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院频道 > 专家团队
湘雅二医院
三甲  综合
郑煜煌主任医师
擅长:病毒性肝炎、艾滋病、出血热、肠道传染病、寄生虫病,
简介:郑煜煌,男,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1982年12月毕业于湖南医科大学医疗系,获医学学士学位;1985年12月毕业于湖南医科大学寄生虫学研究室,获医学硕士学位;1985年12月至今在湖南医科大学附二院(2001年改名湘雅二医院)感染科先后担任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2000年晋升主任医师、2010年获聘中南大学教授。1994年1月至1997年7月曾在美国宾州大学医学院艾滋病研究室和纽约康耐尔大学斯隆凯特宁研究所从事关于艾滋病和乙型肝炎的博士后研究三年半。现为国家卫计委临床专家工作组专家、中华医学会艾滋病学组委员、湖南省医学会艾滋病学组组长、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湖南省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湖南省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常务理事”等称号。 在科研工作中先后承担了国内外科研课题25项,包括主持多项国家“十一五”重大专项分课题、国家“十二五”重大专项任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国家“十五”攻关课题分课题、卫生部重点课题、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课题以及多项省科技厅和卫生厅科技项目;并主持过国家药监局下达的抗HIV新药临床试验项目;留学美国期间曾参加过3项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课题等。已发表国内外科研论文80余篇(含SCI检索论文15篇);曾获省科技厅科技进步奖2项和省卫生厅科技进步奖2项;主编、参编出版科技著作9本;担任多个国家级和省级医学杂志的编委或审稿人。迄今培养博士研究生7人(含非洲塞内加尔留学我校攻读博士学位一人),培养硕士研究生17人。长期从事临床五年制、七年制和八年制的医学多个专业多个层次的教学工作,长期带教进修医师和实习医生,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多次被评为教学先进个人。积极组织和参加各项卫生科教宣传工作,近年来在国内各科普杂志发表文章近100篇,参加各级卫生宣教学习班讲课20多场;接待国家和省市电视台记者采访50多人次,接待省市报纸、广播电台记者和新华社记者采访50多人次,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宣传效果。[详细]
郑宣鹤主任医师
擅长:病毒性肝炎、肾综合征出血热、伤寒、败血症
简介:郑宣鹤,男,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39年5月出生于湖南临澧县。中共党员,肝病研究所及传染病学教研室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1965年毕业于湖南医学院医疗系。1989年晋升为传染病学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并担任教研室副主任。1992年至2001年9月担任传染病学教研室主任暨肝病研究中心主任。1994年晋升为主任医师、教授。曾先后兼任湖南省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学会委员,湖南省病毒性肝炎防治研究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1990年4月由湖南省卫生厅授予省卫生先进工作者称号。他一直工作在传染病学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的第一线。 主要从事病毒性肝炎的防治研究,特别是对重型肝炎的治疗和对慢性病毒性肝炎的干扰素抗病毒治疗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1991年主持开展了异体干细胞移植联合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的系统研究、把血细胞分离这一现代高新科技技术的产物直接用于临床、并联合应用脐血和人胎肝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肝炎605例,摸索出了一套较系统、完整的技术指标。系统地观察了重型肝炎患者的血浆置换联合异体干细胞移植治疗对其免疫功能的影响,使重型肝炎的存活率达72%以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重型肝炎的治疗开辟了一个新途径,提供了一种新手段。多年担任五年制、七年制本科生及进修医师班的大课讲授。讲课深入浅出,层次清楚,深得学生好评。 1989年任硕士生导师,培养研究生2名。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获科研成果奖11项。其中《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及非梗阻性高胆红素血症的研究》(第1作者)获1996年湖南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奖贰等奖和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叁等奖;《异体干细胞移植联合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的实验与临床研究》(第1作者)获2003年湖南医学科技奖贰等奖和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其余项目分别为第2、第3和第4作者。主编《病毒性肝炎的基础与临床》,《临床医学多选题.传染病学分册》为副主编,参编《少年科学词典》一书的医学部分。[详细]
贺兴鄂主任医师
擅长: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及其它传染病疑难杂症的诊断和治疗。研究方向,HBV相关肝细胞癌的基因治疗
简介:贺兴鄂,男,主任医师,教授,肝病中心副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1985年参与国家“七五”攻关课题《三草针治疗慢性乙肝的研究》获1989年省级三等成果奖,1985年起进行《采用肝组织学分子杂交、酶标法研究阿糖胞苷抗乙肝病毒的疗效研究》省级课题、获1988年省级二等成果奖。1992年至今参与湖南省卫生厅课题《异体干细胞移植联合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的实验与临床研究》,获2003年省科级成果三等奖。现任湘雅二医院感染科副主任,中南大学肝病研究所副所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评审专家、省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湖南省医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擅长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及其它传染病疑难杂症的诊断和治疗。研究方向,HBV相关肝细胞癌的基因治疗。从医37年,爱岗敬业,工作认真,胆大心细,敢于创新,80年代初期,致力于流行性出血热急性肾功能衰竭治疗研究,是我国早期开展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的研究者之一。主编、副主编专著四部,参编专著6部,先后在省级以上杂志发表各类科研、临床、教学、管理论文40多篇。近五年发表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论文15篇,(其SCI论文 2篇, medlline论文4篇,CSCD 6篇) 。[详细]
吴桐春主任医师
擅长:病毒性肝炎,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丙型肝炎,肝硬化、重症肝炎和脂肪肝、血吸虫肝病、肝细胞癌等
简介:吴桐春,男,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先后任医院医疗质量监控科副主任、人事科科长、经济管理办公室主任。兼任长沙市及湖南省医疗事故鉴定专家、中华医学会湖南中西医学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现代医学杂志》编委。1975年毕业于湖南医学院医疗系,同年分配在湖南省马王堆干部疗养院,1976年1月至12月与1979年3月至9月先后在湖南医学院附一院与附二院内科学习。 1979年9月底调本院任传染科住院医师、总住院医师,1985年晋主治医师,1993年晋升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双职称,1999年晋升主任医师、同时聘为教授。2000年选为硕士生导师并招收研究生2名。从事医疗、教学、科研工作30多年,具有丰富的临床实际技能与理论水平。管病房时坚持早中晚巡查病情,随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处理,使危重病人转危为安康复出院。主治范围:病毒性肝炎,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丙型肝炎,肝硬化、重症肝炎和脂肪肝、血吸虫肝病、肝细胞癌等。能熟练诊治本学科范围内的疑难传染性疾病。参与77级至79级部分带教、84级至97级各层次大课教学和带教,被评为优秀教师及医院先进工作者。 发表论文近20篇,医学专著4部,其中主编1部,参与科研成果奖一项。任医疗质量监控科副主任,为医院质量提高和规范医疗文书及医疗秩序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任人事科科长,主持公平正义,规范人事制度,大量培养了多学科多系列人才,为医院发展培养、引进和储备了人才,为学科发展、人才梯队趋向合理贡献了艰辛与努力,选拔优秀人才国内外学习,迎进送出,主动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鼓励人才拔尖胜出。为医院电脑信息化、现代化管理、医疗和办公举办了几十期培训班。任经济管理办公室主任,用经济杠杆作用、较为合理的经济分配政策为医院两个效益提升显现成效,为医院跃居省内同级大型综合性医院医疗、教学、科研多项指标之首,在国内具有影响力医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贡献。为新老外科大楼收费赢得政策,每年纯收入增1千多万元。[详细]
霍继荣主任医师
擅长:消化道肿瘤的防治、胃镜、结肠镜及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等内镜下诊断
简介:霍继荣,女,主任医师,教授,1977年毕业于湖南医科大学医疗系;国家遗传实验室临床遗传学博士;毕业至今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从事内科临床工作;1991年任消化内科副主任;1994年任消化内科主任至今;1995年评为硕士生导师;1998年晋升为内科主任医师、教授;2004年评为博士生导师;1997-99年在美国密西根大学医学院内科完成博士后训练,期间完成的《雌激素对内皮细胞的血管及血管间黏附分子调控》研究论文在美国芝加哥内科年会上获优秀研修奖(Journal of Investigative Medicine 1998, 46(7):258)。论文“Tissue-specific effect of estradiol on endothelial cell-dependent lymphocyte recruitment”,发表在Microvascutar Research (USA) 2004.(68):273-285,2002年在美国印第安大学医学院退伍军人医院内科学习三个月;2005年在香港威尔斯亲王医院消化内镜中心研修三个月。 任职消化专科主任17年来工作任劳任怨,以身作则,严谨、公正、坚持每周教学、疑难病历查房,认真严格带教,在培养进修医师、本科学生和研究生工作方面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曾多次评为院优秀教师,优秀带教老师、优秀带教科室。在消化内镜及消化道肿瘤的研究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为湖南消化、消化内镜的学术带头人。被聘为任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全国委员、中华消化内镜杂志编委、中国医生协会消化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内镜杂志常务编委;湖南省消化、消化内镜、肝病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南药学杂志编委。  获国家973子课题1项,省级课题5项,参与二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培养硕士十届、博士三届。发表论文数100篇,主编著作1部、副主编著作2部,参编著作5部。《套扎与硬化三明治联合法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的研究》消化道疾病、内镜诊断治疗获省医药卫科技进步三等奖,并参与三项科室课题,分别获省医药卫科技进步三等、二等奖。获首届中华医学会继续教育部“恩德斯内镜医学发展”杰出贡献奖。2005年被聘为中华消化内镜学会OMOM胶囊863攻关专家,2008被聘为中华消化内镜全国继续教育学院讲者。 近20年来坚持每周一次疑难病例查房,一次消化专科病房教学查房,每月举办消化内镜阅片会。并创办了湖南省消化科进修生回访再教育学习班,将已进修回单位的医生,每2年举行一次进修生回访学习,让他们接受新知识,了解新进展,提高了各县、地区级消化疾病医疗水平,受到省内同行的高度认同。应邀经常到下级医院参加疑难危重病例会诊。近5年应邀在省级年会以上学术会议做临床学术报告30余次。2005年聘选为全国消化内镜委员后应邀参加数十次全国会议并担任会议主持,现己为湖南省消化内科主要学术带头人之一。 近年来消化内科、消化内镜诊治中心发展迅速,门诊量每年达5-6万人次。开展胃镜、肠镜20多年,每年完成胃镜检查约2万例,肠镜每年检查达6千余例,并逐年增多。常规稳定地开展了内镜下息肉切除、硬化剂和套扎术治疗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组织胶治疗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等内镜下微创治疗。尤其以套扎与硬化剂夹心疗法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方面。1999年在美国密西根大学深造回国后,开展了无痛胃镜、无痛肠镜。[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