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院频道 > 专家团队
武汉同济医院
三甲  综合
沈汉馨主任医师
擅长:诊治各类型病毒性肝炎和感染性疾病;诊治慢性乙肝,重症肝炎
简介:沈汉馨,女,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59年至1964年毕业于武汉医学院医疗系。1964年留于本校,分配于同济医院内科教研室,做住院医生。在内科临床工作18年之久。进行内科基础教学。临床教学(带过77届,78届学生去到县级医学临床教学),1972年至1975年省职斗批改工作组医疗三年工作。1982年提升主治医生,讲师职务。1985年由内科转入到传染科进行临床教学、科研直到现在。在1985年到北京右安门医院进修一年。在北京进修主要曾对重症肝炎临床治疗和实验室研究(尤其对寄生虫病弓形体病重点)。从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在我科做各类肝炎1000多例肝穿组织学检查,供给临床及科学方面有重大意义研究资料。自己主写慢性乙肝临床探讨(附病例组织76例)论文,获得92年湖北省优秀论文二等奖。在88年至90年曾在我院免疫室工作2-3年,在室内等低免疫组织,分子生物学及寄生虫抗原制作工作(论文曾获武汉市优秀论文三等奖)。在1992年晋升为主任医师,教授。参入全国七五、八五肝炎攻关工作。多年来负责全院医疗质量把关及2005年同济医院JCI国际医院认证检查工作等。多次参入全国及国际肝病会议。 从事临床工作50余年,擅长诊治各类型病毒性肝炎和感染性疾病中,尤其对诊治慢性乙肝,重症肝炎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代表著: 1.肝病患者中HCV感染的易感因素及作用探讨 临床内科杂志1994年01期 2.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近期与远期疗效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1997年02期 3.HBV感染者肝细胞凋亡与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双染色研究 中华传染病杂志1998年01期 4.庚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HGV表达的免疫组化研究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1998年07期 5.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病毒和Fas抗原表达及其与干扰素应答的关系 中华传染病杂志1999年03期 6.丙型肝炎肝组织中HCV RNA和HCV NS5抗原表达及意义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1999年06期 7.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病毒负荷与肝损伤及干扰素应答的关系 中华传染病杂志2000年01期 8.复合α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疗效与病毒负荷及合并TTV感染关系的随机对照研究 肝脏2000年01期 9.重组复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随机对照观察(摘要)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0年S1期 10.HBV核心蛋白和B7.1分子嵌合质粒的构建及体外表达的初步研究 肝脏2001年01期[详细]
张东绅主任医师
擅长:诊治各类肝炎、肝病;腹泻、肠病;血吸虫病,细菌,病毒等炎症疾病的诊治;不明原因黄疸等疑难杂症
简介:张东绅,男,主任医师,教授,中国微生态学会湖北省分会省委委员。1964年武医毕业,留校任内科医师,从事医疗、科研、教学40余年,1992年聘为硕士研究生导师,1994年聘为传染科教授,主任医师。学历: 1959.9~1964.7武汉医学院医疗系;1979.9~1981.7武汉市传染病院进修及带教学;1984~1985 同济医院临床免疫研究所科研;1990.3单位领导拟派我去苏联学习,在哈尔滨医科大学俄语培训班学习2年;1997年湖南医科大学分子生物学进修。曾任职及现任职 同济医院院质量控制办公室主任;同济医院医疗质量督导组;省、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组等职。专业特长:经常参加省内、市内、院内本专业领域的疑难复杂少见病例会诊,有较厚内科学及感染病学理论基础;擅长诊治各类肝炎、肝病;腹泻、肠病;血吸虫病。细菌,病毒等炎症疾病。专业特长是不明原因发热、不明原因黄疸等疑难杂症。俄语,6级左右水平。 医学研究及代表作:70年代后期在上级医师指导下研究抗血吸虫新药硝硫氰胺临床应用研究,获全国科技大会表彰奖;80年代临床工作同时较多从事传染病免疫研究,代表作;培养阳性伤寒,付伤寒344例肥达氏反应效价分析获省级优秀论文三等奖;150例PHA 皮试在各型肝炎中诊断应用,临床内科杂志1984年3期;应用PAP法检查钩端螺旋体的初步研究,临床内科杂志,1988年1期;伤寒患者血清纤维结合蛋白和单核细胞计数的临床研究,武汉医学杂志1989年3期;90年代以后较多从事肝炎、微生态学及指导研究生工作,代表作;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浆及肝组织中心钠素,中华肝脏病杂志,1994年2期;病毒性肝炎患者肝内一氧化氮合酶活性观察及临床意义,中国当代医生。1999年12期;经血感染病毒在肝脏及肝外组织的感染状况,中华肝脏病杂志,2000年8(3);医用微生态制剂现状及展望,中国微态学杂志,2002年4期;铜绿假单胞菌AMPc酶筛选测试及基因序列研究,中华医院感染杂志2003年2月。参编著及译文 Harrison内科学,感染性腹泻部分章节;梁扩寰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年第1版,2003年第2版,部分章节;倪若愚 传染病学医师进修教程,部分章节;孙世澜 肾脏病理论与实践,部分章节。境外参观学习及研讨会 去过俄罗斯、香港、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等地医院参观学习及研讨会。 代表作: 1. 应用PAP法检查钩端螺旋体的初步研究 临床内科杂志 1988,5(1):41 2. 耐药伤寒病人血清纤维结合蛋白的变化的初步研究 武汉医药杂志 1989,13(3):95 3. 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浆及肝组织中心钠素 中华肝脏病杂志1994年02期 4. 病毒性肝炎患者肝内一氧化氮合酶活性检测及意义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0年01期 5. 水飞蓟素治疗慢性肝炎的肝纤维化指标临床观察 山东医药 2000,10(1):12 6. 病毒性肝炎组织切片一氧化氮合酶染色的特征 中国医师杂志2001年10期 7. 肝硬化患者口服培菲康和妈咪爱对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4年02期 8. 附红细胞体和附红细胞体病基础及临床若干问题 中华实用医学 2005,7(6):54[详细]
杨道锋主任医师
擅长: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其他肝病、腹泻性疾病、发热性疾病及其他感染性疾病和寄生虫病的诊断和治疗
简介:杨道锋,男,主任医师,副教授,湖北省预防医学会医学寄生虫分会委员,《内科急危重杂志》、《中国药师》、《药物流行病学杂志》编委。中国共产党党员,硕士研究生导师。1986年毕业于湖南医科大学医疗系,获学士学位,同年到武汉同济医院感染科工作,20年来一直从事肝病、感染性疾病、寄生虫病的医疗、科研和教学工作。分别于1991年和2003年获医学硕士和博士学位。擅长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其他肝病、腹泻性疾病、发热性疾病及其他感染性疾病和寄生虫病的诊断和治疗。在长期的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参与和承担多项科研课题,包括国家863攻关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课题、湖北省科技攻关课题、院基金,发表医学专业论文40余篇,参与了多本医学专著的编写和翻译工作。并参与了医学科普书籍《肝炎肝硬化调养与护理》(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的编写。先后获湖北省科学进步奖三等奖1项,二等奖2项;武汉市科学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一项。现为中华预防医学会湖北省寄生虫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内科急危重症杂志》编委。 作为主要研究者,参与了干复津、盐酸环丙沙星、洛美沙星、葡萄糖阿奇霉素、磷酸阿奇霉素、依替米星、门冬氨酸鸟氨酸针剂、门冬氨酸鸟氨酸片剂、利福昔明片(成都药友)、利福昔明片(南昌飞弘药业)、阿德福韦(北京双鹭药业)、低渗口服补液盐(西安安健药业有限公司)等多种药物的二期或三期临床试验,流行性出血热单克隆抗体的I~III期临床试验,作为临床负责人组织和完成了我院一类新药吗啉硝唑的一期临床试验,并发表药物临床试验论文4篇。2005年被聘为同济医院I期临床试验机构兼职医师。 1993年、1997年两次被评为同济医院先进工作者,2002年被评为同济医院医疗标兵; 1994年,1998年两次被评为同济医科大学先进教育工作者,2000年、2002年、2003年先后3次被评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第二临床学院先进教师;2003年被评为中共华中科技大学2001-2003年度优秀共产党员,同年被评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优秀共产党员。 [详细]
魏镜龙主任医师
擅长:各种肝病、发热待查、腹泻待查及寄生虫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
简介:魏镜龙,男,主任医师,教授,湖北省医学会热带病与寄生虫病学会常委。1961年毕业于同济医学院医疗系,从事医疗、教学及科研工作40多年,着重肝病和感染性疾病的诊治和研究,1990年7月至1996年10月任同济医院传染科主任,硕士生导师,1995年至2000年12月任中华医学会武汉市传染病、寄生虫病学会副主任委员,现任湖北省医学会热带病与寄生虫病学会常委、《内科急危重症杂志》编委。对各种肝病、发热待查、腹泻待查及寄生虫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有较丰富经验。 毕业后一直在同济医院内科从事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1969年起从事内科消化专业临床工作,着重肝病及感染性疾病的研究与治疗。1986年晋升副主任医师,1990年晋升正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参加编写过晋源教授主编《内科讲座-肝胆胰疾病》、梁广寰教授主编《肝脏病学》的部分章节,1999年主编《临床医师诊疗指南传染病分册》。参与“丙型肝炎发病机理与临床治疗研究”,先后发表“酚妥拉明治疗肝硬化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研究”、“病毒性肝炎糖、蛋白、脂肪代谢及其临床意义”、“wellferon治疗病毒性肝炎疗效观察”及“嵩甲醚治疗日本血吸虫病实验研究”等20多篇论文。对各种肝病防治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详细]
汪道文主任医师
擅长:心血管系统疾病诊断和治疗;冠心病和高血压的病因、发病机制和治疗
简介:汪道文,男,主任医师,教授,心血管内科主任兼大内科系主任,高血压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并兼任美国心脏病学会会员,中华心血管病学会湖北省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分子心脏病杂志副主编,内科急危重症杂志的发起和创办人、编委,及国外重要杂志审稿人,从医30多年来对心血管系统疾病诊断和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深的造诣,尤其对冠心病和高血压的病因、发病机制和治疗有深入的探索。近年来在国际SCI杂志和中文期刊发表论文140余篇,其中SCI论文共35篇,最高影响因子为8.7,总影响因子达100以上,并受到国际学术界的认可,多次受邀在国际和国内高级别学术会议作报告。先后获得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总经费超过1200万。[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