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院频道 > 专家介绍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三甲  综合

专家团队

鞠砚主任医师
科室:内科
擅长:胶质瘤、脑膜瘤、听神经瘤,垂体瘤,颅咽管瘤等各种颅内和椎管内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简介:鞠砚,男,主任医师,教授,1952年11月4日生,男,汉族,无党派,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1989年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外科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留院工作;1993年获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博士学位;1994~1995年在日本佐贺医科大学神经外科做研究留学生。1995年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晋升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并带领医疗组从事临床工作。2000年受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Odile Mathieu Costello 教授邀请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医学院(UCSD)从事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的课题研究工作,任副研究员。2003年回国后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带领医疗组从事科研和临床工作,并与美国(SIDNEY KIMMEL CANCER CENTER)癌症研究中心联合从事恶性肿瘤的免疫及基因治疗研究。2005年在院晋升为教授、主任医师。

专业特长:胶质瘤、脑膜瘤、听神经瘤,垂体瘤,颅咽管瘤等各种颅内和椎管内肿瘤。完成胶质瘤、脑膜瘤、听神经瘤,垂体瘤,颅咽管瘤等各种颅内和椎管内肿瘤手术1000余例,显微外科手术600余例,肿瘤全切除率达85%,达国内先进水平;手术治疗效果达国内先进水平。

近几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委、省卫生厅等多项资助科研课题。副主编专著ㄍ神经系统解剖与临床定位诊断》,参编ㄍ肝病免疫学》。发表专业学术论文30余篇,核心期刊10余篇,国外专业期刊15篇。获部、市、局级科技进步奖?项。培养硕士研究生?余名。学术团体任职: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吉林省分会委员;世界华人神经外科学会委员;医学科技奖评审委员会委员。

1971年毕业于吉林医学院,医疗志科试办班,毕业后留校在附属医院做外科医生,1972年4月至1974年4月在吉林医学院师资格培训班学习。 1978年8月至1980年9月在吉林医学院本科师资培训班学习,并获省教委发文的本科学历。1983年3月至1984年3月参加吉林省卫生厅高级英语口语班。1985年6月被晋升为吉林医学院神经外科讲师和主治医师。1986年考入白求恩医大第一医院神经外科,1989年8月毕业获硕士学位。1990年8月至此1993年7月在白医大一院获神经外科博士学位。1994年2月至此1995年4月在日本佐贺医科大学神经外科做研究留学生。1995年7月在白求恩医大一院被晋升为副教授和副主任医师,从上带领一个医疗组从事临床工作。2000年11月受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Odile Mathieu Costello教授的邀请到美国加利福尼雅大学圣地雅哥医学院(UCSD)从事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的课题研究工作任副研究员(ASSOCIAT RESEARCHER)至2003年11月回国。2003年11月至现在,在吉林大学医学部第一临床医院神经外科继续带领一个医疗组从事神经外科的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并与美国(SIDNEY KIMMEL CANCER CENTER)癌研究中心联合从事恶性脑肿瘤的免疫及基因治疗研究。

所从事的研究工作如下:1、颅脑损伤的研究。曾撰写颅脑损伤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自由基表达对预后的影响的文章(1986-1989)发表在中华创伤杂志。 2、脑胶质瘤的综合治疗研究,利用自身的肿瘤组织分离提取肿瘤寝润淋巴细胞(TIL)在实验室进行培养扩增,然后过继输入到肿瘤腔内,或利用外周血制作LAK细胞,然后配合其他细胞因子进行临床过继免疫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1990-1993)。3、脑肿瘤ICE基因表达与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1994-1995)。4、金丝桃素诱导胶质瘤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1999-2000)。5、参于神经损伤后肌纤维结构与功能变化及其衰老和抗衰老的关系(2000-2003)。6、脑胶质瘤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AEGF)及其受体表达与抗(AEGF)对抑制胶质瘤生长的作用(2001-2003)。7、应用Exosome 对脑胶质瘤进行过继免疫治疗的实验研究(2005以后)。

近年来已发表的文章及著作如下:
1. Shiraishi T., Nakagawa S., Yan Ju, et al. Anti-Fas antibody induce apoptosis in cultured glioma cells by activation of the sphingomyelin pathway, Bulletin of the Japanese Neurochemical Society. 33,226-7,1994
2. Shimokawa S., Shiraishi T., Yan Ju, et al. Immunohistochemical detection of VEGF brain tumors. Bulletin of the Japanese Neurochemical Society. 33,568-9,1994
3.Toda K., Kihara S., Shiraishi T., Yan Ju, et al. Visualzation of DNA doule strand breeks associated with apoptosis in the gerbil hippocampal CA1 following stransient ischemia, Bulletin of the Japanese Neurochemical Society. 19;70-741,1994
4.Kihara S., Toda K., Shiraishi T., Ju Yan, et al. Visulization of DNA double strand breaks in the Gerbil Hippocampal CH1 followingtransient ischemia (delayed neuronal death. Apoptosis, in situ DNA strand breaks staining, the gerbil hippocampal CA1 pyramidal neurons).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Neurological Surgeons Section 2, 1995
5.Toda K, Nakagawa S., Ju Yan, et al.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Fas antigen expression and apoptosis in biopsied glioma. Neurological Medica-Chirargica. (the 53rd Annual Meeting of the Japan Neurosurgical Society) Oct. 26-28,1995
6.Toda K, Shiraishi T., Ju Yan, et al. Fas expression correlated apoptosis of human glioma.Amerrican Journal of pathology. 1995
7. Shiraishi T., Toda K., Ju Yan, et al.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Fas-Fas ligant and apoptosis on glimoas. Cytometry Research 5.1.1995
8.Yan Ju, Shiraishi T., Toda K, et al. P53 and MDM2 gene detection and expression in brain tumors. Neurologica Medica-Chirargia. (The 53rd annral meeting of the Japan Neurosurgical Society) Oct. 26-28,1994
9.Shiraishi T., Toda K., Yan Ju, et al. Immunohistochemical expression of Bcl-2 and Bcl-x in brain tumors (the 3rd meeting of apoptosis in Tokyo) Aug. 28,1994
10.抗CD3抗体活化杀伤细胞免疫表型变化对抗胶质瘤活性影响。《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6年第12卷第4期。第一作者
11.P53 and MDM2 gene detection and expression in brain tumors. Neurologia Medica-Chirargica 1994. 9. 第一作者
12.The role of Fas-Fas Ligand System in Glioma. Cytometry Research 1995.4 第四作者
13.Anri-Fas antibody induced apoptosis in cultured glioma cells by activation of the sphingomyelin pathway. Bulletin of the Japanese Neurochemical Society. 1995.4 第四作者
14.The effects of immunophno-type changes of anti-CD3 antibody activated killer cells on antiglioma cytotoxic activities. China Medical Abstracts. 1996.11 第一作者
15. 肝病免疫学》第39章(免疫活性淋巴细胞)编者,主编叶维法 钟振义,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9月第一版。
16.亢建民、鞠砚、脑室出血的治疗与预后(附56例临床分析)。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第二作者,1998,15(3):179-80。
17.李毅平、鞠砚、关毅等。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53例治疗体会。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1999年第16卷第4期。
18.脑胶质瘤ICE Bcl-2 Fas 基因表达及调控的研究。国家教委科研课题(1998),本人为课题负责人,负责实验设计,技术操作,结果统计分析。2.0万元,已结题。
19.经颅钻孔脑脊液持续引流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实验研究。省卫生厅科研课题,本人为课题负责人负责技术操作,结果统计分析,已结题。
20.神经系统解剖与临床定位诊断》,崔树勤主编,鞠砚担任副主编。2003年第一版,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21.邱吉庆,王长坤,鞠砚。鼠移植胶质瘤手术+PDT联合治疗的生存期观察。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第26卷第一期44-45,2000年。
22.臧培卓,鞠砚等,Bradykinin B2受体在大鼠脑胶质瘤模型上的定位。《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第17卷第6期,335-336,2000年,第二作者。
23. 细胞因子在淋巴细胞介导胶质瘤细胞凋亡中的作用,《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第17卷第4期,224-225页,2000年,第一作者。
24.如何处理好颅脑损伤康复过程中的医患关系,《现代情报》2000年第5期60页,第一作者。
25.吡拉西坦改善脑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行为,判定理32例。《中国临床康复》2002年9月第6卷,第26页,第二作者。
26.活脑灵治疗脑卒中后帕金森综合征。《中国临床康复》2002年10月第6卷第28页,第二作者。
27.老年性痴呆发病因素探讨,《中国临床康复》2002年12月第6卷第35页,第二作者。
28.脑转移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付312例报告)《中国癌症杂志》2002年12月第6卷489页,第二作者。
29.光活化的金丝桃诱导胶质瘤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中国实验诊断学》2001年2(1):20-30,第二作者。
30.脑室内脑膜瘤的诊断和治疗(附6例报告)。《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3年9月第二卷第五期,338-339页,第三作者。
31.Odile Mathieu-Costello; Yan Ju; Margarita Trejo-Morales; Li Cui. Greater capillary-fiber interface per fiber mitochondrial volune in skeletal muscles of old rats.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ology. 99:281—289 , 2005.
32.Odile Mathieu-Costello; Alice Kong; Theodore P. Ciaradi; Li Cui; Yan Ju; Neelime Chu; Dennis Kim; Sunder Mutaliar; and Robert R. Henry. Regulation of Skeletal Muscle Morphology in Type 2 Diabetic Subjects by Troglitazone and Metformin: Relationship to Glucose Disposal. Metabolism, 52:540-546, 2003
33.目前正在承担的科研课题是《金丝桃素诱导胶质瘤细胞凋亡的实验室及临床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004年至2007年。
34脑肿瘤细胞凋亡相关基因(ICE BcL-2)表达及其意义的研究,黑龙江医学,1997年158期第一页(神经外科专辑),第一作者。
35颅脑损伤早期超氧化物岐化酶活性变化与预后的关系,中华创伤杂志,1992,8(3):136-139,第一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