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院频道 > 把好事办在群众的心坎上
把好事办在群众的心坎上
来源:广州军区总医院 发表时间:2014-09-03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心脏外科救助贫困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纪实

  2012元旦前夕,全国拥政爱民模范单位名单公布,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心脏外科榜上有名。这是他们继2011年7月被评为“中华慈善奖”后获得的又一殊荣。5年多来,广州总医院心脏外科先后救助贫困先天性心脏病患儿4000名,为这些家庭减免医疗费用8000多万元,手术成功率高达98.6%。

  “大爱救心”费用低于市场30%

  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约8‰,全国每年新增患儿十多万,绝大多数可以通过手术治愈,但每例手术费少则三五万,多则十几万,高昂的医疗费用让很多家庭望而却步,只能眼睁睁看着孩子终身残疾,甚至夭折。

  “如果全社会都来关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他们就能获得新生!”医院心脏外科主任张卫达向医院党委提出建议:“一个患儿连着一个家庭,一个家庭连着整个社会,军队医疗工作者有责任为促进民生、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2006年10月,在院党委的支持下,心脏外科与广州市妇联携手启动“救治百名特困家庭重症心脏病儿童爱心工程”,妇联为每名患儿资助1.5万元,其余费用由医院承担。两个月内,他们为102名患儿实施手术,成功率100%。

  为了让更多的患者得到救助,2007年4月,广州总医院与广东省民政厅、广东省慈善总会联合发起了名为“大爱救心”的救助贫困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活动,创造性提出了“爱心资助一点、医院减免一点、家庭自筹一点、当地报销一点”的救助模式,向广东省范围内的贫困家庭18岁以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提供救助。

  院长刘坚介绍说,新模式下,医院依据患者病情,在低于市场费用30%的基础上,每名患者再减免1.5万元,省慈善总会每名患者资助8000元至1万元,其余部分先由患者自筹,出院后到新农合报销,有效地弥补了政府在大病救助上的不足。

  “不是部队医院,孩子早没了”

  2011年8月,河源市紫金县的6岁女孩小芬康复出院。离开医院前,孩子的父亲拉着她给医生护士们磕头。走出病房,小芬的父亲说起孩子康复前的生活,一脸辛酸。“这病就是个无底洞,多少钱都填不满。多亏部队医院救了孩子的命。”

  英德市一个刚出生的患儿,查出患有严重心脏病,手术难度极大,费用高达10万元。就在一家人陷入绝望时,当地民政局找上门,把孩子送到了广州总医院。孩子出生第25天,医院为孩子进行了手术,并根据患儿家庭情况,向社会爱心团体申请救助,解决了手术费用。出院时,孩子的父亲泪流满面:“要不是部队医院,孩子早没了。”

  “手术不仅治好了一颗颗心,还传播了一份浓浓的爱。”该院心脏外科副主任王晓武告诉记者,5年多来,他们先后为4000名贫困患儿实施手术,减免医疗费用8000多万元,手术成功率高达98.6%。

  2008年底,张卫达回访患者,来到普宁梅塘溪南村时,70多岁的周惠端老人带着祖孙三代跪在他面前泪流满面:治好了小孙子的病,一家人再也不用担惊受怕,比给一百万都管用,感谢共产党、感谢解放军!

  “解放军真是活菩萨”

  新疆哈密市伊吾县吐葫芦乡3岁男孩阿塔木·阿布都克然木一出生就患有先天性心脏病。2009年2月,广东省援藏干部黎建明了解情况后,与广州总医院联系,把小阿塔木和另一名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14岁女孩迪丽娜尔·斯坎旦送到心脏外科进行治疗。张卫达、王晓武分别主刀,同时给两个孩子实施了手术。半个月后,2个孩子很快恢复了健康。出院前,阿塔木的母亲给儿子起了一个汉族名字--文粤生,让儿子永远铭记是广州总医院的医生护士们给了他第二次生命。美丽的迪丽娜尔回到哈密后,把自己的治病经历告诉了同学和老师,让大家都知道“共产党、解放军真亲!”

  “解放军真是活菩萨!”说起广州总医院,60岁的满族阿婆张瑛禁不住热泪盈眶。“前年腊月,我带外孙到广州治病。出院了,我去买回昆明的火车票,快过年了,只有3天后的票。拿着票,我犯了难。走吧,身上就剩80元钱,能去哪儿?不走,出院手续早办完了,也不能再回病房住。愁得我拉着孩子在电梯口直打转。护士长了解情况后,二话没说就让我们在病房又住了3天,坐车那天,她看我年龄大还带着个孩子,还专门找了辆车把我送到车站……”

广州军区总医院

接诊时间:7:00—8:00 13:00—14:20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流花路111号

新闻中心

就医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