访问学习。擅长于儿童血液及肿瘤疾病的诊断、治疗。对儿童白血病,淋巴瘤的治疗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对骨髓衰竭性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造血紊乱的诊断和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对长期发热,贫血,出血,包块,皮疹的病因诊断有丰富的经验。小儿血液病及血液肿瘤性疾病,包括以各种贫血、出血、黄疸、包块、发热及血液细胞成分异常为表现的各类疾病。儿童常见多发疾病的诊治。是中华医学会会员。重庆市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委员 。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学专业委员会委员。[详细]
徐酉华主任医师
擅长:小儿贫血,出血性疾病,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及血液遗传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咨询
简介:徐酉华,女,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1969年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学士学位。曾经担任过重庆市血液专委会委员,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儿科委员会主任委员;目前担任儿科药学杂志编委、中国小儿血液杂志编委、中国儿童肿瘤杂志常务编委,是重庆市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委员。 擅长诊治小儿血液病及肿瘤性疾病,以及小儿常见病。各种贫血性疾病如:面色不好、易疲倦、心慌、无力等表现,出血性疾病如皮肤出血点或紫癜、鼻衄、牙龈出血、便血及血尿等,各种不明原因包块,肝脾肿大,长期发热等病症,对小儿肿瘤、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等明确诊断疾病的治疗有丰富临床经验。对小儿血液肿瘤性疾病有深入研究, 先后主持参加多项国家自然科学研究课题,编写儿科鉴别诊断、儿科学进展继续教育等著作3本;“儿童白血病耐药机制的研究”荣获重庆市科技成果二等奖;发病数十篇有关儿童白血病耐药机制、治疗相关论文。[详细]
钟家蓉主任医师
擅长:小儿心肌炎、心肌病、川崎病、先天性心脏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风湿心脏病等心血管疾病,呼吸道和消化道等常见病
简介:钟家蓉,女,主任医师,副教授,现任内科八病房副主任,硕士生导师,1984年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儿科系,相继获儿科学学士学位,于1987年攻读儿科硕士。重庆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已从事儿科及其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教学、科研工作28年,具有丰富的实际临床工作经验及诊治疑难、危重病症的能力。擅长诊治小儿心肌炎、心肌病、川崎病、先天性心脏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风湿心脏病等心血管疾病。诊治儿内科常见病。擅长诊治各种小儿内科常见疾病如呼吸道和消化道等常见病。 参加开展了多项心血管疾病诊治新技术如心导管介入诊治先心病和射频消融诊治心律失常新技术,动态心电图,食道心房调搏术,运动心电图分析和建立临床心电工作站,包括十二导联同步心电图、频谱心电图、高频心电图等。发表过30多篇论文,著作1部。负责或参与院、校、卫生局科研课题5项。长期从事儿内科临床教学,培养硕士研究生7名。[详细]
陈沅主任医师
擅长:儿科心血管疾病如心律紊乱、小儿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病毒性心肌炎、川崎病、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及各类先天性、后天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等... 完整擅长>>
简介:陈沅,女,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委员、中华医院管理学会理事、儿童医院管委会委员;中国女医师协会、重庆市医学会常务理事;重庆医学会儿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重庆医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委员;重庆市卫生经济学会副会长;重庆市学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专家评议委员会特邀专家。曾任儿童医院、儿科学院院长。 1969年7月于重庆医科大学毕业后留校,一直从事儿科医疗、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为医院的建设、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先后被评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四川省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重庆市(直辖)文明市民、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百佳优秀医务工作者”、高校优秀共产党员、中共重庆医科大学历届“创先争优”活动优秀党员,当选中共重庆市第六届党代会代表、重庆直辖后第一、二届市政协委员。 作为医院心血管专业带头人之一,擅长诊治儿内科疾病,尤其擅长儿科心血管疾病如心律紊乱、小儿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病毒性心肌炎、川崎病、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及各类先天性、后天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等的诊治,专业造诣高,与专业组人员共同开展了小儿心肌炎、心内膜炎和先天性心脏病等系列研究,取得重大成果。研究成果曾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重庆市卫生科技成果奖;主持了多项院、校、市和国家级科研课题,其中包括国家863攻关项目“先天性心脏病遗传家系调查及其相关致病基因研究”合作项目,“十五”国家科技攻关合作课题“儿科抗生素使用状况和细菌耐药监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心肌组织中移植细胞的发育及其相关功能意义”,重庆市教委重点科研项目“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内分化为心肌细胞的分子调控研究”等;在著名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并多次在国际和国内学术会议上交流。 主编《儿科临床症状鉴别诊断》、《儿童健康知识百科》,其中一部获国家城市优秀图书奖;组织拍摄电视教材20余部,其中一部获四川省优秀教材奖,四部作为卫生部规划医学视听教材,在全国推广应用;现担任《儿科药学》杂志主编;《重庆医学》、《儿童肿瘤》杂志副主编;《中华全科医师》、《中国实用儿科》、《重庆医科大学学报》等刊物编委。 1999年走上院长岗位以来,以清晰的改革思路和敏锐的发展眼光率领院领导一班人,领导全院教职员工,审时度势,抓住西部开发、重庆直辖和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机遇,在较高的起点上,把医院建设推向新的高潮,从而使医院硬件、软件环境大大改善,医疗、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与时俱进,年工作指标连创历史新高,医院成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全国文明单位、目标考核年年获全市卫生系统第一名,职工凝聚力不断增强,综合实力进一步提高,已形成稳定的中青年学术骨干队伍,为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