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院频道 > 专家团队
天津肿瘤医院
三甲  肿瘤
吴雄志主任医师
擅长:对中药抗肿瘤复发与转移、中药逆转肿瘤耐药与原发性肝癌的综合治疗有一定研究
简介:吴雄志,男,中山门院区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拥有发明专利两项,发表论文50多篇,SCI收录15篇,出版中文专著1本,参编英文著作1本,主持研究的温化胶囊可将肿瘤细胞阻滞于S期,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诱导其分化与凋亡,并能直接杀伤肿瘤细胞。提出新一代抗肿瘤药物分类系统。对中药抗肿瘤复发与转移、中药逆转肿瘤耐药与原发性肝癌的综合治疗有一定研究。[详细]
王晓芳主任医师
擅长:各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及各种恶性实体肿瘤的内科治疗,包括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白血病、乳腺癌,肺癌,结肠癌,卵巢癌,特别是应用造血干细胞... 完整擅长>>
简介:王晓芳,女,主任医师,主诊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医学博士,毕业于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天津市肿瘤医院新世纪人才。在多发性骨髓瘤和淋巴瘤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目前主持多发性骨髓瘤方面的国家自然基金课题2项,其中一项已结题,经天健市科委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参与国家及省市级科研课题多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文章二十余篇。[详细]
付丽主任医师
擅长:乳腺病理诊断、乳腺癌生长侵袭转移机制研究、转化医学平台建设及应用
简介:付丽,女,乳腺癌病理研究室主任医师,教授,乳腺病理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导师,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乳腺癌创新团队”带头人、教育部乳腺癌防治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家“863”重大项目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主持人,天津市“十五”肿瘤重点学科资助人选,天津医科大学国家级岗位人才。兼任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物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转移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病理专业委员会专家组成员,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委员,国际病理、日本病理、日本乳癌等学会会员,中华病理学杂志、中华乳腺病杂志、中华肿瘤防治杂志及中国肿瘤临床杂志编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奖、教育部博士后基金及留学归国人员科研启动金等评审专家。 1990年留学日本,获医学博士学位,完成博士后研究,之后就职于日本长野癌研究中心病理部,2002年4月作为海外人才引进回国。主要从事肿瘤病理诊断、乳腺癌、肿瘤基因诊断、化疗药物敏感性及基因检测,科研成果的临床转化。共发表学术论文187篇,SCI收录78篇。主编乳腺专著3部(均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科研成果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抗癌协会一等奖等5项奖项。回国后承担了国家“863”重大项目、973重大项目子课题、863支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创新团队资助项目及天津市科委重点项目等12项乳腺癌方面研究项目,共获科研经费1700余万元。2007年所获得的“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乳腺癌创新团队”是国内唯一的乳腺癌创新团队,并取得突出业绩,被国家五部委授予2009年“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个人先后获“中国侨联创新人才奖”、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天津市优秀教师、天津市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作为副主任所工作的教育部乳腺癌防治重点实验室(主任为郝希山院士)是目前国家唯一的乳腺癌重点实验室。所领导的乳腺病理研究室也是国内唯一乳腺病理专业科室,具有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临床诊断和科研水平。[详细]
傅西林主任医师
擅长:
简介:傅西林,男,乳腺癌病理研究室主任医师,教授,享受国务院特贴专家,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及肿瘤转移专业委员会委员,我国著名乳腺病理学家,中国肿瘤临床、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及肿瘤防治杂编委,天津市病理会诊中心特约专家、天津医科大学肿瘤病理会诊中心专家组成员,主编我国乳腺癌病理检查规范、中国肿瘤病理学分类乳腺肿瘤分册及乳腺肿瘤病理诊断图谱等专著。[详细]
牛昀主任医师
擅长:乳腺临床病理诊断和应用基础研究
简介:牛昀,女,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乳腺病理研究室副主任。天津医科大学跨世纪人才。获首届全国“巾帼模范医师”称号。主要从事乳腺临床病理诊断和应用基础研究。兼任中国病理学工作者委员会常委,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女医师协会病理专家委员会秘书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天津市病理会诊中心特约专家,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特邀编委,中华乳腺病杂志编委,中国肿瘤临床杂志编委,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杂志编委,诊断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编委,南开大学研究生导师。为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和中文版,中华肿瘤杂志,中华病理学杂志,中南大学学报,肿瘤防治研究,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breast cancer research treatment,Cancer Biomarkers,Journal of Proteome Research等中外文杂志特邀审稿人。 为国际病理学会会员,美国癌症协会会员,亚太地区病理联合会会员,亚太地区分子免疫病理学会会员,德国国家癌症研究中心校友会委员。2000年-2001年曾在德国国家癌症研究中心做客座教授从事乳腺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2006年5月在德国黑森州HSK医学中心细胞病理研究所及乳腺中心进行带教和科研工作。 教育背景:天津医科大学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天津大学博士学位;曾在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病理解剖学系学习。 自1988年以来在临床一线承担乳腺肿瘤临床病理诊断工作,每年诊断乳腺肿瘤及疾病数千例,经常为各地多家医院会诊疑难病例,对术中冰冻切片、常规石蜡切片、粗针穿刺活检切片诊断及免疫组化结果分析具有丰富的经验。 在担负繁重而责任大的临床工作以外,利用所有的业余时间进行应用基础研究科研和研究生、进修生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乳腺癌发生、进展机制及早期诊断的分子病理学研究。一直是国家肿瘤学重点学科、教育部乳腺癌防治重点实验室研究方向“乳腺癌发生机制和早期诊断研究”的主要承担者之一。 作为课题第一负责人先后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项目3项,国家攻关项目子课题、市科委科技发展基金项目、市教委课题及德国国家癌症研究中心课题共8项,作为主要成员参加市科委,市教委、卫生部,国家科技攻关、国家863项目等多项研究工作。并引进新技术填补天津市空白11项。 作为第一承担人获得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5项、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奖和天津医科大学科技奖3项。作为主要成员获得天津市科技进步奖6项、教育部自然科学奖1项、卫生局科技奖和天津医科大学科技奖4项 自1998年开始担任研究生导师以来,已培养了34名博、硕士生,其中20名已毕业获得学位。 发表论文: 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论文90篇余篇,其中发表SCI收录论文18篇,影响因子共54.104分,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评价。先后在美国、荷兰、加拿大、意大利、德国、希腊、印度、泰国出席国际学术会议做大会特邀报告或交流论文,分别在德国和泰国举行的国际会议上获得优秀论文奖, 为世界卫生组织《乳腺癌分类2011/2012版》的共同作者。主编我国乳腺肿瘤病理学领域原创性专著《乳腺肿瘤病理诊断学》,共47余万字,彩图270余幅。任副主编编写专著1部,参编专著11部,参译译著2部[详细]