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院频道 > 专家团队
天津肿瘤医院
三甲  肿瘤
石松魁主任医师
擅长: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晚期乳腺癌的综合治疗,乳腺癌术后乳房再造术、巨乳缩小术、乳头内陷矫正术、保乳术及合并冠心病、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患者... 完整擅长>>
简介:石松魁,男,乳腺肿瘤二科主任医师,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医疗系,现就职于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二科。从医40年,从教35年,具有丰富的临床及教学经验,主攻乳腺肿瘤专业,尤其擅长于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晚期乳腺癌的综合治疗,乳腺癌的各种手术及成型术,已行乳腺癌根治术4500余例,发表论文54篇,编写及参与编写乳腺专著5部,多次参加国内、国际肿瘤学会议,科研成果显著,其中乳腺癌术后乳房再造填补天津市新技术空白,乳腺癌保乳手术的研究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炎性乳腺癌的综合治疗获北京军医科研成果奖等。带教全国肿瘤医师进修班医师72名,大都成为全国各地乳腺肿瘤专业的带头人及医疗骨干。[详细]
张学慧主任医师
擅长:乳腺癌根治术后乳腺再造及巨乳缩小手术
简介:张学慧,女,乳腺肿瘤一科主任医师,乳房再造科技术顾问,从事乳腺肿瘤外科32年。1977年毕业于天津医科大学医疗系。1997年10月至2000年11月在美国Michigan大学医院整形科和底特律Henry Ford医院神经外科进修学习。自回国后率先在天津市开展乳腺癌术后即刻、延期乳房重建。目前是国内完成乳房重建例数最多,手术方法最多,合并症最少的团队之一。曾在国内、外发表各种文章30余篇。参与编写书籍5册,其中副主编1册;1996年填补天津市卫生系统空白应用新技术一项,2001年获天津市医药卫生引进应用新技术奖;2005年《乳腺癌根治术后乳房再造的临床研究》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一完成人。2010年5月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又成立了乳房肿瘤及重建科任技术指导。[详细]
马淑资主任医师
擅长:各种乳腺疾病的诊断及治疗,乳腺肿瘤各种手术
简介:马淑资,女,乳腺肿瘤二科主任医师,擅长各种乳腺疾病的诊断及治疗,乳腺肿瘤各种手术。[详细]
佟仲生主任医师
擅长:乳腺癌综合治疗
简介:佟仲生,男,主任医师,乳腺肿瘤内科科主任,医学硕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为NCCN乳腺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专家组成员,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会员,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协会(CSCO)会员,中国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肿瘤临床》杂志编委,《中华乳腺病杂志》中青年编委,《天津医药》编委,《中国综合临床》编委,1986年毕业于天津医科大学医学系获学士学位,天津医科大肿瘤学硕士,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抗癌新药临床药理试验基地副主任,2004-2005年作为访问学者在美国密西根大学工作。 从事肿瘤化疗临床与基础研究工作26年,具有丰富肿瘤学专业造诣及临床实践经验,为乳腺肿瘤内科治疗的学科带头人,尤精于乳腺癌综合治疗。每年治疗疑难病例30余例,年出院病例达2000余例。主持实体瘤的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临床与基础研究工作,已完成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例近百例,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此项课题曾获中华医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对晚期癌性疼痛的临床控制居国内领先水平。 现承担多项国家、市级等课题研究,在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并多次牵头全国抗癌新药的临床试验工作,多次受邀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大会发言。参与完成论著6篇,培养硕士研究生10余名。[详细]
郝希山主任医师
擅长:肿瘤外科
简介:郝希山,男,肿瘤外科主任医师,肿瘤学教授,1970年毕业于天津医学院(天津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任天津市肿瘤研究所所长,天津医科大学名誉校长,天津市肿瘤医院名誉院长。兼任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天津市科协副主席、亚太抗癌组织联盟(APFOCC)主席、美国外科医师学会(FACS)会员、英国邓迪大学(University of Dundee)名誉教授、美国费斯伯格州大学(Fitchburg State College)名誉博士、日本久留米大学客座教授以及日本昭和大学客座教授、《中国肿瘤临床》杂志主编、《Cancer Biology&Medicine》杂志主编等职。曾任国际抗癌联盟(UICC)常务理事、亚洲乳腺癌协会主席,第4~7届中国肿瘤大会(CCO)主席,第21届世界肿瘤大会(WCC)主席。   郝希山获美国费斯伯格州大学名誉博士   2009年在第20届亚太癌症大会(APCC)上获Jim-Pok Kim奖(日本筑波市)   2010年8月,郝希山院士作为大会主席在第21届世界抗癌大会上致开幕词   郝希山院士在临床肿瘤学、医学科学研究、医学教育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为天津市和国家医学科技进步、医学人才培养及医疗卫生服务各项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郝希山院士致力肿瘤临床和科研四十余年,在肿瘤外科、肿瘤免疫与生物治疗、肿瘤流行病学等方面取得了多项创新性成果。   主持“功能性间置空肠代胃术临床与基础研究”,胃癌全胃切除术将保留神经运动功能的空肠两端适度结扎后吻合于食管与十二指肠断端之间,构建一个代胃,使全胃切除术后并发症大幅度减少,在消化道外科术式研究中获得突破性进展。成果获200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主持“城市居民恶性肿瘤流行趋势分析及预防的研究”,建立了历时近30年、覆盖400万居民的全人群恶性肿瘤发病死亡监测系统,为国家提供了全部59种恶性肿瘤连续20年发病死亡数据及流行趋势参数,为决策部门制定肿瘤防治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成果获200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在国际上最早开展“抗肿瘤特异性肽疫苗治疗消化道肿瘤研究”,建立了规范化抗肿瘤疫苗实验体系,为实现以疫苗临床治疗肿瘤开辟了新的途径,成果获2000年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在国内最早开始“自体干细胞移植联合大剂量化疗治疗实体瘤的实验与临床研究”,建立了一整套规范的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的采集、程序冷冻保存和鉴定的方法,创国内最大组治疗病例,创零相关死亡率,成果获2001年首届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   郝希山院士担任天津医科大学校长期间(1994-2011年)领导学校跻身于国家“211工程”建设院校行列。学校在2002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和七年制教学水平评估工作中获得“双优”评价, 2008年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再次获得优秀。留学生教育规模与质量在全国西医院校中领先,“来华留学生临床医学专业全英文教学与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实践”,获得2009年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   2009年9月9日,郝希山院士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并受到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的亲切接见   时任天津医科大学校长郝希山院士与斯里兰卡第一夫人座谈留学生教育   担任天津市肿瘤医院院长期间(1988-2011年),将肿瘤学科建成国家级重点学科,建设了教育部乳腺癌防治重点实验室、国际抗癌联盟(UICC)中国联络处,将肿瘤医院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的肿瘤防治研究基地之一;培养博士后6名、博士55名、硕士23名。主编八年制临床医学规划教材《肿瘤学》,出版《简明肿瘤学》、《腹部肿瘤学》、《肿瘤手术学》等专著。近十年来先后承担国家攻关课题、863计划、自然基金及天津市重大科技项目20余项。以第一完成人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   被人事部、卫生部评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先后获天津市“八五”、“九五”立功奖章,天津市特等劳动模范,国家教育部“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先后当选中共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代表,天津市第七次、八次、九次党代会代表,天津市第十三、十四届人大代表,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第十二届政协常委,科技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获得2011年度天津市科技重大成就奖。[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