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院频道 > 专家团队
广东省人民医院
三甲  综合
袁彦伯主任医师
擅长:慢性头痛、头晕、失眠和神经系统疾病伴发焦虑、抑郁状态的诊治
简介:袁彦伯,女,主任医师,从事神经内科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20多年,对神经科常见病、多发病(如脑血管病、癫痫、帕金森病、运动神经元病、多发性硬化等)的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慢性头痛、头晕、失眠和神经系统疾病伴发焦虑、抑郁状态的诊治。 个人简历: 1986年毕业于湖北医科大学临床医疗系本科 1996年至今 在广东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工作 科研与获奖:PET对脑梗塞早期可存活脑组织监测的研究  广东省卫生厅课题 主要论著: 1. 富含免疫球蛋白M的人静脉免疫球蛋白其防止急性炎症鼠模型的体内外补体激活 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 2.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并发脑血管病:附11例报道 卒中与神经疾病 3. 脑干梗死的临床与影像学分析 卒中与神经疾病 4.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并发脑血管病:附1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实用医学杂志 社会职务:中华医学会广东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心理学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广东医学会亚健康学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联络会诊协作组成员、中国睡眠研究会会员[详细]
莫建伟主任医师
擅长: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老年性痴呆及血管性痴呆等痴呆症的诊断治疗;帕金森病、帕金森综合症及其他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诊断治疗;癫痫的诊断治... 完整擅长>>
简介:莫建伟,男,主任医师,副教授。 专业专长: 1、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 2、老年性痴呆及血管性痴呆等痴呆症的诊断治疗 3、帕金森病、帕金森综合症及其他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诊断治疗 4、癫痫的诊断治疗 5、抑郁症及焦虑症等心理障碍性疾病的诊断治疗 6、其他疾病的诊断治疗: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脊髓疾病、周围神经病、肌肉疾病、各种痛症及眩晕症等 工作历程: 1984年:广东医学院医疗系毕业,获医学学士学位 84~87年: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医师及助教 87~90年:中山大学医学院(原中山医科大学)神经科攻读脑血管病专业硕士学位,并获医学硕士学位 90~至今:广东省人民医院东病区神经科,历任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及主任医师,科室行政副主任;汕头大学医学院临床兼职副教授,中华医学会广东省心理卫生协会性心理卫生专业学会常委 学术论著: 1、老年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临床研究,中国老年学杂志,2004 2、卡巴拉汀治疗中至重度Alzheimer病的临床研究,中国老年学杂志,2003 3、氟西汀对早期脑卒中后抑郁及总体康复的影响,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3 4、蝶脉灵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研究,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 5、金纳多治疗轻中度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分析,世界医学杂志,2003 6、早期综合性康复对脑卒中急性期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实用医学杂志,2003 7、Two-Kidney, Two Clip Renovascular Hypertensive Rats Can Be Used as stroke-prone Rats, Stroke, 1998 8、腔隙性脑梗死102例的临床分析,新医学,1997 9、无症状性脑梗塞MRI与临床研究,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1997 10、肾性高血压大鼠脑血管病变的初步观察,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90 11、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脑血管病变,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0 科研成果:作为省医神经科专家,学科带头人之一,主持神经科医疗(包括会诊)、科研及教学工作,并及时将国内外本专业进展应用于临床、科研及教学,其中在科研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 科研项目: 1、作为第一负责人,主持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立项并支助的项目“颈动脉狭窄和脑缺血关系的临床研究”,2003年 2、作为第一负责人,主持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立项的项目“缺血性中风患者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及其抑制物活性的动态观察”,1997年 3、曾负责国家“八五”攻关课题“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模型复制及应用” 4、参与各种基金立项并支助的多项课题研究工作 曾获成果: 1、“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模型研制和应用”项目获广东省科学技术三等奖,2003年 2、“高血压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的病理机制及临床系列研究”项目获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998年 3、“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模型及其自发脑卒中研究”项目获广东省医药卫生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991年[详细]
徐书雯主任医师
擅长:老年神经内科学、对脑血管疾病急性期和康复期的诊治、帕金森氏病、老年性痴呆、颈椎病眩晕、各种神经痛症、心理障碍如抑郁症和焦虑症等方面... 完整擅长>>
简介:徐书雯,女,主任医师,广东省人民医院东病区(老年医学研究所)神经科行政主任,从事神经科专业25年,专长于老年神经内科学、对脑血管疾病急性期和康复期的诊治、帕金森氏病、老年性痴呆、颈椎病眩晕、各种神经痛症、心理障碍如抑郁症和焦虑症等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对经颅多善勒的检查和应用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 学历: 1978年9月~1983年7月中山医科大学医疗系本科学习, 获学士学位 1986年9月~1989年7月中山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科攻读硕士研究生,获硕士学位 1995年2月~1995年7月湖南医科大学英语培训中心参加出国人员英语培训班, 获结业证书 工作历程: 1983年7月~1986年8月江西省宜春地区医院内科工作,住院医师 1986年9月~1989年7月中山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科攻读硕士研究生 1989年8月至今一直在广东省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东病区)神经科工作,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 1997年起担任神经科行政主任。其中1996年在德国美因茨州约翰•古登堡大学附属威斯巴登医院神经科访问学习半年 2001年在美国圣地亚哥Burnham老年神经病学研究所访问学习半年 学术论著:已在专业杂志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参与编写《现代内科治疗学》。自2001年起作为负责人每年组织举办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学习班《老年性痴呆的诊断与治疗新进展》(目前改名为老年痴呆及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诊断与治疗新进展)。目前为南方医科大学、汕头大学医学院硕士导师,研究方向为老年性痴呆及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近5年作为第一作者发表的主要文章: 1) 高广生(综述),徐书雯(审校),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与Alzheimer病,广东医学,2005,26(增刊):377-379 2) 向绍通,徐书雯(通信作者)等,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基因P141L多态性与迟发型阿尔茨海默病的关系,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8, 29(3):278-282 3) 高广生、徐书雯(通信作者)、李东风: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测定及临床意义,中国神经免疫学及神经病学杂志,2008,15(1):30-32 4) 高广生、徐书雯(通信作者)、李东风: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09,(2):90 5)张霞辉、徐书雯(通信作者):补体调节剂与阿尔茨海默病,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10,17(6):443 科研成果 主要从事老年性痴呆方面的研究。目前为广东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常委(第七届)、老年痴呆学组组长(第七届),广东省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委员(第七届)。广州市干部医疗保健专家组成员。《广东医学》杂志特约审稿专家已负责完成广东省科委重点攻关项目和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多项。目前正负责一项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详细]
翁建宇主任医师
擅长: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移植物抗宿主病及移植并发症的防治;老年白血病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的个体化治疗
简介:翁建宇,女,主任医师,现任南方医科大学兼职副教授,1994年在广东省人民医院血液科工作至今。主攻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淋巴瘤、骨髓瘤、骨髓增生性疾病)、移植物抗宿主病及移植相关并发症的防治;较早参加造血干细胞移植与移植免疫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已完成各类移植200余例,其中包括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同胞、单倍体相合、非无血缘骨髓、脐带血、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积极参与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移植物抗宿主病临床与实验研究,应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重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及难治性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获得良好疗效,得到国内外行专家的认可,相关研究结果被美国血液学年会选中参加国际学术交流。积极开展老年白血病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的个体化治疗临床研究,改善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 参与及承担科研项目十余项,其中包括86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课题和广州市重大科技计划等多项科研项目。获省、市科技进步奖2项(第三名),共发表论文数十篇。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病专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兼秘书;广东省医学会血液学会第七届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委员;广州抗癌协会委员。 专业特长: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移植物抗宿主病及移植并发症的防治;老年白血病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的个体化治疗。[详细]
林伟主任医师
擅长:急、慢性白血病,骨髓瘤,淋巴瘤,贫血性疾病,骨髓增值性疾病,出凝血疾病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简介:林伟,男,主任医师,教授, 擅长急、慢性白血病,骨髓瘤,淋巴瘤,贫血性疾病,骨髓增值性疾病,出凝血疾病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广东省著名血液病专家。中山医科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血液病临床与研究30多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主持完成了广东省“八•五”重点攻关项目:异基因者骨髓移植治疗白血病的临床应用。负责指导完成了我省首例非血缘关系骨髓移植工作,并创建了国内第一家地方骨髓库-广东骨髓库。擅长急、慢性白血病,骨髓瘤,淋巴瘤,贫血性疾病,骨髓增值性疾病,出凝血疾病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参与指导下级医师撰写论文4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30篇。参与多项省科技医学攻关项目,其中一项获广东省卫生厅医学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3年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2004年获广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会诊所需资料:患者病史,所有的化验检查,最重要的是骨髓涂片(有骨髓报告单不够)、血常规、肝脾影像学检查结果。[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