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院频道 > 医院科室
301医院
三甲  综合

检验科

科室医生:9
专家医生:0
科室简介:  解放军总医院临床检验科成立于1987年,当时专业范围局限于血液、尿液、粪便三大常规。1988年,丛玉隆教授担任科主任,通过加强学科建设、实行科学管理、加快设备更新,科室发展开始迈上快车道,经过二十年的发展,科室的综合实力已走在了国内临床检验学科的前列,2005年在全国首家通过ISO15189认可。2008年王成彬教授接任科主任,通过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注重临床与科研的结合,使科室得到持续发展,在医院学科评估中名列前茅。科室荣誉主要有:1次荣立解放军总后勤部集体三等功,3次荣立医院集体三等功,12次被评为医院先进基层单位,8次被评为医院先进党支部,2次被评为医院教学先进单位,1次被评为医德医风先进单位,还先后被解放军总后勤部评为先进党支部、先进团组织、学习成才先进单位。
  检验科实验室设置:
  (一)血液细胞分析实验室:主要开展血常规、血型及血液性疾病相关试验。拥有两套血细胞分析流水线,全自动血型分析仪等自动化仪器设备。主要开展住院病人血液常规、血沉、血型及血液病血液学相关试验。2009年,真正实现了标本不需编号直接上机的检验仪器与Lis系统双向通讯,不仅节省了人力,还提高了检验结果报告速度。
  (二)血液病实验室:主要开展骨髓细胞形态与骨髓活检验工作。承担国内其它医院的骨髓细胞形态与骨髓活检的会诊。
  (三)体液及排泄物实验室:主要开展尿液、脑脊液、关节液、胸水、腹水、精液、大便的常规、生化及寄生虫等检验。
  (四)血栓与止血实验室:主要开展凝血四项、第二聚体、各类凝血因子及抗凝物质检测,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弹力图等项目。
  (五)临床免疫实验室:主要开展传统免疫、特种蛋白、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因子、蛋白质电泳等检验项目。
  (六)细胞遗传学实验室:主要开展血液细胞核型分析、羊水细胞培养及核型分析、荧光原位杂交等细胞遗传学实验。
  (七)门诊化验室:主要负责门诊病人的血、尿便常规、血沉等检验项目。
  (八)急诊化验室:主要负责白天门诊急诊病人三大常规及夜间专家门诊、急诊和住院病人的三大常规、凝血等检验项目。
  (九)九诊室化验室:主要负责师干病人三大常规项目。
  (十)研究生实验室:主要供科室研究生开展课题研究的实验室。
  检验科检验项目
  1.血栓与止血检验: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消耗时间、凝血酶时间(TT)、凝血因子Ⅷ、Ⅸ、Ⅺ、Ⅻ、Ⅱ、Ⅴ、Ⅶ、Ⅹ;抗凝血酶Ⅲ活性、蛋白C、蛋白S、D-二聚体、狼疮抗凝物质、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纤溶酶原及凝血酶原片段1+2、组织型纤溶激活物(t-PA)、血小板聚集功能、血栓弹力图等。
  2.血液免疫学检验:免疫球蛋白A、G、M、E免,疫球蛋白轻链κ、λ,补体C3、C4,CRP,类风湿因子,前白蛋白,铜蓝蛋白,触珠蛋白,β2-微球蛋白,转铁蛋白,酸性糖蛋白,超敏CRP,血清淀粉样物质-A,γ-痕迹蛋白,循环免疫复合物,血清蛋白电泳及免疫固定电泳等。
  3.淋巴细胞亚群分析: CD3+CD3+CD4+; CD3+CD8+; CD4+/CD8+ 等。
  4.细胞因子检测:肿瘤坏死心因子(TNF)-ɑ、白细胞介素(IL)-2、IL-4、IL-8、IL-10等。
  5.血液常规:全血细胞计数及白细胞分类,HCT;RDW,MPV;PDW,网织红细胞计数与分类,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等。
  6.定时时段尿液检查:12小时尿微量白蛋白、白蛋白排泄率和24小时尿液蛋白、糖、肌酐、尿酸、尿素、钠、钾、氯化物、无机磷、钙及镁定量检测。
  7.尿液常规:尿液颜色、浊度、pH、比重、蛋白、糖、潜血、胆红质、尿胆原、酮体、亚硝酸盐及尿沉渣(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等)。
  8.其它尿液检查:尿液乳糜、含铁血黄素、苯丙酮酸、粘多糖、卟啉定性试验,尿渗透压、NAG酶测定,α1-微球蛋白、β2-微球蛋白、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轻链、转铁蛋白及尿蛋白电泳。
  9.粪便检查:粪便常规检查(包括人体寄生虫形态学检查)、粪便潜血和粪便中幽门螺杆菌检测。
  10.血液流变学检验:血浆粘度、全血粘度。
  11.细胞遗传学检验:染色体核型分析。
  12.血沉检查。
  13.红斑狼疮细胞检查。
  14.血型鉴定:ABO血型正、反鉴定。
  15.脑脊液检查:脑脊液常规、生化(糖、蛋白、氯化物定量)、免疫球蛋白(IgA、IgG、IgM)。
  16.浆膜腔积液检查:浆膜腔积液常规、生化(糖、蛋白、氯化物定量)、乳糜定性。
  17.精液检验:精液量、pH、液化时间、精子活力指数、精子存活率、精子畸形率、精子密度、精浆果糖、精浆酸性磷酸酶检测。
  18.骨髓细胞检验: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骨髓活检。
  19.骨髓细胞化学染色:骨髓内、外铁染色,过氧化物酶染色(POX),氯醋酸AS-D萘酚酯酶(CE)染色,α-醋酸萘酚酯酶染色及氟化钠抑制试验,糖原染色(PAS),碱性磷酸酶染色(NAP)(注:用患者外周血片做染色)等。
  20.溶血性贫血检验:血清酸溶血试验(Ham)、蔗糖水溶血试验、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抗人球蛋白(Coomb’s)直接试验。
  科研工作
  (一)研究方向
  1、血栓与止血
  2、炎症反应的发生机制
  3、进口检验仪器配套试剂及质控品国产化研发
  (二)承担科研课题
  1、兰亚婷. 突发事件人员救治现场中性粒细胞和血红蛋白的快速检测方法研究.解放军总医院科技创新苗圃基金(3万,2009年)。
  2、王成彬. 嗜酸性粒细胞与支气管上皮细胞共调控过敏性气道炎症反应机制及中药单体葛根素的干预.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8万,2008年)。
  3、丛玉隆. 血液细胞分析标准化. 国家十一五支撑课题(12.5万,2008年)。
  4、李绵洋. microRNA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中意义的初步研究. 解放军总医院科技创新苗圃基金(3万,2008年)。
  5、丛玉隆.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膀胱癌分子细胞遗传学变异中的应用研究. 国家卫生部基金(24万,2007年)。
  6、邓新立. 血小板膜糖蛋白受体基因多态性研究. 解放军总医院科技创新苗圃基金(2万,2007年)。
  7、王成彬. 进口血细胞分析仪配套试剂国产化研究.国家863子课题(50万,2006年)。
  8、丛玉隆. 诊断试剂标准物质与参考品. 国家863子课题(30万,2006年)。
  丛玉隆. 流式细胞术系列检测血小板功能及临床应用的研究. 军队十一五课题(7万,2006年)。
  9、王成彬. 战时气道上皮应激介导的炎症反应机理及防治措施研究. 军队十一五课题(7万,2006年)。
  10、李健. 血小板微粒与阿斯匹林抵抗. 解放军总医院科技创新苗圃基金(2万,2006年)。
  11、丛玉隆. 病毒性肝炎检验和临床应用规范的建立. 北京市重大科研项目基金分课题(118万,2005年)。
  12、白洁. 用蛋白质芯片-飞行时间质谱仪分析精浆中男性不育相关的蛋白质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0万、2005年)。
  13、丛玉隆. 战地便携式急救检验箱的研制. “十五”军队医药卫生重点科研基金课题(30万,2001年)。
  14、丛玉隆. 血栓形成倾向的实验诊断研究. “十五”军队医药卫生重点科研基金课题(4万,2001年)。
  15、丛玉隆. 血栓形成倾向的实验诊断研究. “十五”军队医药卫生重点科研基金课题(4万,2001年)。
  16、丛玉隆. 老年人气虚肾虚证与免疫紊乱的研究. “十五”军队医药卫生重点科研基金课题(4万,2001年)。
  17、丛玉隆. JEK型网织红细胞全自动分析系统. 国家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课题(50万,2002年)。
  18、丛玉隆. 放射治疗对肿瘤病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的影响的研究. 解放军总医院医院青年基金课题(2万,2000年)。
  19、丛玉隆. 缺血性脑血管病血小板功能检测及抗血小板药物的研究. “九五”军队医药卫生课题。
  20、丛玉隆. Thrombin Aptamer抗凝疗效及其提高溶栓再通率的研究. “九五”军队医药卫生课题。
  21、丛玉隆. Ⅴ因子Leiden突变诱发血栓病理机制探讨及临床价值研究. “九五”军队医药卫生课题。
  获得的科研成果
  1、丛玉隆. 北京市病毒性肝炎临床诊断及治疗的一体化研究. 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08年。
  2、丛玉隆. 病毒性肝炎规范化诊断及治疗的关键技术研究. 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2008年。
  3、丛玉隆. 实验室指标在重症肝病诊治临床意义的研究. 军队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8年。
  4、丛玉隆. 血液学体液学试验误差根源研究与应用. 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2008年。
  5、乐家新. 网织红细胞自动化分析及其临床应用研究. 解放军总医院院科技成果二等奖.2007年。
  6、丛玉隆. 血小板功能分析及临床应用. 军队医疗成果三等奖. 2006年。
  7、丛玉隆. 临床检验继续教育配套教材. 军队教学成果三等奖. 2000年。
  8、丛玉隆. 血液分析仪检测正常参考值调查. 航天部科技成果二等奖. 1999年。
  9、丛玉隆. 止血与血栓实验质量控制的研究与临床应用. 军队医疗成果三等奖. 1998年。
  10、丛玉隆. 尿液自动化分析质量控制的研究及其临床应用. 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 1998年。
  11、丛玉隆. 血液学自动化分析质量控制的研究及临床应用. 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 1997年。
  12、丛玉隆. 人胎盘绒毛悬液代替进口试剂在全自动凝血仪上的应用. 军队医疗成果三等奖. 1994年。
  13、丛玉隆. 精液检验项目的建立及临床应用. 军队医疗成果三等奖. 1993年。
  14、丛玉隆. 用猪血制备血液学检测质控物及其临床应用. 军队医疗成果三等奖. 1992年。
  15、丛玉隆.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临床价值探讨及有关方法学的研究. 军队医疗成果三等奖. 1991年。
  16、丛玉隆. 几种抗生素对尿液化学成份检测的影响. 军队医疗成果三等奖. 1991年。
  17、丛玉隆.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临床价值探讨及有关方法学的研究. 军队医疗成果三等奖. 1991年。
  18、丛玉隆. 浓缩型多病理成份尿质控液的研究及多联试纸条使用质控问题的研究. 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0年。
  19、丛玉隆. 白细胞质控物的制备及应用. 军队医疗成果三等奖. 1990年。
  20、张立文. 用猪血制备血小板质控物的临床应用.军队医疗成果三等奖. 1988年。
  出版专著:
  1.《实验室诊断解读》(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0年)
  2.《中国血细胞诊断学》(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0年)
  3.《现代体液分析技术与临床》(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0年)
  4.《实用检验医学》(上、下册)(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年)
  5.《疑难病细胞学诊断》(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年)
  6.《检验医师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年)
  7.《检验与临床诊断—内分泌与代谢病分册》(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7)
  8.《检验与临床诊断—寄生虫病分册》(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7)
  9.《检验与临床诊断—骨髓检验分册》(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7)
  10.《检验与临床诊断—男科疾病分册》(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7)
  11.《检验与临床诊断—病毒学分册》(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7)
  12.《检验与临床诊断—妇产科学分册》(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6)
  13.《检验与临床诊断—质量管理和常规检验分册》(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6)
  14.《检验与临床诊断—骨质疏松与骨关节病分册》(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6)
  15.《检验与临床诊断—免疫性疾病分册》(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6)
  16.《检验与临床诊断—围手术期分册》(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6)
  17.《检验与临床诊断—儿科学分册》(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6)
  18.《检验与临床诊断—血液病分册》(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6)
  19.《检验与临床诊断—肿瘤分册》(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6)
  20.《检验与临床诊断—肝病分册》(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6)
  21.《检验与临床诊断—肾病分册》(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6)
  22.《现代医学实验室管理与实践》(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5)
  23.《现代血细胞分析技术与临床》(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5)
  24.《临床实验室管理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5) 
  25.《临床实验室管理》(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5)
  26.《医学实验室—质量管理与认可指南》(中国计量出版社 2004)
  27.《血液学体液学检验与临床释疑》(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4)
  28.《贫血、血栓及遗传学检验技术与临床》(天津科技出版社2002)
  29.《骨髓细胞形态学检验技术与临床》(天津科技出版社2002)
  30.《体液及寄生虫检验技术与临床》(天津科技出版社2002)
  31.《当代检验仪器技术与临床》(中国科技出版社2002)
  32.《血细胞分析技术与临床》(天津科技出版社2002)
  33.《免疫学检验技术与临床》(天津科技出版社2002)
  34.《质量管理体系与应用》(天津科技出版社2002)
  35.《当代血液学检验与临床应用》(上海科技出版社 1999年)
  36.《当代体液分析技术与临床》(中国科技出版社 1999年)
  37.《当代尿液分析技术与临床》(中国科技出版社 1998年)
  38.《今日临床检验学》(中国科技出版社 1997年)
  39.《当代血液分析技术与临床》(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6年)
  发表论文:自1987年建科以来,在国内、外期刊共发表论文400余篇。
  教学工作:
  (一)研究生教学
  为博、硕士研究生招生单位(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除在北京301医院招收研究生外,还与重庆医科大学、温州医学院、北京理工大学联合招收和培养研究生。
  (二)检验医、技师培训基地
  为北京市医院培训检验专科医师、技师。
  (三)进修生培训基地
  为军内、外医院培养研修生、专修生、进修生。
  (四)本科生实习基地
  在国内检验专业优势院校接收20名左右本科生在科实习。
  (五)继续教育
  获国家、军队、北京市继续教育项目20余项,每年举办继续教育学习班1-2次。
  (六)教学成果
  多次荣获解放军总医院先进教学单位,获总后教学成果三等奖一项、优秀奖一项,解放军总医院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2007年,丛玉隆教授被解放军总医院评为名师称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输血科,拥有专业技术干部高级5名,中级7名,教授、博士生导师2名,属博士学位授权学科。该学科是在国内最早开展并应用“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技术”,“血小板冰冻保存技术”的单位。2001年,被总参谋部任命为 “全军临床输血中心” ([2001]参务字第73号),2003年,被总后勤部确定为 “总后勤部军事医学重点学科” ([2003]后司字第708号),1996年至今为“全军输血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该科已成为集医疗、科研、教学于一体的现代化专业科室,其专业水平及学术地位,在全军乃至全国都名列前茅。
  输血科医疗特色a)成分输血工作开展深入,提倡科学、安全、合理地向临床供血,减少血液资源的浪费。开展疑难、特殊血型的鉴定、及交叉配血,将患者用血的风险降到最低。b)《无偿献血者血小板资源的开发、深低温保存及其临床应用》,该项目研制的深低温保存血小板可保存1年以上,含有血小板和全部的凝血因子。特别适用于外科手术或创伤出血、血小板减少或功能缺陷引起的出血或出血倾向,以及稀释性凝血病的治疗。该成果已在我国200余家血站和医院常规应用。与国内外同类技术比较,明显处于国际领先水平。c)血液净化:输血科在国际上率先发现了血液中高浓度的PLA,阐明了净化输血提高输血疗效的主要机理。研制出新型净化输血滤器,具有高效去除PLA和白细胞、减少血液有害代谢物积累、提高血液氧饱和度、去除高血脂等新功能,主要应用于净化库存血液,保护受血者多脏器功能,提高输血救治疗效。与国内外同类技术比较,处于国内领先水平。d)自九十年代初期,输血科就已经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利用血细胞分离机参与临床疑难疾病的治疗与抢救,到目前为止已经救治了近千例患者。
  教学情况:近五年来招收博士研究生7名,硕士研究生5名,进修生18名,实习生52名。开设课程主要包括理论课:血型基础理论、血液的生理病理知识、血细胞的长期保存、输血传染病的检测;实际操作课程:交叉配血、血型鉴定、新生儿溶血病的检测、血液成分的制备、血液成分的净化、血细胞分离机的操作。定期对全科人员进行在职培训,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实行走出去的人才培养战略,大胆引进国内具有较高水平的人才,促进学科发展。
  编写教材:《低温保存血小板基础理论与临床应用研究》、《全军临床用血学习班讲义》、《临床输血新技术学习班讲义》、《输血科操作规程与规章制度》、《临床输血新知识介绍》
  出版专著:《临床输血指南》、《基础输血学》
  科研情况
  1. 学科专业科研方向及重点研究领域;血液成分的液态保存及其质控;血液成分冷冻保存及其质控;血液冻干保存研究;血液代用品研究;野战外科输血研究
  2. 承担及完成科研课题情况,项目名称、负责人、课题来源、研究内容;
  1)刘景汉教授负责的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医药卫生“九五”重点课题《野战条件下血液保存技术研究》,研究野战/非4℃条件下全血保存技术和保存期。
  2)刘景汉教授负责的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医药卫生“十五”指令性课题《战时血液保存技术与装置研究》,研究野战条件下血液成分保存、质量控制技术和装置。
  3)刘景汉教授负责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课题《深低温保存血小板物理指征及其规律》,研究血小板低温生物学关键特性及其关键参数的测定;创立血小板深低温保存关键指导原则;研究深低温保存血小板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应用。
  4)刘景汉教授负责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课题《血小板冻干长期保存研究》,研究血小板冻干保存技术,研制血小板冻干保护液、复水液。
  5)刘景汉教授负责的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新增医药卫生“十五”指令性课题《血小板冻干保存及应用研究》。研究血小板冻干保存技术。
  6)刘景汉教授负责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课题《红细胞冻干长期保存研究》,研究红细胞低温生物学关键特性及其参数,研究红细胞胞膜保护技术,提高冻干红细胞回收率。
  3.获科技成果奖励,出版专著、论文情况;
  近五年来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出版专著两部,在国家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近70篇。
  仪器设备拥有国际上最先进的仪器设备多台,仪器设备总价值近千万元。a) 全自动加样仪(1台):可进行酶联免疫实验及分子生物学实验的样本处理。b) 全自动酶免分析仪(2台):可对输血传播疾病相关的酶联免疫实验进行全自动处理分析。c) 全血动血细胞细胞分离机(2台):可对患者进行血液治疗及各种血液成分的高浓(纯)度采集。d) 全自动配血仪(1台):实现交叉配血的全自动化、标准化,大提高了临床输血的安全性。e) 低温大容量离心机(5台):可将全血分离成多种血液成分,最大限度的利用血液成分。f) -80℃低温冰箱多台:实现多种血液成分的低温长期保存,以及对各种血液成分低温保存的研究,为血液成分的大量储备提供条件。g)采血车(2台):方便到基层部队进行采血,扩大采血范围,更好地方便献血单位,保证临床血液供应。
王成彬主任医师
擅长:
丛玉隆主任医师
擅长:
兰晓梅主管技师
擅长:
李绵阳副主任医师
擅长:血液疑难病的骨髓细胞及病理学诊断
李健副主任医师
擅长:血液学和免疫学检验
马骏龙副主任技师
擅长:临床检验体液学和血液学常规检验工作,特别对尿液、精液常规...
刘源副主任技师
擅长:疑难血液病骨髓检验
乐家新副主任技师
擅长:临床血液学检验和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